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皇上疏请求在两个官位中辞去一个这件事,弟弟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的,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要使有一叫百呼的结局,总要设法把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少几成,那么晚节慢慢可以收场.现在因弟弟的陈述,不再专门写疏奏请,遇到方便仍然附上一片去申请,只要能在两席中辞退一席,也是大妙。
李世忠处,我准备去一信,一方面四巩卡应归我派员经收,银钱仍旧归他用。一方面他派人在西坎,封捆淮北的盐,与抢夺没有两样,请他迅速停止,看他如何回复?
本月接两次家信,交来人带给你看。鼎三侄会读书,很欣慰!他的眉宇间本来轩昂出众,而温弟郁抑太厉害了,一定有稍微出头的一天。弟弟的军队士气旺盛,可喜!但军中消息很少,看上去很旺盛,是不是有点骄?老子说:“两军对抗,哀者胜”,这个意思最要体会。(同治二年正月十七日)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
【原文】
沅弟左右:左臂疼痛,不能伸缩,实深悬系,兹专人送膏药三个与弟,即余去年贴手臂而立愈者,可试贴之,有益无损也。拂意之事,接于耳目,不知果指何事?若与阿兄是有不合则尽可不必拂郁;弟有大功于家,有大功于国,余岂有不感激不爱护之理?
余待希厚雪霆诸君,颇自觉仁让兼至,岂有待弟反薄之理?惟有时与弟意趣不合,弟之志事,颇近春夏发舒之气,余之志事,颇近秋冬收啬之气。弟意以发舒而生机乃旺,余意以收啬而生机乃厚.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借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曾屡次以此七字教诫春霆,不知与弟道及否?
星冈公昔年诗人,无论贵贱老小,纯是一团和气。独对子孙诸侄,则严肃异常,遇佳时令节,尤为凛凛不可犯。盖亦具一种收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流于放肆也,余于弟营保举银钱军械等事,每每稍示节制,亦犹本花未全开月末圆之义。至危迫之际,则救焚拯溺,不复稍有所吝矣。弟意有不满处,皆在此等上头,故将余之襟怀揭出,俾弟择其疑而豁其郁①,此关一破,则余兄弟丝毫皆合矣。
再余此次应得一品荫生,已于去年八月咨部,以纪瑞侄承荫;因恐弟辞让,故当时仅告澄而本告弟也。将来瑞侄满二十岁时,纪泽已三十矣。同去考荫,同当部曹,若能考到御史,亦不失世家气象。以弟于祖父兄弟宗族之河,竭力谒诚,将来后辈必有可观。目下小恙,断不为害,但今年切不宜亲自督队耳。(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
【注释】
①择其疑而豁其郁:意思指释去疑团使忧郁的心情豁然开朗。
【译文】
沅弟左右;
你左臂疼痛,不能伸缩,实在深深挂记。现专人送膏药三个给你,就是去年我帖手臂马上就好的那种,可以试试,有益无害。你说不满意的事经常听到看到,不知所指什么?如果是与兄长意见间或有不合的地方,那尽可不必郁抑。弟弟有大功于家庭,有大功于国家,我哪有感激不爱护的道理?
我对持希、厚、雪、霆几位,颇能自觉做到仁让兼至,哪有对待弟弟反而薄情的道理?只是有时与弟弟的意见兴趣不合,弟弟的志趣,接近于春夏发舒之气,而我的志趣,接近于秋冬收啬之气。弟弟的意思是认为只有既发才会生机旺盛,我的意思凡事收啬反而生机厚实。平日喜欢古人说的“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觉得惜福之道,保泰之法,没有比这句话更精当的了,曾经用这七个字教诫春霆,不知他和你说过没有?
