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299章

谋明天下-第299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格奋力厮杀,立下了不少战功,其缴获的钱财人口,除开必须上缴给朝廷的,其余的属于多尔衮与阿济格所有。

    从盛京来的斥候,进入到行营的时候,皇太极还在看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禀报的战报。

    多尔衮的战报显示,八旗军士遭遇到了少量的抵抗,损失不大,应该说对于征伐大明的北直隶一带,没有多大的影响,且八旗军在野外行军的时候,几乎遇不见明军的抵御。

    看到斥候呈上来的火漆封口的信函,皇太极的脸色微微变化。

    前往漠南蒙古征伐的时候,皇太极特意叮嘱济尔哈朗,如果有特别紧急的军情,或者牵涉到朝廷稳定的事宜,用火漆封口的信函禀报。

    拿起火漆封口的信函,皇太极的脸色微微发白。

    站在下首的范文程,注意到了皇太极的脸色,他低着头,也在暗暗担心。

    皇太极入关征伐,数次都带着范文程,毕竟范文程是汉人,熟悉大明朝廷的诸多事宜,能够给出一些不错的建议。

    镇定了情绪之后,皇太极平静的撕开了信函。

    “这、这怎么可能。。。”

    皇太极一下子站起身来,脸色巨变。

    下首的范文程,吓了一跳,身体有些微微的颤抖。

    后金朝廷之中的争斗,范文程是知晓的,当初努尔哈赤病逝,定下了四贝勒理政的遗训,当时的皇太极,虽然成为了后金的大汗,却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经过了数年的博弈,皇太极才剥夺和废除了其余三个贝勒的权力,真正掌握了大权。

    难道说朝中出现了什么变故,如果真的是这样,后金迅速将陷入到风雨缥缈之中,要知道内耗是最为损伤实力的。

    范文程尚未完全清醒,皇太极开口了。

    “文程,记得大明的登莱巡抚吴宗睿吗。”

    范文程稍微的楞了一下,很快开口了。

    “大汗,奴才记得,这个吴宗睿,乃是大明朝廷的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崇祯二年二甲进士,一直都是在地方上为官,大明剿灭登莱新兵叛乱的时候,吴宗睿立功了,被擢升为登莱巡抚,后因为固守了旅顺岛和金州等地,被擢升为大明兵部右侍郎。”

    皇太极的神色变得严峻,看着范文程,再次的开口。

    “文程,你的记性不错,我记得这个吴宗睿,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如果要我来比较,他怎么都比不上你。。。”

    皇太极的称赞,范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高兴,他在皇太极身边多年,岂能不知道皇太极的脾气和秉性,

    登莱巡抚吴宗睿,范文程还真的不是很熟悉,也没有特别关注,相比较来说,大明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范文程比较熟悉的是孙承宗、洪承畴以及现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人,其次就是锦州总兵祖大寿等人。

    吴宗睿麾下的登莱新军,守住了旅顺岛和金州等地,七贝勒阿巴泰夺取旅顺岛和金州等地,作战失败,范文程认为,最大的责任还是归顺的尚可喜,以及尚可喜麾下的汉军,毕竟他们刚刚归顺,还没有归心,作战肯定不会拼尽全力。

    可是皇太极再次提及了吴宗睿,那就不简单了。

    范文程看向了皇太极,殊不知皇太极什么都没有解释,对着皇室侍卫开口了。

    “传我的命令,多尔衮和阿济格,迅速回撤,三日之内抵达保安州,驻扎保安州的所有军士,集结待命,五日之后,大军开拔,回到盛京。。。”

    范文程大惊失色,现如今作战如此的顺利,尚可以劫掠更多的钱财人口,甚至可以威胁大明的京城,为什么突然撤兵。

    范文程必须弄清楚原因,要知道多尔衮、豪格以及阿济格等人,都没有在皇太极的身边,若是他们不理解皇太极突然撤兵的原因,很有可能将气撒在他这个汉人的身上。

    “大汗,大军作战顺利,奴才觉得,短时间不需要撤军。。。”

    皇太极看了看范文程,微微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信函递过去了。

    范文程诚惶诚恐的接过了信函,仔细看起来。

    信函是用满文书写的,范文程看起来有些艰难。

    很快,范文程的身体颤抖了,他抬头看着皇太极。

    “大汗,这、这怎么可能,登莱新军怎么可能拿下复州、永宁和盖州等地。。。”

    “文程,你没有说完全,吴宗睿麾下的登莱新军,不仅拿下了复州、永宁和盖州等地,还斩杀了正红旗城守尉阿斯哈,牛录额真阿巴泰,这两人我都是清楚的,阿斯哈作战勇猛,算得上有勇有谋,至于阿巴泰,作战还是不错的,就是太想得到提拔,这还不算,驻守永宁的三百正红旗军士,驻守盖州的一千正红旗军士,一千蒙古左营的军士,几乎全军覆没,被吴宗睿麾下的登莱新军斩杀了。。。”

