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233章

谋明天下-第233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痔斓幕鹋冢疟曛咀畔执鹋诘

    但是从某些细节方面改进红夷大炮,是完全可行的,关键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改进炮弹,现在的红夷大炮,全部为实心弹,虽然威力巨大,杀伤力也很大,但是覆盖的范围不大,炮弹射出去之后,呈现一条直线,在炮弹冲击的过程之中,直线范围内的军士,死伤惨重,其他范围内的军士,能够躲过炮弹的冲击。

    其二就是印信,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也是炮弹发挥核心作用的所在。

    实心炮弹不存在引信,因为炮弹不会爆炸。

    如果能够将红夷大炮的炮弹改成爆炸式的炮弹,那威力就提升了数个档次。

    炮弹爆炸之后,弹片以及形成的冲击波,可以形成小范围的冲击圈,这个冲击圈范围内的生物,基本没有活命的可能。

    譬如说对付后金鞑子,实心炮弹的作用有限,后金鞑子以骑兵为主,分散冲锋的情况之下,可以最大程度化解红夷大炮的威力,但是爆炸式炮弹就不一样了,覆盖的范围大,触地爆炸之后,周遭一米范围内的骑兵和战马,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爆炸式炮弹的核心,就在于引信,如今这个时代,电触发引信、光触发引信、化学触发引信和组合式触发引信是不存在的,没有科技能够支撑,但触发式引信是可以研究的,而且完全能够攻破这个技术。

    所谓触发式引信,就是炮弹触发地面随即爆照。

    元朝的时候,中国就出现了触发式引信,用于地雷的制作方面,可惜没有谁去专门研究,导致这项技术发展缓慢,停滞不前,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出现真正的触发式引信,其采用的是针刺发火的原理,引爆炸弹。

    吴宗睿交给特谢拉等人的任务,就是研制出来爆炸式炮弹,研制出来触发式引信。

    这项研究任务是秘密进行的,由廖文儒直接负责,需要消耗的钱财充分保证。

    “特谢拉,现在的进展怎么样了。”

    “大人,爆炸式炮弹,研制的差不多了,需要注意的是铁皮的厚度,以及火药多少的控制,炮弹的铁皮必须是熟铁,纯度要求很高,火药必须是上好的熟火药。。。”

    说了好一会,特谢拉才反应过来。

    “我说这些,大人可否明白。”

    吴宗睿笑了笑。

    “当然明白,炮弹的重点就是铁皮和炸药精度的控制,如果精度把握不好,炮弹经受不住剧烈的摩擦,很有可能在炮管内爆炸,也有可能发射出去,触地之后不会爆炸。。。”

    “大人是真的明白啊。”

    “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具体精度的把握,就不是很清楚了,还要依靠你们。”

    “大人放心,这是我们的职责,只是触发式引信的研制,难度很大。”

    吴宗睿点点头,特谢拉等人研制爆炸式炮弹的核心,就是触发式引信的研制,如果攻克这个难关,爆炸式炮弹的研究就完全成功了。

    “特谢拉,触发式引信的研制,肯定是存在难度的,不过你们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不是说过了吗,你们可以考虑针刺发火的触发式引信,通过针刺的摩擦,接触地面之后发生爆炸,这炮弹通过炮管推送出去之后,着地的瞬间,尖细的铁针摩擦起火,引爆内部的火药,让炮弹爆炸。。。”

    特谢拉的身体剧烈的颤抖了一下,差点忍不住转身跑向军营去了。

    “大人的提醒太关键了,属下真的没有想到,属下想到的针刺发火的触发式引信,根本就不对,方向都错了,要不是大人的提醒,属下还不知道要错多长的时间。。。”

    “不会,你们已经研制出来炮弹,成功了一半,如果研制出来针刺发火的触发式引信,那就完全成功了。”

    特谢拉立正,给吴宗睿行了军礼。

    “大人,属下这就要回到军营去研究了,还请大人谅解。”

    “不用,早些研究出来爆炸式炮弹,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正准备转身离开的特谢拉,突然想到了什么。

    “大人,您怎么知道那么多,不仅知道我们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还知道火炮,您的学识太大了。。。”

    吴宗睿笑了笑,没有直接开口解释。

    “特谢拉,不需要思考这些事情,我还在想,等到你们研制成功爆炸式炮弹之后,还要研究鸟铳和手铳等等,如何去掉鸟铳和手铳上面的火绳,能够直接射出去子弹,这样下雨天也能够使用鸟铳和手铳,其威力岂不是更大。”

    特谢拉楞了一下,同样没有开口回答,这件事情,他暂时考虑不到,也不会深思,目前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研制成功针刺发火的触发式引信。

