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王欣然突然高声说道,“他们还活着。”
吴中元闻声转头,“什么?”
“你看。”王欣然伸手前指。
吴中元循着王欣然所指转头看去,此时黑蛟和癞头鼋已经落回水里。
王欣然转身拿过吕佳慧手里的显示装置,拿过之后才想起无人机更换电池还没回来,没有记录下先前的影像,随手将显示装置还给吕佳慧,转头冲吴中元说道,“蛟龙的身上插着一支鱼箭,应该……”
王欣然话没说完,一件黑色的事物就自远处的水里飞上了半空,在视线捕捉到这个黑色事物之前,众人已经知道那件黑色事物是什么,因为与那黑色事物一起出现的还有一声凄厉的惨叫。
定睛细看,那黑色事物的确是个穿着潜水服的人,这家伙自然不是自己飞上半空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被龙尾砸出来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说明黑蛟已经挣脱了癞头鼋的咬缚。
那人飞起五六米之后,力道消失,急坠入水,虽然身受重创,那人却没有立刻死去,落水之后还在勉力挣扎。
就在众人将视线聚集到那人身上的同时,黑蛟突然出现在那人的身旁,引颈聚势,想要给他最后的致命一击,说时迟,那时快,在黑蛟俯噬的同时,癞头鼋突然自水下伸出头来,长颈探伸,咬住黑蛟七寸,将它拖入水下。
张书凯指着浮在水面上的那个人冲王欣然问道,“要不要过去救援?”
“他已经死了。”王欣然说完,转头看向吴中元。
吴中元没说话,因为那个身穿潜水服的人个子很高,明显不是林清明。
此时湖水仍在翻腾,但是与最初的剧烈翻腾相比,此时的翻腾只能算是翻涌,经过了激烈的厮杀和较力,不管是癞头鼋还是黑蛟,此时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不管谁胜谁负,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无人机这时候才自远处飞过来,但它拍摄到的也只有翻涌的湖水和那随着水流漂向下游的尸体。
几分钟后,湖面上恢复了平静,但癞头鼋和黑蛟都没有上浮,而那具尸体也恰好漂浮到快艇不远处,张书凯悄然下水,将尸体拖了过来。
试过鼻息脉搏,已经死透了,这是一个陌生男子,三十多岁,五官轮廓比较鲜明,很可能是个中外混血。
此人身上还背着一个防水背包,王欣然拿过背包打开检查,最先拿出来的是个黄色器物,圆形,很像一个盘子。
王欣然不太确定这东西的来历,皱眉打量。
“这是个罗盘。”吴中元认识这东西。
“貌似是纯金的。”王欣然将罗盘递给了吴中元。
吴中元伸手接过,入手沉重,确是黄金打造,这个罗盘明显有使用过的痕迹,周边有磨损,但罗盘本身并没有被湖水浸泡过的痕迹,之前应该存在于干燥的环境下。
在吴中元打量罗盘的同时,王欣然又自背包里拿出了一件器物,拳头大小,四方形,看样子应该是一枚印章。
王欣然将那印章递给吴中元,“这是谁的印章?”
吴中元接过,定睛细看,“这不是某个人的印章,这是道士用的法印……”
第九十一章 老不正经()
王欣然对这种东西不很熟悉,随口问道,“法印就是道士画符时使用的印章?”
“对,不过道士需要用到法印的地方很多,并不只在画符时才会用到。”吴中元调整角度,看那印章上的文字,由于印章上的字都是反的,辨别比较费事。
“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一旁的吕佳慧说道。
吴中元看了吕佳慧一眼,将法印递了过去,吕佳慧的专长是水下考古,而他只是考古系的辍学生,吕佳慧比他更专业。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吕佳慧接过法印,很流畅的读出了法印上的文字,“太极九天神霄烟雨院主事乌角子。”
读出了法印上的文字,吕佳慧又补充道,“这块法印由斜长石类玉石雕刻而成,属于独山玉种,产自河南南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雕刻技法粗犷矫健,锋芒有力,是典型的汉八刀雕刻手法,应该出自汉代或者之后两百年间的工匠之手。器物本身包浆浑厚,棱角圆润,说明它是一件实用器,当年曾被主人频繁使用。”
吕佳慧说到这里,吴中元已经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吕佳慧的话还没有说完,短暂的停顿之后,又继续说道,“器物底部残留有斑驳朱砂,且器物周身未见沁色,这也说明它此前并不是埋在土里,而是保存在相对干燥的空间。”
吕佳慧说完,吴中元看向王欣然和张书凯,二人对于吕佳慧的观察判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惊讶,但凡能够进入十八分局的人都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可能在二人看来,吕佳慧如数家珍是正常,说不出所以然才不正常。
