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明明记得历史上桂王应该还有几个月寿命才对,可是如今却发生了偏差。自己这只小蝴蝶也许影响不到离他十万八千里的人或事,但是离他近的人,却未必了。就像桂王,他现在对朱由楥的生死也变得比较在意,不知道他的结局是否还和历史上一样。可是如今看来,他有必要派人盯紧朱由楥。
朱由榔回到他的院落时,却见院中央已有两人正等着他。
skbshge
第194章 相见()
院内的两人不是旁人正是陈思恭和宋应星二人。
宋应星既下定决心,他将家里的事吩咐完毕后,便和陈思恭一路南下,终于赶到了梧州。
二人马不停蹄入府后,却被陈进忠告知朱由榔正和世子商议要事,于是他安排两人在院内等候。
宋应星已是快要六十岁的人了,站了一段时间,再加上一路风尘仆仆,明显体力不济,有些摇摇欲坠。
陈进忠见宋应星急忙搀扶,一脸歉意道:“宋兄,真是对不住,我也不知道殿下这时不在。”
宋应星摆摆手道:“陈兄不必在意,不过站一会儿罢了,与当年我翻山越岭比起来,这算什么。”
这时,陈进忠看见朱由榔回来了,高声喊道:“永明王到!”
陈思恭和宋应星闻言,回头望去,两人正要下屈膝跪,朱由榔一个箭步上前,双手搀起正要下跪的宋应星,道:“宋先生不必多礼!”
朱由榔自见到陈思恭,他就知道旁边的一定是宋应星,看着须发半白的宋应星,朱由榔狠狠瞪了眼陈进忠,道:“谁让你将先生安排在院内的,要是累着先生,孤要你好看!”
“奴婢知罪!”陈进忠惶恐道,他自跟随朱由榔以来,还没见朱由榔这么屈尊对待一个人。他真没想到眼前半白老人,这么值得朱由榔尊敬。
朱由榔向宋应星告罪道:“让先生久等了,此乃本王罪过!”
宋应星一脸蒙圈,虽然他从朱由榔的信件中,略微能看出朱由榔对他的重视,但是也没想到,他竟值得堂堂大明郡王放下姿态,屈尊折腰,连忙道:“老朽不敢!”
朱由榔道:“先生在外面等的久了,一定累了,快进屋歇息!”
不由分说,朱由榔亲自搀着宋应星进了书房,安排宋应星落座后,吩咐道:“来人,赶紧给先生上茶!”
宋应星真是有点儿受宠若惊,不过从朱由榔对他的重视,看来他这次梧州之行,没有错。
朱由榔这时才开始仔细打量这位能够写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老人。
宋应星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面色清瘦,但给人一种读书破万卷,当代大儒的感觉。
朱由榔温言道:“先生一路辛苦了!”
宋应星面色微红道:“谢殿下关心,老朽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硬朗,这点儿路程不算什么。”
“那就好!”朱由榔见宋应星脸上虽有一丝疲惫,但见他笔直坐在椅子上,身子骨也算硬朗,放下心来。他是发自心底尊敬这位明末的科学家,不想他太过疲惫,累坏了身体。
朱由榔这才望向一旁站着的陈思恭道:“这次真是劳烦陈长史了!”
陈思恭躬身道:“下官不敢!”
朱由榔落座后,道:“孤这就派人安排一桌酒席,为先生和陈长史接风洗尘!先生也可以稍作休息!”
“殿下。。。。。。”宋应星想要说什么,却被朱由榔打断,道:“先生,有何话,可以在酒席上谈,莫要辜负本王的一片的心意!”
宋应星听朱由榔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做推辞,道:“那老朽恭敬不如从命!”
宋应星在内侍的带领下,被朱由榔安排去厢房休息。
待宋应星走后,朱由榔才对陈思恭,道:“长史,应该知道了父王去世的消息了吧!”
陈思恭点头道:“下官一进梧州城就知道了,没想到短短时间,王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朱由榔歉意道:“如今世子掌权,过段时间,朝廷敕命下来,他就是新的桂王。长史这次因为本王的事外出,恐怕会被世子记恨,你的长史之位。。。。。。”
陈思恭毫不在意道:“殿下多虑了,下官岂是眷恋功名之人,如今宋兄来了,能和他共事,下官求之不得!”
朱由榔见陈思恭如此洒脱,道:“长史放心,本王会给你安排一个新的职位,将来定能大放异彩!”
一个时辰之后,宋应星休息过后,脸上的一丝疲倦也消失了,精神奕奕,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厅。
朱由榔起身招呼道:“先生快落座!”
“本王敬先生一杯,感谢先生不远万里而来!”待宋应星落座后,朱由榔举杯道。
宋应星端起酒杯道:“殿下严重了,应该是老朽感谢殿下才对,给老朽一展所长的机会!”
