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首长 >

第1513章

首长-第1513章

小说: 首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谈正事。”陈云良笑着说道:“昨天刘总跟我说的时候,也给我发了一些资料,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地区规划,你们省里的社科院、凤湖大学都能够做,你为什么要来找我呢?”

    “陈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捧场的话我就不说了。”包飞扬笑了笑:“海州是沿海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海州港也是沿海地区几个重要的深水港,海州还是陆桥的桥头堡,应当说海州在官方的表述上,一直是一个重要节点,但是海州的经济一直都不温不火。”

    “海州的问题在于,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而周边的竞争对手又很多,在垂直体系当中,爬不上去,在水平结构当中,也缺少有份量的部类。”

    “陈教授也谈到了一体化,海州的发展就必须要放到一体化的背景中考虑,如果从垂直体系的角度来看的话,沪城无疑是华东沿海地区居于上层的,然后是江南的苏城、之江的杭城、宁城等,再之后则是凤湖,我们省内的徐城、通城等,作为三四线的城市,海州要甘于做制造装配基地,但是也要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也想要跟沪城有更好的对接。”

    陈云良点了点头,改革开放这些年,真正钻在象牙塔不跟外面接触的学者越来越少,陈云良研究的是城市和产业规划,自然少不了要和政府与官员接触,他很快明白包飞扬话里的意思:海州临港开发区的规划希望放在更大的格局下考虑,也是要拜托凤湖、徐城、通城等城市对海州的压制和影响,如果这个规划还放在省里来做的话,还是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

    “我明白了。”陈云良点头说道:“小包你是我见过的官员当中,不多的具有学术眼界的,不过你知道我手上的课题很多,有些课题的工作主要还是我的学生去做,就算是这样,你也要给我一个选择海州的理由。”

    包飞扬点了点头,显然课题经费不会是陈云良考虑最多的,开发区也给不出多少经费。

    包飞扬说道:“刚刚上课的时候听了陈教授对于城市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的划分,我觉得很受启发。从全局来看,沪城是一个金字塔顶端的城市,它向周围辐射的能量足以影响一大片。但我们也要看到,沪城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和表现,也与它的经济腹地关系很大,双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比粤城、燕京,沪城最大的优势也在于腹地,这个腹地就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江经济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更多的沿海城市在崛起,未来内地经济也会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形成新的核心城市,沪城要如何继续发挥它的影响力?”

    “以海州为例,海州有一个陆桥概念,沿这条铁路向西,有一个中原经济圈,继续向西,就是晋中经济圈,再向西就是传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然后就是中亚地区。现在这些地方的经济影响力有限,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作为雁行阵的后雁,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陈云良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改革开放之初强调的是沿海开放和发展,后来推广到沿江、沿边、几个经济圈,内陆地区的发展在学界和政界已经引起重视,但是真正站在这个格局上看问题的人还很少,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个格局下重构自身发展规划的就更少了。陈云良没想到包飞扬会提到这个问题。

    包飞扬说道:“海州有陆桥,是桥头堡,按理说应该发挥比较大的影响力,但实际上海州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为什么?因为海州不是沪城,本身的实力不够,而在这条通道上,有一个一个的节点将影响力分散过去。比如徐城、比如中天,而他们的经济能量并没有仅仅沿着路桥进行传递,像中天向北可以经石城连通燕京,走津海出海,也可以向南到江州,沿大江而下;当然,也能从海州出海,这就要看哪一边的影响力更大。”

    秦雪眨了眨眼睛,她有些不明白包飞扬扯的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包飞扬继续道:“沪城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内的根一定要扎得深,沪城现在强调的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协同与一体化,不过这还不够,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城市本身也要向外转移产能,进行产业升级,而像这种同心圆式的扩散,也并不能够让沪城的根扎得更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大陆桥一路向西这条线上的城市,沪城的影响就会比较少。”

    秦雪这时候才明白包飞扬想要说的是什么,最后还是落在沪城上,他是看准了他们就算做了很多课题,但沪城的课题无疑还是重中之重,毕竟当前国内比这个课题更大的城市规划项目也没有。

    陈云良也笑了笑:“小包你的意思,是要让海州成为沪城对外发散的一个节点,通过你们去影响大陆桥这一条线上的城市和经济带?”

