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江湖弈-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不改,微微侧过身子说道,月光下,他的口吻让人冷的出奇。
这也不是叶文仅仅只是为了口头上的胜利而夸大其词。事实上,他只要在时候透露出一点这场桃源村大火的背后,有大皇子武明的身影存在,那么,无论武明在怎么是唯一的皇子存在,都难以逃脱,最少都要将守拙这个武明之下第一的食客谋士以证天威。
所以说,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叶文放了守拙一马是真的,虽然就算用出去了,守拙也一定能够解开这个死局。但事情就是这样,你手中的刀出手与否和出手之后被人所阻拦,这是两个概念。
不过守拙颇有唾面自干的面皮不屑一顾的一笑而过,而叶文也明白不可能就因为这样一句话让守拙感激涕零。自古政治最不要脸,更何况天生为政治家劳动的纵横学子,说出来不过是为了至少现在自己占了上风不是。
“计划虽好,就怕别人领会不到啊,要不我去帮你一把?”守拙自然也知道这些,张口就将话题转移。这一句话看似是模棱两可的好心,但却将叶文所说的话转移到了叶文有关于楚文生的计划上,瞬间将落入下风的自己拉到了和叶文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略占上方,毕竟我可以帮你不是。
“一个傻瓜,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上剑宗,走十万大山?”叶文眼睑微微垂下,如他所言,楚文生怎么可能是一个傻瓜,就算他现在不明白,但在自己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他就一定会在仔细想想之后,恍然大悟将一个不配合的武启偷偷运出龙都的办法是什么。
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而愿不愿意做,就算愿意,能够配合到什么地步,又是另一回事,说不得,叶文还需要再加上一把火。
想完这些,叶文微微挺了挺胸膛,将胸中烦闷的空气吐出,也不理会守拙,自行一个人离开,留下守拙一个人站在夜晚的月光下,若有所思。
屋子内的摆设和武启的房间相差无几,或者说根本就是一模一样,不过本来就该是这样。叶文的房间就在武启房间相距不远的一处,都属于同一家青楼,不存在担心会被武朝一锅端,只是行动的时候比较快捷。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出两间房间的差别,一面花纹算不上精美瑰丽的椭圆形铜镜摆在床边的梳妆台上。而武启那边原先也是有的,现在却被叶文让人撤了下去。他要让武启只能看着那张青鬼面具,将自己属于武启本身的东西全部丢弃。
叶文端坐在青铜镜面前,将脸上所有有关于表情的伪装全部放下,看着泛黄的铜镜中自己的面容,一寸一寸的看过去。
干净的脸庞,一尘不染的眼睛,从乌亭镇出来后逐渐长出来的头发被一丝不苟的梳理着,用了南疆那边的秘药,此刻,叶文的头发已经齐肩长。一张面孔,就算比不上武启的赛潘安,但也足以称得上是极为俊逸了。
只是,心黑了。叶文叹息着拿起一块幔布,将这面铜镜盖住。
是日,正月已过,二皇子武启命丧叛贼复兴社手中虽然引起龙都一片喧哗,但却丝毫不影响事情的正常运转。
正月过后,即将面临的便是一年一度的大朝仪,然后拜祭天地祖庙宗庙。
才刚刚三更天,龙都紫禁城的北阙之下,就已经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所有九卿六卫各衙门食俸禄一千石的官僚贵族就已经面带着笑脸相互寒暄着,眼神中却泛着诡异莫名的意味。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在各自衙门长官族长的带领下,排成了整齐的几个队列,安静的聚在一起。
仅仅是这些在朝议上说不上话的人就已经多达数百,更不要说还没来的那些三公等人,以及那些往日里跺跺脚就能然黔首颤抖的官僚高门族长。
此刻紫禁城钱众人就好似汇入大海的河流溪水,渺小平凡,不起波浪。
随后,紫禁城城楼上数以百计的巨大火盘在子时之后,就开始齐齐熊熊的燃烧起来,宫墙以外,数不清的火把更是燃烧了一整夜。
天空还未显露出鱼肚白,明亮灼热的火光就已经将整个紫禁城照亮的如若白昼。
一辆辆富丽堂皇,奢侈到几点的马车也在这条直道的尽头,在卫士家臣仆役的簇拥下停下,一面一面的旗帜在马车车顶上高高飘扬。
今天,武朝建立以来,所有千石以上,至今还存在的列侯勋贵,元老大臣,无论长幼,都已经早早的聚集在这紫禁城北阙前,等待着朝觐天子。
不少等待的无聊的人,暗地里开始用眼睛余光竖着那些往日里尊贵无比的大人物。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事实,越是敕封长久的列侯高门贵族就越是抱团。
