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比想像还严重!周军人数不多,却在有选择地吸收那些叛军!李继勋可没有殿下你挑剔,只要身强力壮敢打敢杀的,他都收留,甚至还单设了一军,叫周留军!顾名思义,就是伪周国留在关中当内应的军队!真是恬不知耻!”
水丘竽涛气愤的诅咒着,却没说到关键点上!
李丛嘉也不问她了,反正过几天各种情报就会如流水一般摆在桌案上,待辽军过境,看周军如何应对?
是礼送出境,还是拦路抢劫,或者干脆同流合污?
要知道,辽军抢掠十数州几十县,甚至挖坟掘墓,所得金银珠宝、玉石字画无数。这些东西,他们不可能都带走,一定会将不好携带的东西换成金银之物北运。如果李继勋脸皮足够厚,定能大发一笔!
用粮草换金银珠宝字画,估计那些古物能换出一成的价格都算是高的!
########
李丛嘉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此时潼关城守府内,数十周军将领正在热烈讨论着辽人送来的谈判条件。
辽人要撤退,明眼人一个月前就已经发觉了。甚至早在三个月前的秋末,李继勋就确信,辽人一定挺不到春天,除非太原辽军占领河东全力支援马匹粮草,否则关中辽军必然要撤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长安周围,八水远在汉代就名于当世,泾,渭,潏,涝,丰,鄗,灞,浐,被漕渠、三辅渠、郑白渠、刘公渠、清渠、黄渠、龙首渠、广通渠等沟通在一起,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更素来有关中粮仓美誉。可是在李守贞的祸害下,十数年和平积累下来的粮草,早就消耗一空。
而辽军初入关中,大肆烧杀抢掠,更用青苗为草喂马,秋粮又抢了不到一半,怎么可能捱到明年夏天?就算他们熬到了明天夏天,后路被断,四面临敌,连皇帝耶律述律都兵败泽州,肖斡还敢继续挺到那个时候?
在李继勋的脑海之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他不认为肖斡不智到那个程度。因此,他断定,开春之前就是辽军撤退的最好时机!
此时不仅辽军缺粮,关中处处缺粮,百姓忍饥挨饿,兴唐军自顾不暇,没有人会阻挡他们撤退!
但是,辽军居然在年关前就要撤军北归,还提出向周军换粮,这让他始料未及!
求粮于敌,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事情发生?
他蹙眉不说话,但下面的将领们可是讨论得十分热烈。
要知道,辽人开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一石麦子能换十两白银,或者十贯钱。正常年份,一石米最贵不过一贯半左右。而现在汴梁的米价也不过一贯二。
更让大家感兴趣的是字画、古玩、玉器一类的,基本都是给米就送的程度。比如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那可是值数千贯的珍迹啊,可是只换十石米!比如上好的玉佩,如果送到洛阳死当的话,能值千贯钱,辽人却只换一百束草料!
如此便宜的价格,让所有将领的眼睛都红了起来!
李继勋在思考事情之余,冷眼观瞧,在座的三十六员偏将中,除了他左手侧的王审琦没有出声,一脸严肃,还有一位年轻人,正在用手比划着什么!
“国华(曹彬,字国华),在比划什么呢?说说你的看法!”
(本章完)
第704章 潼关周将也踌躇()
曹彬任潼关监军,这一军职一直没有免除。他到洛阳述职,结果正遇到辽人南下,柴荣从汴梁出兵北征。于是,曹彬赶巧被征用去了泽州前线。战事刚一平复,他就领命迅速转到洛阳:一是向洛阳守将符彦卿通报辽军动向;二则调集粮草,经白陉、釜口陉运粮到河北作战。
可以说,辽人由南京道进兵河北,直逼大名府,第一个得到消息的并不是柴荣,而是根植于燕梁之地的赵匡胤。他正准备攻占潞州,一举击溃辽军后队,彻底关闭上党大门,让辽帝耶律述律无处可逃。却不想噩梦惊醒:又一个辽帝在雄州带着十五万辽军入寇。
刚刚从洛阳归来的曹彬,只是向李继勋和王审琦通报了辽军动向,其他将领根本不知道后周国已经处于国破家亡的危险境地!
事实上,整个洛阳城知道真相的也不足二十人。按照符彦卿的安排,所有运向北方的粮草,都是以追击辽人收复太原为借口调动的,押送粮草的民夫,在白陉、釜口陉直接转向河北之地,这些民夫直到战败或者胜利,才会返回洛阳。
原本洛阳守军就随柴荣北上,现在大部分军队都去了河北,少数驻守在泽州、潞州等地,洛阳兵力已经不足二万,精锐正是只有五千人。符彦卿对赵匡胤在河北迎战辽军持悲观态度,他认为,除非辽国内乱,否则大名府、澶州等地都难保住,汴梁有可能再次沦陷。而在隆州舔舐伤口的六七万辽军精锐,极有可能再次攻潞州、破泽州逼近洛阳。
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兵力于西京洛阳,随时支援各方作战,成为符彦卿最稳妥的作法,也得到了柴荣和军中高级将领的认可。
至于关中辽军是否会与北汉国内辽人同流问题,符彦卿给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如果同流,将是插在辽帝耶律述律后背上的尖刀,会让他寝食难安;如果不同流,关内辽军有可能进入河北,也可能退出雁门关,返回大同府。
这个结论的得出,曹彬心有疑惑,但他仍然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李继勋。比他达十几岁的李继勋,人正当中年,目光敏锐,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符彦卿关注的重点:
给关中辽军让道,让其归国,引得辽国内讧,这是破解后周危局的唯一办法!
