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御江山 >

第44章

权御江山-第44章

小说: 权御江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如果是中性笔就好了,就能多写几首,毛笔书写,速度天然慢几成。倘若让其他人知道莫非心中这样想着,一定会忍不住拿鞋抽他,还要不要脸了?一个时辰,十二首诗,装逼还没装够?

    “咚!咚!咚!”

    锣鼓敲响,公试结束。

    十人停下手中的笔,走下考台。

    这十个才子,一脸平静、不骄不躁的走下考台,看的众人实在气恼。

    尤其是看到莫非时,见他一派平静、冷酷模样,配着墨黑色长袍,悠游自在,不慌不忙样子。学子们面色是冷静的,内心是咆哮的,名仕才子中出了一个如此能装逼的人,让众人实在感到无能为力。

    执事将考卷捧上高台。这时,三为院长并贤王四人,也开始提心吊胆。

    “奇才!奇才,真是奇才呐!”

    郑独旁边,之前贡院选拔的那位考官,捧着莫非的那摞宣纸,喜形于色,情不自禁的赞叹:“这次天下文会,我们大唐终于有希望了,有希望了!”

    众人闻言,簇拥而上,将那考官手中的十二张宣纸分开。有的没分到,凑着脑袋,用眼窥着。

    众考官一边品咂着,一边津津乐道的点着头。郑独一个劲儿的在旁边傻笑着,仿佛这诗是自己所写。

    上首的四人见状,也迫不及待的下来,接过考官递来的试卷。

    初读诗,眼中透露欣喜,越往下读,眼中光芒越甚几分。十二首诗,首首都是精品,这些诗,一旦流传出去,必定是誉满中州、流传千古的佳作。

    “一个时辰啊!才十八岁,这怎么,怎么可能?”

    众人闻言,面色一凝,心中一惊。

    有的考官眼中已经噙满泪水,颤抖着嘴唇道:“有了,终于有了,这次天下文会,我们大唐终于有自己的底气了。”

    众人纷纷点头,大唐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这种天纵奇才,虽然冷扶童这些少年英才,在大唐年轻一辈中,是个中翘楚。但放眼中州,比之于秦、汉两国的那几个妖孽天才,则稍显不足。李逸兴等人,更是相形见绌。

    可眼下的莫非,让他们看到了大唐文道的希望。若是这次天下文会,大唐能夺得榜首,这些人心中的积怨与憋屈,就能一朝释放。

    这些考官的这些异常举动,分毫不差的落在了看台众人的眼中。

    今日,既无夫子声情并茂的读诗诵词,也无酣然躺睡的无聊人士。众人神清目明,翘首以盼,等待着结果公布,生怕一个不慎,就漏了大事。

    莫非走下考台,站在丫丫身边。

    在丫丫身后,半缘探出半个脑袋,稚气的声音:“大哥哥。”

    莫非看了看半缘,面色温和道:“缪缪怎么样了?”

    半缘指着旁边的缪缪,眉飞色舞的乐呵呵道:“已经好多了。呶!你看现在活蹦乱跳。嘻嘻”说完犹豫了一下,抓着头发,凑上来耳语道:“大哥哥,我刚才啊偷偷看见那边,你看,就那个人手中拿着飞刀。不过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把刀收起来了。”

    半缘努着嘴,朝冷无欢那边示意了一下,莫非看着冷无欢眨了眨眼,笑道:“唔,我知道了。”

第六十三章 前无古人的文会榜首() 
莫非的声音很平静,很轻缓。

    说完后,将身体转过去,看向考台,他的脸上,陡然间蒙起一层寒霜。

    丫丫知道,莫非已经起了杀心。

    “在他想出手的时候,我感觉到还有两股杀气阻止了他。不过我也不知道是谁。”声音清冷,像说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看来,我还是得走这条路。”

    这条路

    是杀道的路。这点,丫丫明白。

    莫非身体里,有一处心海,心海中温养着的东西,源源不断的消耗着他的精血和真气,所以他无法凝聚真气,修练武脉。但如果修炼杀道,则不用凝聚真气,而直接用真气塑造筋骨,以杀入武。

    杀道,是修炼者在无数次生死边缘,杀伐不歇,磨炼出的杀人之法。一来有违天和。二来杀道即便如臻化境,达到一流境界,也只能和九脉巅峰打个平手。

    因此,对莫非而言,杀道入武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也许是叶公书经历的影响,也许是陶古夫给他的震撼。使他明白,权势不一定需要封侯拜相,武道也不一定需要步人后尘。

    按部就班固然稳妥,但既然无法修炼武道,那就修炼杀道。他坚信,就算是修炼杀道,他也一定能够练至巅峰,突破杀道一流的桎梏。

    电光火石间,莫非已经思量好一切,决定也是干净利落。

    此时,高台上,那些平时刻板严肃的考官和夫子,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笑。其中更有几人,由于年纪太大,满脸皱纹,因此,笑容极其猥琐。

