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525章

谋明天下-第525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朱由检拿不出来钱粮。

    后金鞑子入关劫掠,不仅仅给京畿一带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也让朝廷的府库入不敷出,各路驰援朝廷的大军需要钱粮,户部不可能不拨付,本就捉襟见肘的户部,在拨付了大量钱粮之后,几乎无法维持了。

    朱由检的目光,再次看向御案上面的一份奏折,那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奏折。

    地方官员自行招募军士,自行筹措军饷粮草的事宜,大明一朝几乎就没有出现过,登莱新军属于意外的情况,就是愈发强悍的登莱新军,让朱由检头疼。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不允许孙传庭自行招募军士筹措钱粮,以剿灭流寇,那么北方流寇的势力将越来越大,最终威胁到京师。

    万般无奈的朱由检,终于下定了决心。

    。。。

    杨嗣昌来到了偏殿。

    这段时间,杨嗣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虽说后金鞑子已经撤离,但北方流寇的壮大速度,出乎了他的预料,整个北方的局势都有些动荡了,熊文灿给朝廷写来奏折的同时,也给他写信了,信函之中说到的各镇大军的境况,令人不敢相信。

    各镇大军为害地方的事宜,熊文灿在奏折之中没有说,但是在信函之中说到了,杀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明明是吃了败仗,却还要强撑着说作战获取了胜利,大量的杀害百姓,说是斩杀的流寇,地方官吏对此深恶痛绝,可因为五省总督熊文灿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与杨嗣昌之间的关系很好,所以绝大部分的地方官员不敢写奏折。

    府州县的主官,几乎没有直接写密折的权力,他们关于剿灭流寇的奏折,几乎都要通过兵部,这些奏折完全被压制,皇上看不见。

    不过这样的奏折压得太多了,杨嗣昌也要担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朝一日这些事情传扬出去,杨嗣昌无疑是承担主要责任的,就算是皇上对他的印象不错,关键时刻也不大可能保护他杨嗣昌。

    杨嗣昌进入偏殿,皇上依旧在仔细的看奏折。

    “文弱,你来了,前不久朕和你说到陕西巡抚孙传庭决议自行招募军士、筹措军饷粮草的事宜,你认为如何。”

    杨嗣昌稍稍楞了一下,皇上所谓的征询意见,其实内心应该是做出了决定,征询意见多半是走过场,当然朝中反对的力量太多,皇上还是有可能收回成命的。

    这种在偏殿征询意见的做法,其实就是想着让杨嗣昌表示同意,且在朝会商议的时候,站出来支持此事,杨嗣昌主管兵部的事宜,站出来表示了支持,其他人就不大可能反对了。

    杨嗣昌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感情上难以接受,他对孙传庭已经有很多的意见,压根不想看见孙传庭立下功劳,前不久皇上已经就此事征询了他的意见,当时的情况特殊,杨嗣昌表明上赞同,其实内心压根不愿意。

    这一刻,杨嗣昌下定了决心,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面为皇上和孙传庭出头。

    “皇上,臣以为,地方官员自行招募军士、筹措军粮粮草的事宜,属于紧急时刻采取的不得已的举措,不宜大规模的推广,陕西巡抚孙传庭准备自行招募军士、筹措钱粮,用于剿灭流寇,朝廷应该予以明确的要求,限定其招募军士的规模。。。”

    朱由检的脸上有些不好看了,杨嗣昌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如果在朝会的时候,杨嗣昌以这样的姿态说话,那么其他的大臣肯定会一股脑的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个建议就无法获得通过。

    “文弱,你说的有道理,朕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不过流寇势大,熊文灿的奏折之中已经说的很明确,若是朝廷不能够倾尽全力剿灭流寇,待到其成了气候,岂不是要消耗更大的人力和财力剿灭流寇,你是兵部尚书,主管这些方面的事宜,说说该如何剿灭流寇吧。”

    朱由检的话语柔和,但不满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

    杨嗣昌的额头上面冒出了汗滴。

    “皇上,臣、臣已经有过建议,还是筹措部分的钱粮,让熊文灿大人能够安心剿灭流寇。”

    朱由检的脸色彻底变了,看着杨嗣昌。

    “文弱,朕准备让你主管户部的事宜,筹措足够的钱粮,让熊爱卿安心剿灭流寇,你看如何啊。。。”

    杨嗣昌的脸瞬间白了,这个时候主管户部、筹措粮饷,可谓是自寻死路,年关刚过,各地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里可能筹措到钱粮。

    私人恩怨在这个时候只能够放一放了。

    “皇上,都是臣愚钝,没有想到朝廷的大局,臣赞同山东巡抚孙传庭大人的建议,关键时刻招募军士、筹措钱粮,用以剿灭流寇,臣觉得,可以让孙传庭大人写来详细的奏折,内阁商议之后予以定夺。。。”

