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是宋皇后哪里派他来做说客?只是其为何自己不来,却派一小孩来呢?当然了,伏泉早慧远近相传,“治瘟郎”之名天下皆知,还真不能将其当做普通孩子。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董太后命人将宫里财物收拾下,后又命宫女将伏泉引进来,毕竟算是自家亲戚,还是个孩子,自己不见,传出去名声反而不好。
伏泉入了永乐宫里,见到正襟危坐的董太后,上前恭恭敬敬以儿孙之礼行礼道:“见过太后。”
董太后右手虚扶,笑道:“起来吧,都是一家人,勿需如此客套。”董太后虽然这样说,但伏泉可不会当真,其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跪坐下首,与董太后闲聊。
未久,一番谈话,两人都未进入正题,伏泉也察觉到董太后似乎在摸清自己来意。想了想,他还是开门见山道:“太后,吾有一世叔,乃徐州东海人,名曰麋良,其意欲仕途,奈何却无门路。”有些话不能多说,点到即止便行,毕竟卖官说起来也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伏泉说的隐晦,但董太后对于卖官一事早已熟捻,听到又有钱可得,立即眼前一亮,笑道:“汝这孩子,就是孝顺,这事吾已知了,改日吾让人出宫,汝便让麋良与其接触便是。”
“诺。”原来给你拉卖官的生意送钱就属于孝顺,伏泉心里不由得对着这太后鄙视不已。
稍后,伏泉又与董太后谈了一些宫外趣事,拉近了些关系,便告辞离开了,至于让董太后立即站在宋氏这边,无疑现在不是时候。
看着伏泉离去,董太后眼中思绪万千,然后转头望向长秋宫方向,心中不知所想何事。
时光匆匆,又接近年底,伏泉感叹时间之快,不知不觉已来于此世已过一载。这一年,经历了太多事情,感叹之余,想起后世生活,不由略显惆怅,自己已基本融入了东汉,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十二月,已是冬日,雒阳城不同于去年冬日温暖,今年是冷的异常。北风凛冽呼啸,大雪纷纷落下,风雪过后,外面一片银装素裹,天地为之一白。
伏泉一家人皆于府内后院一物安坐,只因是府内唯一一间的“温室”。
何谓“温室”?
到了汉代伏泉才知古人竟然也有防寒保温的屋子,其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屏风,火齐即是云母,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端得是保暖异常。不过因其造价过于昂贵,普通小民难有余钱建造,因此“温室”多出现于贵族世家之中。
此时伏泉正带着自己两个堂弟看书,他心里非常不快,若不是府里只有这屋子暖和,他是根本不想来的。毕竟有伯父伏完这个书呆子在,你想玩乐都不行,而且还不能装模作样的看书,伏完可是会结束后来考校的,是以非常郁闷。
伯母刘华正于堂前案几上躺坐,其一举一动都触及众人心弦。为何?盖因其又有喜了,看来伏完最近因日子渐冷,不理越骑营中事物,一心一意扑在刘华,耕耘颇多。刘华身边有刘坚陪同,生怕其出事,而伏完此时却单独一人坐一案几上,独自饮酒,端的是逍遥自在,令伏泉看得羡慕不已。
刘华懒懒道:“檀奴做的这‘暖壶’端是不错,睡时温暖安逸,闲时亦可携带,保暖舒适,倒不像往年那般畏寒。”
“是极是极,吾用后,也如女兄这般喜爱不已,前两日还托人送了几件予阳翟,想那并州苦寒之地,有了此物其应会好过许多。”刘坚笑着回道,然后眼神突然往伏泉这里一瞥,含意莫名,让伏泉错愕不已,心道这女人不会又想如何捉弄自己?