辽国出动六十多万军队入侵后周,国内精锐尽出,已经没有谁可以威胁到辽帝耶律述律的统治地位:
北方的女直人,让耶律述律动员了三万多精兵,无论生女直,还是熟女直,几乎精壮一空,哪儿还有能力造反?更何况东丹国国王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直系后代,自然会看住东北,让其稳定。
至于辽国西北的阻卜人,早就分成三部分:西阻卜、东阻卜和南阻卜,剩下的北蛮之地不开化的阻卜人,统统称为北阻卜,连正式的部落联盟都没建立,不值一提。征伐关中,西阻卜精锐一空;南阻卜更与契丹人混居在一起,除了民族习惯,其他都完全同化;实力最为强大的东阻卜,则被耶律述律抽调三万人攻入了河北境内。
而辽军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数十万契丹贵族军、部族军都在接连抽调中,精锐十去八九,哪儿还有力量攻击“五京”(辽国实行的是捺钵巡游制度。辽帝按照春夏秋冬顺序巡视四方,在五京中来回巡视,狩猎、放牧、理政、接受领下部族的觐见,辽国的军政大事都是在捺钵中完成,这是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
可以说,耶律述律苦心积虑,为实现一统中原的美梦费尽心机,将所有会影响自己统治的不安因素都统统扔到了后周领土之上。
符彦卿的判断得到了李继勋的认可,因此,他看着手下的将领研究着如何借换粮之机,狠狠地坑辽军一把,不由得心底冷笑:国将不国,还有心思谋算各自的小算盘?
因此,他点了曹彬的名,希望借他之口,来分析一下辽军北归的好处,给这些贪婪的偏将们泼泼冷水。
曹彬不明白李继勋的用意,但是他却不是贪财之辈,对辽军的用心洞惹观火。
微微一抱拳,曹彬转向四周:“各位将军,某家从洛阳归来,对关中战局了解不多。听各位之言,似乎南唐李煜带兵数次击败辽军,迫使他们收缩在长安城外。而且辽军缺粮少草料,不得不北归!看辽军换粮的态度,他们无心留在关中急欲北归的心思似乎得到验证,但我要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包括李继勋都一愣:辽军山穷水尽,还会留在关中?那不是找死,而是等死啊!
曹彬看众人怔忡的样子,得意笑道:“其实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关中辽军有七万之数,加上投降汉军,还有十万之多,他们会甘心退走吗?就算迫不得已退出关中,也不会老老实实,一定会耍此阴谋诡计。我认为,辽军换粮是计,诸位不可不防!”
不待下面的偏将站起来反驳,曹彬接着大声道:“想过没有,这些钱财是从何而来?是抢府库、劫百姓,盗古墓所得,一旦咱们拿了,在关中百姓心目中会留下什么印象?李守贞的唐军,李煜的兴唐军会不会趁机污蔑咱们不仁不义?咱们把粮食换给辽军,咱们吃什么?得到粮草的辽军会不会假道伐虢,转而攻向洛阳?”
全屋一下子寂静无声。
是啊,没粮的辽军要急急赶路,必须在挨饿前跑回草原,甚至在北汉国内大肆抢掠,才能维持生计;如果粮草得到补充,会不会与仍然滞留在隆州的中路辽军汇合,再次进犯洛阳?
一个偏将不服气,嘟囔道:“陛下拥兵三十万坐镇泽州,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
王审琦摇头:“陛下已经回了汴梁。国不可一日无主,京城不可空缺太长时间。而且赵将军在河北还有数万辽军大敌,不得不早早撤出釜口陉……”
看似解释,其实王审琦给盖棺定论:换粮绝不可行!
“不仅不能换粮,还要坚壁清野,让辽军一粒粮食也得不到!”李继勋一锤定音!
(本章完)
第705章 华州魏同心戚戚()
华州,辖郑县、华阴、下邽、渭南四县,前据华山,后临泾渭,左控潼关,右阻蓝关,为关中军事重地。因为潼关被后周军占领,此时的华州,华阴县完全被后周军控制,余下三县也在风雨飘摇之中。
坐为李守乡的儿子,李涎依靠着魏同的忠心耿耿,成功聚拢了几千汉军,被辽军封为华州刺史。华州只有他一个人说得算,包括魏同在内都算是幕僚。
魏同早年被李守乡救过,为答谢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