第九百四十三章 方合资() 
“包飞扬同志,现在常委们正在讨论你的问题,你是不是先将手机拿开?”陈玉清敲了敲桌子,面色严肃地说道。

    包飞扬没有理会陈玉清的发飙,向薛绍华和陈玉清扬了扬手中的手机说道:“薛书记、陈市长,还有在座的各位领导,我想大家汇报一个好消息,方夏陶瓷集团那边已经跟一家有意收购船厂的公司谈好合作意向,对方一个星期内将会到海州进行实地考察。”

    “太好了,还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消息?”薛绍华马上喜形于色地大声说道。

    “暂时还没有,应该方夏陶瓷集团的涂总现在正在和谈判方在一起,不方便打电话,不过应该很快会有更确切的消息传回来。”包飞扬看了看手机说道。

    看着在眼前晃动的手机,陈玉清脸色变得黑青,她刚刚训斥了包飞扬不要看手机,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那我们就等电话来了再说。”薛绍华点了点头,目光从几个常委的脸上扫过去:“好了,现在我想大家对飞扬同志的话应该没有什么怀疑了,外商一周内要来我们海州市来考察,时间很紧,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为说服外商投资海州增加一些筹码。这方面飞扬同志也跟我提过,今天他就在这里,我看还是让他自己来说,然后我们大家再讨论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是不是等电话来了,知道具体的情况以后再讨论?”陈玉清说道,即使到现在,她心中还是不太愿意相信包飞扬的话是真的。

    陈玉清的话音刚落,包飞扬的手机就响了,他拿起来一看。马上说道:“薛书记,是韩国那边的电话,应该是方夏纸业公司的涂小明涂总打过来的。”

    这下不仅仅是陈玉清,连韩起文的脸色也黑了起来。

    “你快接电话。”薛绍华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连忙接通电话:“明哥,情况怎么样?”

    “一切顺利。山水公司本来就有计划到咱们国内投资,我们在与他们沟通以后,他们非常愿意合作,毕竟要完成对大东造船的收购,山水集团需要承担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大东造船的破产本身就是一个教训,现在我们既然有合作意向,山水几套当然愿意我们加入进来,以降低他们到我们国内投资的成本。”涂小明在电话里简单介绍了情况。

    山水公司本来就计划在国内进行投资。不过他们原本属意的并不是海州,也不可能是海州,而是造船工业基础相对比较好的通城,尤其是通城靠近沪城,对于新造船公司利用沪城的资源和产业配套非常有利,也有利于新新造船公司开发沪城的市场。

    包飞扬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所以他让方圆天下咨询公司针对这种情况,量身度做了一套专门的方案。除了海州方面要表现出打造造船产业的决心,将山水公司投资的船厂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外。还让塔克石油公司出面,与山水公司达成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包括优先向合资船厂提供油轮订单、双方共同合作在海州进行投资兴建合资公司等等。

    山水公司为了收购大东船厂,资金上的压力非常大,虽然说在华夏地区建船厂可以降低成本,但投资压力也比较大。能够能有合资伙伴分担资金压力自然是最好的。而且山水公司也了解,塔克石油公司作为总部设在美国的新兴能源公司,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现在塔克石油公司已经顺利地打入了华夏市场,对华夏国内也比较熟悉。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塔克石油公司对想在华夏大陆地区新建造船厂的山水集团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双方初步接触以后,情况很快发展成山水公司希望与塔克石油公司合作的心情更加迫切,涂小明也因此为塔克石油公司争取了不少利益。山水公司唯一的疑虑就是对海州投资软硬件环境情况不熟悉,他们更倾向于在通城投资设立新船厂。

    不过这一点对山水公司来说也不是问题,因为除了海州的造船产业基础有些薄弱之外,在其他方面实际上海州的条件还是很优越的,优良的深水岸线、便利的铁路运输、华夏沿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海州市这些情况山水公司还是了解的。另外涂小明还代表海州市向山水公司做出保证,将会向山水公司和塔克石油公司在海州地区设立的合资公司提供在华夏经营最为重要的条件,也就是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全力支持——对于这一点,已经在华夏大陆投资了两个其他类型的产业公司的山水公司也深有体会,所以山水公司其实是已经答应了到海州地区合资办厂的这个条件,山水公司、方夏陶瓷集团以及塔克石油公司三方其实已经就签订合作草案达成一致,但是正式签约还会有更多细节问题需要商讨。

    为了得到市委常委会的全力支持,包飞扬在向常委会介绍这些情况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