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哲学初步 >

第68章

中国哲学初步-第68章

小说: 中国哲学初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正是他要解救民族和人民的苦难而又没有力量的自白。

    ①《谭嗣同全集》下册,第297页。②梁启超:《谭嗣同传》,见《谭嗣同全集》下册,第548页。

…… 425

    中国哲学初步914

    吸纳自然科学的力学概念,铸造出一种具有无限功能的“心力”

    ,这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不成熟的反映。 谭氏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贡献,显然大大超过他的理论思维方面的创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谭氏哲学正是“旧学”

    向“新学”转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他借助“力”的运动说明问题时,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色彩;但把“力”与“心”结合,无限夸大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却走向了唯心论。

    严复《天演论》的创新与影响

    严复于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是据1894年出版的英国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andEthics)

    翻译的。《天演论》译本公诸于世后,立即博得当时知识界的热烈赞赏,风靡全国,在10多年间,先后发行30多种版本,仅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1927年间就印了24版。为什么一部译著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原因在于:严氏的译本不是简单的翻译,它是我国民族传统学术思想与西方学术思想相结合、学术传播与爱国热情相结合的产物。 它激发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启迪了一代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赫胥黎(公元1825—1895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坚定捍卫者,他坚持唯物论、无神论思想,强调宇宙自然进化。他把宇宙的进化分为“大宇宙进化”和“小宇宙进化”

    ,前者

…… 426

    024中国哲学初步

    是原著的“进化论”

    ,后者是“伦理学”。他提出要以小宇宙伦理的进化,对抗大宇宙自然进化所造成的弊端,包含着二元论的思想倾向。他在原本序言中指出:“每一个降生到世界上的人都有天赋需要,就是去发现一种‘自行其是’和‘自我约束’之间适合于他的气质和环境条件的中庸之道。”

    ①赫氏所谓“自行其是”

    ,是指人类为求生存而奋斗,独断专行,甚至损人利己的行为;所谓“自我约束”

    ,是指人的“良心”

    ,即伦理学上的善行,并以此去克服大宇宙给予人的天性所造成的弊端。 他说:“对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即所谓善或美感)

    的实践包括一种行为的途径,这种行为的途径在各方面都是同在宇宙生存斗争中导致成功的那种行径对立的。 它要求用‘自我约束’来代替无情的‘自行其是’;它要求每个人不仅尊重而且要帮助他的伙伴以此来代替、推开或践踏所有竞争对手;它的影响所向与其说是适者生存,不如说是在于尽可能多的人适于生存。“

    ②显然,赫氏把自然的天演与社会的伦理看作是互相矛盾的,在两种发展过程中,他试图以后者对抗并克服前者给后者造成的矛盾,“使小宇宙对抗大宇宙,并使人征服自然以达到他的目的”

    ③。严氏的译本对赫氏上述理论,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关系给予新的解释:他一方面把“天演”译作“天行”

    ,赞同赫氏把“天”看作是自然这样一种唯物主义无神论观点。 严

    ①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译本)第11页,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②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译本)

    ,第57—58页。③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译本)第56页。

…… 427

    中国哲学初步124

    氏认为,天行是指天体的自然运动,而天体自然运动,实质是如同我国传统的元气说所指的物质运动。 他又把元气说比附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星气说,认为“一清之气”就是指星云运动,这种气通过吸力和引力互相作用,产生了世界的物质运动。 他说:“天演者,翕以聚质,辟以散力”

    ,“其所谓翕以聚质者,即如日之大始,乃为星气,名涅菩刺斯。”

    ①

    这种解说是忠实于赫氏的观念的,而把元气比附于星云又使中国人更容易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另一方面,严氏又把赫胥黎的“伦理进程”译作“治化”

    ,认为天行与治化是一元的,不赞同赫胥黎将进化论与伦理学判为二途的二元论观点,而只赞同赫氏“尽力于人治”

    的思想。由此,严氏对斯宾塞强调的所谓“任天为治”的思想提出异议,认为这一理论违背了人能胜天的实际,如果按照任天行之自然,就等于承认弱肉强食这一自发性的生物法则是不可违抗的,这与中国传统人定胜天的思想不符合,所以严复赞同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并以实证科学给以新的佐证。 他引赫氏原文说:“非由任天行之自然,而由尽力于人治。”

