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英侠图-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衣少女道:“我也听小姐讲过桃花源的故事,这故事源远流长,千古动人。”她指着又一幅画道:“这个《羲之爱鹅》的故事也很精彩。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舒展畅达,刚劲奔放,笔势飘若浮云,矫苦惊龙,为古今之冠。他性情清雅,酷爱养鹅。会稽有一孤身老妇,家中养一白鹅,鸣声清亮,有时似高山流水有时若古琴低鸣。王羲之闻说,命人带重金去买,老妇人不卖。于是,王羲之乘车前往观赏。老妇人听说羲之将至,以为他爱吃鹅肉,忙杀掉烹熟款待他。王裁之一见,深为惋惜,长叹数日。”
红衣少女道:“这个《米芾拜石》的故事更有味。北宋著名画家米芾,行文奇险,不蹈袭前人旧辙。他所画山水人物,多用水墨点染,尤善绘云烟出没、林木掩映的山川景色,他性情古怪、放荡不羁,衣着效法唐代式样,神态潇酒,仪表轩民昂,所到之处,被众人围住观看。因其独身自洁,不与家人共用毛巾、盆器。世人又称他作‘米痴’。米先生酷爱奇石,家中收藏甚多,仍然不断四方寻觅。有一次,他出外游玩,见到一块形状奇怪的巨石,欢喜若跃说道:“此石足以受我一拜。”言罢,整理衣冠,伏首大拜,口中还念念有词:“石凡受我一拜。”
黄衣少女听了咯咯地笑个不停。
红衣少女走了几步指着一幅画道:“我讲了这画上的故事,恐怕你要笑出尿来。这是东晋竹林七贤,他们正在奕棋、吟诗、饮酒、看书,这七位朋友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每当苦闷之时,使相约来到僻静的黄公酒店,开怀大饮。然后带上洒菜并棋琴书画,躲进山后的竹林之中,抚琴吟众,肆意酣饮,借酒浇愁。”
黄衣少女笑道:“我知道这七人是谁,他们是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
红衣少女道:“你听我讲。一次,阮籍与客人弈棋。家人忽报他的母亲暴卒,客人停棋起座,不知所措。阮籍却泰然自若,稳稳地下完一盘棋才款步而出。刘伶时常纵酒狂欢,每次出走,都命从人背锄相随。他对从人讲‘我死在哪里,你就把我埋在哪里。’他还常常于屋中裸体。客人们讥笑他,他反而责问道‘我以天地为栋宇,房屋为衬衣,诸君为什么跑到我的裤档里来?’……”
黄衣少女听了,笑得前仰后合。
“什么人在发笑?”一声吆喝,从树丛后转出两个健锐营的兵勇,他们身穿黑衣,背着洋枪,
红衣少女道:“我们是听鹂馆文小姐家的丫环,去城里给小姐抓药,现在才返回。”说着从怀里模出一个木牌,递给一个兵勇,那兵勇接过木牌看了看,又还给她,说道:“天这么晚了,还说说笑笑,赶快回去吧。”
黄衣少女道:“这就回去。”说着拉着红衣少女疾步朝听鹏馆走去。
听鹏馆建于乾隆年间,后被焚毁,光绪十八年重建。馆内设有小戏台,在德和园末建成之前,此处是慈禧太后听鸟叫和欣赏戏曲、音乐的地方。鹂指黄鹏乌,叫声悦耳动听,古人常用此鸟叫声来形容优美的歌声和乐队,因此取名为听鹂馆。
尹福等人尾随红衣黄衣少女来到一个幽深的庭院,门额上写着“听鹂馆”三字。红衣黄衣少女走了进去。尹福带银狐、木莲轻轻上了房。
尹福在房上四下一瞧,但见西厢房内,古色古香,壁上挂着一幅《白娘子盗仙芝》画轴,案上摆着—个银白瓶,插着几技水杏,一边坐着一个美人左边,那个美人那双眼暗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透出冷酷的寒气,亭亭似月,嬿婉如春。真如“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光彩照人。右边那个美人黑得出奇,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宁静。像是盈盈展瓣的黑牡丹。左边那美人身着金黄色旗袍,更透出白如梨蕊。右边那美人身着玫瑰色旗袍,黑得动人。
这时,银狐拽住尹福,悄悄指着右边那美人说:“她就是上次我们在涵远堂见到的那个女人。”
第 十 回 木莲女听鹂馆遇难 银公主法源寺受危
但见红衣、黄衣少女各端着一个彩碟走了进来,彩碟上有一玉碗。
红衣少女对白美人道:“文冠小姐,药已经对好了,请服吧。还是依照同仁堂掌柜的盼咐,用了郁金、滑石各三钱,加桂枝荷叶为引,搀进童便。”
文冠微启朱唇,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辛苦你们了。”说着接过玉碗一饮而尽,又接过黄衣少女递过的玉碗也一饮而尽。”
黑美人关切地间道:“姐姐的伤势好多了吧?”
文冠解开旗袍的纽扣,掀开一角,错出右乳,只见白如嫩笋的乳上还有几道浅黑的印痕,与那银色的青筋相似。
文冠道:“多谢文果妹妹惦记,上次在涵远堂我遭到歹人袭击,是老佛爷将咱们姐妹俩迁居听郦馆,我在这里幽居一个月,有时感到寂寞,时时想起七十老母,只不知她老人家生活如何?”
