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叩心 >

第19章

叩心-第19章

小说: 叩心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昭听他们说完,连忙站起来对着两人行礼说道:“既然如此,那昭就先行一步“。

    两人连忙站起来,三人一番客套礼毕。司马昭走往门外走去,贾福看着他的背影小声对刘盛叹道:“文人十年寒窗苦读,日日以书为伴。都只是盼着如他今日一般,金榜题名天下知。从此鲤鱼跃龙门,可以在朝堂之上一展心中所学“。

    “谁说不是呢?一举提名天下知。你说以司马昭的才华,入朝为官。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刘盛听着贾福的话,看着司马昭渐渐消失的背影感叹到。

    贾福听到刘盛的问题,不解的反问道:“他有一颗拳拳爱民之心,胸中才华横溢。这些你不是都已经看到了,可是为什么还这样问?“。

    “如果爱国和爱民发生冲突,你说他会怎么选择“。刘盛不假思索的反问到,眼前浮现出王安和司马昭两个人的身影,心中一叹。他们两人会如何选择,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心中对这个问题,影影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贾福挠了挠头,疑惑的板着手指一个个说道:“我感觉两者没冲突,你看杨勇他的理想就是开疆拓土扬威于国门之外。我就是想富甲一方,王安和司马昭想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你以前和我说想看什么是历史。感觉我们的梦想都很好,彼此之间没有一点冲突,挺好“。

    说完贾福就不知觉的笑出声来,刘盛看着贾福开心的笑容喃喃自语的说道:“但愿未来也是如此吧“。

    笑完后贾福好像没听到刘盛刚刚说的话,看着门外的天色,对着刘盛笑嘻嘻的说道:“盛哥儿,你看天色还很早。要不我们,一起去城外走走“。

    “佛觉寺?前段时间你不是说,哪里没意思吗?“。刘盛看着贾福的样子,疑惑的问到。

    贾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对着刘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也不想想,我们前一天才从哪里回来。第二天你们的腿不累吗?这不是……嘿嘿。我今天想看看那些秃驴,是不是和我们村,牛鼻子老道一样让人讨厌“。

    “你就是嘴硬,见和尚就说秃驴,见道士就说牛鼻子。其实你心里,已经很佩服他们的所作所为了,结果就是咬着牙不松口“。刘盛看着贾福嬉皮笑脸的样子,故意没好气的说到。

    贾福看着刘盛数落他,知道这事情成了。心中高兴起来,欢快的走出门去,刘盛紧随其后。

    刘盛、贾福一路悠哉悠哉前往佛觉寺,行走到灾民处。只见无数灾民在拆帐篷背负行囊,好似即将远行。

    两人疑惑,连忙到灾民中,寻找前些天的那位老者,询问情况。老者正在收拾行李,贾福、刘盛走入帐篷。

    老者看着两人前来一阵惊讶,连忙停下手中的事情,对着两人说道:“你们何时来的,小老儿前些天。还对两位挂念不已,不知一路可还顺利“。

    “有劳长者挂怀,小子愧不敢当。我们两人也是刚刚到,看见这里的人,都在收拾帐篷。好似即将远行,不知这是为什么“。刘盛连忙客气的回答到,顺便问出心中的疑惑。

    老者看着刘盛、贾福笑着解释道:“佛觉寺诸位师傅决定,寺中弟子今日下山奔赴南方。我等灾民何其之辛,老朽终于可以回家了“。

    说完老者想起这一路逃难的经历,老泪纵横。刘盛、福听后连忙帮助老者收拾行李,不多时灾民全部收拾完毕,在一群和尚的带领下直奔佛觉寺。

    半个时辰后一座大山出现在眼前,一位僧人连忙跑上山去。之后钟声响起,一群群僧人下山迎接。

    山上既没有想象中,华丽气派的庙宇,也没有巍峨的佛像。只有一个小佛堂,虽然谈不上富丽堂皇。但在这空旷之地,也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此地最前面有一面宽大的墙壁,墙壁上密密麻麻满是字。

    几人直接走向墙壁,只见山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屋,出现在眼前。房屋后面,是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良田。

    刘盛看着此时的情景,由衷的感叹道:“原来这就是佛觉寺,三千弟子慈悲心“。

    “谁说不是,我当初看见此情此景,也是不胜感叹“。不知道什么时候,刘盛右边站着一位锦袍青年,全身上下有一股英武之气。

    青年看着刘盛、贾福的目光,感觉刚刚说话有点唐突,连忙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柴名誉,刚刚多有唐突,失礼了“。

    刘盛、贾福看向柴誉,连忙回礼:“在下刘盛、贾福,幸会、幸会“。

    “佛曰:相见即是缘。能在此地相见,我倍感荣幸“。柴誉连忙向刘盛、贾福二人说到。心中感叹,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前些时日还在听王安、杨勇他们说这两人,今日就巧遇了。难道真是佛祖显灵,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刘盛回礼上下打量一下,说道:“我观兄台气度,不像贫苦人家,为何来这佛觉寺“。

