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他如此说。严嵩知道不吐点东西是不行的,呷了口茶,他才开口道:“凡事皆有利弊,无非是此一时,彼一时罢了,大明立国以来。文武之争便未断绝,开国之时是武强文弱,如今是文强武弱,说白了,无非就是争权夺利。”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有些事只可意会,长青既然熟知土木堡之变,当应知夺门之变,还有本朝的大礼仪之争,这三件事的前后因果,长青若能琢磨透了,当大受裨益。”
说着,他站起身来,到窗外望了望,这才转身道:“时辰已然不早,长青亦要回去赶写折子,今日就此散了罢。”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大礼仪之争,这三件事情有何联系?胡万里不由满头雾水,不过严嵩既然如此说了,他也不便再留,当即便起身告辞。
严世藩却甚为积极的道:“小弟送长青兄一程。”
严嵩瞥了他一眼,非常时期,他自然不愿意严世藩多与胡万里接触,不过,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精明过人,做事不会没有分寸,如此做估计是有所图,当下便含笑道:“老夫身子乏,就让犬子送送长青。”
当下二人行礼做别,严世藩则随同胡万里一道出了舱房,来到舱外,顿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吩咐下人将叫小船靠过来之后,他便含笑道:”这才初入冬,便寒气逼人,今年只怕又是一个寒冬。”
如今正是小冰河时期,岂有不冷之理?胡万里望了一眼长干里恍如灯塔一般的大报恩寺塔,轻叹了一声,才道:“天气转寒,赈济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严世藩本就是有意将话题往赈济事宜上引,一听这话,忙接着道:“这事长青兄可的好好筹划,别让南京一干龌龊官员看了笑话,以长青兄如今的处境,赈济事宜应该尽快展开,摊子铺的越大越好。”
这话有理,将摊子铺的大到无人敢接手,如此,即便成为众矢之的,嘉靖也不会罢他的官,虽说回福建漳州是个不错的选择,罢官也并非一无是处,但鱼台和南京的赈济,却是不能半途而废,这毕竟关系到彩票的声誉。
不过严世藩今晚连着两次提及赈济的话题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微微沉吟,他才道:“东楼对赈济工程有兴趣?”
严世藩心里一喜,忙笑道:“小弟有个亲戚在南京做些土木活,托小弟揽些活儿,如今活儿少,赈济工程虽是利薄,却也能保个温饱。。。。。。。”
说着话,在附近游弋的小船已是靠了上来,话才说开,严世藩自然要乘热打铁,当即毫不犹豫的紧随着上了小船,笑道:“跟老头子在一起拘的慌,小弟再送长青兄一程。”
胡万里自然清楚他的意图,微微一笑,道:“南京乃江南都会,你们日常用度不菲,想来手头都是颇紧吧?”
“还是长青兄看的透彻。”严世藩轻笑道:“南京攀比成风,别看那些个高官勋戚子弟一个个表面光鲜,实则时时窘迫异常。。。。。。。”说到这里,他狐疑的看了胡万里一眼,他口中的“你们”是指的那些人?
他反应极快,立时就猜到胡万里的心思,可能是想将南京一众高官当然是文官的子弟拉进赈济工程中来,这主意不错,有道是法不责众,人多他更无须担心,不过利润可就摊薄了。
胡万里看了他一眼,含笑道:“西南两城被毁五条街,皆要修复扩建,如此大工程自然是要分包出去,均给东楼一点自是无妨。”
听他如此表态,严世藩不由大喜,忙一揖道:“长青兄爽快,小弟明日邀约一众好友在曲中设宴答谢。”
“后日罢,明日怕是抽不出时间。”胡万里含笑道,这几条街的工程他可是应承了徐清曼给广宁伯刘泰的,这事要商议一下。(未完待续。。)
。。。
第239章 高屋建瓴()
回到长青园,胡万里径直就往师爷薛良辅的院子而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大礼仪之争,这三件事情有何联系,他一路上也没想明白,对于土木堡之变和大礼仪之争他的极为清楚的,但对夺门之变,他却并不十分清楚,仅仅只知道明英宗是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
再则,上疏支持武勋的折子也要马上写,既然与魏国公府往来的消息已经泄漏,这事就不能再犹豫拖延,越快越好,必须赶在文武之争没分出胜负之前送达嘉靖的手上。
院子里一片黑暗寂静,唯独书房里一盏孤灯,薛良辅恍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出神,公开上疏支持武勋的事情实在太大了,他得从方方面面加以权衡,稍有不慎,便覆水难收,如此疯狂的想法,也只有他的这位东翁才敢想,亏他还是正经八百的进士出身,如今官场的风气也变了,四平八稳,按部就班,苦苦熬资历的少了,都想着一言幸进,幕宾是越发的难做了。
正自杂七杂八的想着,却听的“笃笃”两声敲门声,他这院子平时没什么人来,大晚上的除了胡万里不会有其他人,他心里不由一惊,该不会是又出了什么变故?否则胡万里何以去而复返?他忙起身掌灯出门。
胡万里进的院子便快步而行,上的台阶,他才含笑道:“今晚怕是要好生叨扰先生了。”
“东翁请进。”薛良辅说着又转头吩咐小厮道:“送壶茶来,越浓越好,顺带送两条热毛巾。”进屋落座,他才试探着道:“方才东翁出门了?”
