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554章

谋明天下-第554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想到了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人正月写来的奏折,奏陈战时总兵官主持军队一切事宜,臣以为这份奏折言辞恳切,所提建议很是中肯,朝廷可与采纳。。。”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杨嗣昌的身上,包括朱由检的眼神。

    大明一朝,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能够推行,那些看上去没有道理的事情,反而能够大行其道,这一点杨嗣昌应该是明白的。

    朱由检的脸上,带着犹豫的神情。

    洪承畴的奏折,他看了好几遍了,应该说洪承畴提出的建议是可行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朱由检担心,担心准了这份奏折,会导致监军失去对军队的监控,一旦监军听命于总兵官,就意味着朱由检自身放松了对军队的掌控。

    洪承畴的奏折说的很明确,仅仅是在战时由总兵官负责军事上面的一切事宜,也就是在作战的时候有总兵官做出决定,其余人可以建议,但必须服从总兵官的决定,这些服从总兵官决定之人,包括监军和巡抚等等。

    洪承畴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总兵官必须服从总督的调遣,因为洪承畴本就是三边总督,如果将这一层意思直接说出来,有些为自身争夺权势的嫌疑。

    按照道理来说,朱由检应该准奏。

    可朱由检的担心也是明显的,他太清楚下面文武官员的能力了,这份奏折一道被准奏,下面之人肯定会大肆发挥,依据奏折要求监军和巡抚不要干涉军中的事宜。

    看见皇上犹豫的神情,杨嗣昌胸有成竹的再次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洪大人的奏折颇有道理,作战的时候,总兵官或者总督是军事指挥官,熟悉战场的局势,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若是其他人突然插手,必定延误战机,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就是让总兵官和总督在战时做出最终的决定,至于其他的方面,臣以为还是按照以往的要求进行。。。”

    杨嗣昌解释的已经非常清楚,言下之意就是军饷粮草事宜由监军负责,皇上依旧可以通过监军掌控军队。

    朱由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

    “洪爱卿的奏折,朕以为有道理,那就准奏吧,内阁商议之后,列出条陈。。。”

    后面的话语,朱由检没有说完。

    杨嗣昌离开偏殿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

    虽然这次到中原去是跳火坑,但杨嗣昌内心还是略微笃定的,他并非无兵可调,驻守西安府城的一万多秦军军士,以及驻守洛阳的近一万辽东边军,这些都是可以调遣的,还有湖广的左良玉以及陕西的贺人龙,作战勇猛,完全能够对付流寇。

    至于说争取到了单独的决策权,杨嗣昌更是高兴,皇上果然没有派遣监军,杨嗣昌的,目的完全达到了,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杨嗣昌不知道的是,任何的决定都是双刃剑,就说这突出军事主官在战场上作用的事宜,洪承畴提出这道奏折是有私心的,杨嗣昌在皇上面前力挺这道奏折,也是有私心的,杨嗣昌和洪承畴都不会想到,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任何的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成为推倒这个王朝的润滑剂。

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关之战(1)() 
杨嗣昌出任兵马大都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以及总督和总兵官成为军事战斗决策者的塘报很快抵达蓟辽督师府。

    其实在这之前,吴宗睿已经通过情报司,获取了相关的消息,熊文灿被押解到京城受审,以及杨嗣昌出任兵马大都督这件事情,吴宗睿没有感觉到奇怪,但是对于总督和总兵官成为军事决策者的圣旨,感觉到好奇。

    穿越的吴宗睿很清楚,原来的历史上,洪承畴的确提及这样的奏折,皇上也准奏了,不过那是洪承畴出任蓟辽督师的时候,针对宁远和锦州城内巡抚、镇守、监军以及兵备悉数都存在同一个城池中,后金鞑子进攻辽东,辽东各重镇岌岌可危的情况之下提出来的,洪承畴的本意是集中辽东的权力在自己的手上。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蓟辽督师是吴宗睿,洪承畴是三边总督,皇上和朝廷已经难以真正的掌控登莱之地和辽东,且湖广和南直隶等地的总兵,有拥兵自重的迹象,皇上在如此的情况之下,依旧让总督和总兵官成为军事上面的最终决策者,难道没有考虑过后果吗。

    大明自开国以来,就严格限制了武官的权力,推行文官治国,武官的地位永远在文官之下,而且皇帝也不会完全相信文官,在军中配备了监军,由太监出任,到了明朝中叶,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武将在文官面前压根抬不起头来,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甚至出现了巡按御史鞭打总兵和副总兵的情况,最为恶劣的就是蓟辽督师袁崇焕,领兵部尚书衔,正二品的品阶,居然手持尚方宝剑宝剑,未经请旨,斩杀了正一品的右都督、皮岛总兵毛文龙,让诸多的武将人人自危。

