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匆匆打开卢象升的信函,吴宗睿一目十行,几分钟时间就看完了。
抬头的时候,吴宗睿的神色很不好。
“文儒,卢象升的信函十三天之前就写了,为什么今日才到我的手中。”
廖文儒无奈的开口。
“大人,属下去查过了,由京师到辽东的信函,锦衣卫查的很严,卢大人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没有通过驿站,而是让商贾带来的,卢大人写好信函的时间,正是后金鞑子占领通州不久,商贾不可能出发前往辽东,一直等到后金鞑子兵分三路,这封信函才离开京城,前往辽东,这期间商贾需要避开在遵化一带肆虐的后金鞑子。。。”
吴宗睿站起身来摆摆手,脸色发白,身体也微微颤抖。
“大人,怎么了,卢大人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吴宗睿有些颓然的坐下了。
廖文儒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有些慌了。
“大人,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您下命令,属下拼死都要完成。。。”
吴宗睿看着廖文儒,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恐怕你我再也见不到卢大人了。”
廖文儒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看着吴宗睿。
“大人,卢大人身为统帅,率领大军抵御后金鞑子,怎么都不可能出事情啊,再说了,郑孝孺获取到的情报,驰援京师的各路大军一共有二十余万人,他们就算是不能够打败后金鞑子,固守城池还是可行的。。。”
廖文儒说的有些语无伦次,吴宗睿则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文儒,你认为杨嗣昌提出的与后金鞑子议和的建议,是否可行。”
廖文儒用力点头,开口说这个建议完全可行。
“不错,我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如果皇上旗帜鲜明的支持了这个建议,朝廷目前的处境要好很多,杨嗣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卢象升没有大局观念,盲目的反对这个建议,其实不可信,而且卢象升压根不知道,他已经被杨嗣昌和高起潜两人合起来算计了。”
“郑孝孺提供的情报显示,卢象升和高起潜两人是分兵行动的,卢象升是往良乡和固安一带行军的,高起潜往哪个方向行军不得而知。”
“这才是最危险的,卢象升麾下只有一万军士,其行军的方向应该是绝密情报,外界怎么可能知晓,若是郑孝孺都能够轻而易举的侦查到,那后金鞑子迟早也能够知道情报。”
吴宗睿走到地图前面的时候,身体还有些微微颤抖。
“文儒,你来看,卢象升率领大军,应该是驰援天津,后金鞑子兵分三路,分别是顺义、遵化和天津,其中多尔衮率领四万人进攻顺义,豪格率领四万人进攻遵化,岳托率领两万人进攻天津,这三路后金鞑子,岳托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肯定是卢象升和高起潜重点关注的。”
“我们可以说多铎和豪格狂妄,对于大军的行踪不需要保密,但是稍稍分析,就能够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多尔衮、豪格和岳托,都是后金的悍将,他们知晓如何的排兵布阵,他们也可能狂妄,但绝不会忘乎所以,他们分布八万人进击顺义和遵化,究竟是什么目的,我看不出来。”
“如果往天津方向进击,则他们能够获取到大量的钱财,劫掠大量的人口,所以他们进击的重点,应该是天津,甚至可能延伸到山东一带。”
“多尔衮肯定知晓,有大量军队驰援京师,他难道不想打败和剿灭这些军队吗。”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迟(1)()
驻守山海关的吴襄,接到了蓟辽督师府的命令,这个命令是吴宗睿身边的亲卫前往山海关下达的,那就是凡是有百姓逃难到辽东,山海关务必放行,不可将百姓堵截在关内。
这样的命令,吴襄绝对是遵照执行的,后金鞑子入关肆虐,京畿之地肯定陷入到空前的慌乱之中,拖家带口逃离的百姓肯定不少,如果有人选择逃往辽东,对于正在稳步发展的辽东来说,是好事情。
当然,吴襄觉得,京畿之地的百姓是不大可能逃往辽东之地的,毕竟可供选择的地方不少,有钱人肯定选择前往京城,那样最为安全,家境稍好一些的人,要么备足粮食进入大山之中躲避起来,要么就是逃往南方,只有那些穷苦之家,才会长途奔袭,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有可能跑到辽东来,再说了,后金鞑子入关劫掠,大量的抢夺人口,能够逃离他们魔爪的人也很少,军队正面遇见后金鞑子都是凶多吉少,更不用说寻常百姓了。
因为后金鞑子入关作战,辽东军队的部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除开留守山海关的三万辽东边军,其余的登莱新军、辽东边军,悉数朝着西平堡、广宁与大凌河城等城池集结,大量的粮草也从觉华岛运往西平堡等地。
