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牛天赐传 >

第21章

牛天赐传-第21章

小说: 牛天赐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赐愿意去,他没看见过乡下。“等我告诉爸去,多要点钱,给他们买点点心拿着!”他不自觉的学着妈妈的排场。

爸答应了,并且把太太的旧衣裳给了纪妈些。太太的东西能偷的被雷公奶奶等偷去不少,爸不在乎这些物件,不过不应当偷,所以一赌气给纪妈这些东西。“我爱给谁就给;偷我,不是玩艺!”妈一死,爸直添脾气。

正是冬月将残,腊月就到的时候,天赐穿了不知多少衣服,脖上缠了围巾,戴上手套,厚棉裤把腿挤得直往外叉。将出太阳,他和纪妈出了城门。天气还好,太阳虽不很热,幸而没风。纪妈的眼非常的亮,抱着一包零碎衣服,满心的盼望。天赐提着一包儿点心——爸给纪老者买的。出了城门,纪妈雇了两头驴。天赐的心跳开了,他没骑过驴。纪妈很在行,两只脚翻翻着而不登镫,身子前仰后合的而很稳当。天赐被赶脚的搀上去,驴一动,他趴下了身,嘴找了驴脖子去。赶脚的揪住他的腿,重新骑好,纪妈一劲嚷扶着他!驴慢慢走开,天赐的厚棉裤只管旋他的腿,简直夹不住驴,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有时候要横着掉下去。他的脸发起烧,用力揪住软鞍子,眼盯住驴耳朵。驴晓得这是个外行,一会儿抬起头来闻闻空气,一会儿低下脖子嗅嗅尿窝儿,一会儿摇摇身上,一会儿岔开腿,抽冷子往起颠一下。天赐没有抓弄,觉得两脚离地很高,而头是在空中。走了不远,他的屁股铲了。纪妈说:随着驴的劲儿!他找开了驴劲,驴低他高,驴往前他往后,一会儿离了鞍子,忽然的落在鞍上找不着驴劲,而把自己颠得发慌。他没了办法,赶脚的没了办法,驴倒还高兴。天赐扫了兴,平日净和纪妈夸口,他会这个会那个,原来他治不住一头驴!况且肚子还饿了呢,没有这么饿过!冷空气,驴尿味,和上下的颠,好象使肚子没了底儿。虽然已在家中吃了两个鸡子,可是肚皮似乎已与脊背碰到一处,他好象能看见自己的身子已完全透光儿了。

幸而路旁有个野茶馆,摆着烧饼与麻花。滚下驴来,他吃开了烧饼。嚼着烧饼,他看明白了,原来已到了乡间;一路上他什么也没见,只看见了驴耳朵。啊,这是乡间!他不大喜欢乡间的样子:没有铺户,没有车马,四外都是黄灰的地,远处有些枯树。看哪儿都一样:地,树,微弱的阳光。偶尔有个行人,不是挑着点什么,便是背着粪筐,乡下似乎没有体面的人,也没有闲逛的人。他想城里。城里的烧饼多么酥!他不饿了,把没吃完的烧饼给了赶脚的。

紧走慢走,晌午了才到十六里铺。十六里铺只是一个小村,在田野里摆着,孤苦零仃的,村外有条大道,通到黄家镇。把着村口有个小铺,破石墙上贴着“你吸什么烟呀?哈德门!”石头很多,路上的石头缝里有点碎马粪渣儿。路旁高起一块好象用石堆起的河堤,堤上有堆着的秣秸与磨盘。门外有的爬着狗,有的站着一两个小孩,都叼着手指,瞪着眼看他们。门上很少有漆的,屋子都是平土顶,墙多半是石块堆起的。没有悦目的颜色,除了有一家门垛上贴着四个红喜字。也没有什么声音,天赐只听见一两声鸡叫;门外有老人晒暖,叼着长烟袋一声不出。处处都那么破,穷,无声无色,好象等着一点什么风儿把全村吹散了。连树木都显着很穷,树干上的皮往往被驴啃去,花斑秃似的。路旁有个浅坑,坑中水不多,冻成一层黑色的冰,冰上有不少小碎砖块。纪家在坑上的右边,几间小屋在一株老槐树旁藏着,树底下有几只鸡和一只鸭子。驴奔了坑去,孩子们开始跟过来看,大人们也认出来纪妈,大家很亲热的招呼她,可是眼都看着天赐。他滚下驴来,赶脚的把那包点心递给他。他立在坑沿上看着大家,大家看着他,都显着很傻,象邻村的狗们遇到一处那么彼此楞着。

纪老者出来了。他有七十多岁,牙还很齐;因为耳有点沉,眼睛所以特别的精神,四外看看,恐怕有人向他说话。小短蓝布棉袄,没结钮,用条带子拢着,露着胸的上部,干巴巴的横着些铜紫色的皱纹。背微弯了些。

“爹!”纪妈高声的喊。

“哎!哎!”老头子楞磕磕的笑了,眼中立刻有点不是为哭用的泪。“哎!回来了!好!”

“这是福官,”纪妈喊着。

“哎!少爷来了,好!哎,进来吧!长这么高了!”

天赐觉得这个老头儿可爱,他把点心包递过去,可是想不出说什么。

“给你买来的点心,爹!”纪妈扯了爹一把。

“哎,好!好!啊!”爹没的可说,泪落下来一半个。“哎,少爷,还惦记着我,哎,好!进来吧!”

