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如果没有李大人,怎么会有咱们的今天?〃旁边的忠义军上下将领不由得附和道。
〃可是,如果要是有一天朝廷让怎么背叛李大人呢!〃一旁的林起接过李福生递过来的眼神。
顿时明白过来,嘴里继续说道,作为被李从年任命为情报司司长的林起,眼下最关心的是忠义军里面,谁对李从年最为忠心。
〃谁敢对李大人不利,老子王彪就先砍了他。〃听见林起的话,旁边醉意朦胧的众军校顿时酒都醒了一半,他们知道林起说出的话,代表着李从年试探他们的态度。
如果表现得犹豫不决的话,稍有不慎恐怕他们都不能活过明天的太阳了。
虽然林起提出的问题,颇有些刁难的味道,可这也是忠义军早晚要面对的问题,既然他们已经是一个利益团体了,林起不得不为李从年考虑,为他们这个利益团体考虑。
众人都没有说什么,旁边有些昏昏欲睡的王彪却是率先嚷了起来,这不得不让众人对王彪另眼相看。
〃就是啊!我王大虎也赞成王彪大哥的话,那个狗屁朝廷何曾管过我们死活,咱们能有今天都是李大人的功劳,兄弟说是不是啊!〃王大虎知道他不是李从年的心腹,别人对他能当上破虏军的军长,颇有些微词。
如果他再流露出对李从年不满的话,恐怕他早就被自己的手下抓起来了。
现在的忠义军可以说已经是李从年的私人武装了,经过李从年半年现代化模式的改造和制度的完善,忠义军对李从年来说已经他手里最锋利和最顺手的刀了。
王彪的话引得在场的忠义军将校纷纷附和,忠义军的成立和改变都可以说李从年一人的功劳,众人心里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将来真的出现林起说的事情的话,在场的将校都决定站在李从年这一边。
〃众家兄弟都是好样的。〃作为亲卫军副军长,李福生的态度在在场的将校看来,都是李从年的态度。
〃只要跟着咱们李大人,何愁荣华富贵不得,鞑子不覆灭。眼下咱们大人虽然不过是一个卫所千户,可是这并不代表怎么大人的成就就止步于此。〃
李福生环顾了四周,双目炯炯有神的望着周围各军的将校,眼下虽然忠义军还很弱小,可是深知李从年心里抱负的李福生却不得为李从年先做打算,他们这些人身上已经深深打着了李从年的烙印,没有了李从年他们在这个时代根本寸步难行。
〃只要咱们跟上大人的步伐,成为他手里锋利的钢刀,坚实的盾牌,永不停顿的长矛,这天下,我忠义军何处去不得。〃李福生脸上斩钉截铁的话,让众人听得热血澎湃的,在场的将校都站起身来,朝李福生宣誓道:〃我等此生愿意追随李从年大人,至死不变,如违背誓言,天诛地灭。〃
〃大人,你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忠义军的力量,众家兄弟的誓言啊!〃李福生心里一阵激动,这众人齐心,这天下忠义军何愁去不得,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了。
☆、第四十四章 洞房(3)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自从大婚后,李从年每天催促着士兵的训练,往返与田地与军营之间。
作为这个时代的依仗,李从年不得不对忠义军给外的看重,不知道什么原因。
自从他成亲之后,整个忠义军上下对李从年的态度更加恭敬了,而且那些将校对于训练的热情也格外强烈。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可是士兵们自发的训练却让李从年十分欣喜,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来自现代的李从年奉行的道理。
在李从年的滋润下,刘秀兰身材日渐丰满起来,举止上下都透着成熟妇人的风韵。
而杨娇蓉更不必说,原本已经成熟迷人的更是像成熟蜜桃,让人不自觉想要把自己陷入进去。
在这两个多月里,在夏天抢种的粮食已经到收获的时候了,由王师明加大了对永城土地水利的改造,为粮食大丰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其实每逢大旱或者是水灾,原因都是出在水利方面,这是因为水利这种事情,需要长远打下基础,短期内根本做不出什么功绩来,所以那些当官的为了自己的政绩考虑。
不会舍己为人进行水利建设的,这也是为什么每逢天灾来临,总会对天下百姓造成大的灾祸的。
望着仓库里堆满的粮食,李从年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下忠义军不会在为粮食发愁了,只要在过几年,粮食多了之后,忠义军就能再次壮大了。
在李从年的想法里,他原本是想把忠义军发展到五六万人的时候,才和鞑子战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忠义军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让忠义军源源不断的发展壮大,可是建昌城派来的一个使者,却是让李从年原本的计划彻底打乱了。
〃你回去告诉总兵大人,这次大战,我李从年义不容辞。〃在县衙的大厅里,李从年接见了从建昌城来的使者。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兵围大凌河城,孙承宗闻,驰赴锦州,遣前部吴襄、宋伟救援。
