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思想史-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影响不断地形成与改变他的体验的方式。他象后来的研究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学者一样,赋予自传材料很高的认识价值,因为在他看来,个人的全部生活史往往表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丰富内涵。
(2)社会生活的主观性、整体性与历史性
心理学对于获得人类世界的知识既必要又不够。生命和生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产生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的对象化过程。所谓社会生活的主观性,是指被实证主义社会学视为独立自主的因素的那些无主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乃是对象化的,是人们过去和现在活动的产物,这种产物当然只有与这种活动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在狄尔泰看来,生命活动的对象化结构主要有两类:宗教、艺术、科学、法律、经济、语言及哲学等构成的文化系统;和家庭、国家、教会及不同的合作团体构成的社会的外显组织。它们是人类内在精神流溢创作的结晶,决不可视为超人格的自主的实体。然而,心理学也不能充分解释这类现象,它们比个体活得时间更久,有其自身的内在秩序,研究者们面对与感兴趣的是由这些结构产生的问题而非个人经验提出的问题。
而且,对我们来说,如果将个人的经验与文化体系及社会组织制度相分离,对之也
…… 351
43西方社会思想史
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在共享的价值、模式、制度架构中才能理解个体的言行、姿态,或其他表现。
因此,藉文化知识、即关于生活的各种固定的表现方式,人才能理解自己。终极的人学实在尽管是个人的精神体验的实在,并且尽管文化也源自这种精神的体验,但的确存在着一个客观思想的世界,对狄尔泰来说,它决非可从人文科学中剔去的虚构。
事实上,他对文化的解释越益与其主观内省的体验说相背离,这是其重心的一次重要转移,从强调“神入”并重建别人精神过程到强调对文化产物与概念结构的释义。
所谓社会生活的历史性与整体性,意味着社会生活在人主体的精神体验之流中展开及在精神的对象化的历史形式,即文化与社会结构中运作这两重意义上都是历史性的。故就方法论而言,理解不仅仅是对他人行动的再体验,即对个人经验的再定义,而且总是与文化整体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生活是由互相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同部分即不同经验组成的。每一种具体经验都同某种自我有关,是这种自我的一部分……同其它部分有着结构联系:因此,相互关联性是一个源自生活的范畴”。
①
狄尔泰的观点因而不免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他的著作呈现出一种心理主义与文化主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的持续的紧张。没有作为生命对象的文化概念,他不能超克自然主义的心理主义,但彻底抛弃心理学,将意味着否认其生
①《狄尔泰选集》(剑桥,1976年)第211页,引自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33页。
…… 352
第十三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主义与人文主义社会学543
命哲学的主要假设,因他相信,与自然相比,文化科学的独特性就在于文化是为个人所体验着的(我们前面讲过体验就是创生)。狄尔泰很清楚,如果生命体验是疏离外在的,就不可能有解释;而如果体验中全无陌生的东西,解释也不需要了,因此解释应该存在这两极之间。
(3)理解概念
上述那种内在的对立也影响到狄尔泰对理解(verstehen)概念的解释,在他看来,理解方法乃是人文学科特有的认知手段。在人文—历史领域,认知主体与客体不是彼此外在的,而是构成一个同类的世界,即便其在时空中相距甚远,也是内在地同一的,否则何以说明历史的可能。
“人文科学优越于自然知识者处在于其主题并非一种在感觉中给定的现象,仅仅是对意识中真实显现事物的单纯反映,而是本身就是直接内在的现实”。
①因此,我们无需象实证主义所建议的那样只限于观察事实,我们有机会达到对被隐蔽在事实背后的东西的了解。人文科学研究的事实是这种深层次实在的符号,深入其中获取对它的知识正是人文学科的使命。
从最一般意义上讲,理解就是揭示被遮蔽在社会世界表层下的东西的方法与程序,而对表层的可观察部分的了解当然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
理解与说明各有所用,“我们说明的是
①狄尔泰:《解释学的兴起》,引自《批评的社会学》(企鹅丛书,1976年)
,第104—105页。
…… 353
643西方社会思想史
