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尤哲学 >

第47章

尤哲学-第47章

小说: 尤哲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并不完全相同的。

    以下分别进行考察。

    吠檀多派是婆罗门教各哲学流派中最能表现婆罗门教“正统”思想的流派。而此流派中的主要代表是商羯罗。商羯罗继承和发展了奥义书中的梵我关系理论和轮回解脱理论。

    认为梵是唯一不二的,是宇宙根本因,一切的本原①。梵的存在是绝对的,并具有全知全能。全知是我,全能是幻。梵我本体同一,通过幻表现主观和客观世界。

    梵我本体是真实,幻现的世界非真实。众生由于不明不悟真实的梵我,而误执幻现的世界为真实,因而沉沦于苦海,流转于生死。

    如何了幻归真,达到解脱?在商羯罗看来,根本的办法是获得关于梵我关系的真正知识,即认识到现象世界仅是梵的显现,梵是现象世界的产生,持续和毁灭的原因。获得了这种真正的知识也就消除了无明,复归于真,从轮回中摆脱

    ①参见商羯罗:《梵经注》1,1,4;1,1,1。

…… 251

    42印度哲学

    出来。

    商羯罗在《梵经注》中说:我们关于义务与非义务的知识依赖于圣典,关于一个行为好坏的知识也依赖于圣典①。

    商羯罗所说的圣典,就是指的吠陀和奥义书。也就是说,商羯罗社会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渊源于吠陀奥义书时期印度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这表明,商羯罗实际把对梵的正确知识看作是最高的道德行为,看作是破除无明,达到解脱的主要方法。商羯罗虽然主张以“智”来获取关于梵的知识,但也没有完全放弃“业”的方法②。他在《梵经注》中认为,要想获得关于梵我关系的真正知识,进而达到解脱状态,就需要履行婆罗门教的种种义务,如自我抑制(包括身体的和意识的)等“美德”

    ③。显然,商羯罗把“智”和“业”都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解脱方法,虽然他对前者的重视甚于后者。

    瑜伽派虽然传统上被看作印度六派哲学之一,但其体系中真正哲学理论的成分较少。此派的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一种纯宗教的反思实践,即常说的“瑜伽”。瑜伽派要求按照《瑜伽经》规定的修行方法来实现对心作用的抑制。抑制了心作用就达到了所谓“三昧”状态。当修行者达到了“无种三昧”

    (nirbīja-s。)

    ④时,就摆脱了生死轮回,达到了解脱。由此可见,瑜伽派把瑜伽行法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终解脱的方法。它的伦理思想是典型的抑制主义。同时,也可以

    ①见商羯罗:《梵经注》3,1,25。

    ②吠檀多派亦称为“智弥曼差派”。它主要以领悟吠陀哲理为解脱方法。而通常所说的弥曼差派是以实施吠陀仪轨为解脱方法的派别,亦称为“业弥曼差派”。

    ③参见商羯罗:《梵经注》3,4,27。

    ④参见钵颠阇利:《瑜伽经》1,51及毗耶舍的注释。

…… 252

    印度哲学542

    看出瑜伽派和吠檀多派在伦理思想方面的差别,前者认为“瑜伽行法”为最高的道德伦理标准;后者认为“正确知识”

    为最高的道德伦理标准。

    六派哲学中的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弥曼差派是在哲学理论上含有较多合理成分的派别。胜论派的极微论、正理派的逻辑学说、数论派关于自性转变的理论、弥曼差派对有神论的批判等等,在印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这几派的社会伦理思想却又毫无例外地反映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的支持与维护。

    胜论派的主要经典《胜论经》的第六卷中论述了此派的伦理思想或道德标准。其要点是:(1)应遵守婆罗门教的一般宗教规定,如沐浴、断食、梵行、布施等①。

    (2)

    “邪恶在于伤害”

    ,但可区分不同情况,根据敌对者的地位不同可以杀害对方或自杀②。

    (3)

    无自制的人即便吃了纯净的东西也不能解脱③。

    人的行为可区分为动机可见的和动机不可见的,动机不可见的行为可以达到解脱④。

    正理派的社会伦理思想也和它的轮回解脱理论密不可分。

    正理派认为,要达到解脱就要消除错误的认识、过失、行为,生、痛苦⑤。正理派此处的所谓“行为”指的是世俗的各种行为,其中既包括能导致较好轮回状态的行为,也包括导致坏的轮回状态的行为。但在正理派看来,只要行为能导致