    朱由检挥挥手,脸上的神色依旧不是很好。

    “朕看不必了,孙爱卿的奏折已经说的很详细了,地方自行招募军士、筹措钱粮的事宜,朕觉得可行,至于说其他方面,兵部今后予以规范就可以了。”

    “朕看,不仅仅是允许孙爱卿自行招募军士、筹措钱粮,还要抽调驻守辽东的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参与剿灭流寇的事宜,这件事情,兵部拿出条陈,后日的早朝一并商议。”

    。。。

    杨嗣昌走出偏殿的时候,脚步有些不稳,允许孙传庭招募军士、筹措钱粮是不得已之举,可抽调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就是跳火坑的事情了。

    “孙传庭,我会让你好看的。。。”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 
进入厢房,吴宗睿看到了桌案上面摆放的信函。

    用黑漆封口的信函,只有吴宗睿才能够打开,包括廖文儒等人,都不得擅自打开。

    大凡这类的信函,里面都是紧急或者异常重要的情报,必须由吴宗睿做出决定。

    撕开封口,拿出信纸,吴宗睿快速看完了信函。

    “让廖文儒和刘宁到蓟辽督师府来。”

    吩咐亲卫之后,吴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

    不过一刻钟时间,廖文儒和刘宁全部来到厢房。

    吴宗睿抬头看着两人,扬了扬手中的信函。

    “皇上和朝廷还挺心急的,正月都没有过,就想着剿灭流寇的事宜了,皇上的圣旨或者是兵部的敕书马上就要到我这里了,抽调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廖文儒看了看吴宗睿,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不需要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吴宗睿未置可否,看着廖文儒开口了。

    “文儒,说说理由。”

    廖文儒没有犹豫,很快开口了。

    “大人,登莱新军数次参与剿灭后金鞑子的战斗,获取了很多的胜利,最终换来了皇上和朝廷的质疑猜忌,别说没用功劳,他们甚至想着算计大人,现在他们想着调集等来新军和辽东边军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谁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也许进入北方作战的将士,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廖文儒说话的时候,吴宗睿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随着登莱新军力量的壮大,吴宗睿一直认为的转折点,应该是到来了,一味的韬光养晦,换取登莱新军发展壮大的时间,已经行不通,虽然吴宗睿与朱由检还没有彻底翻脸,但可以预料的是,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吴宗睿的穿越,登莱新军的异军突起,让大明朝廷得到一定幅度的喘息,至少后金鞑子造成的危害小了很多,而且登莱新军与后金鞑子这种敲牛皮糖式的战斗,大大削弱了后金的实力,也为登莱新军彻底打败和剿灭后金鞑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大之后,必定引发他人的注意,一心维系大明江山和朱家皇室地位的朱由检,更是会特别的关注,甚至是想法设法的算计登莱新军。

    这次朱由检打算调遣等来新军和辽东边军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就是开始伸手,逐渐的削弱登莱新军的力量,调遣到北方剿灭流寇的将士,几乎不可能回到辽东,也不大可能回到登州和莱州,很有可能被彻底改编。

    刚刚到崇祯十二年,距离吴宗睿等待的时机还有一段时间,当然历史的走向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后面是不是还会延续以前的轨迹,谁也不知道,不过已经空前壮大起来的吴宗睿和登莱新军,注定成为朱由检和大明朝廷的眼中钉。

    朝廷会调遣多少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将士,吴宗睿暂时不知道,但北方流寇的情报,他非常清楚,甚至远远强于朱由检所获知的情报。

    北方各镇的军队,没有办法抵御流寇,加上军饷和粮草的缺乏,这些所谓的明军,比土匪还要无耻,他们公开的劫掠百姓,遇见流寇跑的比兔子还快,遇见寻常的百姓,就举起手中的屠刀,残杀百姓的同时,将钱粮劫掠一空,最后用百姓的人头,向朝廷邀功。

    这让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不少地方的百姓,陷入到绝境之中,他们之中某些人选择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带着对官府和明军的仇恨,作战的时候特别勇猛,可以用不要命来形容,那些不愿意加入流寇队伍的百姓,要么变为流民,要么举家搬迁。

    中原的百姓,如果不是遭遇到大灾大难,实在无法支撑,是不会离开家乡的,所谓故土难离,且大明一朝,官府制造了鱼鳞图和黄册,将人口进行造册登记,若是离开本地必须有路引,否则就要被抓进大牢之中。官府利用这种手段,将百姓牢牢的固定在本地,数百年延续下来,绝大部分的百姓早就习惯,宁死不愿意离开家乡。

    在朱由检和朝廷眼中的流寇,在寻常百姓眼里,成为了义师,李自成和张献忠等首领,毕竟是吃过苦的,知道百姓的不易,长期的流动作战,让他们吃尽苦头,每一次的再次崛起,他们就会更加的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