纪妈的男人也出来,跟着三个小孩。他有四十来的岁,高个子,麻子脸,不说话。三个小孩都蓬着头,穿着短袄,有两个裤缝里露着鸡鸡的。

一进门,一大堆粪;粪堆旁立着个女人,比纪妈还老,可是小婶。“嫂子回来了?快屋里去吧!”她赶着去掀北屋的厚草帘子。邻居们也全跟进院来,在粪堆前站着看。爹笑着嚷:“都进来坐!进来!”没人动弹。爹又说了:“不进来,就走!”大家还不动。

屋子是一明两暗,很低很暗,土地,当中供着财神爷的纸龛。纪妈让天赐上东间去,一铺随檐大炕,山墙架着一条长板子,板子上放着一锅盖的棒子面饼,象些厚鞋底儿。天赐找不到椅子,只好坐在炕沿上。墙上有不少臭虫血,还有张薰黑的年画——“恶虎村”,他又遇见了黄天霸。看着这张旧画——天霸的刀上抹了一个臭虫——他又茫然了。没想到过,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家。

老爹在炕与板案之间转了个圈:“给少爷什么吃呢,哎?老大,先煮几个鸡子去!”老大还没说话,出去找鸡子。三个孩子以为爷爷是疯了,低声的问妈:“妈!妈!怎么爷爷要煮鸡子?鸡子不是留着卖的吗?”妈妈用袖子甩了他们一下子。爷爷没听见可是看见了,以为孩子们是要吃食:“哎,吃饼子吧!拿去吃!穷是穷,有饼子就吃,爷爷可不能饿着孩子们!吃去吧!”一人拿了一块饼子,眼还溜着天赐。纪妈已上了炕:“爹,你吃点心吧,少爷给你买了会子!”爹又笑了:“哎,我吃!我吃!少爷还惦记着我!自从你妈妈死的那年,我没吃过一块大饽饽!什么年月!哎,好!”他可是没去动手,眼睛找了纪二娘去:“二的,你去烧水呀。”纪婶看嫂子穿的头蓝布袄,还沿着青假缎子边,都看楞了。听爹喊,她才想起招待客人。“妞子!”爹在炕席底下摸出五个铜子:“快跑,上小铺买两包高末儿去,高的!哎,早年间,家里哪有没茶叶的时候!”他坐在炕沿上,楞起来。

“爹,二弟还没信?”纪妈问。

爹摇头。纪妈的小叔是当木匠的,自从被大兵拉夫拉了去,始终没有消息。小婶很好,只是爱犯羊角疯,没法儿出去作事。

“今年的地呢?”

“什么?”爹没听明白。纪妈重了一回。“呕,地?咱们那几亩冤孽产又潦了,连根柴火也没剩。租的都收得很好,有八成;可是一交了租……哎,不用提了!你那几块子钱,金子似的,金子!可是这不象句话啊,老在外头,算怎回事呢?哎,我老胡涂了,想不出法子来!”

纪妈也不言语了。

老者抹了抹胡子:“回来先喝点水,吃俩鸡子,少爷!乡下,苦乡下,没的吃!”他和天赐招呼着。

纪家的二三十亩地,只剩了那几亩洼的,没人要。他们租着点地种,可是粮食打下来不值钱!

天赐听着看着,他不懂。在家里,爸老是说钱,几百,成千;这里,席底下放着五个铜子!这里什么都没有,鸡子是为卖的!他摸摸袋中,还有一块多钱呢。他摸着那块现洋,半天;拿了出来,顺着光亮的炕沿一溜,眼看着纪妈,“给老头儿吧?”

老爹的眼光更精神了,声儿也更高:“哎,少爷你收着!你已经给我买了点心!我不能收这块钱!姓纪的一辈子豪横,谁叫——哎,谁知这是怎回事呢?你收着,就要是接你的,我是小狗子!”爹向外边喊:“茶还没得呢,怎么了?”天赐可更莫名其妙了。这些人,穷,可爱,而且豪横;不象城里的人见钱眼开。可是他们穷,为什么呢?谁知道这是怎回事呢?他又看着墙上的黄天霸,在刀上抹了一条臭虫血。

十八 月牙太太

纪家的鸡子特别好吃,真是新下的。饼子也好,底下焦,中间松,甜津津的有个嚼头儿。大妞们善意的送了天赐块白薯,他可没接过来,嫌他们的手脏。

一擦黑大家就去睡,天赐和老头儿在一炕上。老头儿靠着有灶火的那头儿躺下:“少爷,累了吧?歇歇吧!洋油贵,连灯也点不起!哎!”天赐也躺下,原来炕是热的!一开头还勉强忍着,以为炕热得好玩;待了一会儿,他出了白毛汗。仰着不行,歪着不行,他暗中把棉裤垫上,还不行。眼发迷,鼻子发干,手没地方放,他只好按着裤子,身子悬起,象练习健身术。胳臂一弯一伸,肚子上下,还能造一点风。可是胳臂又受不了。把棉袄什么的全垫上,高高的躺下,上面什么也不盖;底下热得好多了,可是上边又飘得慌。折腾了半夜,又困又热又不好意思出声。后半夜,炕凉上一点来,他试着劲儿睡去。

第二天起来,他成了火眼金睛,鼻子不通气。

不行,他受不了这种生活。他想着不发娇,可是纪家的人太脏,他不能受。村里,什么也没有;早上只有个卖豆腐的和卖肉的,据说都是每三天来一次。村口的小铺是唯一的买卖,可是也不卖零吃。纪老头儿急得没有办法,只好给他炒了些玉米花和黄豆,为是占住嘴。村外也没的可玩,除了地就是地,都那么黄黄的;只看见三四株松树,还是在很远的地方。天赐想起年画上有张“农家乐”,跟这个农家一点也不同。这里就没的乐。这里的小孩知道什么是忧虑,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