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哲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摩努阇在解脱理论方面强调对神的信仰和敬爱,他认为梵即神(毗湿努神)
,倡导通过忆念和冥想直观神来求解脱。
罗摩努阇还宣传宗教上的平等思想,宣传甚至首陀罗如果真正信神、舍身归依神,亦能得救(解脱)。
摩陀婆是罗摩努阇之后的又一重要吠檀多派思想家,他以在梵我关系问题上主张“二元论”而著称。摩陀婆曾广为吸取(借鉴)印度其它哲学流派(如数论派、胜论派、正理派、耆那教等)的学说,然而他用以构筑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材料还是取自奥义书及《梵经》等婆罗门教典籍。
摩陀婆与大多数吠檀多派思想家一样,认为梵是最高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因,梵亦是最高神(毗湿努神)
,它力量无限,全知全能①。梵具有纯粹精神的本质,这种本质存在于一切不同的事物中。摩陀婆赞同奥义书等婆罗门教圣典中所说的梵的不可描述性,认为梵超出了言语、推理等一般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但反对那种主张“有德之梵”
(下梵)可见可描述,“无德之梵”
(上梵)不可见不可描述的观点②。
摩陀婆认为,梵(最高我或毗湿努神)与我(现象界或小我)是一种“二元”的关系。
他也承认我是依从于梵的,但坚决反对商羯罗等人的“摩耶”理论,认为说世界虚妄不实是无知。他实际更为强调我(现象界)的实在性,更为强调我与梵之间的差别。在《梵经注》中,他根据一些婆罗门教圣典的言论明确宣称:个我与神(梵)是分离的,个我与梵
①参见摩陀婆:《梵经注》1,2,8。
②参见摩陀婆:《梵经注》1,1,5—17。
…… 104
印度哲学79
不同一①。
正是由于摩陀婆坚决主张梵与我(现象界)的双重实在性和二者间的差别,他的梵我关系学说才被称为“二元论”
②。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摩陀婆提出了著名的五种基本差别的理论,认为在神(梵)与个我之间、在神与物质之间、在个我与个我之间、在个我与物质之间、在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差别③。
摩陀婆在认识论方面的观点与罗摩努傛等人的观点类似,承认现量、比量和圣教量有功效。在三量中,他特别强调圣教量的作用。他所说的圣教量主要就是奥义书等婆罗门教圣典。他还认为祭祀也有助于正确认识的产生。
摩陀婆在论述轮回与解脱理论时,分析了果报产生的问题。他认为果报不是从人的行为产生的“法”中获得,而是从最高主宰神那里获得,“法”不能控制最高主宰神,而是产生于最高主宰神,获得解脱不仅须借助“知识”
(婆罗门教的哲学与宗教知识)
,而且可借助对神的崇拜和献身。
吠檀多派自形成后,一直在印度思想界保持着主导地位,对印度社会各阶层有着广泛的影响。印度近现代的许多著名思想家都把此派学说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
吠檀多派的理论在近现代还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学界作为印度传统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来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①参见摩陀婆:《梵经注》2,3,28。
②在吠檀多派中,主张梵我关系“二元论”的思想家还有室利尼伐沙(S′rīnivāsa,约13世纪)
、毗湿努斯伐敏(Visn。
u-svamin,约14世纪)等人。
③参见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平乐寺书店1963年版,第173页;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58页。
…… 105
89印度哲学
主要参考书目
〔1〕木村泰贤:《印度六派哲学》,丙午出版社1919年版。
〔2〕S。
Radhakrishnan:“Indian
Philosophy“
,Vol。
Ⅱ,London,1931。
〔3〕S。
Dasgupta:“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
Ⅰ,Cambridge,1932。
〔4〕S。
Radhakrishnan
and
C。
A。
Moore:“ASource
Bok
in
Indian
Philos-ophy“
,London,1957。
〔5〕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平乐寺书店1963年版。
〔6〕宇井伯寿:《印度哲学史》,岩波书店1965年版。
〔7〕E。
Frauwalner:“Geschichte der IndischenPhilosophie”
,English
ver-sion,Delhi,1973。
〔8〕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中华书局1988年版。
〔9〕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 106
印度哲学99
第五章 近 代 哲 学
印度近代哲学发端于18世纪末。
它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又不仅仅是古代哲学自身单独演化出的形态;它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但也不完全是这种影响造成的体系。从根本上说,印度近代哲学是印度从沦为英国殖民地到取得民族独立这近二百年间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产物。
第一节 印度近代哲学的产生
一 西方文化的传入
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路是在15世纪末。
最先来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随后,荷兰人、英国人、丹麦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等相继而至。他们来印度的最初动机是发展欧洲大陆与印度的贸易或进行探险。但当他们觉察到展示在面前的是一个处于涣散和没落状态的帝国(莫卧儿王朝)时,就不仅仅满足于从事掠夺性的货物交换了,而是开始进行新土地的征服,采用军事手段控制印度。在欧洲各国中,最终在印度取得统治权的是英国。
1757年英印普拉西战役的结束标志
…… 107
01印度哲学
着印度殖民地化的开始。
至19世纪中叶,印度这一东方文明古国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英国人来到印度之前,印度的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衰败,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英国对印度进行的殖民战争和统治不仅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改变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进程。
在欧洲人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在英国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中,印度的古老文明必不可免地受到了来自欧洲的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西方文化传入印度最初是以宗教传教的形式实现的。许多基督教(圣芳济会)传教士随着欧洲人在印度商业贸易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也来到了印度。这些传教士最初学习土著居民的语言,向当地人民传教,后来则开设各类教会学校,一方面用当地语言传教,另一方面向当地人传授英语,直接用英语传教。在这些传教士中,有很多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希望改变印度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原有的宗教信仰,并积极用西方文化来影响印度当时的思想界。
印度人接触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英语。英语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西方的历史、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维方法等等;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被充实到英国驻印的各类机构、公司中担任下级工作人员。和英方人员的频繁接触,向他们提供了进一步深入把握西方文化的机会。
除了传教和英语教育之外,促使西方文化在印度发展的其它一些重要因素是印度印刷业、报业和出版业的出现。这些行业最初都是由欧洲(英国)人兴办的。它们的出现不仅使西方文化的输入有了有力的传播工具,而且使印度人也易
…… 108
印度哲学101
于总结、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使印度的社会文化环境有所改观。这一切对于打破印度传统的封闭状态,进入近代国际社会,对于促进印度近代的思想启蒙和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近代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中的思想家
欧洲(英国)人来到印度后,他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及设备与印度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近代文化的勃勃生气与印度传统文化的僵化停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的强烈反差及殖民地地位的屈辱感给印度一些有较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知识分子以很大刺激。他们开始思考,开始觉察到印度传统宗教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端,并努力寻求使印度摆脱贫穷落后及屈辱地位的办法。这就促成了印度近代的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的兴起。
罗姆。摩罕。罗易(RamMohamRoy,172—183)
是印度近代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的最早发起者,著名的思想家。他早年曾学习过英语、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有较丰富的知识,后在巴特拿学习了西方哲学和文学。
主要著作有:《耶稣的教训——和平与幸福之引导》(The
Precepts
of
Jesus,the
Guide
to
Peace
andHapines)
、《一神论者的赏赐》(Tuhfatul
Muwabhid-din)
、《罗易英文著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