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哲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世论在考察人的正确认识的产生时,极为重视感觉
…… 24
印度哲学71
(现量)。根据大多数记述顺世论思想的材料,顺世论认为感觉是人的正确认识的唯一源泉,除感觉外,其它任何认识方式都是靠不住的,甚至推理(比量)也是不可信的,因为推理所依据的事物间的必然相随关系是不能完全被人们所感知的。但也有一些材料记述说顺世论并非不加区别地否定一切推理,它所否定的是那些关于来世或前世等宗教信条方面的推理,而不否定那些关于现世事物的推理。
在社会伦理思想方面,顺世论的一个重要学说特征是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幸福生活。这与此派坚定地反对各种宗教学说有直接关系。
既然来世或前世不存在,因果报应和轮回解脱的理论不能成立,那么人们在世界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当然是合乎道德的。此外,顺世论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实际也持反对态度,它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由于顺世论的主要学说明显与印度历代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相对立,因此,它几千年来一直在印度思想界受排斥和压抑。
第二节 耆 那 教
耆那教(Jaina)
产生于印度公元前6—5世纪左右形成的沙门思潮之中①。相传此教有“二十四祖”
,但其中除第二十三祖和第二十四祖外,其余均为传说中之人物。
一般认为,此教的实际创始人为第二十四祖筏驮摩那(Vardhamāna,即沙
①指耆那教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哲学流派的产生时间,不是指思想萌芽时间,思想萌芽可追溯到奥义书时期,甚至更早。
…… 25
81印度哲学
门思潮里“六师”中的尼乾陀。若提子,生存年代约在公元前448—371年)。
公元1世纪左右,耆那教教徒由于对教祖遗训解释不同和对教规看法不一,分为白衣派和空衣派,后又继续分出许多小派别。
4至13世纪,耆那教在印度广泛流行,无论在下层人民群众中还是在上层统治者中都有相当的影响。
耆那教的最早经典是“十四前”(“前”之梵语为“Pūrva”
,意为“先前”)和“十二支”
(“支”之梵语为“An。
ga“
,意为“部分”)。但十四前和十二支中的一支均已佚失。
故现存此教最早之经典为“十一支”。
耆那教两大派对十一支的看法不一。白衣派认为十一支是教祖思想的真传,而空衣派则不承认。
除十一支外,耆那教还有大量文献。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康达康达(Kundakunda,约1世纪)的《五原理精要》(Pan~
cāstikāya)和《教义精要》(Pravacansāra)
、乌玛斯伐蒂(Umāsvāti,约5至6世纪)的《谛义证得经》(Tatvārthādhigarma-Sūtra,此《经》白衣、空衣两派都承认,被认为是代表了耆那教的正统学说)
、悉檀舍娜。迪伐伽罗(Sidhasena
Divākara,约8世纪初)的《正理渡津论》(Nyāyāvatāra)等等。此外,师子贤(Haribhadra
Sūri,约8世纪)
、金月(Hemacandra,约11至12世纪)和摩利舍那(Malisena,约13世纪)
等人也有不少关于耆那教的著述。
耆那教的活动与学说在汉译佛典中亦有不少零散的记载。
耆那教的基本教理有“七谛”
说(命我、非命我、漏、缚、遮、灭、解脱)或“九谛”说(“七谛”之上再加善业和恶
…… 26
印度哲学91
业)
,但涉及对万物进行分析的主要是这些“谛”中的两个,即“命我”
(Jīva,亦译“灵魂”)和“非命我”
(ajīva,亦译“非灵魂”)。
它们构成了万有的两大基本种类。
在这两大类之下又有小的分类:“命我”分为两种,一种是处于轮回中的,另一种是解脱的。处于轮回中的“命我”又分为动的与不动的。不动的“命我”存在于地、水和植物等中;动的“命我”存在于具有两个感官以上的动物等中。
“非命我”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法(dharma)
、非法(adharma)
、虚空(āgāsa)和补特伽罗(pogala)。
法与非法的主要作用是为运动和静止提供必要的条件;虚空的作用在于为事物提供场所;补特伽罗即物质,它有两种形式:极微(anu,亦译“原子”)
和极微的复合物。
耆那教还探讨了时间(kāla)问题,认为时间的功能在于解释了事物的存在、变化、运动和长短持续。
耆那教把法、非法、虚空、补特伽罗及“命我”看作是五种永恒的实体。这五种永恒的实体加上时间就构成了宇宙的根本要素。
在认识论方面,耆那教提出了五种“智”的理论。这五种智是:感官智(mati,通过感官等获得的认识)
、圣典智(s′ruti,借助符号和言语获得的认识)
、极限智(avadhi,直接获得的在时空上极为遥远的事物的认识)
、他心智(manahAparyaya,对别人精神活动的直接认识)
、完全智(kevala,对一切事物及其变化的最完满的认识)。耆那教认为这五种“智”中的前两种是“间接的”
(指要借助感官等)
,而后三种则是“直接的”
(指不借助感官等,直接把握认识对象)