“法印上的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王欣然冲吴中元问道。
吴中元说道,“前面那些是道士授箓的品阶,道士授箓有九个品级,就跟古代的九品官制有点儿像,这个烟雨院主事是一品高箓,属于最高品级的授箓。最后的三个字应该是这个道士的道号。”
“这个道士叫乌角子?”王欣然追问。
“也不能这么说,乌角子只是这个人的道号,不是他的名字。”吴中元解释。
王欣然对这种事情兴趣不大,也没有再追问,而是继续自背包里往外掏拿,这次拿出的是捆登山绳,随后是一些荧光棒,紧接着又拿出一个带盖儿的小瓷瓶儿。
王欣然拿出瓷瓶之后摇了摇,确定里面有东西,又拔掉塞子闻了闻,“好重的药气。”
类似的瓷瓶儿吴中元此前曾经见到过,他交给赵颖的瓷瓶儿就是这种样式,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瓷瓶儿里装的也是丹药一类的东西。
除了这些,背包里还有一个小型的急救药箱,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的东西少了不少,像这种急救药箱,内部都有放置专用物品的凹槽,有些东西已经不见了,根据凹槽形状可以看出缺失的应该是纱布,消毒水,止血药和强心针也都没了。
检视过急救药箱,王欣然的表情变的很是凝重,这一发现对众人来说是个坏消息,说明水下的那处空间存在着未知的危险。
检视过背包里的东西,王欣然歪头看向黑龙潭,此时水面上仍然很是平静,癞头鼋和黑蛟的争斗已经结束,但谁胜谁负目前还无法确定。
“水下的那处空间很可能与这个乌角子有关,”王欣然说道,说完,又问道,“你也算半个道士,你对这个乌角子有没有印象?”
吴中元摇头,“有点儿印象,但印象不深,好像在哪儿看到过这几个字,也可能是在哪儿听说过。
“乌角子,乌角,”王欣然自言自语,突然间好像想起了什么,“会不会跟金角银角有什么关联?”
言罢,见吴中元皱眉,这才想起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西游记里的妖精,尴尬的瞅了吴中元一眼,“你这人一点儿幽默感都没有。”
“你还是跟总部那些专家联系一下吧,他们兴许能查出这个人。”吴中元说道。
“就凭一个道号儿能查出什么?”王欣然随口说道。
吴中元接话道,“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个道士授的是一品大箓,这种级别的授箓通常只授予一代宗师或者道门大德。”
吴中元说完,王欣然点了点头,“也对,普通的道士也不可能使用纯金罗盘。”
“你不太了解道门中人,”吴中元说道,“真正的高道不会用黄金打造罗盘,这个道士所用的罗盘肯定不是他自己搞的,极有可能是当权者送给他的,你跟总部说明情况时别忘了这一条,这个人可能跟当年的当权者有着某种关联。”
在王欣然试图跟总部联系的同时,吴中元又说道,“道教分为玉清,上清,太清这三大分支,授箓时分别授风云院官职,雷霆院官职和烟雨院官职,这个道士授的是烟雨院主事,说明他是太清派的某位高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
一旁的吕佳慧疑惑的看着吴中元,“你怎么对这些事情如此了解?你真是道士?”
在吴中元斟酌如何回答时,王欣然代为回答,“他不是道士,但他是被道士养大的。”
王欣然跟总部取得了联系,告知了相关情况,总部给了两个建议,一是现在黑蛟和癞头鼋生死不明,暂时不具备下水的条件。二是等待总部核查这个道人的身份,这几样儿道士用的东西都是自水下带上来的,这就说明水下那处空间极有可能与这个道士有关,等确定了这个道士的身份再下水。
接下来王欣然冲参与此次任务的同事重新分派任务,除了准备下水的四人,其余人负责与水警协作,彻底封闭这片区域,以防止赵颖等人得手之后悄然退走,因为赵颖等人都携带有潜水装备,他们可能潜水离开黑龙潭水域,自别处上浮逃走。
吕佳慧则在研究黄金罗盘和那个瓷瓶儿,希望能够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供吴中元和王欣然参考,而她的研究也的确有了收获,那个黄金罗盘的背面儿刻有“内物监造”四个小字,内物监是汉代朝廷的一个机构,职责是为皇家制造皇室所需要的各种物品。而那个盛有小药丸的瓷瓶儿底部也有“建邺火工”几个小字,建邺是孙权称帝后吴国国都的所在。这两样东西分别来自于江北和江南,说明这个道士生前的活动范围很广。
此外,三国建立的顺序是魏国最早,220年,蜀国紧随其后,221年,吴国最晚,229年。根据这两件器物上的文字可以推断出它们的制造年代都在220年之前,因为魏国建立之后,内物监就改名为内务府了。
张书凯也在紧张研究,他擅长的是搏杀,水性好,尤其擅长水下搏杀,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背包里的那个急救药箱,通过观察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