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52章

北侯-第52章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二章 狗日的汉奸(2)

范文程喋喋不休,嘴里滔滔不绝的摸样终于惹怒了李从年。〃范文程!老子朝你妈!〃

在场的李从年实在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个范文程开口闭口的说天命,这让他想起了后世的某位猪狗文人,被人刮了一个大嘴巴的教授,整天把天命挂嘴边,为以前的屠杀吹嘘。

难道这死得那些人都是死有余辜,他们应该乖乖的举手投降,改变衣冠,口里对鞑子自称奴才,去轻吻那些主子的脚。

〃啪!〃一个重重的大嘴巴,把范文程扇得头昏眼花,满眼冒星。

李从年看到站在原地晃悠的范文程,这种厚颜无耻的家伙,要好好教训他才知道卖国的下场。

〃去你吗的天命,如果鞑子真是天命所归,那为什么辽东的百万汉家子弟哪里去拿?既然是天命那些百姓为什么要逃跑。难道他们都是吃饱了撑的?

每天过得生不如死胆颤心惊,脑后还留着一根猪尾,害怕哪一天,不知道怎么得罪了鞑子,全家都送了命,这就是你说的天命所归。〃

一想起后世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李从顿时怒火打起。〃你他妈的没良心,为了荣华富贵为鞑子卖命,可是百姓们却是还有羞耻心的。

再说,你是读圣贤之书的?圣人云,华夷之防大于川,你这狗汉奸,少他妈的给老子,提这些天命的东西。

李从年恨不得把这个范文程剉骨扬灰,以泄心头之恨。

〃范文程,老子告诉你为了荣华富贵,昧着良心帮着鞑子祸害百姓,还有理了。老子今天打死你!为我父母报仇!〃

平日里看着不爱多话的李福生,突然上前状若疯狂的对着范文程拳打脚踢,大有要打死范文程的举动,吓得旁边的王彪和李默等人连忙把他拉住。

最后李福生还不解气,用嘴狠狠的咬住范文程的耳朵,用力一扯,范文程那只狗耳,被他扯了下来。

在现场围观的吴三桂和祖大寿突然心头涌现出一股莫名的寒意,李从年的这些手下真是太厉害了。

李福生嘴里含着血,怒气冲冲朝范文程吼道:〃既然你这个狗汉奸,听不见百姓的惨叫声,老子今天就把你这耳朵给卸了。〃李福生的父母在鞑子入侵的时候,全家都被鞑子杀死了。

如此的深仇大恨,叫他如何能冷静得下来,特别是范文程嘴里左一个天命,右一个活该,让李福生心里的怒火再也忍受不住爆发出来。

只见李福生说完,又想上前去咬范文程的另一只耳朵,旁边的李从年和吴三桂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叫人把李福生拦住。

〃你放心,现在我李从年不会杀你的,就让你去京师,交给皇上处置吧!到时候,你抱着你的狗屁天命一起下地狱吧!把他带下去。〃李从年右手一提,把他从李福生的怀中拉了出来,狠狠摔在地上,最后忍不住又他背上揣了几脚。

〃呼呼!〃一旁的李福生满嘴是血,瘫坐在地上喘气。〃没想到,你小子也有发怒的时候啊!〃李从年站把李福生从地上拉起来,大声笑道。

☆、第六十二章 狗日的汉奸(3)

旁边的吴三桂也祖大寿也是满脸的震惊,他们没有想到李福生竟然会如此失态,不过范文程这种嚣张的态度,就是吴三桂和祖大寿等人,也想狠狠的把范文程揍一顿。

李福生平息了心里的情绪站起身来,脸上有些歉意的看着李从年和在场军将,面上满是歉意道:〃对不起,祖大帅和诸位同僚了,刚才属下一时激动还是忍不住,还请诸位将军见谅啊!



李福生这顿发泄下来,让埋在心里煞气消散了去多,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的祖大寿和吴三桂的等人,望着范文程那半死不活的欧阳,心里不禁暗暗为李福生叫好。

〃老李,看不出啊!你也是英雄人物啊!怎么样,暴打这狗汉奸解气吧!〃旁边的王彪拍着李福生的肩膀,脸上调侃道:〃主要是这家伙说的话太气人了。〃

〃这才男子汉嘛!改天老子抓到死硬的汉奸,和鞑子都交给你解解气。〃王彪脸上不以意,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快意恩仇,血溅五步,

吴三桂们原本还以为,李从年会招降这个狗汉奸,可却没想到李福生也他们一样,对这些狗汉奸痛恨万分,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投降并不可耻。

毕竟,是被人所迫的嘛!可耻的是,为昔日的屠夫,鼓吹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为这些屠夫的屠杀行为,进行辩护。

这种人,是这个时代士族最看不起的人,要不然身为李福生一听见有人为鞑子辩护,怎么能发飙呢!