,并认为前三种“智”有可能产生错误,后两种则不会。
…… 27
02印度哲学
耆那教在认识论方面还提出了对事物的判断形式理论,认为对事物的判断可有七种形式,即:存在(有)
、不存在(无)
、存在又不存在(亦有亦无)
、不可描述(不可言)
、存在并不可描述(有亦不可言)
、不存在并不可描述(无亦不可言)
、存在又不存在并不可描述(亦有亦无亦不可言)。并认为,由于事物是变化的,由于事物在地点、时间、特性等存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因而在上述每一判断形式前都应加上“或许”一词。
耆那教在道德伦理方面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它的“五戒”
中,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不追求私财。
耆那教亦持轮回与解脱之说,认为身、语、意的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物质流入“命我”是使人陷入轮回之因。这种“业的物质流入”被称为“漏”。耆那教强调只有灭“漏”才可断灭轮回,达到解脱。
第三节 佛 教
佛教是印度非正统哲学流派中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它虽于13世纪左右最终在印度衰亡,但其所提出的极为丰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对于促进印度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佛教在亚洲其它国家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为世界性宗教。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后期佛教(各阶段在时间上实际有交叉)。
…… 28
印度哲学12
一 早期佛教
早期佛教亦可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它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S′ākyamuni,约公元前565—486年)本人及其较早的一些传人的佛教。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至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在早期佛教阶段,佛教的创立者和最初传播者主要完成了初建僧团、制定基本教义和戒律的工作。
1。佛教产生时的思想历史背景。
当佛教兴起时,古印度的大部分区域已完成了由众多部落向若干分立国家的过渡。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地区的商业往来日趋频繁。
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思想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尊印度上古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为天启圣典,崇信祭祀有效力,并声称婆罗门在诸种姓中是地位最高的。婆罗门教的思想意识形态自吠陀时代起在古印度社会中就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种主导地位至佛教产生前的一段时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随着印度诸新兴国家权力的确立,作为王族势力的刹帝利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二是随着商业的兴盛,以经商为业的部分吠舍的地位亦有明显提高。与这一社会经济及政治变化相应,一股反映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与传统婆罗门教相抗衡的思潮便应运而生。
这就是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声势浩大,数量众多(包括了当时除婆罗门教外的所有思潮)。
据佛教和耆那教文献记载有近百种或几百种。这些记述是否确切虽不可
…… 29
22印度哲学
考,但表明当时确是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从现存各种资料来看,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是所谓“六师”
①。佛教也是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一家。佛教在反对婆罗门教的主导思想和婆罗门种姓的至上地位方面与“六师”等沙门思潮有着共同之处,但与它们也不完全相同,与它们的一些观点有分歧和争论。沙门思潮在古印度虽兴盛一时,轰轰烈烈,但并未都流传到后世。流传下来的主要是被人们称为“非正统”或“异端”的三个派别。佛教是其中之一。
2。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创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