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掌控者-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赢得了几乎能够掀翻人群的尖叫与欢呼,彻底压过了于佩尔,让记者恨不得她一直停留在原地让他们拍个够所以于佩尔才那么不爽。
“好吧,我也担心你和于佩尔女士起冲突,虽然我刚刚摆平了她,”李旭这时又道,“虽然你没有说,但我明白,你觉得我用了一些小花招让你踩着她上位,你很不高兴这样做。”
“难道不是这样?”伊莎贝尔斜着眼睛看着他。
“先回房间吧,我可以跟你稍微解释一下。”李旭这么说道。
他确实用了一些小花招,只要仔细看看陆陆续续刊发出来的,五所大学联合进行的心理实验的报道就会发现,阿佳妮的好评率永远比于佩尔的好评率要高。
高得不是很明显,但只要不断阅读,做实验的观众对阿佳妮的好评要高于于佩尔这点,就会润物细无声的印在了读者的脑中。
如此,再找一些人习惯性对阿佳妮进行吹捧,某些人在幕后交易中纵容甚至推波助澜一番,形成阿佳妮在这部电影中的确比于佩尔要出色这种观点,并进一步变成作为演员,阿佳妮比于佩尔要出色,。
于佩尔看出这点,毕竟从一开始就被摆在了踏脚石的位置上,而意识到这点后她对这方面更为关注,但她无法挣扎,李旭是她惹不起的,更何况现在还被收买了。
阿佳妮虽然觉察到,却看不出问题她要看得出来,不会在另一个时空将评审团主席干得那么糟糕。
所以回到房间后李旭很明确的表示,他并没有做什么手脚,同时转移话题的又表示,他的目的根本不在于这上面。
“我要做的就一件事而已,”李旭坐在套房的单人沙发上耸肩说道,“要电影圈承认一件事,演员是一部电影中最不重要的。”
一直将信将疑的伊莎贝尔顿时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恨恨的看着他,又有些郁闷,半晌后才道:“你凭什么要他们承认?”
“因为他们在害怕和担心,”李旭再次耸耸肩,“我的实验碰到了他们的根基,所以当我表现出,只想捧某个人上位的意思之后,他们会很乐意跟我做交易。”
是的,李旭一开始就没打算跟电影圈的家伙们抢什么经典电影话语权,尽管这并不困,以他目前的实力,只要今年的算盘打响了,有着庞大的资本做后盾,欧洲电影圈毫无办法。
更何况,好莱坞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动作,就算李旭什么都不干,欧洲电影也会被他们干得苟延残喘,只能靠政府支持过日子。
但是,就算抢过来了又能如何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再激进的人也会变得保守起来,真以为能像某个人一样,到了晚年还能死抱着理想不放?
再说了,某个人也没办法不是,战友都站到了对立面,让人顺心的孩子也没了,身边人又理解不了,只能跟着喊喊口号,自己年纪也大了没几天好活,剩下的只有理想。
要是孩子再多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再多几个,顾虑必然也会多很多,就算仍旧身怀浪漫主义,也会少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六百一十七章 流水线演技()
英国科幻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个很有趣的科技三定律: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这三定律还没出来,亚当斯才刚刚将他的著名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出版完毕,而收录这定律的《怀疑的鲑鱼》还没集结成册。
但在另一个时空,这条定律在科幻圈流传甚广,还有人将其发挥了一下,改出了文化版本的三定律:1,大多数我出生时已经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陈旧老土不值一提的;2,大多数在我10…30岁之间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3,大多数在我30岁之后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肤浅幼稚可笑的。
尽管科幻三定律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三定律,都是以调侃为主,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每个年代有着每个年代的喜好,有着每个年代的标志,能够经历时间打磨的作品,才能算是经典。
《窦娥冤》有600年的历史,《哈姆雷特》也有300年的历史,更不用说唐诗宋词、荷马史诗了。而电影,从出生到现在,可满了100岁?