    ②

    严复上述“天人交相胜”的思想,从理论上打击了宋明以来理学家的两个唯心主义命题:一个是“以理属天”

    ,这是批判宋明唯心论者把理作为世界的本源的先验论;一个是

    ①严复译:《天演论。 广义》按语。②严复译:《天演论。 乌托邦》按语。

…… 428

    24中国哲学初步

    “以欲属人”

    ,这是批判宋明以来唯心主义理学家把天理与人欲对立的以理禁欲的思想。 这正是严复接受了赫胥黎反宗教的无神论思想的表现。吴汝纶在读到严译《天演论》后,代该书拟定了一系列的标题,并为该书作序,高度评价了严复译著中所阐发的人定胜天观念:“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以人持天,必究极乎天赋之能,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

    ①吴汝纶这段话,如实表达了严译本的基本思想。 严氏虽然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发展了“人之争天而胜天”的唯物主义勘天思想,但他并没有对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加以赞赏,他实则并不承认斯宾塞的“任天为治”这一自然淘汰法则。在严复看来,人之所以能争天而胜天,是有条件的。 人要制天而胜天,远非个人力量所能达到,而应建立在发挥群体力量的基础上。 人类的群体,在严复看来,远非赫胥黎所指的是由人的善良之心互相感应而组合起来的;它是由于人意识到只有以群体的力量去与外界抗争才能生存这一状况而自然地结合而成的。他指出:“盖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

    ①

    这即表明他看到群体始初建成时,是出于群体对物质生活的需要。 他又说:“不能群则不能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严复还认为,这种“安利”还包括群体为了延续其生命,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被淘汰。 他说:“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

    ①严复译:《天演论。 吴序》。

    ①② 严复译:《天演论。 制私》按语。

…… 429

    中国哲学初步324

    之事,将使前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

    非其始之即如易也。“

    ②

    严复的“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的命题,目的不仅在于论述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进,还在于要论证:中华民族在受到列强侵略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如果不形成坚强有力的群体,将无法战胜帝国主义而确保民族生存。 他在序言中说:“赫胥黎氏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③这里严复说得十分明确,他接受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基本观点,是为了向中国人说明“自强保种”

    这一历史使命,不是只为介绍一种学术观点而进行翻译的。 这是严复译本之所以能够强烈地吸引知识界并使之走向思想觉悟之根本原因所在。严氏的“自强保种”思想,还涉及到提高民族群体意识的问题,他认为,“一种之所以强,一群之所以立”

    ,关键在于德、智、体三者。 他说:

    “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

    ④

    正是根据这一点,严复强调当急之务是鼓民力、兴民智和新

    ③严复译:《天演论》自序。④严复:《原强》。

…… 430

    424中国哲学初步

    民德。严译《天演论》还是中华民族危机感的精神产品,而决非西方个人主义观念的翻版。 在书中,严复结合实际,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如何形成民族群体力量和群体意识的问题。严复认为,必须正确处理民族群体自由和个人自由两者的关系。 他说:“身贵自由,国贵自主。”但是个人自由并非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把个人欲求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强调个人自由以不妨碍他人为界限,个人自由必须服从国家民族的紧迫需要。 当然,严复把德、智、体三者认作自强之本,仍然没有摆脱赫胥黎“治化”动力论即道德伦理决定论的影响。综上所述,严复关于提高民族群体意识的思想,他阐扬的“争天而胜天”的观念,正是从中国人民斗争的需要提出的。 严复译著《天演论》不仅在政治上起了爱国救亡的作用,而且在学术上对打破长期以来学术脱离实际的学风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严复看到,旧的治学方法只不过是“一桶水倾向这桶,倾来倾去,总是这水,何处有新智识来?”

    ①所以他认为只有学习西方的名学(逻辑)方法,才有可能“贵独获创知”

    ,发现真理。 严复首次提倡逻辑方法,用演绎与归纳论证问题,表明了他追求真理的治学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