    看着特谢拉的背影,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

    今后的战斗由冷兵器朝着热兵器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明朝末年就是冷兵器作战与热兵器作战逐渐转变的过程,可惜的是,后来的大清王朝,摒弃了热兵器的发展,其闭关锁国的策略,导致中国的实力大幅度衰退,有世界的老大,沦落为任人欺凌的国度。

    虽然说热兵器的发展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国力衰退的原因之一。

    穿越的吴宗睿,绝不会容忍这等情况的出现,相反,他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着力于热兵器的研制,让中国的热兵器领先于全世界。

    货运码头上依旧是忙碌的情形,来往穿梭的人力板车运送土块,更多的人挥舞锄头用力挖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绝对没有错,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谁就能够领先于全世界,这是通过历史证明的。

    登州和莱州,就是吴宗睿达到目标的最好地方,在这里,他可以尽情的投入人力和财力,大规模的展开研究,待到登莱之地经济发展起来,下一步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科技和教育之中,真正打造出来完全不一样饿登莱之地。

    当然,做到这一切,必须稳定登莱之地的局势,摆在他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太多,后金鞑子对于皮岛和旅顺虎视眈眈,如果这片海湾不能够稳定下来,那么所有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见() 
腊月中旬,登州府城外的军营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登州新军依旧保持在一万人左右的规模,相对于登州和莱州的发展事宜,军队规模的扩充不是最为主要的,新军已经分为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骑兵,总人数七千人左右,第二部分为步卒,一千人左右,第三部分为炮兵,一千人左右,第四部分为水师,近两千人,而水师队伍之中,还包括水师码头原有的近一千军士。

    信义押司的押运任务,就是新军的步卒主要负责。

    货运码头修建的事宜,在登州府城没有引发多大的风波,登州知府史可法,蓬莱知县崔云辉都是全力支持,且参与其中的。

    不过在莱州,还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莱州知府卢发轩,专门给吴宗睿写来了信函,告知都督同知、莱州总兵杨御蕃,对于在蓬莱县修建货运码头,有着很大的意见。

    吴宗睿没有特别在意,在他看来,杨御蕃主要负责的是莱州新军的管理事宜,而莱州新军的规模不大,总人数不足六千人,也就是一个卫所的兵力配备,再说了,有关地方民政方面的事宜,杨御蕃是不能插手的。

    让吴宗睿想不到的是,杨御蕃居然直接到登州府城来了。

    登莱巡抚衙门,厢房。

    怒气冲冲的杨御蕃,脸色微红,吴宗睿则是神色平静。

    “吴大人,登州和莱州都是朝廷的军事重镇,负责抵御后金鞑子,水师码头更是军事禁地,任何人都不得随意靠近,吴大人难道不知晓朝廷的规矩吗。。。”

    杨御蕃的这话,说的已经非常严重了。

    杨御蕃很聪明,并未直接说到民生的事宜,身为莱州总兵,杨御蕃过问登州水师的事情,包括水师码头的事情,这是解释的通的,也没有僭越。

    历史上的杨御蕃,还是很有些名气的,固守莱州府城,是其最大的功劳,足足八个多月的时间,抵御了叛军疯狂的进攻,在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悉数捐躯的情况之下,率领阖城百姓,守住了城池,让叛军的阴谋没有得逞。

    从这个层面来说,杨御蕃是明朝的大功臣。

    能够被敕封为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对于武官来说,几乎是最高荣誉了,当年皮岛总兵毛文龙,凭借一己之力,在皮岛硬是拉起一支队伍,与后金鞑子抗衡,极大的减轻了辽东和辽西的压力,也就是被敕封为正一品的右都督。

    不过杨御蕃也存在缺点,那就是为人有些孤傲,认死理,不容易转圜。

    吴宗睿很清楚,这样的人,如果能够为自身所用,那是难得的将领,如果不能够为自身所用,那就是不小的麻烦。

    杨御蕃深受皇恩沐浴,想要争取过来是不可能的。

    偏偏吴宗睿还无法让杨御蕃离开。

    杨御蕃固守莱州府城,建立了巨大的功劳,在莱州府城的威望是不一般的,有些时候莱州知府卢发轩都要小心应对,按照皇上和朝廷的意思,本来打算让杨御蕃继续担任莱州总兵,节制登莱各地的军队,不打算继续设立登莱巡抚了,不过吴宗睿盘活了高起潜,得以出任登莱巡抚,节制登莱之地的所有军队。

    不仅仅是莱州总兵杨御蕃,包括皮岛总兵黄龙,一样归吴宗睿节制,还有设立在登莱等地的卫所,同样要听从吴宗睿的调遣,只不过这些卫所的军队,压根没有人关注。

    所以吴宗睿很清楚,他和杨御蕃之间,注定会有博弈,至于说博弈激烈的程度,就要看两人之间如何相处了。

    开口说话的时候,吴宗睿脸上带着笑容。

    “杨总兵,这朝廷的规矩,我自然清楚,只是这登州和莱州的情形,你是否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