“不说了,本王先干为敬!”朱由榔道。
酒过三巡,朱由榔感叹道:“本王读先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若是大明官员人人如先生这般,讲求实学,重视民间生产,大明又何至于落得如今地步!”
“殿下谬赞了!”宋应星听得朱由榔对他的夸奖,道:“朝中还是有不少忠心为国的大人。”
朱由榔呵呵一笑,冷声道:“争权夺利,他们擅长,可是治理国家,却未必。如今国难当头,朝廷诸公又在做什么,还不是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何时将家国大义放在前面!”
宋应星一时沉默不语,朱由榔说的,他心里同样清楚。
大明自万历以来,朝中大臣喜好结党,互相倾轧,已成风气。天启年间愈演愈烈,阉党、东林党、楚党等等层出不穷,到了崇祯年间,崇祯皇帝灭了魏忠贤,阉党一哄而散,东林一党独大。
宋应星看透了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大明官场已然快要无可救药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毅然辞去知州之职。
陈思恭见现场气氛太过严肃,有心调节一下,道:“殿下,宋兄既然来了梧州,不知殿下如何安排?”
朱由榔闻言,也不再思索大明之弊,烂到根子的大明官场,唯有来一场大换血,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他听陈思恭提起这茬儿,道:“如今学院正在建造中,还差些时日才能完成。至于现在,本王如今正在筹办一间大明日报,孤希望两位能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吸引更多读书人的目光。”
陈思恭和宋应星两人一头雾水,不知朱由榔这是要做什么。
skbshge
第195章()
明朝人想要了解朝廷的消息途径比较单一,那时候可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只有通过邸报,这是他们惟一合法的信息源。
不过民间也有民办的报房,消息大概来自六科或者间接地自捉塘报房,内容与邸报大致一样。主要是皇帝的诏令和臣僚们的议疏章奏,或是官员陈乞未曾施行之事。
朱由榔也曾让陈进忠找来几份邸报,看过之后,他大失所望,上面写的东西晦涩难懂。
大明如今的官场虽然糜烂不堪,实乃因为吏治败坏。大明的读书人还是不乏一些有志青年的,朱由榔可不想他们也沉迷于功名利禄,他要让他们知道为何而读书。于是想到了利用报纸,传播思想。
陈思恭疑惑道:“殿下,不知这大明日报是何物?”
朱由榔解释道:“类似朝廷的邸报,本王希望利用大明日报传播一种思想,一种益于德,利于行,济于事,真正经世致用的思想。”
宋应星和陈思恭听得朱由榔的话,只觉得热血沸腾,尤其是宋应星,朱由榔的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由脱口而出道:“说得好!”
大明中叶以后盛行程朱理学,主张禅静顿悟、反对经世致用,实为误国害民。大明许多读书人受理学之害,往往读了一辈子的书,到头来却不知农,不知谷,不知兵,整个一个书呆子,所以才有了范进中举之说。
陈思恭冷静下来后,询问道:“可是殿下,我等应该如何才能让他们接受呢?”
传播思想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理学大行其道,想要读书人接受经世致用的思想,哪有那么容易。
朱由榔缓缓道:“大明如今内外交困,弊端丛生,说句不好听的话,灭国之危就在眼前。但正因为有这种危机,才迎来了机遇,更能催生更多的有志青年救亡图存,寻找新的思想。
理学救不了大明,唯有经世致用,推行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然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经世致用之学,普及天下而后方能行。”
朱由榔说完目光灼灼望着两人,道:“不知二位愿与本王同行否?”
宋应星和陈思恭对视一眼,道:“但凭殿下差遣!”
“好!”朱由榔抚掌大笑道:“得两位先生相助,孤定能实现此愿望!”
两人似乎能从朱由榔身上感到他散发出的一股强大的意志,那股想要大明富强的意志。
“那殿下,我等该如何做?”宋应星问道。
朱由榔道:“经世致用之学,并非一蹴而就能成,要有耐心。首先要做的是,让大明的读书人对大明日报都感兴趣,然后再由先生等人在上面发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文章,让士人自行争论,只有在争论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宋应星和陈思恭似乎明白,似乎又不明白,有些迷糊。
朱由榔见他们疑惑不解的样子,道:“待宴席过后,本王带两位先生去个地方,再慢慢解释。”
宴席过后,朱由榔便带着宋应星和陈思恭两人到了梧州大明日报的办事处。
梧州府衙附近,一间二层的楼阁,这是朱由榔最近才买下的。
朱由榔进楼后,道:“先委屈先生在这里待些时日,等学院建造完毕,再请先生移步。”
“有劳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