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九龄有些尴尬,作为臣子看到皇帝陛下的这一面,可不太好。一边的乐公公和一些宫女们,倒似乎是见怪不怪,乐公公甚至还尖着嗓子大声的提醒着小武,指导着小武怎样做才能坐得更稳。
瑛姑永远在绣他的绣绷,闵若兮却是托着腮,满脸幸福地看着一大两小在哪里胡闹着。在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少之时,那时候的父皇,在他们三个子女面前,可也没有什么威严可言。只是随着年纪渐长,三兄妹逐渐长大,这才端起了父亲的架子。
现在,三兄妹一个尸骨早寒,另外两个,却已是决裂。美好的记忆总是太少而且容易忘记,倒是那些残酷的事情,在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伤痕,早不是便会刺痛自己。
闵若兮只愿眼前的美好会永远持续下去。
看见郭九龄进来,秦风一伸手将小武捞了下来,放在一边,笑道:“爹爹今天有事要办了,改天再陪你玩儿好不好。”
“好!”小武兴奋地道:“骑在爹爹背上,比骑在小马背上好玩多了,那些小马都好乖好乖,一点都没有意思。”
“那是因为爹爹是一匹烈马。”秦风大笑。
瑛姑卟哧一笑,走了过来,一手牵了一个小孩,冲郭九龄点了点头,径自向远处走去。闵若兮却是站起来,替郭九龄倒了一杯茶。
“多谢公主殿下!”郭九龄躬身行了一礼,双手接过了茶,秦风从乐公公手里接过湿毛巾,一边擦手一边坐了下来道:“郭老就不必这样谢来谢去了,今天突然过来,是有什么急事吧?坐,坐下说。”
擦完手,接过闵若兮递过来的茶,一饮而尽,笑道:“对付小武可比对付敌人难多了,这小家伙,越来越难伺候。”
“你倒是真会比较,竟然拿小武与你的敌人比。”闵若兮一脸的嗔怪。
“得,又说错了。”秦风哈哈一笑:“请贤妻再给我满一杯茶。”
郭九龄将茶杯放在桌上,微笑地看着秦风两口子在哪里秀恩爱,这两人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他是最清楚的当事人之一了。二人能有今日,他也是颇为感触。
“郭老,看你的样子,只怕不是什么好事,与齐人有关?”秦风挑了挑眉,现在他对齐人很敏感,从内心来讲,这个时候,他不希望齐人来捣乱。
“臣刚刚从楚人那里得到情报,齐人有极大可能准备在我们剿灭蛮人的时候,向我们发起进攻。”郭九龄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秦风眉角一跳,“这情报,可靠的程度有多大?”
“依臣的判断,可信度极高。”郭九龄道:“楚人的内卫探得,在昆凌关的齐军近段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防,但在调防的过程当中,有一支龙镶军下落不明。最初楚人还以为齐人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偷袭或者又设下了圈套,很是紧张了一阵子,在竭尽全力探查之后,才发现,这支消失的龙镶军早已远离战场,而他们行进的目标,很有可能便是我们大明的丰县。”
秦风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随后楚人的内卫根据得到的线索再次扩大探查范围,发现齐人的确在暗中调动兵力,粮草,而这些,都在以各种名义,向着登县靠近。种种迹象表明,齐人的确是准备与蛮人里应外合,要向我们发动进攻了。”
“好日子没过多久,便又要开打了。”秦风叹了一口气,“蛮人吞了江浩坤,一统北地四郡,又勾结了李维,葛乡等人,在齐人看来,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陛下,必须马上向丰县调集军队,否则只有刘兴文一个厚土营,根本不可能挡得住齐军,更何况还有太平城,大冶城。”
“太平城,大冶城地处深山,易守难攻,齐人不会轻易的去打他们,如果齐人正要攻的话,目标只能是沙阳郡,他们只消占领了沙阳郡,就将太平城,大冶城与我们隔断了,太平城也还罢了,大冶城对于我们来说,却是至关重要。没有那里的钢铁,武器,我们就会出大问题。”
“调兵?”秦风喃喃地道:“磐石,苍狼,锐金,洪水,巨木,撼山都是北地四郡围困蛮人,江上燕在中平,霹雳营在出云,矿工营是重装步兵,没有其它兵种配合,单独作战是不可能的,现在能调的便只有陈家洛的猛虎营了。”
“出云郡的霹雳营,如果齐人当真向我们发起进攻,霹雳营也可以自出云郡进攻齐国,至少可以为沙阳郡分担压力。”郭九龄道。
“齐人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一击,我在想,厚土与猛虎能不能撑得住?”秦风闭目沉思片刻,抬起头来:“乐公公,马上通知兵部下文,让陈家洛,刘兴文立即赶到京城来。”
“是!”
