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重要性。
从决定来太庙埋伏前,伏泉也就猜出这太庙必然是袁绍他们的必来之地,毕竟,除非袁绍不想要礼法和天下认同,否则他肯定要带刘辩祭祖。而既然他要祭祖,那么这就是伏泉的机会,对于伏泉而言,只要利用这次机会,把袁绍他们的主要人员拿下,这样的话,雒阳之乱自然解开了,城内守军无人指挥,还能不开门受降?
“杀入敌阵,擒伪君刘辩,其余人等,若有反抗者,杀之!”凉州骑兵前方,伏泉看了一眼太庙内情形,当下大喊道,无论如何,他也要把袁绍等人的大义彻底撕碎。
“诺!”伏泉身旁的黄忠、典韦等人,齐齐喊道,而后用力甩紧马鞭,往前冲去。
对面袁绍一方兵马见此,反应快的,连忙摆好阵型,准备迎战,但多数人却因为现场形势,四处逃跑。
凉州兵眼见对面摆开阵型,纷纷拿出短弓,朝着对面袁绍兵马短时间内连射两轮箭矢,而后在对面兵卒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快速换回马刀,宛如一只猛虎一般,冲入阵型四散,内部又纷乱无比的太庙祭祀人马中。
结果早已注定,精锐的凉州兵很快便把想要反抗的袁绍步卒给击溃,而后直奔太庙高台处,擒拿刘辩。
黄忠、典韦二人所乘骏马皆是西域宝马,比一般兵卒好的多,二人第一时间到了高台附近,眼见袁绍正拉着刘辩上马,准备离开时,当下追击,沿路有十数人上前阻止,都被二人斩杀。
听到后方声响,袁绍抱着刘辩策马狂奔,但是一匹马明显背负两人会吃力,更何况后方所追二人所骑马匹都非一般宝马,最终袁绍和刘辩还是被黄忠、典韦所擒。
阳光渐渐得有些昏黄,预示着日头将要到了黄昏,而在汉家祭祀祖宗,神圣的太庙之前,如今的场面,也和那阳光一样,呈现一片血色,地上不时躺着汩汩流血的尸体,若是儒士在此,必定会大嚎什么血溅太庙、愧对祖宗的话来。
伏泉见到被绑缚的袁绍和以礼相待而来的刘辩时,心中终是松了口气,看了眼一脸幼稚,被刚才变故给弄得手足无措的刘辩后,便命人将他带走,好生照顾,就算他做了伪君,但毕竟是刘宏皇子,身份上就不能过于怠慢。
刘辩走后,伏泉这才看向袁绍,却听袁绍不甘问道:“尔为何来得如此之快?”
很显然,袁绍现在还在疑惑,不过,伏泉却丝毫没有和他废话的地方,留着这个隐忍系数太高的家伙是个祸害,他可不会犯这错误。
因此,伏泉根本不接这话,而是对左右道:“袁本初谋逆犯上,斩了!”
毫不犹豫,当下便有亲兵带走一脸懵逼的袁绍离开,似乎他也没想到伏泉会一句话也不讲,就把他杀了。
随着袁绍首级送来,而后伏泉便命人收敛东西,准备去雒阳,现在,刘辩在手,这雒阳也该到他掌权的时候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继位当分赃()
中平六年,四月中,当骠骑将军、凉州牧伏泉,引三千余骑,会合后来遇到严颜所部数千骑,带着俘虏的“新君”刘辩和袁本初以及其他一些被俘的公卿百官来到雒阳城外时,顿时引起无数骚动。
当然,对于这些骚动,伏泉不会在乎,他令人在四城呼喊,于城外劝降,仅仅不足半日,四城守军便相继出现叛乱,他们要开城门迎接伏泉入内,任凭雒阳守军主将袁术如何应对,都不能阻止那些要倒戈开城门投降的兵卒,甚至连袁术自己,也被要保全的雒阳守军擒获。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毕竟,除了少部分各家家仆私兵外,大部分兵卒之所以跟着袁绍等人行此事,除了因为他们本身是大将军何进提拔,要为何进报恩以外,更大的依仗是他们拥有何进外甥,皇长子刘辩。
刘辩虽然不是皇帝刘宏的嫡子,但只要雒阳守军拥立得当,也是有登基为帝的机会的,现在连刘辩都被人擒拿,这场闹剧自然有人想退出,而人都是盲目的,一旦有人看清了形势,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作出反应。
黄昏时分,当伏泉来到朱雀门前时,开门迎接的中常侍蹇硕、宋皇后、董太后等人喜极而泣,伏泉一一安慰过后众人,便去拜见已经死去的皇帝刘宏。
拜见完后,伏泉也没有第一时间宣布刘宏驾崩的消息发丧,而是第一时间,令黄忠带人,一一收编雒阳经过内乱后的投降守军,将他们暂时打散重组,以防再有波澜。
同时,令中常侍吕强,持皇帝诏书,再令严颜持节,取虎符,率领蹇硕麾下五百凉州兵,入南北军,将各军从新打散整编,除可靠将领外,其余将领,暂不领兵,由那五百凉州兵暂为各部将领,然后携军入城。
伏泉这么做,自然是要趁此时机,巩固其暂时在雒阳的势力,防止有人反复。而将原本的雒阳守军和南北军打散重组,可以使得他们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让他们互相猜疑,投鼠忌器,最大的可能减小再出意外的几率。
严颜领命开心不已,暗道他赌得对了,本来他准备集结数千骑兵,伺机杀入雒阳城内救驾的,结果袁绍等人竟然封闭四门,使得他只能带骑兵在城外转悠,但又不敢过于靠近,暴露他的实力。
而且,严颜也没有伏泉对于皇家礼仪的熟悉程度,等到得到消息,袁绍带着皇帝去太庙时,自然迟了不少。之后严颜率人赶往太庙的路上,正好碰到旧主伏泉所率精骑,当下就加入伏泉所部,告知当时雒阳城内外情况。
正是因为严颜有震慑北军五营的前番故事,伏泉才毫不犹豫的又点了他去传旨收编,当然,这同样也是严颜自己想要的,他之所以震慑北军五营,还想带人犯险攻雒阳,不就是为了立功吗?