此次后金强兵突然袭击辽东前线,孙承宗猝不及防,惊闻之下急忙抽调各路兵马组建大军以救援大凌河前线,以图集中优势兵力击退皇太极。
而这次使者带来的消息,却打乱了李从年的计划。
〃大人!听说建昌城来使者了?〃身着盔甲的李福生大步走进大堂,朝李从年施礼问道。
〃恩!这是总兵大人让人带来书信,根据孙督师的意思,总兵大人让我带兵赶到大凌河集合,共同击退贼首皇太极率领的大军。〃
李从年负着望着大堂外,脸上一副感叹的摸样。〃那大人的意思?〃
略略看过李从年递过来的书信,眉宇间有些皱着眉头,眼下正是忠义军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却没想到皇太极围攻大凌河,竟然打乱了忠义军的计划。
李福生虽然比任何人都还要想和鞑子战斗,可是身性沉稳的他,却事情发展的发展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
这也是为什么有大事,李从年总是喜欢找李福生商议的原因,因为在李从年看来,李福生往往能给自己提供不一样得建议。
☆、第四十五章 出击的决定(1)
第四十五章 出击的决定
〃我决定忠义军全军出击,让鞑子见识我们忠义军的厉害。〃李从年身上散发着凌厉的杀气,既然鞑子敢来,他又何须怕呢!大不了在重新奋斗两年。
〃恩!既然全军出击的话,属下建议让各军凡是副职位的将官留下,然后抽调各村的义勇队组建新的军队,守备永城。〃既然李从年已经决定出击了,李福生就替李从年完善作战方案。
〃恩!〃李福生能抓住问题的重点,这让李从年对他十分的满意。当初李从年在忠义军设立副职,就是希望遇见事情的时候,能快速的架设新的部队,能让那些士兵尽快熟悉军队的生活和作战任务。
〃李默!〃李从年大声喊道。
〃属下在。〃在门外当值的李默发声走进来答应道。
〃你马上派人到各军营让各军校尉来大堂商议大事。〃李从年大神喝道。
〃属下遵令。〃李默大声答道,然后退出去安排去了,大战一触即发。
无数的将校聚集在县衙大堂里,个个身穿盔甲腰挂武器,一时间大堂里一片冰铁之声四起。
各军的将校都是接到李从年的军令,来到大堂的他们知道李从年打算全军出动,去大凌河抵抗鞑子的时候,人人面上满是激动,埋藏了大半年的怒火,今天终于要要爆发了。
〃大人!〃李从年从后堂身披盔甲,带着李默走进大堂来到主位坐下。
各军的军将立马安静下来,齐声朝李从年高呼施礼,然后挺着直直的身子,望着主位上的李从年。
〃诸位兄弟,咱们努力半年,苦练了半年。今天终于是咱们忠义军出击的时候了,本将已经接到了总兵大人的军令,他让我们忠义军十日内赶到建昌城听候调遣。〃
李从年站起身来,手按腰间的钢刀,威风凛凛喝道:〃现在传本将令,各军副职将佐全部脱离本部,留在永城进行新的军队组建工作,然后自动转为正职。〃
听见李从年的话,在场的军将满是屏气凝神,个个紧张的望着李从年等他发布后面的军令。
〃王彪!〃李从年拿着从令牌的盒子里抽出一面军令牌喝道。
〃属下在!〃王彪闻言精神一阵,连忙站出身来双手抱拳朝李从年答道。
〃本将任命你为先锋官,率领黑旗军为我军前锋。〃李从年把手里的军令牌交给王彪道。
〃属下遵令!〃王彪得令接过李从年递过来的军令牌,眼中满是兴奋。
窝在永城这半年,王彪早就想好好打一仗了,他要让李从年看看,自己是有本事的,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亲卫军军长李福生听令,本将命令你所部为中军跟随本将行军。〃
〃得令!〃
〃破虏军王大虎接令…………〃
等分配完任务之后,李从年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对手下这些军将沉声说道:〃这次出征,咱们要抱着必死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
〃不成功便成仁。〃无数军将跟着李从年高呼起来,大明男儿的热血已经沉默许久了,是该奋起的时候了。
☆、第四十五章 出击的决定(2)
对于这次出征,根据计划徐明山和王师明留在永城打理后勤,帮助留下的军将组建新军队的事宜,李从年希望他们能稳固后方,以防万一。
县衙的后院里,已经宣布军令的李从年来刘秀兰的房间里,让刘秀兰和杨娇蓉帮忙他收拾出征要穿的衣物。
〃李郎,这次出征你可得要小心啊!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我……。〃刘秀兰满脸关切的拉着李从年的手,语气有些哽咽道。
虽然她知道李从年所做,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可是身为一个女人,她又怎么不担心自己的男人要上战场上厮杀呢!
战场上刀剑无眼,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刘秀兰所要做的只是祈祷上天能保佑李从年安然无恙而已。
〃这是妾身求来的护身符,希望它能保佑李郎在战场上安然无恙。〃刘秀兰的玉手上拿着她求来的护身符,给李从年戴上。
对于这次迷信的东西,原本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