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川见过苏兄。”伏泉走进屋里行礼道。
苏不韦放下竹简,笑道:“本是同乡,何需客套。”随即请伏泉入座,他怎能不懂伏泉意思,伏泉不言官名,只言两人辈分,明显是谈私事不谈公事。
伏泉懂其意思,自己母亲宋氏出自扶风平陵,乃与苏不韦一地,说是同乡倒也不错。他行礼谢过,但并未入座,只是接着道:“前番离京时,大父令吾持书信而来交于苏兄,因去阳乐县时,兄长不在,故一直留于身边。今兄长秉公而来,流川甚是高兴,这信便可就此交予兄长了。”
说完,伏泉将宋酆所给书信所给书信拿出,交给苏不韦。
苏不韦点头,笑着接过书信,便打开查看,未做言语。
第一百零四章 正当南下掠汉之时()
苏不韦取信观后,凝神半响,脸色不变,倒让希望能从其脸上观察到一些情况的伏泉失望不已。
“汝既是车骑后辈,吾定会照拂,但倘若汝知法犯法,为祸百姓,纵是车骑亲至,吾必大义灭亲。”
伏泉未想自己送信给苏不韦,竟得了他这么一个回复,真是何苦来哉。这话说了与白说一样,暗道这扶风苏氏真是出了名的倔骨头,但他能奈苏不韦几何?
和苏不韦告辞后,便苦笑着脸离去,心里暗自盘算自己到任这些时日的为政过程,感觉并无不妥,这才稍安。
且说苏不韦等伏泉离去后,又看了眼宋酆书信,脸色不断变化,终是将信收了起来,目光望向屋外,叹了一口气。
他并非不是知恩感恩之人,若不然,他怎会忍辱负重多年,只为报父仇,然而宋酆信中让自己多加照料伏泉之言,实在和苏不韦为人处事、宗旨原则出入甚远,是以只能狠下心肠说了那番话。希望这位“治瘟郎”为官清正,不然他宁可得罪故主,也要将伏泉法办。
夜色朦胧,远方的馆舍灯火通明,似乎夹杂着械斗之声,声音凌厉,分外刺耳。稍显疑惑,苏不韦急步而行,越过几间屋子,便见官舍里的一处院落里,有两人正比试武艺。
这二人乃是关羽和黄忠,自关羽投靠伏泉以来,便时常与黄忠切磋,毕竟他每日多呆在官舍中,除了听从伏泉之言多看《春秋》之外,唯有习练武艺才能打发时间。而像徐晃、史阿他们武艺在关羽面前实在是弱了许多,也唯有黄忠才能与其交战尚久。
苏不韦藏于院内一高墙后,观看此战,此时已不知两人斗了多少回合,只见刀光阵阵,短兵相接之声不绝于耳。苏不韦震惊不已,他也算入边郡久矣,见识了不少幽州勇士,但像院里这两人如此这般打斗,真算是少见。
未想这伏流川手下竟有如此勇士,是了,其家世显赫,又是“治瘟郎”,名声日广,慕名来投者定是甚多,有如此能人倒也寻常。等等,那打斗的红脸汉子,为何如此熟悉?
一番揣测,苏不韦为自己所见找好了理由,只是关羽那熟悉的面容让他起疑,他总感觉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
回身返回,不巧撞见一婢女,便招呼她停下问道:“院中比武两人汝可知晓?”
那婢女随即往院里看了一眼,然后行礼道:“回禀督邮,院里是关君与黄君。”
“姓甚名谁都与吾说清。”
“诺。关君名曰关羽,字云长,黄君名曰黄忠,字汉升。”
苏不韦突然一怔,神情很快恢复,接着打发了婢女走回屋里,翻箱倒柜起来。很快,一份来自州里的海捕文书出现在他手里,打开文书,苏不韦连续翻看了好几章,这全部是全国各地通缉案犯的图像,未几,一个关羽的画像出现在他面前,此刻他终于明白如何见过关羽的了。
夜晚静谧而又安详,屋子里的苏不韦脸色铁青不已,未想这个故主后辈竟如此大胆,窝藏通缉要犯,真以为是皇戚便可为所欲为吗?
关羽关云长?关长生?
以为改了名字就没人认出你了吗?