现在伏泉让严颜去整编北军五营,倘若一切没有意外,等到刘崇即位,他这个在从龙之中收编军权的大将,必然大功一件,以前可望而不可求的封侯之事,自然也是近在眼前,可以说严颜接到这命令,真是高兴不已。
不过,做完这些,伏泉也是依旧没有发丧宣布皇帝驾崩,他只是命令各军谨守雒阳,保证雒阳百姓安稳。同时,封闭雒阳四门和宫门,以谋逆大不敬罪,逮捕雒阳城中,与袁绍、袁术等人一起谋逆的党人各家族主要成员。
这些参与谋逆的家族私兵早被袁绍他们拿出来拥立刘辩了,如今到了伏泉讨债的时候,根本无力反抗。
一时间,雒阳城内,牵连这场谋逆的豪族高门之户,多有兵卒入门抓人,当然,为了保持暂时的安稳,伏泉没有实行什么抄家灭族的戏码,那不可能也不现实,他要的是天下,而不只是这雒阳城,如果要这雒阳城,他完全可以入城就打开杀戮,学历史上的董卓一样,和党人闹掰后,明白了自己被党人当猴耍,直接气氛之下制造了无数血案,甚至杀了袁绍、袁术的叔父袁隗全家,这才有袁家兄弟毁家纾难,被全天下同情,掀起了诸侯讨董的序幕。
虽然现在袁绍、袁术被抓,但是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张绍、王绍的党人出现,到时候联络天下之间的地方豪族来个十八路诸侯讨伏,那不是够呛?
因此伏泉也只是将涉嫌谋逆的首犯等人被送入北寺狱待审,并未有更大的动作,同时也明林禁止麾下兵马,趁此机会,在雒阳的豪门大户里劫掠财物,夺人妻女,历史上董卓不是因为凉州兵在雒阳军纪没有控制,这才导致其不仅士人讨厌他,甚至百姓也对其痛恨,吸取了教训的伏泉绝对不会这样。
同时,伏泉知道何进在世时,已经比历史提前招外兵入京,当下又将蹇硕麾下的西园兵,全部派出,分两路,由李傕、张济分别统领,一路四千余人前往虎牢关,一路三千余人控制孟津关,令二人掌控关隘,严令若有外兵带兵入京,非得诏,不得入港关。
之后伏泉又写信,给他的其他旧部各种命令,诸般事情准备完毕,剩下便等东风。
时间就这样过了五日,当得到伏泉消息,舍弃后勤诸般辎重,甚至甲胄都不带,只携带十日粮草和兵器,轻装而行,从京兆尹到司隶急行军而来的剩余一万七千余步卒,在凉州骁将杨定、胡轸等人的带领下,终于赶到雒阳城外。
这一下,伏泉终于舒了一口气,毕竟,当这批兵到雒阳后,大局已定,司隶内外,再无忧。
随后,皇帝刘宏驾崩的消息,从宫中传出后,便以旋风般的速度,横扫雒阳城内各个角落,接着扩散向城外,同时传播的是先帝立下遗诏,诏令立皇太子刘崇为帝。
五月,戊午,对于大汉京师雒阳的百姓而言,这两个月是极为不寻常的时候,因为他们经历了一番兄弟相继即位的闹剧。
前番刚刚在雒阳城里让他们恭迎即位的皇长子刘辩,一下成了伪君,而押着伪君刘辩和逆臣袁绍入雒阳的骠骑将军、凉州牧伏泉所拥立的皇太子刘崇,也要在今日登基了。
只不过,和刘辩不同,刘崇即位是在大汉立国以来,代代相传的皇宫里继位的,却不是和刘辩一样,仅仅在雒阳城里筑台即位,连皇宫都没进去,有些名不副实。
钟鼓齐鸣,宣唱声中,伏泉同临时替换的新任三公一道,率领百官进入崇德殿内,齐齐山呼万岁,各归各位。
年仅十岁的皇太子刘崇,坐在龙椅之上,似模似样,颇有威仪。可是因其年幼,即使因为常年被宋皇后教导,有不少上位者威严,但明显还是无法主政的,所以尊其母宋皇后为太后,垂帘听政,并尊刘宏生母董太后为太黄太后。
同时,大赦天下,改元光熹,是为光熹元年,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而其庶长兄刘辩,虽有谋逆之事,但毕竟因其有被胁迫之意,又为刘崇唯一两个兄弟之一,并且有先帝刘宏留下的手足情深的遗言,未下杀手。
最终,按照桓帝即位后,其弟勃海王刘悝被人弹劾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