阳翟是指桓帝所生另一位公主,阳翟长公主刘脩,刘华刘坚之妹,其嫁予并州一世家豪族,因是小妹,故刘华二人甚喜之,伏泉记得往年刘华都会与两位妹妹通信,不时送去财物,可见姐妹情深。
至于刘华所说“暖壶”,则是伏泉灵机一动,后世经常出现的暖手袋,此时尚未出现。后来伏泉想到家中瓷器,便寻了匠人花了张草图令其烧制,经过几番磨炼,倒也制成了几件能装热水的小壶。
小壶模样扁而圆,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用时倒入热水,再盖已瓷制螺帽。倒水口小,呈南瓜形状,后来发现会有水渗出,便于盖子内做了厣子,防止渗漏。平时用时,再于“暖壶”四周套上相似大小的布袋,白日随身携带,夜里放于被窝,保暖之极,用得十分方便。
当然伏泉有了此物,怎能独享?他不止送了府中亲戚,又带了一批送入宫中,倒是令刘宏和宋氏以及董太后夸赞不已,纷纷赞其孝顺。上有所效,下有所好,雒阳贵族见了,也寻了匠人打造,毕竟工艺不高,很多权贵人家都用了此物,到让伏泉好一阵感叹,原来古人就学会“山寨”了,放在后世他们一个个都得给自己付版权费了。
—————————————————————————————————————————————————关于温室:
汉代有宫殿名叫温室殿,据记载一在长乐宫中,《三辅黄图》:“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书·孔光传》晋灼注:“长乐宫中有温室殿。”一在未央宫中,《三辅黄图》引《汉宫阁记》云,温室殿“在未央宫”。汉武帝时建,位于前殿之北。《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即指此殿。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汉书·京房传》:“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此殿也曾是宫中藏书之所。《隋书·经籍志》载:汉哀帝时,“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
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扬名()
风雪过后,大地终于出晴,东汉的肉食者们还未从连日的休息中缓过神来,正拖拖拉拉的处理政事,比如冬雪之后那里受灾,需要朝廷救济等诸事,边境传来的战报便狠狠的打了他们一记闷棍,让他们快速醒神。
鲜卑连番出兵寇掠幽、并二州,掠获无数,百姓死伤不知凡几……
伏泉听闻此事也是一番愁叹,幽、并百姓真是苦也,本就是苦寒之地,刚刚经历一番大雪,本想来年能得一番好收成,不想又被鲜卑强盗洗劫一空。
草原……永远是中原王朝最头疼的敌人,中原受了天灾,草原亦受,可是中原王朝有一套自己的救灾能力,而草原人没有,为了生存活命,他们只能去抢,双方打打停停一直到近代才作罢。
边境不平,天象也出异色,癸酉晦,日有食之。
古人认为日食乃是上天示警,有神灵动怒,或寓意王朝覆灭,如同灾祸,因此刘宏不得已,又再一次祭出了禳灾的措施应对。
这一次,正如贾诩所言,段颎上位迅速,根基不稳,又得外朝士人愤恨,因此群情奏疏之下,刚刚做了半年太尉的段颎因禳灾而被皇帝下旨罢免。不过对于段颎而言,此事倒也无妨,毕竟其家族出高官者寥寥无几,现在其做过三公,怎么也算跨入准一流世家的行列,对于东汉时期,家族已出过多少三公九卿来比较世族名望而言,可谓是一举成名。
正旦已过,伏泉对于爆竹、燃草已觉无味,只有夭儿和自己两个堂弟还感高兴,顺便还有自己那个名义上的姨母刘坚,她像个未见世面的小女孩一样,对于这类玩物十分感兴趣,简直是爱不释手。
二月刚过不久,去年日食所受影响亦未过去,刘宏又一次大赦天下,以此希望上天不再降下灾祸,同时下旨,陟太常东海陈耽任太尉。三公之位不断变化,雒阳权贵对此已是习惯,只是到了二月中旬的时候,一个人的任职,可是让整个雒阳为之变色。
刚刚举行过冠礼,取了表字孟德的曹操,被州郡举为孝廉,入京都为郎。不久,便被任命为北部尉,负责管理雒阳北部的治安。其上任的第一件事,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了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官署门口左右,扬言“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和后世“雾都”治安一样,雒阳身为大汉京都,每日来往人员鱼龙混杂,很难治理。因为往来雒阳之人,有生活在底层,类似后世古惑仔的游侠儿,靠四处索财苟活,所谓索财,其实就是相当于收保护费之类的黑色收入,也有达官贵胄,如皇亲贵戚、列候贵族,仗着背后的权贵势力,惹是生非,欺男霸女,为非作歹,还有诸如其他各色人等,能容易治理才怪。
但曹操此策,果有奇效,棒杀数人之后,无论其为何人,皆难逃一死。就连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捉后,蹇硕苦苦相求,据传甚至找到曹操的祖父曹腾,亦未能救其命,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一时之间,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伏泉闻知此消息,也是一愣,不同于后世从史书上知道未来的魏武帝少年做的事情,亲身经历才明白这根本不像后世演义说得那样,曹操年少时候便不畏强权,深恶宦官,连灵帝身边的大红人蹇硕也不怕。
为何?
盖因蹇硕其人他曾见过,充其量只是一个因其长得威武雄壮,不似一般寺人柔弱体格,且又忠心,得到刘宏赏识的边缘宦官而已,如何会如后世传言的那般是刘宏身边的大红人呢?后来罗贯中竟把蹇硕算入“十常侍”中,真是冤枉了他,其一直都只是一个小黄门,从来都没做过“中常侍”,怎会如张让、赵忠这般是灵帝宠爱的宦官?若说蹇硕得到刘宏宠信,那也该是灵帝后来为分何进兵权,在宦官中,矮个子里拔大个,选了蹇硕这个体硕壮健,似有武略的“西园军首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