伏流川你可真是胆大妄为,莫怪吾不念旧情。
苏不韦绝对不信,仅凭关羽一个通缉要犯,就能混入官舍改名求生,这其中若是没有伏泉的刻意指使,绝对不可能的。
寒夜漫漫,已经在屋里与夭儿缠绵的伏泉显然不会知道苏不韦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发现了关羽所在,真是时运不济。
冷月如霜,塞外的夜里寒风阵阵,沙沙作响,今年以来的蝗灾可谓让各个草原部落损失惨重。粮食的紧缺不断督促着草原的鲜卑统治者们,将目光定向长城以北的汉朝,那里有可以让他们部落存活下去的粮食,有可疑指使的汉人奴隶,更有延续部落的汉人妇女,一切都预示着鲜卑将不会平静下去。
鲜卑王庭弹汗山,如云的帐篷密布,来回巡视的披甲胡人手持兵器,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寒光夺目,一看便是戒备森严之所。
在中间的王帐内,现在的鲜卑首领檀石槐正与属下鲜卑东、中、西三部的鲜卑各部落首领密谋。
只见檀石槐坐于帐内,其他部落首领依据三部统属站在帐篷内。檀石槐望之年近三旬,相貌不凡,孔武有力,一双虎目直视帐内三部首领,令人心中发寒不已,这是一个白手起家,吞并草原,有着虎吞天下之志的首领,其一言一行都有着难以描述的威力。
“大人,汉国边境治理蝗灾早,受蝗灾影响不多,粮食定然富裕,不如择机便出兵入塞,鲜卑的儿郎们早已等待多时了。”西部鲜卑大帅日律推演此时上前说道,他是西部鲜卑一大部落的首领,牧民无数,其所称呼的“大人”便是鲜卑部落对檀石槐这个三部鲜卑首领的称呼。
“说的对,大人,各部落下面的儿郎们都在等着劫掠汉国,部落里牛羊死了不少,前面劫掠的粮食都不够了,请大人下令。”
“请大人下令劫掠汉国。”
……
帐篷里的鲜卑各个首领你一眼我一语的说着话,他们都只有一个提议就是抢劫汉国,来维持部落的延续,毕竟蝗灾之后,对于本就靠草原的水草来生存的鲜卑部落来说,打击实在太大。而现在整个草原虽然在蝗灾以后连续多次抢掠汉朝三边,但抢来的物资对于日渐强大的鲜卑来说根本不能维持太久,他们唯有继续抢劫,才能延续部落。
檀石槐不住点头,下面的部落头领想法和他一致。自从他建立统一鲜卑各部落,建立鲜卑部落联盟以来,摆在面前最重要的便是粮食问题,不然他也不会俘虏倭人让他们捕鱼来增加粮食,是以他很认同面前这些部落首领的请求。
“李先生,汝有何指教?”不过,即使心里认同,檀石槐还是会向自己身边的那位汉人请教。
李先生颇为自然的向帐内的鲜卑人行礼后道:“大人,吾看来,鲜卑无粮,此正当南下掠汉之时……”
第一百零五章 狼烟起()
鲜卑南下掠汉,自然是此次会议题中应有之意,关键就是看怎么南下,如何进军。
“汉国三边自入岁以来,与吾大鲜卑交战三十余回,可谓是无月不战,观汉国之兵难与吾争锋,此乃掠汉之先机也。吾观汉国三边,皆可入掠,然凛冬将至,加之诸部粮草不济,行军不宜远,并、凉二州当可摒弃,唯幽州最近,过长城便可直插幽州腹地。”说完,李先生对着檀石槐行了一礼,继续道:“大人,依吾看,此番出兵取幽州便可。”
这讲话的李先生乃是流亡鲜卑的汉人,据传也算饱读诗书,犯了事被流放边郡,自己逃了出来,投靠了鲜卑,屡次谋划献策,甚得檀石槐信任重用。
此时鲜卑部落首领因为汉军联合鲜卑攻击北匈奴,倒也都会一些汉语,再加上檀石槐统一鲜卑后,重用逃亡汉人,是以大家都听得懂李先生那文绉绉的话语。檀石槐点点头,随后又问了几名汉人,心里已有了计较,下面等待命令的诸位鲜卑部落首领,虽然心中瞧不起汉人,但一方面碍于檀石槐虎威,另一方面也是知道鲜卑强盛离不开这些汉人,是以并未表露不妥。
“既如此,吾欲整兵三万,南下掠汉,诸位首领有何异议?”檀石槐起身向众位鲜卑首领问道。
“谨遵大人吩咐。”
一夜转瞬发白,塞外的马蹄声带起的尘烟,染满了蔚蓝的天空,兵戈作响,檀石槐在鲜卑王庭一番激励士气后,便下令南下,而早在夜里一只鲜卑先锋军早已开拔,向汉境出发。
此时秋风阵阵的柳城内,生活一如往常,鲜卑又一下南下寇汉的消息,或许汉国只有当硝烟弥漫之时才可知道。
三日后,柳城官署里,督邮苏不韦唤了仆人来请伏泉前去谈话,这到让正处理公务的伏泉费解不已。这位苏督邮自那夜谈话后,并不见他,只于柳城四处查访,今日突然喊自己却是所为何事?
处理完剩下的琐事,伏泉便去了苏不韦屋子,刚入屋子,空气里似乎有一种微妙的危险,直觉便告诉他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苏不韦直接起身迎道:“流川来了,快坐,快坐。”
“谢过苏督邮。”伏泉一愣,暗道这苏不韦为何如此客套,事出反常必有妖,坐下后凛神观察。
“无需如此,流川大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区区柳城县令怎会是汝容身之所?”
伏泉笑着并不言语,心中疑虑更甚,这苏不韦定是有异,否则为何无故夸耀自己?
苏不韦撇了他一眼,复而叹道:“说来余羡慕流川久矣,幼有盛名,入朝拜郎。余少年时,前途尽丧,父仇难报,处境艰难,不能启齿!”说罢,语气哽咽,隐隐有泪花流出,似是想起其那冤死亡父,让人不由心有所感。
“督邮莫需羡慕流川,需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或许吾一辈子也只能坐镇柳城这百里之地亦非不可能。”
伏泉提到孔融孔文举小时雅事,苏不韦早年亦有耳闻,却是笑道:“孔文举如今为司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