当然,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占着话语权的人还没死呢。同样,也如同上面说过的那样,赶下去一拨,还有另外的一拨,所以他干嘛要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说到底,目的就这么几个,首先就是赌约,让伊莎贝尔彻底顺从自己;其次,扩大自己在圈内的影响力,豪掷1亿美元拍电影加做实验,就算不在外面抛头露面,电影圈娱乐圈内部的人也会知道他的大名,以后玩起来会方便许多。
顺便还可以给以后的网民们提供一点弹药,在讨论某某角色不能替代死,直接拿这个打脸正合适。就算网络之中,脸皮只要足够厚,再怎么打也能无视,但是有干货和没干货终究是两回事。
可惜,伊莎贝尔别的时候脑子还算好用,但是一遇到这方面的东西,就莫名其妙的抓瞎,能她好容易捋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已经是在布达佩斯了。
“这根本不能算是你赢了!”坐在露天的咖啡厅的座位上,她放下报纸有些气愤的说到。
“赢了就是赢了,跟手段有什么关系呢?”李旭慢条斯理的将报纸拿了过来,翻到娱乐版块点了点,“现在大部导演都站在我这边,认为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当然不是匈牙利的报纸,尽管戈地图已经开始搅风搅雨,匈牙利终究还是挂着人民共和国的头衔,还要再过一年才会开始乱起来。
不过看看街道上匆匆来往的人群,大部分都面带迷茫,还有一些公然宣传着政治意图的年轻人,就知道政府已经开始失去对社会的控制。
至于手中的英文报纸,那是派人从使馆拿来的,这几天西欧电影圈,关于导演是否应该控制一切的说辞正在甚嚣尘上。
在知道李旭只是想要将伊莎贝尔捧起来,并且还有个赌约后,法国电影圈里一帮人当即放下心来,并开始配合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好事啊,电影公司也好,导演也好,商业片也好,文艺片也好,哪个不希望演员乖乖听话?最好是要他们怎么表演,他们就怎么表演,完成得好而且还不会多话。
好莱坞紧随其后也表示支持,虽说没有人不能被替代这句话已经被说滥了,但是现在实打实的证据摆在面前,让这句话显得更有说服力。
至于明星制,现在还没起来呢,而且就算明星制起来了,在这样的证据面前也要小心翼翼,今天能制造一个明星,明天同样能制造一个明星。
总而言之,戛纳电影节闭幕之后的这三四天里,西欧报纸的娱乐版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讨论,在两版《玛戈皇后》所制造的公平对决,还有五所大学联合抛出的心理实验后,关于演员作用是否应该排在摄影师等幕后工作人员后面的讨论越演越烈。
前面说了,导演、制作人肯定希望如此,但是演员们绝对不会这么看,现在不仅西欧电影圈在讨论,北美电影圈,东亚电影圈通通都在讨论,各说各有理。
伊莎贝尔虽然不太擅长处理这些事情,但也知道,自己算是在风口浪尖之上,所以当李旭在闭幕式上提出随后去东欧旅行一圈,她当即答应了下来。
即使如此,他们依然通过大使馆的报纸,关注着讨论,而且一天比一天尖锐,刚才的报纸上,甚至有导演喊出,为了最真实的艺术,完全不需要使用专业的演员这种话。
可以说,李旭这次的大手笔,真的在电影圈掀起了风暴。
“难道你真的觉得,以后的电影用非专业的演员就行了?”伊莎贝尔语带讥讽的问。
“当然不,”李旭笑了笑,指着报纸上的那个名字,那个很熟悉的名字,拉斯·冯·提尔,轻轻点了点,“这家伙就是个傻瓜,不用在意他的说法。”
“你到底想说什么?”伊莎贝尔有些糊涂。
“很简单,尽管现在的舆论风暴有我在推动,而且很偏心的在推动,但我已经证明了,在有着一个足够合适的团队里,随意更换女主角之后,对于电影所要表现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阻碍。”李旭摊开手。
伊莎贝尔张了几次嘴,忽然灵光一闪:“你认为这种流水线就是艺术吗?”
“不错,亲爱的,不错。”李旭当即失笑着拍了拍手,“真让我意外,你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比喻。”
伊莎贝尔哼了一声,正要露出得意的表情,但神色又是一凝,想到什么的变成了凶恶,湛蓝的眸子对他怒目而视。
李旭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这算是我花了如此大的投资制作两版《玛戈皇后》的另一个原因,流水线一般的演技。”
“那是什么?”伊莎贝尔问。
“很简单,我希望开发出这么一套系统,即使是缺乏表演的天赋的人,在经受基本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培训之后,按一套流程表演下来,依然能在大银幕上传递出合适的情绪,并感染到观众,让整部电影达到合格线。”李旭好整以暇的说道。
第六百一十八章 艺术家与匠人()
“最少需要十个可以重复的基本套路,然后每种类型都有三到四个套路,这些套路要详细到,多少时候可以用什么手法拍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逆光还是顺光等等。人物情绪是悲伤的话,可以有几种方式表达,手和脚如何摆放,五官怎么变化,人物情绪是快的话,手和脚又应该如何摆放,五官怎么变化。这样一来,拍摄的时候,就让演员和导演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