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星球博物馆 >

第213章

星球博物馆-第213章

小说: 星球博物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也不能说蔡云不够专业,只能说在这之前,吴小清的重要性,在蔡云这里根本就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蔡云来说,这次采访的任务,不过是为了一个娱乐新闻而已,也许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少年,也许不是,只是陈导为了宣传电影,弄出来的一些噱头……不管真假如何,这次采访的总信息量是一定的,顶天了,也就是采访到一个优秀编剧。

    当然,在蔡云的计算中,吴小清的实际重要性,要比普通的编剧更强一些。这里的强,跟吴小清写出来的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精彩,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老实说,蔡云压根就没看过这电影,虽然之前陈明也给他们报社发了几张邀请函,请他们去看点映,但社里最终还是没人去——国产科幻片诶,还是原始人,看海报还以为是去看动物园呢……国产电影什么德行还不知道吗?闲的?

    吴小清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跟这部电影目前还不错的反响,以及他个人的一些特质有关。

    这个特质主要有两点,是蔡云在进行这次采访之前,路上构思采访大纲时想的——这也将是她整个采访的核心。

    第一是年轻,标新立异的年轻。初中毕业的水平,据说刚刚成年。这是最具备新闻价值的一点。年轻加上成功,在这个普遍佛系的社会中,还是很容易产生话题性的。第二,就是创业。虽然在这之前,蔡云并不清楚青蓝咨询的规模,但他创业这一点是千真万确。

    这样,在见到吴小清真人之前,他整个人的形象就在蔡云脑子里基本成型了:一个很年轻的乡下孩子,初中毕业却小有才华。

    也许是因为家境贫穷(这几乎是绝大部分原因,如果不是那就更好),没有继续读书,而是自己在家写了一个剧本,这剧本还立刻得到一位知名导演的认可。在得到第一桶金之后,他立刻就拿这些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这个故事框架中还没有填充细节,但本身的吸引力已经出来了,在采访过程中,蔡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找出更多的闪光点。比如为什么没读书,这个原因就是蔡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当然,另外还有,比如剧本是怎么想的,和导演初次合作有什么感想,是否适应演艺圈的工作。为什么转行?思路是什么?

    最后,当然也是最关键的,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自信,自己走出这样一条路,他的个人行为对其他的同龄人有什么启示……

    如果吴小清这个人物真的如陈导说的,是靠他自己的才华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他必然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话能够对她说。

    在现代社会,什么人说的话最具有新闻效应?

    明星吗?当然不是,明星们天天说话,说各种各样的话,但绝大多数都在套路范围内。他们可以制造热点,制造新闻,但离开了流量,这些话本身却不具备新闻效应。

    官员和学者?他们肚子里也许有成为新闻的东西,但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在正常状态下,让他们主动说出来。

    平民,或者边缘人,他们说的话足够激烈,有时候也能火上一把,但他们的地位堪忧——不管说的话多有道理,没有自身的能量,这些话也不可能让人信服。。。

    但,如果把这三类人的身份突然中和呢,或者说,某个人正在快速从一个阶层跃向另一个阶层……平民一夜蹿红,成为明星;官员突然火了,成为媒体的焦点;曾经是明星,如今失落的人;曾经是官员,如今的普通人……就蔡云的经验来看,这些人说话往往是最具备爆点的。

    而吴小清,显然就是最标准的这一类,存在极大爆点可能性的人。

    “蔡小姐,”颜雁的话,打断了蔡云的思绪,“9点15了,吴总现在可以接受您的采访了。”

    “哦,”蔡云点点头,“谢谢。”

    她却没有起身,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眼前空白的稿纸发呆。这稿纸是她以前在采访对象的时候,给自己准备的提词板,在每次采访之前,她都会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正式采访之前,根据临时见面的印象,在上面写上一些临时性的问题。

    她本以为今天过来,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少年,这么富有话题性的任务,自己会写出很多问题的,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什么也没写下来。

    蔡云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败,还是这位吴小清的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眼前的这个吴小清,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作为一个才子,他举止粗鲁,没有教养,而且文化水平极低——吧台上还能看到颜雁没改完的高一物理课本,这个细节如果披露出来,才子这个名头基本就打了水漂。

    要是吴小清现在很有名也就算了,起码这也算是个黑料,或者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点——如果吴小清非常有名,还能算做可爱之处。

    但对于现在的吴小清来说,披露他理科成绩极差对新闻效应的提升毫无帮助,反而还把她之前精心策划的,关于吴小清创业的这个点完全打散了——她本来还想问吴小清关于创业需要的素质呢,甚至还把他设想成品学兼优,因为经济条件辍学的少年。

