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农民-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的徐凡直翻白眼,这可是半自动的水稻插秧机,花了老子近两百两银子呢,能不复杂吗,要是还跟之前的一样,我的钱不白花了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见分割线————————————
徐凡装好四排秧苗拉着船型底座的水稻插秧机,左手扶着机子,右手摇着把手,采用链条驱动的取秧抓和插秧机,随着链条的抖动迅速的取秧和插秧,船型的底座还可以平整土地,使得脚踩过的地方不致于漂秧,而且链条松紧可调,取秧抓大小可更换,一路走一路手摇,插秧机过后就是四行整齐的稻秧,间隔三指左右,一次插秧两三棵秧苗,来回五六趟,一亩地的秧苗就插好了,效率那是相当的高,引得老关头、李老汉和一众庄户们又是一阵惊呼。
庄户们又都抢着去试,老关头更是撩起裤脚,倚老卖老抢着一台就拉到水田里。
“手脚都轻着点,敢弄坏了,扒了你们的皮”看着庄户们毛毛躁躁的抢,李老汉又气,又心疼,这可是近200两银子呢。
“徐小哥,这种插秧机可真厉害,又轻巧又快,能跟上次的那种一样推广不,这要是让乡亲们都用上,那得多省事啊!”老关头拉着插秧机试了一圈又笑嘻嘻跑回来问徐凡。
看着一身泥点的老关头,徐凡哭笑不得“老关叔,不是我小气,现在还真不行,光这十几台插秧机就花了我将近200两银子,平均每台10两银子呢,就算我同意,乡亲们也负担不起啊”
“啊,那么贵啊,就算搭上我这把老骨头,也承担不了一台,别说乡亲们了啊”老关头说着一脸失望。
晕,合着之前白说了啊,老关头压根就没听进去,徐凡一阵无语。不过看着老关头失望的脸色,徐凡有些不忍,安慰道“我已经让李广他们去关中买煤炭了,有了煤炭冶铁,用铁制链条,造价应该能跟新式犁差不了多少,还得有段日子,不过这段时间,大家用之前的插秧机也很快了,水田多的乡亲们可以先到我府上借用这种新式的插秧机”
“呵呵,那敢情好,有了徐小哥之前做的插秧机也足够用了。老头子有些着相了,不过等到这种新的插秧机能够推广了,徐小哥可一定要告诉老头子,老头子代天下农户谢谢你了”说完,老关头一脸郑重的向徐凡深深的作了个揖。
“呃。。。哎呦,老关叔,您这是干嘛啊,使不得啊,您老可折杀我了。”徐凡手忙脚乱的赶紧扶起老关头,老关头一向跟个老顽童似的,除了上次收留在难民和给他新农具的图纸,这是第三次那么严肃,让徐凡有些手足无措。
“谁说使不得,小凡,你是不知道,你做出来的这些农具对天下农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咱们这些农户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伺候着这几亩地,年景好的时候还好说,遇上灾年,那就是颗粒无收啊,就像这些庄户之前一样,流离失所,甚至饿死街头。老汉我也得代天下农户谢谢你”李老汉说着又给徐凡作了个揖。
“哎呀,李大爷,您老怎么也跟着掺和啊,您二老这么说,可就让我没法自处了”徐凡又赶紧扶起李老汉。
“对,要不是东家收留,我们这些人可能早就饿死街头了,东家做的这些新农具,老汉这辈子更是见都没见过,又轻巧又好用,我们这些庄户们省了老大劲了,老汉不会说话,带着大家给东家磕个头吧”得,一个年龄大的庄户说着带着众人跪了一地。
第10章 不为财愁()
徐府东南角的书院里,竹楼前的花园和湖的四周早已移植了很多花草,还有一些青竹杨柳,以及一些修剪低矮的果树,还没到深秋,花园里的桂花、茶花、菊花、百合等都已开放或吐着花骨朵,一片芬芳,隔湖而望,青中透黄的竹楼仿佛矗立于一片花海,幽雅而宁静。
可是坐在二楼书房,翻看着李大爷找人记的流水账,徐凡却一阵蛋疼。一是厚厚的一本账簿,不但全都采用流水账的方式记账,而且还错字连篇,徐凡计算了半天,才得出结果,二是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五千两银子花的还剩下一千来两。一边算,徐凡一边心疼,虽说有几项比较大的支出,例如接收庄户的时候买的零零散散的东西、盖房子的还有让李广他们去买煤的,以及制作新农具和购买秧苗的,可是这光有支出没有收入,就是坐吃山空啊,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啊。必须得给自己找点进项,徐凡心想,但是首先得给自己找个账房,不,先整一个看得懂的账本,这种老式账本看的太费力了,这一本账本,徐凡连看在计算用了将近大半个时辰。
找出四十来张四尺六开的宣纸(约为46cm*34cm),沿左侧用麻线装订起来,找出写小楷的狼毫尖笔,用戒尺取直打上格子线,然后按照时间、摘要、进项、出项、结余分类,进项和出项下再细分为数量、单价和金额,然后将李老汉记的账,归纳汇总,加加减减,三下五除二就给登记上,账目一下就清晰多了,用了还没半个时辰。