登州和莱州驻扎的登莱新军,同样开始了调遣,复州和永宁城池内驻扎的登莱新军军士数量翻了一倍多,大量的斥候前往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侦查。
如果从兵力方面分析,吴宗睿掌控的登莱新军,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人,其中辽东驻扎八万人,登州、莱州、旅顺岛、金州、复州、永宁、宣州和铁山等地驻扎有近七万人,这十五万的兵力,牢牢控制渤海湾大部分地方,其次就是吴宗睿可以调遣的辽东边军,祖大寿麾下两万余人,金国凤麾下一万余人,吴襄麾下两万余人,合起来接近六万人。
也就是说,吴宗睿一口气可以调动二十万大军,发起对后金鞑子的进攻。
皇上和兵部压根不知道登莱新军有多少的兵力,这近十五万大军,没有消耗朝廷一钱银子,更没有消耗朝廷一石粮食,完全是吴宗睿想尽各种办法筹措军饷粮草。
不过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没有人认为吴宗睿有那么强的实力,迄今为止,皇上和兵部认定登莱新军的总兵力,应该在五万人到六万人左右。
。。。
卢象升率领的大军,离开京城,仅仅用了一天左右的时间,就抵达了良乡。
从京师到天津,途径良乡和固安等地,距离不过三百多里地,如果是精锐骑兵急行军,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抵达,不过现在可没有急行军的条件,岳托及其麾下的两万后金鞑子,正在赶赴天津,他们虎视眈眈,想着拿下天津、北塘和大沽等城池,卢象升必须要时时刻刻关注岳托及其麾下后金鞑子的情形,避免在野外与后金鞑子作战。
大军携带三日的粮草,争取三日之内抵达天津。
按照卢象升与高起潜之间的约定,其余的粮草将通过漕运的形式,直接运送到天津,卢象升麾下的延绥边军,与驻守天津城池的军士一道固守,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
如果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与后金鞑子在野外相遇,则高起潜会率领援军迅速驰援。
当天夜里,卢象升几乎彻夜未眠,派出去侦查消息的斥候,源源不断送来消息,良乡以及周遭十多里的地方没有发现后金鞑子的踪迹。
对于卢象升来说,这肯定是好消息,他在地图上面画下了符号,看样子岳托及其麾下的后金鞑子,应该是从通州出发,取道香河前往天津,这条官道的距离近一些,后金鞑子行军速度虽然很快,但他们沿途劫掠,携带的有劫掠的钱粮和人口,行军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很快。
寅时二刻,一万大军从良乡出发,赶赴固安城池,按照卢象升的计划,一天行军,戌时之前必须进入固安城池休憩,良乡到固安的官道距离是一百二十里地左右,距离有些远,但大军必须一天时间抵达,决不能在城池之外安营扎寨。
卢象升将登莱新军的不少训练方式引入到延绥边军之中,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军士的纪律性强,行军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午时左右,大军歇息小半个时辰,卢象升得到斥候的禀报,固安一带也没有发现后金鞑子的踪迹,这让卢象升的精神一震,命令军士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固安城池歇息。
酉时三刻,一万军士抵达固安城池。
固安城内的百姓已经很少,军士更是踪迹全无,到处都是冷清的气息,可以说卢象升到这里之前,固安已经是不设防的城池。
卢象升的中军帐,就设在县衙,因为县衙也看不到一个官吏,空荡荡的。
吃过晚饭,卢象升依旧聚精会神的看着地图,按照整体的部署,明日戌时之前,就可以抵达天津城池,开始抵御岳托及其麾下的后金鞑子了。
“大、大人,不好了。。。”
一身血污的斥候,被亲卫扶着进来了。
卢象升的脸色瞬间变化,斥候的身上能够看见半截的箭柄,箭头尚在身体里面,没有拔出来,中箭的地方正是右胸口的位置,鲜血还在一股一股的冒出来。
“还不快叫随军郎中来治伤。。。”
斥候对着卢象升摆摆手,喘着气开口了。
“大、大人,属下有重要军情禀报,来、来不及治伤了,箭头已经刺进骨头里面,不、不能取出来了。。。”
卢象升看着斥候没有开口,斥候说的是实情,如果这个时候将箭头拔出来,势必大出血,斥候根本无法坚持,马上就会晕倒,接着就是死亡。
“大人,固安城已经被后金鞑子包、包围了,这、这都是属下的失职,属下的兄弟们没有能够回来,他、他们都被后金鞑子杀死了,属、属下冒死回来禀报,这、这个时候,后金鞑子应该到固、固安城外了。。。”
斥候还没有说完,外面刺耳的锣声响起,这是报警的信号。
一名亲卫冲进来,脸色发白,身体颤抖。
“报,大人,城外发现了后金鞑子。。。”
卢象升没有慌,他吩咐亲卫将斥候扶出去,同时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