    结果呢?吴小清本人就全无素质可言,这样的学习水平,上不了高中完全不能怪任何人,没有一个高中学校会收一个连初中数学都考不及格的人。

    作为一个公司创业者,他完全看不出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创业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创业者以身作则,忙的焦头烂额……蔡云在来之前,最期望的,是看到吴小清熬了一个通宵,顶着熊猫眼,却仍然耐着性子接受采访的模样。最不济,也是整个公司一派忙碌,或者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公司里杂乱一片的形象——创业公司蔡云见的多了,他知道许多新公司看起来都不怎么样。这种邋遢本身也是新闻中最好的一个点——能突出创业阶段的艰辛,也能让读者感觉到创业者的活力。

    但是,从蔡云进公司到现在,都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的巨大的咖啡吧,无所事事的公司员工,他们身上的高档定制西装,以及他们在工作时间,聚在一起聊闲篇。总经理对此不闻不问,吴小清这个老板让属下给他当家教,为他批改作业。

    这让她整个采访还怎么做?

    蔡云现在已经基本断定,整个《拯救先祖》剧组,对吴小清的宣传,只是因为电影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噱头。什么乡下孩子,初中毕业,什么天才少年……说不定又是哪个老板的儿子,花钱买了个剧本,又开了公司,这在闹着玩呢。

221 就是运气好,你咬我啊!() 
但现在知道这些,也已经晚了。

    毕竟人对方已经帮你约了,现在都到了对方家门口了,退回去简直就是打陈导的脸。

    “不会很难的,”站起身来,蔡云深呼吸了一口气,给自己打气,“不就是一个初中生么……按之前订的提问大纲,随便问问……”

    做记者不可能每篇稿子都是爆点的,总是需要出一些行货……

    蔡云一边劝说的自己,一边飞快的开动大脑,并按照寻常采访的逻辑,确定这次采访的主要方向。既然是行货,那就简单了,怎么来的灵感,怎么跟陈导见面,双方的默契,剧组中发生的趣事,公司经营的不易……

    总而言之,整体思路就是一个字,吹。

    按照陈导他们需要的方向,使劲的吹。

    这个吴小清要是中间能说点好听的,那就放俩镜头,拍俩照片——反正这人也算年轻。要是他不会说话,那就让他说些惯例的话……蔡云相信,这位吴小清对这次采访也肯定是有准备的,毕竟砸了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这时候,出点名么。

    至于原来打算追问的许多细节,蔡云觉得也就没必要追问了。硬要问下去,比如就说这剧本怎么写的啊,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拍电影时怎么处理……只会让彼此难堪。吴小清肯定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还浪费自己的时间。

    “吴总,您好,”进办公室以后,蔡云简单的打量了一下房间,然后把摄像机放在了桌上,“今天采访就我一个人,摄影师有事,我们把椅子搬过来,这样对着镜头……这样显得自然一些,您看可以吗?”

    吴小清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几个电话的事,对着眼镜说出上面的内容简单,但是要完全这些内容中有什么内涵,那就是相当复杂的工作了。

    就刚才这几个电话来说,都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几个科研投资意向,跟吴小清对话的,都是几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短短的几句话之内,含有大量搜救队已经考虑成熟的东西——成果使用权,专利掌握,技术保密年限……按照沈长文来说,这些东西就算是让他来搞,也要请一个专业的专利精算团队。

    这么复杂的问题,自然让他一时有些失神,看在蔡云眼里,显然吴小清这货是在故意装傻——一点礼貌也不懂。搬器材搬椅子这种事情,也要让她一个女人,还是客人来做。

    蔡云在调好摄像机角度,让吴小清坐下来之后,心中禁不住有了一些阴暗的想法——只要她在提问时,有意的朝着某个方向引导……别的不敢说,让吴小清出个不大不小的丑,还是不难的。

    “吴总,我们可以开始了吗?”蔡云确定了一下镜头,确保他们俩在镜头中的位置都很恰当。

    “行,开始吧。”

    蔡云拿起话筒,先是简单了介绍了一下自己,还有宁州晚报,以及采访他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因为《拯救先祖》已经上映,反响不错。

    吴小清的回答中,也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用词还是比较谨慎谦虚的,但有明显的背稿倾向。蔡云采访的经验丰富,对于被采访者到底是直接说心里话,还是背腹稿,自然是一眼便能看个清清楚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