第七百二十四章:备战()
看到秦风眉头紧锁,闵若兮忍不住道:“要不然,我写一封信给二哥,如果齐人当真向我们进攻的话,请他发兵相助,只要东部楚军倾力进攻的话,齐人压力一大,向我们这边进攻的力度就必然减小了。顶点 S.C更新最快”
秦风感激地看了一眼闵若兮,伸手握住了妻子手,但却坚定的摇摇头,妻子与闵若兮已经算是决裂了,这一次为了自己,却肯向她的二哥低头,以闵若兮的性子,当真是难为她了。
“不,不必。”秦风道:“齐人如果倾力进攻我大明,楚人只要还明白唇寒,就必然会自己出兵相助,如果他们想坐看我们来一场龙虎斗,两败俱伤,那你写信也没有用。”
郭九龄在一边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况且现在执掌东部边军的是罗良,此人对我大明可没有什么好感,闵若英对其倚重,指望楚国出兵牵制齐国兵力,只怕是不可能的。从我在楚国哪里拿到的情报来看,楚国人只怕已经进入修整状态了。他们与齐国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兵疲国困,先皇留下的丰厚的老底子,只怕已经剩得不多,难得有这样的喘息之机,他们定然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
闵若兮轻叹一声,自从大哥死于二哥之手,她就已经明白,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亲情,当真算不得什么,就算自己肯低头,二哥也未必会答应。就算二哥会答应,他手下的那帮大臣们也未必肯答应。
“与其求楚国,还不如求秦人。”秦风沉思片刻,“现在我们与秦人关系较好,他们也一直依赖我们提供的粮食,钢铁等战略物资,双方有利益纠葛,如果我们败于秦人,他们只怕会更有痛感,我给邓朴与肖锵各写一封信,请求秦国到时候出兵,只要肖锵到时候自虎牢关攻出来,秦明两国共同抗齐,必能扼制齐人攻势。”
郭九龄点头:“陛下此言极是。肖锵现在意图自立门户,对我们有所求,我们找上门去,他必然会痛快答应,不消他们当真走上战场,只消他摆出进攻的架式,便足以为我们减轻许多的压力。”
秦风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了几步,昂起头,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请求外援,亦只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我大明虽然建国,但根基一直不稳,内忧,外患,一齐来袭,真正要让我们大明立于虎狼之邻一侧,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力。那么这一仗,就是我们真正的定鼎之役,打赢了这一仗,大明便会度过最大的难关,从此再无关碍。”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看着闵若兮:“就算打输了,情况难道比我们四年前刚刚来到前越的时候还差吗?那时候,我只有六百余残兵败将,兵甲不整,啸聚山林。所以,我失败得起,至少,我现在腾挪的余地,比那个时候可要大多了,手里能打的牌,也比那时不知多了多少。”
“此战,我大明必胜。”郭九龄亦是大声附和。其实久经世故的他,深知秦风说这个话,只不过是安慰闵若兮而已,那时的秦风,的确实力太过于弱小,但他面对的敌人却远远不同。就算后来秦风初露狰荣,在大国眼中,那也不过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而秦风也正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这种心理,在夹缝之中,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但现在,却是大不相同了。不论那个国家,都已经将秦风放在了与他们对等的地位之上,双方再狭路相缝,如果说以前秦风碰到的只不过是对手的几根手指,这一次,对手却会全力以赴合身扑上来,大明所要迎接的风暴,与以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此次之凶险,比之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大。大明国要同时应付两场战争,其中一场,还是国力兵力远胜于大明的庞然大物齐国的进攻。
夜已深,秦风的书房之内,却仍是灯火通明,从下午开始,左相权云,兵部霍光,户部苏开荣等大明重臣便齐聚在这里,商讨着如何应对此次面对的凶险局面。
“齐国虽大,但此战之关键,却并不在我们如何应对齐国进攻之上。”秦风看着麾下重臣们,“而在于我们什么时候能平定北地四郡,如果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北地四郡的蛮人,那么我们的兵力便能倾巢而出,去应对齐国的进攻。不说打败他们,只消与他们打成一场持久的消耗战,扛住对手的进攻,最先服软的便不会是我们,而必然是齐国。”
“陛下所言极是。”左相权云肯定的点头:“齐国之所以敢向我们动兵,无非是看准了北地四郡之乱会给我们造成困挠,特别是正阳李维,葛乡等人有可能的叛变,会造成正阳门户大开,如果让此奸计得逞,则蛮兵必然会横扫正阳,与齐人两面夹攻沙阳,两股兵力合拢,则大明危矣,但天幸鹰巢的神鹰计划得以成功,让我们提前知悉了李维葛乡等人的不稳,让我们可以提前应对,那么这一战,我们便有七八成的把握能够获胜。”
他转头看向郭九龄,“郭统领,我要向你道歉,当初神鹰计划策划之初,我是反对的,因为投入太大,回报却看似渺芒,特别是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