    这种限制武将权力的做法,明朝初叶效果还不错,毕竟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朱棣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皇帝,能够很好的掌控军队,而且和平时期,军队的重要作用难以凸显出来,所以很多的矛盾都掩盖了,不过到了明朝末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边关不稳定,后金不断蚕食领土,这种限制武将的权力、让文官和监军领兵作战的模式,弊端完全展现出来。

    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大凌河之战的惨败,都有监军和文官瞎指挥的原因存在。

    眼看着大厦将倾,朱由检居然赋予武将权力,也不知道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够承受。

    廖文儒进入厢房的时候,吴宗睿正在仔细看着桌案上面的地图。

    这是一张中原各省的地图,上面有诸多的标记,都是吴宗睿划出来的。

    廖文儒已经习惯吴宗睿这样的做法,这是吴宗睿在分析中原的局势。

    “文儒,杨嗣昌出任兵马大都督,统领剿灭流寇的战斗,你认为战局会如何进展,杨嗣昌会从什么地方着手。”

    吴宗睿的问题很直接,廖文儒略微的思索,看着地图开口了。

    “大人,李自成占据了汉中,攻陷了凤翔府城,其实力在所有流寇之中是最为强悍的,杨嗣昌出任兵马大都督,第一个对付的应该是李自成,只要杨嗣昌领兵打败了李自成,其余各路流寇就不可能那么嚣张了。”

    吴宗睿微微点头,多年的磨砺,廖文儒的眼光已经大为开阔。

    “说的不错,这些日子我整理了有关流寇的情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以及高应登,在众多流寇之中,实力最强,其中又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为首,他们麾下的兵力都超过了二十万,其余还有改世王许可变,左金王贺锦,混十万马进忠,满天星张大受,楔子块拓养坤,兴世王王国宁,整齐王张潘子等等,至于那些不知名的流寇,或者说是土匪,比比皆是。”

    “如此情况之下,杨嗣昌想要遏制嚣张的流寇,难度巨大。”

    “擒贼擒王,杨嗣昌最好的办法,是集中力量,首先对付李自成,闯王李自成是流寇名义上的首领,一旦打败了李自成,对于其他的流寇,会形成巨大的震慑,而且从实战的角度来说,杨嗣昌选择进攻李自成,也是最为现实的。”

    吴宗睿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桌案上面的地图。

    “张献忠、罗汝才和高应登等流寇,都号称占据了多少的地盘,但他们的本质还是流动的,李自成不一样了,其据点就在汉中,而且还在汉中收取赋税,李自成攻陷了凤翔府城之后,调集了部分的兵力固守凤翔府城,且牢牢的控制了扶风和武功等地,明显就是准备拒敌于千里之外。”

    “如此情况下,杨嗣昌领兵进攻李自成,可以直接对准目标。”

    廖文儒感觉到奇怪,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属下听您说过,李自成选择在汉中立足,这样的选择是很不错的,若是各路流寇都这样做,那中原就真的危险了。”

    吴宗睿再次的点头。

    “不错,我是说过,但也要看形势如何的变化。”

    “李自成选择在汉中立足,其势力逐渐的朝着凤翔府城的方向渗透,一步一步的扩大地盘,这样的做法的确很不错,也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一直选择流动作战,就没有根基,十年二十年过去,依旧是浮萍,成不了大器。”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李自成需要审时度势。”

    “从根本上来说,李自成还不具备和朝廷抗衡的实力,一旦朝廷下定决心,集中兵力围剿,李自成根本无法抵御,所以当朝廷集中重兵围剿的时候,李自成最佳的选择就是撤离,保存自身的实力,同时联络其他各路的同仁,大家一同发力,将中原彻底搅乱。”

    “如果李自成这样做,那么杨嗣昌必将陷入到抓狂的境地。”

    “杨嗣昌的手中没有那么多的兵力,按下葫芦浮起瓢,他领兵进攻任何一路的流寇,都会有其他各路的流寇接应,一旦中原重要的城池遭遇到进攻,杨嗣昌不得不领兵驰援,如此情况之下,不要说剿灭流寇,其麾下的军士都要累死。”

    廖文儒明白了一些,但没有完全清楚。

    “大人,若是杨嗣昌采取攻其一路、不计其余的做法,也不错啊,就是说不管李自成往哪个方向撤离,都紧追不舍,也不管其他各路流寇有什么动作,都不予理睬,而且杨嗣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是命令各镇的大军,固守城池,不管流寇如何的挑衅,都不要主动发起进攻。。。”

    廖文儒的分析变得精辟,吴宗睿的脸上禁不住露出笑容。

    “文儒,说的很好,杨嗣昌若是采用这等的战术,短时间之内,的确能够取得不错的战绩,但杨嗣昌无法真正的剿灭流寇,不仅仅是杨嗣昌,就算是朱由检御驾亲征,也不可能彻底剿灭流寇。”

    “这里面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