“不错。”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道:“方才见了严嵩一面,午时在大报恩寺见魏国公府小公爷的事。严嵩父子都已经知道了,消息既然泄露了出去,上疏支持武勋之事已经势在必行。”
消息泄露的这么快?薛良辅不由一呆,微微沉吟,他才道:“东翁,此事不仅风险大。而且可能影响东翁一生清誉,日后的仕途怕是亦分外艰难,东翁还是该再三慎虑。”
胡万里微微一笑,轻松的道:“无须瞻前顾后,从大局出发,此举可谓是为国为民,从自身利益考虑,虽然眼前要遭受些挫折,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咱们本来就不为朝中百官待见,若再失了圣眷,日后怕是想艰难也不成,此事无须再权衡。”
这话倒也不无道理,胡万里之所以能够快速擢升,便是因为嘉靖和张璁的赏识,若是失了圣眷,这仕途根本就无须再指望了。既是如此,薛良辅也乐的轻松。微微沉吟,他便道:“如今张阁老不在,东翁可有法子将奏疏直接送进宫?”
胡万里点头道:“这没问题,让魏国公托南京守备太监转呈。”
这法子确实行的通,薛良辅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份奏疏该如何写。还请东翁示下。”
“先生以为这奏疏该如何写?”胡万里含笑道。
写折子向来是幕宾的拿手好戏,薛良辅也不客气,稍一沉吟,便道:“东翁既说是为国为民,那自然要将武勋重返朝堂对皇上对朝廷的种种益处写足。如此,东翁亦能少些骂名。”
“如此写,格局太小。”胡万里微微摇了摇头,正待接着说,却见小厮托着茶盘进来,便住了口,待的小厮退下,他才接着道:“一个王朝要想国祚永延,必须做到两点,一则是权力的平衡,一则是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
历朝历代,朝中皆是三股势力——文官、勋戚、宦官,本朝亦不例外,这三股势力平衡,则政治清明,国家安定,一旦失衡,则乱象丛生;监督反馈亦是如此,权力一旦缺乏监督,必然产生**,这一点无须赘言。
如今朝中是文官独大,勋戚、宦官皆是一蹶不振,无力与之抗衡,这既不利于权力平衡,亦不利于权力监督,长此以往,必生祸患。这是支持武勋重返朝堂的一大原因。
再则,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国家防务建设,特别是军队的建设,这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对武将和士卒的培养和训练,还包括对武人地位的提高,文贵武贱不利于军队的建设。
如今边境不宁,海疆不靖,整饬武备,提高武人地位已是迫在眉睫,武勋重返朝堂,不仅有利于权力平衡,亦有利于国家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武人的地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不仅是利国利民,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听到这里,薛良辅不由汗颜不已,这眼界还真不是他能比的,难怪他说自己格局太小,这番话完全是高屋建瓴,从体制从实际需要两方面来阐述武勋重返朝堂的必要性,根本就无须多改,稍加润色即可,这位东翁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年纪轻轻的,又是苦读这么多年毫无作用的圣贤书,他从哪里来的这些见识?自外任以来,他可就一直跟着,从没见过他跟武人有来往,一个正经八百进士出身的文官,他何以对武人如此重视?
胡万里呷了口茶,又看了他一眼,才接着道:“最后顺带提一下宦官,宦官的名声历来不好,但宦官势力却是皇权的延伸,因为宦官的权势完全是依附在皇权之下,朝中这三股势力,宦官是最适宜监督的。
成祖之初设镇守中官,其意便在于用宦官监督地方文武官员,宣宗之后,镇守中官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地方体制中重要一部分,在诸边、各省皆设镇守中官,在南京、中都设守备太监,便是因为宦官在监督地方官员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宦官还有一大便利,反馈监督信息方便,能直达御前。
遗憾的是,这一监督机制却因为缺乏对宦官这个监督者本身的有效监督而被全面破坏,窃以为,镇守中官制度不宜全面废除,应妥加改善,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如此,才能真正收到监督之效。
文官、勋戚、宦官,三股势力唯有形成互相制衡,互相监督的局面,朝廷方能长治久安,唯有形成制度,方能一劳永逸。”(未完待续。。)
。。。
第240章 规矩()
听的后面这段话,薛良辅不由眉头一皱,这段话未免有画蛇添足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