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76章

北侯-第76章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你先下去休息吧!”想了半天的李从年,知道为什么皇太极还没有动静,原来他是想平定内乱。

“是!”严明双手抱拳退了出去。

“对了!那些银子运到永城没有。”李从年朝旁边的李默问道。“已经运到了,这是徐军师传来的飞鸽传书。”李默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李从年道。

当初在大凌城的时候,王大虎的破虏军发现了价值三百万两的黄金和珠宝,这些东西李从年并没有拿出来,而是让破虏军运往永城,作为安置流民,招募新兵之用。

这并不是李从年贪心,而是李从年觉得这些银子拿出来大家分掉,不过一个才得几两银子,可是如果用着些钱去练兵,去屯田,那自己能招募多少的兵,存储多少粮食啊!这也是为什么李从年不把缴获银子拿出来的原因。

“对了!我们派下去乡镇组建各村义勇队的情况,怎么样了!”李从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有些困难!”李默脸上有些迟疑,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也学会这么扭捏了!像个娘们似的!难老子是能吃了你不成”李从年白了李默一眼,这家伙什么时候学会说话吞吞吐吐了!

“主要是有些兄弟去到人家乡镇,抢夺财物,侮辱妇女!所以......”李默见李从年这么说,徐徐倒出了话语。

原来李从年为了壮大明的军事力量,从明军里抽调一些伤残的士兵退伍到各乡镇,组建义勇队,毕竟现在明军的军事力量还是太弱了。

他不想动用来野战部队做别的事情,如果义勇队成立了之后,李从年就可以从后勤,杂事里征召更多的青壮来!。

原本李从年想来,让这些受伤不能当兵的明军士兵,下乡去组建义勇队,一来能让这些士兵有个归属,二来也能发动百姓们,参与到保家卫国的行动中来,壮大明军事的力量。

从后世来的他,当然明白人民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

可没有想到,这些退伍士兵中的几个败类,竟然见钱眼开,抢夺财物侮辱妇女,这和鞑子有什么区别,这些士兵破坏了明军在地方上的名声,那些老百姓无不咬牙切齿道。

“杀!都杀!这些败类不仅破坏明军的声誉和形象,也让老子的脸都给丢尽了!刘明,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杀!”李从年义愤填膺的摔掉桌子上的碗,怒气冲冲的朝站在一旁的刘明冷笑道!

“杀!将军,属下认为,这些人死有余辜,应该杀无赦!”刘明冷冷站在李从年的身边满目森然。在他口中仿佛那些犯事的士兵,不过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一般,刘明语气里根本就没有感情存在。

在忠义军中,如果说最让人害怕的,那么莫过于军法司的人了。

这些身穿黑衣头军帽,右臂佩戴着特制三条白色条纹的执法军士,每一个人都和他们的老大刘明一样,整天绷着个脸,好像谁欠他钱似的。

只要有犯事的明军士兵被他们抓到,不死也脱层皮。而且这些执法军士一点人情也不认。

所以在明军中,刘明的恶名可以说是小儿啼哭的类型,军法司是李从年根据后世军队,搞出来的宪兵队,由李从年直接管辖,而刘明就是军法处的副校尉,负责具体事务。

听见刘明的话,李默在心里打了个寒颤,看来这些犯事的家伙,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自从军法处成立后,就杀过无数触犯军法的士兵,而刘明也被士兵们称作是暗夜屠夫!

刘明听见这个称呼,似乎反而很高兴。李默听李从年讲,这个刘明,祖籍山东人,原本也是个小康之家,家里还有几十亩土地。后来鞑子入侵,他全家都被鞑子杀了,刘明一气之下投奔了忠义军,被李从年看中,当了明军的军司副校尉。

看到军法处的好处,李从年奏请崇祯在京师架设了一个新的部门,军法司,专门管理军人的军纪。

这个属于监察司的部门,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处理军人的违法乱纪就不下数十次,起到了很好的维持军队法纪的重要作用。

“不错!这些家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把这些败类的人头,传阅三军和各乡镇,我要让所有人都都知,只要触犯了我大明的军法,不管是谁,我李从年绝不留情!”

想到李从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是!”刘明满目森严朝大堂外走去。

☆、第九十章 侯府生活(1)

第九十章 侯府生活

天空中的太阳刚刚露出半个脑袋,在它周围的云彩因为金黄色光芒的照射下,散发着迷人的彩霞,在初生的朝阳沐浴下,位于京师宽大的院子里,作为镇北侯府邸的这座宅院,据说还是信王时候的王府。