可怜被拖吸取的范文程,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宽大的褂子官服,也被李从年印上了几脚印。,右耳血肉模糊,浑身无力被李从年的亲卫拖了下去。

〃福生息怒,像这种出卖自己祖先的人,根本就不值得你大动肝火,咱们还是把他交给皇上,让皇上处理吧!〃王彪劝慰着李福生道。

看着被拖下去的范文程,王大虎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这些狗汉奸投降,还投降得理直气壮的。真是不知羞耻。〃这种让人厌恶的人,一定得死。

在通往京师的路上,尘土飞扬,空旷的官道上,缓慢走来支支五六千人的队伍,人影憧憧,威风凛凛,这支冲战场上存活下的百战勇士,一步步打得坯实官道上,挥洒着他们应得的荣誉。

一面面迎风的军旗,代表着他们的身份。而且在前面开路的三十多骑穿着飞鱼服,腰挂秀春刀的锦衣卫,一股威严的气息从他们身上弥漫出来,从他们高昂的鼻梁上,路边的行人都知道这群人来头不小。

官道上来往路人商贾,望着旗子上飘荡的李字和吴字大旗,纷纷指指点点的,有些消息灵通的行商们更是满脸激动。

只是前面带路的锦衣卫,让这些商人和路人们纷纷停在路旁不敢逾越,虽然崇祯时期的特务力量已经被削弱了许多。

可是百年来锦衣卫立下的赫赫威名,还是让普通的百姓无不胆战心惊的。

说起锦衣卫,大多数都会认为,锦衣卫就是皇帝专门用来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的,其实这是大多数人对锦衣卫的误解,要知道凡是都有利和弊。

大明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在大明洪武十五年,设置了锦衣卫,用来见监视百官的贪污行为,原本锦衣卫的职责是护卫皇宫的亲卫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

而后来明太祖稳固自己的统治,使锦衣卫的权力不断扩大,兼管刑狱、侦察、缉捕盗贼奸党、监视文武百官,一时间锦衣卫权利滔天,无人能及。

☆、第六十三章 进京(1)

第六十三章 进京

锦衣卫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常由功臣、外戚充任,设同知、佥事等官职,其下有官校,专司侦察。

而且锦衣卫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南镇抚司理全国军匠之刑狱。

北镇抚司专及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酷烈。锦衣卫屠杀文武大臣,□□各地人民,罗织大狱,捕人甚众。

其实锦衣卫的〃职业历史〃到明代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汉朝汉武帝时设置〃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之众的〃司隶校尉〃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个职业的雏。

,到魏晋时期曹操因为生性多疑恐〃中丞,司隶不为己用。〃进而设立了规模更为庞大的〃校事〃、〃典校〃及其附属机构,正式确定了这个神秘的特务机构在中国历朝政府中的地位。

再到后来南北朝时的〃侯官〃、唐时的〃内卫〃一直到明朝的〃锦衣卫〃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只不过到了明代,把汉武帝时的司隶校尉、绣衣直指御史这类专设监察官职正式化了。

锦衣卫〃私查舞弊,拱卫京师,独捍皇权,察录妖异〃的特务性质最终连同组织形式终于正式被〃确认〃下来,并得到了他正式的名分而已。

可是到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却发现锦衣卫的权利太过于庞大,已经到了无人能制的地步,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正式废除锦衣卫。

可后来的靖难成功,却又让锦衣卫死灰复燃,明成祖在登基之后重新启用了锦衣卫,使锦衣卫的特务性质进一步加强。

纵观明朝特务统治和文官集团以及宦官集团弥漫至明朝灭亡。除了宦官和特务的权利都来至皇帝之外,文官集团已经伴随着科技制度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了大明统治下一个庞大的权利怪物。

为了压制文官集团势力,历代的明朝皇帝不得不启用特务和宦官刀盾来和文官集团相抗衡。

后来的东厂、西厂以及正德皇帝一朝设立的内厂,特务势力和宦官集团仗着皇帝赋予的权利,不断和文官集团互相抗衡着。

这种权利的抗衡一直到了崇祯上台之后,就被打破了,由于崇祯皇帝是文官集团捧上去的,所以上台之后,他废除了特务特权,削弱了厂卫的力量。

可是后来崇祯皇帝却发现,自己身边竟然没有依仗的力量,事事都得听文官集团的,重大的事情如果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他发出的政令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渐渐的崇祯知道了文官势力的强大,没有办法之下,崇祯不得不启用权利已经大为削弱的锦衣卫。

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10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9处。

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纵观有明一朝的锦衣卫,既出过袁彬,牟斌这样比较正直的指挥使,也出过马顺,纪纲一类的走狗,酷吏。

☆、第六十三章 进京(2)

既有过对万历中日战争中出色的情报战,及其对蒙古贵族策反等表现,也有过依附东厂,妄杀忠臣的卑劣行径。

但总的来说其职能主要还是为明朝皇帝监视臣民,起到了制裁士大夫阶层的不轨行为和预防可能的叛乱,同时负担相当部分国防及情报工作。

明朝的皇帝有了锦衣卫这样血腥的统治工具,监督士大夫阶层行径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有明一代的锦衣卫,基本是文官,宦官两大政治集团的□□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