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朝锦医卫 >

第224章

明朝锦医卫-第224章

小说: 明朝锦医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伯虎和杨慎,似乎忙于与各种应酬,在大兴隆寺倒是很少露面。

    托了朱寿的福,这些日子,张阳连同几个女孩儿,也把京城里的各处名胜古迹、繁华所在给玩了个遍,以至于张阳都有些乐不思蜀,甚至把皇帝要召见的事情给忘到了脑后,把京城之行完全当做了一趟公款旅游。

    期间,太医院的御医薛己也多次登门拜访,与张阳一起讨论各种医学上的问题,张阳的各种医学理论为薛己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薛己甚至想辞去太医院御医的职位,拜张阳为师,在张阳的身边学习,不过却被张阳劝阻。

    除此之外,大兴隆寺还有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小公爷徐鹏举,这小子在输给张阳之后消停了几天,之后又开始挑战张阳,不过屡战屡败,这小子却仍不气馁,倒是跟张阳有些不打不相识的味道。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月中,突然一位礼部的官员来到了大兴隆寺。

    大明的朝会的规模是相当大的,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始,不单每年正旦、冬至和皇帝生日三天的“大朝会”,以及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的“朔、望朝”,皆大会朝班,就是每日的“常朝”(早朝),大多数在京职官也都要入朝,在奉天门前御门听政,“嵩呼舞蹈”,奏事发令。

    不过朱元璋手创的早朝太重、太繁,礼法太严,不间寒暑,日日趋朝,甚至有早晚两朝,即便在朱元璋生前,他一手设计的早朝也不能维持如初,如过去每日退朝后百官赐食,即以“职事众多,供亿为难”,不得不于洪武二十八年停止。

    朱元璋晚年上朝也颇为随便,随驾所在,甚至于右顺门举行早朝,过去的盛大场景不复再见。

    而朱元璋之后,大明的皇帝便很有再有日日早朝的自虐习惯。

    不单皇帝厌倦早朝,明朝的百官逃避朝参的懒朝事件也愈演愈烈。92ks。

    以朱厚照的老爹弘治皇帝为例:弘治六年六月己巳,“会昌侯孙铭等四百八十人朝参不至”。八年二月丙子,御史劾朝官数少,经点查,“丰城侯李玺而下六百二十余人”不到;同年六月乙丑,又有“文武官武安侯郑英等八百八人朝参不到”。大量的记载中,以弘治十五年八月辛亥日人数最多,不至者“泰宁侯陈璇等一千一百六十人”。

    可以说弘治朝官员缺席早朝的情况,甚至比如今三流野鸡大学里大学生逃课的情况还要严重一些。

    到了正德朝这会儿,不要说每天的“常朝”自然早已取消,就连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都时有时无,因为皇帝的种种“状况”而被迫取消。

    不过这个月的十五,大朝会显然要如期举行了,作为新封的伯爵,锦衣卫指挥佥事,张阳自然也有份参与大朝会,而礼部派来的这位官员恰恰就是来教授张阳上朝时的基本礼仪的。

    不过与弘治朝,官员“逃课”严重的情况相比,虽然正德朝的大朝会时有时无,可是每朝官员缺席的情况倒是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很少有人缺席。

    原因只是因为如今的司礼监大太监刘瑾对于朝仪监管甚严,由锦衣卫陈设卤簿仪仗对百官挨个点卯,教坊司陈列大乐,礼仪司陈列诸国文书、贺表、贡物,还设纠仪御史纠察百官,监督那些站久了爱打瞌睡或交头接耳聊私的,但凡发现有缺席失仪的官员,一律从重处理,甚至有些得罪过刘瑾的官员,也会因为这种把柄,被带上重达上百斤大枷在午门之外“罚站”,很多体质弱的官员甚至会活活被累死!

    这自然让京城的官员们个个噤若寒蝉,不愿让刘瑾抓住把柄,而早朝的氛围,自然“焕然一新”。

    可以说,刘瑾对于早朝有些偏执的严管,让经历过弘治朝那种散漫生活的士大夫们非常不适应,很大程度上,这一点也是刘瑾特别遭人恨的一个原因。

    虽然京城百官都以早朝为苦,不过张阳因为是第一次参与早朝,倒是新鲜的很,而且张阳他天生便没有什么对于皇权的畏惧,即便是来到了这大明朝的心脏,紫禁城,也没什么紧张的感觉,倒是左顾右盼,好奇的很。

    张阳在后世曾经到过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给张阳留下的印象是仿佛一个挤满了人的沙丁鱼罐头,虽然紫禁城的规模巨大,可是在巨量的游人数量面前,紫禁城自然没了多少肃穆庄严的感觉。

    虽然紫禁城的整体格局跟后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可是穿越时空之后再来到这紫禁城,却带给了张阳一些不同的感觉。