这座高贵大气的昔日王府,如今成为了显赫一时镇北侯李从年的府邸,本来李从年住着吴襄送给自己府邸,却因为崇祯的一道圣旨,他只得从原本的府邸搬到了这个新的侯爷府

此刻在侯爷府的后院里,闻名天下的镇北侯却穿着一身白色的内衣,嘴里正缓缓的呼着气,满脸平静的对初生的朝阳,眯着眼睛,慢慢挥舞着手里的钢刀。

自从李从年发现自己的来到大明之后,特别是大凌城的以明军胜利之后,整个历史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李从年原本的认知,发现事情的发展,根本就没有按照李从年原本设想好的计划前进着。

对于那些朝政的改革,或许会有人认为李从年的那些改革,都是胡闹,根本不符合历史规律的,可是说这话的人忘记了李从年所处的时代。

现在大明可以说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大明如果再不改变的话,就有可能走向覆灭。毕竟在华夏的历史上,有个哪个朝代能在内乱和外敌入侵,天灾人祸的双重冲击下而不覆灭呢!

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不是崇祯逆天而行,苦苦支撑大明的天空,大明恐怕根本就无法撑过十几年才被李自成所灭呢!

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在这种时局大变,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李从年的出现,无疑让那崇祯看到了挽救大明的希望,在这条道路上谁敢阻挡崇祯,就是和天下作对,和崇祯心里那拯救大明的热血作对,这样的人崇祯对付起来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古人说匹夫一怒血贱五步,将军一怒浮尸千里,而天子之怒却是伏尸百万,血流遍地。虽然在这个时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已经可以左右朝政,可是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谁又敢触身为帝王崇祯的眉头呢!除非这个人不想活了。

在封建社会,有皇帝的支持做事,和没有皇帝的支持做事,往往会形成两个相反的结果,当初张居正就是在万历的支持下进行改革,可也因为长大后的万历不再支持张居正改革,让名响大明的万历新政在运行了十几年就胎死腹中。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张居正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改革是伤害大多数同僚的利益,那些官员士绅怎么会同意这些改革呢!

如果不是崇祯的支持,李从年哪里来的胆子敢进行这些改变,虽然是为了华夏未来的命运,但是没有崇祯无限的信任话,李从年在朝局上根本寸步难行,恐怕他的小命都不保住,还谈什么改革。

而在李从年原本的想法里,他打算当个明末的军阀,操练新式大军和鞑子厮杀,挽救大明做一个力挽狂澜名将。

☆、第九十章 侯府生活(2)

可是事情的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现在不仅他成为了原本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镇北侯,成了崇祯的左膀右臂,协助崇祯处理朝政,而吴三桂和祖大寿也分别被封为侯爷之位,被崇祯安排在南方和辽东。

这在原本大明的历史上,这些东西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或许因为自己的出现,打乱了历史的进程,让原本的历史走向了另一条支线。

对于这一点李从年心里茫然一片,他不知道这个历史的改变是好事是坏,李从年只知道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在也不能回头了。

而且当李从年看到那些用繁体字书写的奏折,头脑发昏。一个在现代被简体字摧残了几十年的人,让他突然出现在用繁体字的大明,这可是不后世那些狗血小说里,主角爆发王八之气一到古代就变成天才儿童的情节。

再说对于政务李从年也没有什么经验,他知道的只是后世那开放的见闻,至于怎么去改革李从年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所以才有他缓慢中改革的举动。

“喝!”原本一动不动李从年,嘴里大喝一声,扬着手里锋利的钢刀,操练起来大明军中的杀伐刀法来,作为大明军中实用的刀法,虽然简单却是经过百年演变出来,刀刀都能要人命,夺人心魄。

很快,一套刀法就被李从年耍了一遍,在温暖的阳光的照耀下,李从年循环用刀。脸上屏气凝神的望着不远处竖立的木桩,双眼目不斜视,手里奋力挥舞着凌厉的一刀:“杀!”

晶莹透明的汗水在阳光的发射下,发着五彩的莹光,为李从年平添了几许英武的气息,那个木桩在被李从年的刀锋斜劈过去,成了两节。

整齐的横斜切面,显得十分的光滑,这把锋利的钢刀,是大明皇家锻造局的能工打造的,异常的锋利的,刀作为战场上的厮杀兵器,一直是战场上厮杀的主要武器。

刀讲究劈砍杀,特别是作为战场沙场上死杀的绝技,李从年手里施展的这十几招刀法虽然简单,可是从刀法中透露出来的肃杀气息,却是让旁边侍奉的李默心里满是赞扬:“侯爷的刀法又进步了许多。”

只见李从年在演武场上,或劈或砍,身体不停的做着翻滚,飞跃的动作。这把刀在李从年的手中刀光如风,刀气如林,就是站在他身后的李默,和被这几招里那寒寒的烈风,刮得他脸满脸生疼。

在李默看来,李从年虽然当上了显赫的侯爷,而且掌握着监察司的大权,可以说是整个大明这几年来的风云人物。

可是自从李从年帮助崇祯处理党争和废除宦官专权的基础后,李从年每天不是呆在监察司看到案件,就是在家里陪刘秀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