    皇太极的脸上,写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如果不是济尔哈朗火漆封口的信函,他是怎么都不可能相信的,明军的战斗力,他太清楚了。

    范文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大汗,是不是得到准确消息之后,再行做出撤军的决定。”

    皇太极微微摇头。

    “文程,你们汉人就是想得太多,济尔哈朗的信函,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知晓准确的情况,他是不会随便用火漆封住信函的,好了,不用再说了,大军马上回撤,命令济尔哈朗、代善与多铎,一定要想方设法托住登莱新军,我倒是要看看,这个吴宗睿,和他麾下的登莱新军,究竟如何的厉害。”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 
京城,紫禁城,右顺门内便殿。

    朱由检的脸色很不好,因为兵部左侍郎、五省总督陈奇瑜的事宜、因为皇太极亲率后金鞑子从大同和宣府一带入关劫掠,直接威胁到京城的事宜。

    这一年可谓是流年不利,朱由检经历了大喜大悲。

    年初,陈奇瑜代表皇上和朝廷,全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车厢峡之战,陈奇瑜上奏,流寇全部归顺,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等地绝大部分的流寇都完全剿灭,剩下的基本不足虑,这让朱由检异常的高兴,对于陈奇瑜招降近四万流寇的事宜,内心也是赞同的,谁知道归降的流寇,很快反叛,肆虐关中,这让朱由检大为光火。

    陈奇瑜弹劾陕西巡抚练国事以及陕西地方官吏排挤归降的流寇,导致流寇再次造反,朱由检对此深信不疑,马上将练国事等人抓进大牢之中,谁知道不长的时间,给事中顾国宝等人,弹劾陈奇瑜失策,放归被围困在车厢峡的流寇,明明做错、却将责任推卸给陕西地方,这让朱由检迷惑了,于是解除陈奇瑜的所有职务,等待调查。

    朱由检还是相信陈奇瑜的能力的,但身为皇帝,他不能够偏袒,毕竟流寇大闹关中之后,进入了河南,闹得河南境内也不得安生。

    偏偏这个时候,大同与宣府告急,皇太极率领的近十万的后金鞑子,分别从大同和宣府两个方向入关肆虐,朱由检急令兵部左侍郎、三边总督洪承畴全力抵御,同时从关宁锦抽调辽东边军驰援,可惜的是,他们都无法战胜后金鞑子。

    皇太极率领的后金鞑子,拿下了保安州之后,其兵锋已经指向了延庆一带。

    延庆到京城不过两百里地,这预示着,京城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

    朱由检下旨,京城进入到宵禁和戒严的状态之下,京营接替五成兵马司,负责对京城的守卫,特别是内城,申时之后就会关闭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将内城与外城断绝开来,右安门、永定门和左安门,不到酉时也会完全关闭。

    内阁与兵部呈奏的折子,不会有任何的好消息。

    陈奇瑜错失彻底剿灭流寇的机会,后金鞑子又在这个时候入关,甚至威胁到京城,朱由检没有办法,只能将围剿流寇的大军调往京畿一带护卫京城,抵御后金鞑子,这等于是放弃了对流寇的围剿,不管怎么说,京城的安危是最为重要的。

    登基八个年头了,朱由检曾经的雄心壮志,被消磨殆尽,他遭遇到太多的事情,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后金鞑子与流寇,已经成为他最大的梦寐,偏偏朝中也不得安生,朱由检最为担心的党争,依旧存在,还有大明各地的饥荒,层出不穷,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救济,导致各地出现流民,源源不断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

    朱由检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应对如此多的事情。

    内阁与六部奏事基本完毕,朱由检可以略微的歇息一下。

    御案上面的奏折很多,朱由检真的有些烦闷,他虽然勤勉、虽然不知疲倦,拼命的劳作,可是没有任何的效果,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局势愈发的恶化。

    。。。

    “皇上,大喜,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吴宗睿报喜,登莱新军占领了复州、永宁、盖州、柚岩和旋城等地,剿灭数千后金鞑子。。。”

    朱由检瞪大眼睛,看着内阁首辅温体仁,有些恍惚。

    温体仁的脸上带着笑容,应该不是说笑。

    “温爱卿,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皇上,这是吴宗睿的奏折,其亲率登莱新军,从皮岛、旅顺岛和金州等地,发起了对后金鞑子的进攻,占领了复州、永宁、盖州、柚岩和旋城等地,剿灭后金鞑子一千三百人,蒙古鞑子一千人,归降的汉军达到五千余人。。。”

    朱由检清醒了,看着温体仁。

    “快,将吴爱卿的奏折拿来,朕要看看。。。”

    朱由检拿过奏折,仔细看起来。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过去,朱由检放下了奏折,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温爱卿,你说说,吴爱卿的奏折是真的吗,朕怎么觉得。。。”

    朱由检没有说完,看着温体仁。

    温体仁倒是镇定。

    “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