    看台上的学子一头雾水,这帮老头子没病吧?怎么这笑容像看了春宫图一样下流。

    似是察觉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那些考官心中闷笑,面上一本正经。但是偶尔的一个“噗嗤”,依然能够看出他们喜不自禁的心情。

    高台上,众考官在这种喜悦中,忙碌起来,来来回回的走着。井然有序的批阅考卷,排布名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心情越来越紧张。就在这急不可耐的等待中,贤王眉梢带笑,雍容闲雅的缓缓走上考台。虽然一派儒雅名士风范,但身为皇家贵胄,气度自是不凡。

    贤王走上考台,全场屏息凝视,安静下来。

    将手中大大的宣纸铺开,轻声咳了两嗓子,环顾一眼四周。便开始一大段的歌功颂德,说辞很是官方,也无趣至极。

    看台上,有老百姓窃窃私语道:“这话咋就这么耳熟呢?”

    有老者拢着耳朵道,摆着手道:“啥耳熟?老汉我早就会背了,这个嘛说嘞很多年了。”

    贤王的这段歌功颂德,说的不缓不慢,波澜不惊。罢了,摇头笑笑,将下边的宣纸拿起。众人知道要公布名次了,不敢言语,全神贯注的看着贤王。

    “本次,大唐文会最后一轮公试,在一个时辰内,做题最多者莫非。”

    话音落下,传来絮絮叨叨的嘈杂声,但极为短暂。之前莫非的答题速度,众人有目共睹,所以这种结果显而易见的嘛!

    “今年,怎么不按名次宣读了?”

    有学子纳闷的嘀咕一声,也无人应和。因为,贤王已经开始诵读莫非的诗词。

    贤王虽出身皇室,但对朝堂之事,一概不理。反而自幼酷爱诗书,浸淫文道,多年下来,在诗词歌赋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所以当他读起莫非的诗后,语调抑扬顿挫,情感把握分毫不差。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看台上多数都是百姓,这些诗啊词啊的,对他们来说,和道士念咒,和尚念经,一般无二。心里很是焦急公试的结果,但毕竟这是文会公试,就算听不懂,也要摇头晃脑,装模作样道:“美滴很,美滴很,这后生厉害哩!这啥丽丽啥操的,贼有感觉。嘿嘿嘿美滴很啊。”

    百姓不懂诗词,不足为怪。但当贤王读完第一首诗时,有不少才子的脸色就变了,尤其是冷无欢和李执,心中已经泛起不好的预感。

    看台之下,冷凝霜听完第一首诗,眉山轻蹙,温婉可人的脸上布满愁云。

    “大哥。”

    冷扶童平静又平凡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恍若没有听见冷凝霜的声音,继续听贤王读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听到此处,冷扶童终于将目光转向莫非,见他一脸淡然洒脱的站着,认真道:“这次榜首,是他了。”

    冷凝霜闻言,嘴唇微张,不可置信道:“大哥,这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不可能?冷扶童继续看着莫非,语气不轻不重道:“这首诗,给我再多的时间,我也写不出来。不过你应该高兴,他得榜首,大唐才能在天下文会扬眉吐气。”

    “可是,在天下文会上,和那两人比试文采,一直都是大哥的夙愿。现在”

    冷凝霜话到嘴边,又咽下。

    冷扶童轻笑一声道:“不,输了就是输了,我甘拜下风,虽然我在恩师门下苦读数年。但我依然不认为能胜过那两人。我只希望他可以。”

    冷扶童的话语,平淡无奇但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反倒落落大方。

    说话间,贤王已经读到第八首诗。这时,有人“噌”的从位置上站起,颤抖着声音道:“大唐历史上只有一人,在一个时辰内做到了第八题。”

    “怎怎么可能?这他、娘、的还是人吗?”

    第八首诗最后一句刚刚落下,贤王又开始读第九首。看台上的人愕然的朝莫非看去,怔忪不已,震惊到无法言语。

    这时候,冷扶童脸上终于显出一丝颓败。单论文道,和莫非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当空皓月相比。

    冷扶童摇了摇头,叹息道:“我不如他”

    冷凝霜闻言,默然不语。

    而另一边,李言易眼中闪出神采,咬着嘴唇向前迈了一步,李思源侧头看着他,提醒道:“皇妹。”

    李言易闻言,知道此举有些莽撞,又向后退了一步。看着莫非,嘴唇蠕动,似是想要说些什么。

    没有顾及他人神情。贤王继续读诗,一气呵成,随后第九首,第十首,直到第十二首。

    十二首诗全部朗诵完毕,林木默默的看着莫非,面上神情不显。叶臣脸上,崇拜与欣赏,则是显而易见。在他旁边的叶灵竹,心中泛着震惊之情,但面上还是气鼓鼓的瞪着莫非。

    十二首诗朗诵完毕,贤王又喊道:“本次,大唐文会榜首,沧海书院莫非。”

    话音落下,全场陷入短暂的沉寂,随后,有人站起来,振臂一呼:“好。”

    紧接着,其他人也站了起来,呐喊道:“好!”

    受到气氛的感染,即便还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