自然界,而我们理解的则是精神生活“
①,而贯穿人类研究的全过程这两种方法是同时需要的。
狄尔泰对理解方法的阐述多有歧义,每种说法都可找到支持的论证。大体说来可分为心理学的理解与解释学的理解两种。须记住的是狄尔泰本人并未作过这一类区分。
讲得简单点,所谓心理学理解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扮演他人角色的重建性体验。举他历史研究方法论常用的说法是,历史学家要理解凯撒或拿破仑,就要力图成为凯撒或拿破仑,在自己的心灵中复活着过去。但他并不认为仅此方法就足够了。
他区分了理解(verstehen)
与有倾向的重构(erlebBnis)
,认为后者的许多缺点应该消除,如主观随意性、无法证实性等。他提出了简单的与复杂的两种理解方式。对有些事的理解可用简单的类比即告成功,而对另一些事则须诉诸复杂的思考与超心理学的知识。例如我们要想知道不同情况下人流泪的意义,就得理解特定语言中流泪一词的语意,文学作品的描写以及历史人格的有关行为。
直观自己的内心经验,尽管有帮助,但还是不够。我们必须求诸历史背景知识和各种人文学科积累的一般知识。
理解不只是对自己内心的体验,而且还要将事实置于一个确定的整体中加以考察,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制度等。这样的理解需要许多种心智活动的协调配合,这里谈的已是解释学的理解了,狄尔泰认为解释学已是一种知识,而心理学的理解则是一种艺术。
①狄尔泰:《论描述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引自《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第157页。
…… 354
第十三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主义与人文主义社会学743
我们说过,狄尔泰本人并未作过理解方法的明确区分,这一区分的实际运用在他自然也不会十分清楚。他在讨论生命时,往往止于内心的直接体验;而在讲到生命的对象化时,其兴趣便转向解释学。涉及体验时,他试图发现感性个体的表现与其内心状态的关系;而在涉及解释学时,他要发现的是一种表现的确定形式与对象化产物的总体之间的关系。在涉及复杂的精神现象时,狄尔泰求诸的不是心理的理解,而是概念的构造及其结构规则。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理解主要是非理性的过程。
在一种情况下人们进入人的体验的心灵;在另一种情况下,人们进入的是诸如一个时代,一件艺术作品这样的给定的整体的心灵。
许多作者认为狄尔泰的著作标志着人文科学的一种革命。
他的哲学乃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其独立的根据是人文科学有其迥异于自然科学的主题,因此必须求诸性质根本不同的方法。狄尔泰的思想在人文科学方法论中产生了一种新潮流,任何时候,只要自然科学模式的普遍有效性与直接适用性受到怀疑,这股思潮就会趋于活跃。
它已对欧洲社会学产生重要影响。但他的学说缺少内在的一致与严密,并且受到生命哲学非理性主义的过多感染,必须大大修改完善方能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发挥作用。新康德主义的弗赖堡学派推进了狄尔泰的工作,并力图超克他的哲学。
狄尔泰曾被人们称为“历史认识上的康德”
,就他清算社会学半个多世纪的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教条,另辟社会科学发展之路径的工作言,确可与康德对旧形而上学哲学的成功批判相媲美。
…… 355
843西方社会思想史
133李凯尔特:历史科学的方法论A与价值论
新康德主义与狄尔泰一样坚持反对实证主义自然主义方法论的立场,强调历史活动的主体性质与个体化特点,同样认为历史学比社会学更重要,或确切地说,要将历史学作为文化科学建立起来。但新康德主义力图摆脱狄尔泰生命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并且把人文科学的逻辑—方法论问题摆到了其兴趣的首位。
文德尔班1894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的题为《历史与自然科学》的著名演讲中,提出了代表新康德主义科学概念的基本原理。他反对按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分类,因为各对象的对立并不与认识方法的对立相一致。他主张按照科学认识方法及其认识目的的形式的性质来划分科学的大门类。
他说,“经验科学在现实的事物的认识中寻找的,要么是自然规律形式下的共相,要么是历史规定形式下的殊相;它们所考察的,有的是常住不变的形式,有的是现实事件的一次性的、特定的内容。有一些是规律科学,有一些是事件科学;前者讲的是永远如此的东西,后者讲的是一度如此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造一些新术语,那就可以说是科学思想在前一种场合是制定法则的,在后一种场合是描述特征的。如果我们要仍旧使用通行的用语,那就必须要本着这种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