    ①见迦那陀:《胜论经》6,2,2。

    ②见迦那陀:《胜论经》6,1,7—15。

    ③见迦那陀:《胜论经》6,2,8。

    ④见迦那陀:《胜论经》6,2,1。

    ⑤见乔答摩:《正理经》1,1,2。

…… 253

    642印度哲学

    轮回就应消除。

    数论派的社会伦理思想是以灭苦为中心。此派认为,苦主要有三种:依内苦、依外苦和依天苦。依内苦又分为身体的苦和精神的苦,身体的苦由身体的生理失调引起,精神的苦由欲望、愤怒、贪、爱、惧、嫉、忧等引起;依外苦由人、兽、鸟、虫等引起;依天苦由行星和自然力等的影响引起。

    ①

    在数论看来,灭除这些苦,达到解脱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而要做到这点,最根本的办法是反复修习数论派的二十五个“真理”

    (二十五谛)

    ,获得非我、非我所等绝对的认识②。

    显然,数论派的社会伦理思想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性质。它灭苦的根本办法不是通过积极的人生努力去消除造成痛苦的种种实际原因,而是消极地要人们通过灭除“自我意识”来达到目的。

    弥曼差派以吠陀的祭祀礼仪为研究对象。他们把吠陀奉为圣典,相信吠陀的正确性,相信祭祀行为的功效。与此立场相应,此派在伦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是:凡是吠陀上指明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③。而所谓吠陀上指明的行为主要是指传统婆罗门教的一系列宗教义务,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苦行、禁欲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六派哲学中的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弥曼差派虽然在其哲学体系中包含有许多科学的因素,但在社会伦

    ①参见自在黑:《数论颂》1及乔荼波陀等人作的注释。

    ②参见自在黑:《数论颂》64。

    ③参见阇弥尼:《弥曼差经》1,1,2。

…… 254

    印度哲学742

    理学说方面却大致与吠檀多派和瑜伽派一致,实际都主张维护种姓制,要求人们禁绝违背婆罗门教道德规范的欲望与行为。所不同的是:吠檀多派和瑜伽派中的这类思想成分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哲学上的主体思想密不可分。而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弥曼差派的社会伦理观点则与它们各自哲学的主体思想处于一种松散或矛盾的关系中。

    第三节 佛教、耆那教的社会伦理思想

    佛教和耆那教不承认吠陀的权威,因而在印度称为“非正统派”。这两派的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在社会伦理思想上亦有着差别。

    重视伦理问题是佛教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如“四谛”

    、“十二因缘”等学说中都包含了伦理思想。佛教“四谛”的理论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人由于对世间事物的追求贪恋而产生的烦恼及业,而要灭苦就要消除产生人的“业”的欲望。灭苦的具体途径有所谓“八正道”。

    “十二因缘”

    的理论认为人生现象是互为因果或互为条件的。具体有十二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最初的环节是无明,由无明起相继引生其后十一个环节。一旦按照佛教教义修行,斩断无明,其余十一个环节便会自动消灭。

    “四谛”和“十二因缘”是佛教为出家信徒规定的较高的道德标准。对在家佛教徒则规定了较低的道德标准,即所谓“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临

…… 255

    842印度哲学

    时奉行的“八戒”

    (“五戒”加上: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之食)

    ①。

    在对待印度的种姓制问题上,佛教的社会伦理观点与婆罗门教的观点有所不同。

    婆罗门教坚决维护四种姓的不平等,佛教则持相反的态度。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②。

    不过,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佛法。佛教的种姓平等论仅是指佛教范围内的种姓平等。它的种姓平等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佛教并不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它没有也不可能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然而尽管如此,佛教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还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耆那教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伦理思想亦占较大比重,它的主要经典《谛义证得经》的一半篇幅(第六至第十章)都叙述了这方面的内容。

    耆那教也有高的道德标准和低的道德标准。低的道德标准是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不执著世间事物)

    ③。高的道德标准是“灭漏”。

    “漏”即身、语、意的行为

    ①参见《俱舍论》卷第十四;《大乘义章》卷第十二。

    ②《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