    “家中和寺中有些渊源,听说此地大师们都欲南下,我特来相送“。柴誉把其中缘由,一一述说。

    刘盛和贾福听着柴誉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和这佛觉寺的种种渊源。两人听完后,贾福感叹道:“如此说来,你们家和这庙中,关系非比寻常“。

    “不错,昔年寺中弟子,曾经救过先祖。从哪以后开始,我们家和这佛觉寺,算是结了善缘“。柴誉感叹着说道,回忆起太祖创业之初,有一次落难在此处。若非这寺中弟子相护,只怕这结果难料。

    贾福看着山下那一排排低矮的房屋,僧人们各自背负行囊,心中一阵感叹:“你们说这灾情,真的就到如此程度了吗?就连老迈的和尚,都开始背负行囊,欲欲南下“。

    “救灾如救火,佛家慈悲心非我等可尽知“。柴誉感叹的说到,看着那些年迈的僧人,心中不忍。此行何止千里,其中之苦又怎能说的尽。却不知他们中有多少人,将会埋骨江南。

    刘盛看着山下僧侣来往穿梭,心中突然升起一阵悲伤:“你们说古往今来,世间有多多少,如此等一般的壮举,失载史册。这世上种种太不公平,为何他们却在史书中,无一片立足之地“。

    “谁说不是此等壮举,又何尝不是我族之魂。只可惜史书避而不谈,我们只能从乡野民间,获得此等事情的残破片段“。柴誉听见刘盛这样询问,微微一愣他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转念一想也确实感觉到悲哀,赞同的说到。

    三人一阵沉默,看着山下陷入沉思。

第二十八章 佛怜世人() 
刘盛沉思片刻,缓缓走向那堵墙壁。定下心神,回复下心态。定睛细看,一行行小字。

    墙壁上写道:佛觉寺公告栏。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招到叛军焚毁,几乎成一片鬼蜮,百姓朝不保夕。有大德高僧带弟子两名云游此处,救治百姓。百姓感激其恩德,多有遁入空门者。高僧得弟子三千,深感百姓多从佛,非佛之大辛。于是寻至此处,见此处隐秘,逐在此建庙。大德高僧建寺之时留下一语:寺庙穷,则百姓富。百姓富,则我佛富。我等僧侣自有双手,何须在外化缘。于是带领弟子开辟良田,请朝廷官吏衡量田亩,照常纳税。日升而作,日落而歇。所得财物由寺庙统一管理,后封闭寺门吃斋念佛,若有闲暇勤练武艺强身健体,学习药理治病救人。若天有灾情便大开寺门,遣弟子云游救百姓于水火。

    佛觉寺大事件:黄巢起义爆发,百姓多受刀兵。本寺闻报后,主持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金钱一万金,弟子三千八百人。

    五代十国后梁时期:北方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本寺闻报,主持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有金钱八千金,弟子两千八百人。

    后梁被灭后唐建立:战乱不休,北方有多处关隘城池被异族所破,多被屠城。我佛慈悲,本寺闻报,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有金三万,弟子四千两百人。

    后唐末年:南方楚国突发洪水,百姓衣不遮体,到处流窜。此时天灾未过,又起刀兵。本寺闻报,主持于佛前起誓。为平息水患,使灾民免于刀兵之苦。遣弟子下山,奔赴南方。此时寺中金五万,弟子四千八百人……。

    刘盛看着这些记录,林林总总密密麻麻。只见最后一条,用大体字写道:佛救世人,不求名利,乃为慈悲。凡下山弟子,不可化缘,不可显寺名。有违者,逐出本寺。

    贾福看完后,拍着刘盛的肩膀感叹的说道:“此等事迹,让人神往“。

    “起初我第一次看见这块墙壁之时,心中也是一阵神往。不过此时在看,只感觉到由衷的敬佩之情“。柴誉看着墙壁,回想起以前。第一次看到这些字场景,心中也是拜服。

    刘盛心中五味俱全,并不说话只是转过身去。两人也连忙转身,看着刚刚走来的那条山路,以及这遍地的灾民。此时灾民一个个都往上走来,突然上山的人群停止,人群中让出一条路。路上一位女子身穿白衣,肌肤似水,貌美如花。宛如观音降世,缓缓而来。身后有一位绿衣侍女,怀抱一个精致的小盒。

    灾民见白衣女子,心中感激之前无法言表,口不失言喊道:“菩萨“。

    菩萨之声通过灾民之口,在群山区之间缭绕。佛堂内走出一群僧人,年纪和静心大师一般。年纪最长的僧人看见白衣女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女施主好久不见,为何这段时日都不曾来本寺,不知近来可安好“。

    “愧不敢当,凡尘纷杂,灾民日苦。可欣怎能让凡俗,饶了主持大师的清修“。王可欣连忙对着这位和尚回答到,说完不等他们回话,对着侍女说道:“绿萝,把盒子递给主持“。

    侍女听后连忙将手中的盒子递给主持,这一群和尚一脸疑惑面面相窥。王可欣走过去,打开盒子,盒子中足足一百金。

    “这……“主持露出疑惑的神色,旁边的僧人全部不解。

    王可欣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