    此时天尚未亮,张阳便乘着马车穿过了大明门,来到了午门之外,午门巨大的凹形结构,在凌晨的黑暗之中,仿佛一只张着大嘴的巨兽,让人觉得有一股莫名的威慑力。

    张阳来到午门之后,在京城的官员们也开始陆续到来,我们后世常说“文武百官”,可是明朝的大朝会用文武百官来形容显然是不那么妥当的。

    试想,弘治朝大朝会,连缺席的官员都可以达到上千人之多,那么实际应到的人数应该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至少张阳站在午门这里粗略看了一下,官员的数量估计可能都在三四千人上下,各色朝服的官员拥挤在一起,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辰时一到,午门之上顿时响起了隆隆沉闷的鼓声。

    文武大臣列队开始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奉天门两侧,张阳虽然之前经过了礼部官员的“培训”,但是却也没料到大朝会会有如此多官员参与,一时之间也有些混乱。

    因为是大朝会,所以张阳穿的是新赐下的三品朝服,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张阳只是看着跟自己穿的朝服差不多的官员,便挤了过去,站在这些人的身旁,也不管自己站对没站对。

    后世清宫剧中,我们常看到皇帝坐在大殿之中的御座上临朝听政的场景,其实这都是比较扯的。

    试想一下,一个大朝会,动辄几千人上朝,就算太和殿再大,撑死容纳几百人,估计就挤的跟早高峰的地铁车厢一般了,怎么可能在此临朝听政?!

    而在洪武时,朝会的人数就更多了,动辄便是上万人,朱元璋为了彰显大国盛世的景象,大朝会时除了让朝参官员上朝,凡奉召来的耆老、人才、学官、儒者等,皆令“随朝观政”,将官子弟年纪稍长也令“随班朝参,以观礼仪”,若是在大殿内举行朝会,估计把整个紫禁城所有的宫殿全都用了都挤不下这些人。

    其实,明清两朝24个皇帝,太和殿的作用都是举行盛大典礼及宴会用的,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点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此外,太和殿还是举行新进士的殿试,及传胪的场所。

    那么皇帝是在什么地方临朝听政呢?

    明朝的皇帝其实是在奉天门的门中,也就是所谓的御门听政,而到了清朝,则改到了乾清门,大臣们则都站在奉天门前的巨大广场上,依次排开,就好像后世中学做课间操的场景差不许多。

    此时,张阳正站在这几千人的文武官员之中,站在奉天门前的大广场上,抬头看着远处台阶之上紧闭的奉天门,正中设御榻,榻后立屏扆和表案。

    虽然广场上集中着数千人,可是因为四周都有御史、太监、锦衣卫等人纠举礼仪,所以并无一人说话,整个奉天门广场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当中。

    啪啪啪

    突然,有人用鞭子使劲儿抽打,鞭梢因为超过了音速,击破音障发出巨大的声响,在这空旷的奉天门广场上不断回荡。

    九声响鞭声后,奉天门的大门缓缓打开,之间一个人影出现在奉天门下的御座之上。

    张阳使劲儿凝目望去,可是因为天色还很昏暗,再加上皇帝的御座离张阳的位置还很远,很难看清皇帝到底长了什么样子,只是张阳莫名地觉得那坐在御座之上的皇帝似乎有点眼熟。

    张阳还准备再仔细看一看,就有太监在前面尖声大喊,让百官行礼。

    大臣们动作整齐划一的一叩三拜,张阳虽然有些不情愿,可也还是跟着众人一起做了个样子,便站直起身。

    接下来的奏事过程,也不像张阳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样子,皇帝升座之后,有重要奏事的官员按照部院顺序,陆续登东阶向皇帝汇报,而那些官员奏报的内容,站在广场上的张阳根本听不清楚什么,也不知道那些官员都说了些什么,而对于官员奏请的回复,坐在御座上的那位皇帝则一律两个字回复:“照准!”依稀听到那声音,张阳觉得皇帝的声音似乎也很熟悉,这更引发了张阳的好奇心,想要凑到前面去看一看皇帝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可是他张阳也没什么事情要奏报皇帝,实在没有机会靠近一些看一看皇帝究竟是什么样子,让张阳一阵抓耳挠腮、心痒难耐。

23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阳站在奉天门广场上有些无聊,他根本听不见那些奏事官员都说了些什么,当然如果他能听见也许会更无聊。

    其实对于这种大朝会,一般来说,政治行政信息大都通过邸报在朝廷上公开,官员个人意见可以通过奏章形式向皇上表达。

    不具备直接递折权的四品以下官员,可以通过本部门长官代转。

    邸报又称邸抄或宫门抄,类似政府政治行政新闻报纸,把每次大朝会中各种上奏的事项及皇帝的批复,公布在午门之外,让百官传阅。

    而向地方上传送的方式,一般由各省在北京专门设立的“提塘”官负责,或由总督巡抚的折差顺道带回。

    因此如今的大朝会其实更多的还是些形式上的东西。

    而且,从宣宗朝就开始任用亲近大臣“代言”拟旨,即“票拟”,这是朝会政治功能更趋弱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