星冈全过去待人,不论贵贱老小,纯粹是一团和气,只有对待子孙侄辈,则严肃非常,逢年过节,尤其凛然不可侵犯,也正是具有一种收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过得太放肆了。我对于弟弟营里保举银钱军械等事,经常要稍微节制一点,也好比本着“花未全开月末国”的意思。到了危险急迫的时候,那么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再有什么吝啬了。弟弟有不满意的地方,都在这种危迫关头,所以将我的心情揭示出来,使弟弟释去疑团而豁然开朗,这个关键一说破,那我们兄弟便没有什么不合之处了。
再者,我这次应得一品荫生,已在去年八月咨部,以纪瑞侄承荫.因恐怕弟弟辞让,所以当时只告诉了澄侯而没有告诉你,将来瑞侄满二十岁时,纪泽已三十岁,同去考荫,同当部曹,如能考取御史,也不失世家气象,以弟弟于祖父兄弟家族之间,竭力竭诚,将来后辈一定有可观的.眼前小病,决不为害,但今年决不适宜亲自督队.(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致九弟·述纪梁宜承荫
【原文】
沅弟左右:臂疼尚未大愈,至为县念。然治之之法,只宜贴膏药,不宜服水药。余日内当赴金陵看视,正月当成行也
尝奉寄谕,知少荃为季弟请二品恤典传,予谥建祠,一一允准,但未接阅谕旨耳。陈栋之勇既好,甚慰甚慰!纪梁宜荫一节,予亦思之再四,以其目未痊愈,读书作字,均难加功。弟且有功于家庭根本之地,不将为同气之冠,亦为各族所罕①,质谱祖父在天之灵,亦应如此。
九伏洲北渡之贼,果有若干?吾意尚以南岸为重;刘南云王峰臣两军,幸勿速调北渡。盖北岸守定安合无庐舒五城,此外均可挽救,南岸若失宁国,则不可救矣。(同治二年正月廿七日)
【注释】
①罕:罕见。
【译文】
沅弟左右:
你右臂痛还没有大好,很是挂念。然而治疗方法,只适宜贴膏药,不适宜吃水药。我近日当到金陵看看你,正月会动身。
常接家信,知少荃为季弟请二品恤典立传予溢建祠,都一一批准,但没有接到圣旨。陈栋的士兵好,我很高兴。纪梁宜荫这件事,我也考虑了好久,因他眼睛没有好,读书写字,都难以用功。弟弟有功于家庭根本之地,不仅为同气之冠,也为各族中罕见,就是去问祖父在天之灵,也应该这样。
九伏洲北渡的敌军,到底有多少?我的意思还是以南岸为重要,刘南云、王峰臣两军,最好不要马上调他们北渡,因在北岸守定安、合、无庐、舒五城,其他的都可以挽救。南岸如果失去宁国,那就不可救了。(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日)致九弟·述奏议乃为臣之事
【原文】
沅弟左右:弟之谢恩折,尚可由安庆代作写代递,初膺①开府重任,心中如有欲说之话,思自献于君父之前者,尽可随时陈奏,奏议是人臣最要之事,弟须加一番工夫。弟文笔不患不说明,但患不简洁,以后从简当二字上著力。(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
【注释】
①膺;荣膺,荣任。
【译文】
沅弟左右:
弟弟谢恩的折子,还可由安庆代作代写代递。这次荣膺开府重任,心中如有想说的话,要贡献在君父之前的,可随时陈奏。奏议是做臣子的最重要的事情,弟弟要下一番工夫,弟的文笔毛病不在不详细明白,而是不简洁,以后要在“简”“当”二字上用力。(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
【原文】
沅弟左右:辞谢一事,本可浑浑言之①,但未收回成命,已请筱泉子密代弟与余各拟一折矣,昨接弟咨,已换署新街,则不必再行辞谢。吾辈所最宜畏人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及部下营哨官属,又其次乃畏清议。今业已换称新衔,一切公文体制,为之一变,而又具疏辞官,已知其砂出于至诚矣。
弟应奏之事,暂不必忙。左季帅奏专衔事之旨,厥后三个月始行拜疏;香琴巡抚及侍郎后,除疏辞复秦二次后,至今未另赛事。弟非有要紧事件,不必专衔另奏,寻常报仗,仍由余办可也。(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注释】
①浑浑言之:含含糊糊说说的意思。
【译文】
沅弟左右:
辞谢这件事,本来可以含糊说说,只求收回成命,已请筱泉、子密代替你和我各拟了一个折子。昨天接到弟弟的公文,已换了新衔头,那就不必再辞谢了。我们这些人最适宜畏惧敬慎的,第一是以方寸为严师。其次是左右近习的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以及部下营哨这些人。又其次是畏惧清议。现在已经换了新衔,一切公文体制,便都为之一变,而又官奏疏辞官,便知道这不是出于至诚了。
弟弟应奏的事,暂时不必慌忙。左季帅奉专衔奏事的旨意,以后三个月才开始拜疏。雪琴当巡抚及待郎以后,除了疏辞、复奏两次,至今没有另外奏事。弟弟除自非有紧要事件,不必专衔另行奏告,平常报仗,仍由我办。(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
【原文】
沅弟左右:专丁送信,具悉一切,所应复者,仍条列如左:
一、折稿皆轩爽条畅,尽可去得。余平日好读东坡上神宗皇帝书,亦取其轩爽条畅,弟可常常取阅,多阅数十遍,自然益我神智。譬如饮食,但得…般适口充肠,正不必求多品也。金陵战事,弟自行具奏亦可,然弟总以不常奏事为妥。凡督抚以多奏新事,不袭故常露面。吾兄弟在此鼎盛之际,弟于此等处,可略退缩…步。
一、鲍军仍须由大胜关进孝陵卫,决不可由下面绕来。待过中秋后,弟信一到,余别咨鲍由南头进兵。
一、弟骤添多管,与余平日规模不符;然赋势穷蹙①之际,求合围亦是正办,余亦不敢以弟策为非。恽中丞余曾保过,凡大臣密保人员,终身不宜提及一字,否则近于挟长,的于市恩。此后余与湘中函牍,不敢多索饷项,以避挟长市恩之嫌。弟不宜求之过厚,以避尽欢竭忠之嫌。
一、江西厘务,下半年当可略旺。然余统兵已近十万,即半饷亦须三十万,思之胆寒。弟处米除每月三千石外,本日又解四千石矣。(同治二年七月廿三日)
【注释】
①穷蹙:极其紧迫、窘迫。蹙:窘迫。
【译文】
沅弟左右:
专人送来的信收到,知悉一切,所应该回复的,分条列于下面:
一、秦折稿子都气轩文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