然后他就开始心算着还有哪些庞然大物没有来,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九州其余八州的藩王,几乎千石以上的列侯都来了。至于那些藩王,五年前就不再参与任何朝议了,自然也包括了这一年一度的大朝议了。
不过,他有意无意的遗漏了一个人,暗衣卫大统领武素问。暗衣卫,悬在武朝官员脖颈上的一把刀,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看到他们,虽然他们的大统领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如玉公子。
武朝制度,大朝仪,平明谒者治礼,引次入殿门。
文武百官,勋贵大臣,列侯贵族,将开始按照等级爵位官职先后入宫,觐见天子成化帝。
宫殿之中,成列车骑步卒卫宫侍郎,自紫禁城城门直至宣武殿,沿途设立无数兵旗,彰显天子威势,表明武朝以武立国,以武兴国,以武强国。虽然近几年来儒家大兴,但一时之间难以改变千年以来的国策。
宣武殿前,文武分成不同序列,在礼官的引导下次第入宫。
在差不多天边的鱼肚白终于显现,此时已经距离开始差不多有两个时辰时间,宫门打开,一个个身穿着绛衣的宦官列队走出宫门,最中间的自然是当今宦官第一人,刘瑾刘貂寺,在他身后,一人头戴天子十二旒,身穿玄黑色绣龙黄袍出场了。
大朝仪,终于开始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朝议()
在叶文看来,当今武朝的制度颇具西汉制度的味道。特别是天家的训示在某种方面更是达到了一模一样,不由得让人怀疑那个大名鼎鼎的武太祖是不是那个流氓皇帝刘邦天人转生而来,要不也不会设立那么多的法典来专制所谓的域外天魔,也就是天行者。
就例如说这天子衣冠,就和刘邦当时被萧何所制定的规矩,天子春夏秋冬朝会所穿的天子衣冠颜色,会因为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而变化。美其名曰“发天地指数,中得人和”。
而恰巧千年以来,除了当今儒家兴盛的时代会严格按照礼法形式,就连武太祖都不怎么遵守,这恰恰和刘邦当时一样,没怎么遵守所谓的发天地指数,中得人和,基本上爱怎么穿就怎么穿。
此刻平明刚过,鸡鸣炸响。
宣武殿内殿宫门大开,两列身穿甲胄的黑衣武士自殿内鱼贯而出,而后一连串地在天子御阶前齐齐跪下。刘瑾手持武律站出来,明明是侵占了三公士大夫的权益却没有任何人敢反抗,而后整个大殿就禁声了。
暗衣卫当前,貂寺出列,谁还敢出声,莫不是以为当今天子成化帝五年不动刀,那把天子之剑就生锈了不成。
随后钟鸣声响起,天子玉撵稍作停顿,而后以一个带有韵律的节奏行动起来,在他身后先是三公手持玉璧上前叩拜,起身跟随着皇帝御辇进入殿内,然后九卿六部众人跟随加入到成化帝的天子玉撵之后。
一路上,天子玉撵所过之处,无数臣子屈膝叩拜,再然后起身跟在后面,就好似一条贪吃蛇一般,天子玉撵后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最后成化帝抬脚走出天子玉撵,站在御用台阶之前,转身,虎视群臣,良久之后这才坐上了自己许久不再触碰的龙椅之上。
这时候,刘瑾适时的来到成化帝面前,叩首请道,“陛下,吉时已到,天子登临。”
成化帝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右手微抬,微微张口,“可。”
刘瑾离开转身,中气十足的大声传话:“陛下制曰:可!”
群臣叩首:“恭迎天子!”
三公传唱,九卿传唱,随后百官奇颂,使得天下百姓可闻。
天边的曙光绽放,随后三公带头,向天子献上贺礼,一块块翡翠玉璧被呈上去…
整个仪式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天色渐明,太阳彻底出现在众生头顶。
原本天子仪式过后还有东宫仪式,这也是叶文觉得武朝法制制约颇为类似汉朝的愿意。武朝同汉朝一样,也是两宫执政,皇帝的乾民宫以及太后皇太后未央宫。
但成化帝却是免了被未央宫东宫分权的地步,一切都在先帝杀母存子之后,武朝的军政权利全都集中在成化帝手中,如果没有五年前成化帝昏头之后九州分治的话。
整个宣武殿沉寂了许久,落针可闻,安静的让人感到可怕,儒生低眉顺眼,心脏悸动;武将却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口,众多高门贵族也都低下了自己的脑袋,不敢多看台阶之上的成化帝一眼。整个场景就好似前世课堂上老师将要向学生提问之时的样子,全都在躲避着成化帝的眼神。
在最前排的几位侯爵眼中却闪过莫名的意味,他们知道,正戏来了。自五年前成化帝下诏书签订万名血令以来,成化帝第一次出现在大朝仪之上,沉寂许久的成化帝此刻到底是睡狮醒来还是獠牙皆断呢,他们呢,很好奇。
特别是在成化帝隐匿后代替成化帝组织各种庆典的赵皇后今天没有出现。
整个宣武殿寂寥无声,伴随着成化帝手指有节奏的敲打在龙椅扶手上,成化帝终于开口了。
“众卿家,这金缕衣玉腰带,着实让朕看花了眼啊,何不披麻穿白?”
“臣有罪!”
成化帝话音刚刚落下,宣武殿殿内一片衣衫哗啦,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