让守在门外的小宝去喊李大爷过来,小宝是徐凡庄户家的孩子,八九岁,看着挺精灵的,徐凡就留在身边做了书童。直把小宝的爹娘感动的涕泪横流,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这年头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私塾,能留在徐凡身边做书童,肯定能读不少书,加上徐凡一身本事,至少庄户心里这么认为的,那绝对比留在家里种地好啊。把徐凡弄得羞臊不已,其他的没多想,咱就是想找个干活的跟班。小宝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端茶倒水、研墨洗笔的把徐凡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徐凡也就不吝啬的教他读书认字。
“好的,少爷,我这就去叫管家”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出去了。
没一会就将李老汉带了过来
“李大爷,我把账本看完了,又整了一个新的账本,您老看看,我把之前的账也登记上了。”徐凡将整理好的账本和老张本都交给李老汉。
“这么快”李老汉有点半信半疑“我还以为你得看好几个时辰呢,毕竟这么多账呢”
我晕,李大爷这明显侮辱我的智商,就这破账本还弄上一天,我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这还是整理了半天新账本之后呢。
“咝”李老汉接过账本仔细看来一下徐凡整理的新账本的数据,倒吸了一口凉气“丝毫不差,小凡真是好本事,而且这种记账方式比之前整的明白多了,一看就懂。”
“呵呵,李大爷,这就叫好本事了啊,好本事还在后面呢,您让李大娘给我找块大点的猪油和几斤盐过来,再给小宝点钱,让他去买几斤火碱,还有找个人给我拿一口锅,都放到大门口,我给您老做点好东西。”徐凡一脸自信,想了半天,徐凡觉得还是先整点肥皂和香皂,再养点鸡鸭鹅和猪等副业,等到农闲的时候再将两座光秃秃的山包上种上点瓜果之类的,也算是一个进项。
肥皂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徐凡记得后世畅销的网络品家丁》就有过描述,油脂加上火碱,高温加热,然后再放上一点盐就搞定了,原料简单,工艺不复杂,而且利于批量生产。香皂跟肥皂的原理一样,只是工艺稍微复杂一点,需要用植物油,漂净之后再加上香精,徐凡之前就用剩下的废食用油做过好几次。
“你要那玩意干嘛啊,这又不到饭点,难不成嫌你大娘做饭不好吃,要自己做,那可都是你教出来的,就算做饭也用不了那么多猪油和盐啊”李老汉疑问的说道。
“呵呵,我不是做饭,您老就别管了,一会您就知道了,保证让您大开眼界”徐凡笑的一脸神秘。
来到门口的院子里,当中已经支起了一口大锅,徐饭找来木匠让他们去做几个模子之后,找了根树枝,蹲在地上不断的写写画画,都是一些让人看不懂的符号,半天之后才抬起头,发现小宝和李大爷已经站在眼前了。
“少爷,你写的这都是什么啊,怎么看不懂啊”小宝奇怪的问道。
“对啊,小凡,你这都写的什么啊,跟鬼画符似的”看到地上画的怪异的符号,李老汉也跟着问道。
“你们要是能看懂,我就得问一句‘你们是哪一年穿过来的大神了’呵呵”说的两人一脸茫然。
徐凡兴致勃勃的让李老汉将带过来的猪油洗干净后全都放到锅里,架起大火煮了起来。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锅里的猪油慢慢翻滚起来,徐凡找来一根干净的木棒,不断搅动着,将飘起的浮沫和榨干的肉渣不断的舀出来。看到最后没有浮沫和肉渣漂起来了才停下火,等到白花花的猪油凝结之后,将底部黑乎乎的猪油全都切掉,留下干干净净的那部分。
然后找来一杆秤,按照比例将猪油、火碱和盐都称出相应的重量后,再燃起大火,将干净的猪油全部放进锅里,加上几瓢水,不断搅动,然后又将猪油约三分之一的火碱放到锅里。
继续煮了半个时辰左右之后,又将称好的粗盐放进锅里,学过化学的都知道,这玩意学术用语叫“盐析”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李老汉和小宝就惊奇的发现,沸腾的锅里慢慢的浮起一些淡黄色膏状的东西。
看到淡黄色的膏状东西不断的浮起,徐凡一阵大喜,知道肥皂算是制作出来了。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化学实验,油脂在有碱存在的高温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纯的脂肪酸盐和甘油,脂肪酸盐也就是咱们常用的肥皂,而甘油这东西,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加上硝酸之后就变成三**醋,也就是常说的**,也称为**、阿莫特。因为脂肪酸盐在浓盐水中不溶解,而甘油在盐水中较为容易溶解,后世基本上都是用这个方法获取。
不过**这玩意比**还不稳定,遇潮容易生成毒气,过于干燥,和强烈震动时又容易爆炸,徐凡想都没想就把这玩意扔掉了,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