文果道:“园内法纪严明,不准我们姐妹俩出园,不能离老佛爷左右,我们就如囚在笼中的金丝鸟,想起那千山之上的老母心里时时不是滋味。”说着潜然泪下。
文冠也落了几滴眼泪:“想当初,老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执意叫我们遵照齐三太监的意思,进京辅佐保护老佛爷,结果气坏了师傅。在母亲的养育之思和师傅的教诲之思面前,我们被迫选择了养育之恩,遵从了母意,违背了师意。”
文果叹息几声:“有时我也想起师傅,想起三九隆冬之日,在千山山巅,她教我们鸳鸯剑的情景。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师傅把我抱到怀里,用凉毛巾冰我的额头,还给我煮甜粥,一勺勺地喂我。”
文冠道:“有一次我在干山山腰摘苹果,不小心跌落下去,被半山腰一颗酸枣树绊住。师傅听说后,冒着生命危险,施展轻功把我救了下来,一直看护了我十几天。”
文果仰望窗外繁星,喃喃自语道:“是啊,师傅,你如今在哪里?……”
文冠咳了一声“师傅年近六旬,为了武术事业十五岁便闯荡江湖,在民间默默惩恶除暴,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的真名实姓。她决心隐居干山,带徒传艺,使她创造的暗器功夫和剑术彪炳千秋。”
文果盯着蜡烛怔了一会儿,忽然问道:“我们离开千山进京后,由齐三太监留下两个宫女照料老母,齐三太监每年春节携带我们送给老母的礼物前往千山,代替我们向老母请安。这几年他一直对我们姐妹说。老母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叫我们尽管放心。老母是七十岁的人了,哪能没个小灾小病,我对齐三太监的话半信半疑。”
文冠道:“明年春节,齐三太监再去千山,我们一定让他带回一封老母的亲笔信。”
文果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想起父亲也死得好惨他原是广西巡抚,只因进剿太平军不利,被道光皇帝罢官,并打入监牢。后来母亲散尽家财才将父亲赎出,双双隐居干山之中。十年前,有人又诬告他写诗借古讽今,又将他锒铛入狱,结果死在狱中。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并想为父殉葬,被我们死死劝住。天底下没省见过他们这种恩爱夫妻,胜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平时举案齐眉,缠缠绵绵,互相洗足,真是世间少见的夫妻”
文冠道:“妹妹你还记得吗?每年清明时节,母亲禁食一日,为父亲举哀。她带领我们姐妹来到千山父亲墓前,烧纸祭奠,痛哭不已。”
文果道:“她老人家年过古稀,这两年清明节不知是谁搀扶她去父亲墓前?……”说罢,依偎到文冠怀里痛哭不已。
尹福、银狐、木莲在房上听得真切,当听到文冠、文果姐妹撕裂心肺的哭声时,不免也生几分哀怜。
这时,只听旁边有人问道:“谁在听鹏馆房上?”
尹福一听,知势不妙,忙拉二人朝隐处移去。
只见三条黑影已倏地蹿上房来。尹福趁月光一瞧,为首的正是健锐营头领姜桂题将军,只见他手持五子阴阳锤,那锤是稀有的双短器械。这五子阴旧锤,形似手扣,由锤身、锤头、月牙、护手组成,小巧玲珑。阳锤的正面为小圆锥体锤头,阴锤正面为小圆锥体的锤头上镶一小月牙。锤身两头各镶一个小圆锥体的锤头,加上阳锤正面的一个锤头共五个故称“五子阴阳锤”。姜桂题的两侧各有一个兵勇,手待腰刀。原来姜桂题带领两个贴身卫兵巡更至此,正瞧见听郦馆屋顶的木莲。木莲注意诵听文冠姐妹对话,一时忘记隐蔽自己,起初还伏在屋顶,后来由于腰酸腿疼,因此直起腰来,没想暴露了目标。
尹福深知清官一般军官或护卫高手都认识自己,早有准备,来时已将黑布蒙面。他一推银狐;“你二人快撤,我来对付他们。”说着撤出判官笔,迎了上去。尹福的这支判官笔是短器械的一种,又称状元笔。它的形状和笔差不多,一头尖细,一头粗圆,正中有一环,故称之“笔”,判官笔小巧玲拢,携带方便,运动时翻转起跃,灵活多变。
尹福一招“仙女引针”,出手极快,先点了姜桂题两个护卫的穴位,“扑通、扑通”,那两个护卫栽了下去。
姜桂题大喝一声:“贼人休得猖狂!”手舞五子阴阳锤,一招“十字手”势,直扑尹福。
尹福不慌不忙,以弓步为主,使起“八卦笔”来斗姜挂题。
银狐引木莲撤到东南角,正想跳入树从,只见两个女子各使双剑拦住去路。银狐仔细一瞧,正是文冠、文果姐妹。
文冠使一双鸳鸯剑,直逼银狐,文果也用一双鸳鸯剑抵住木莲。
银狐早将流星锤撤出,伸手一扬朝文冠头部击来。文冠一招“举手摘星”,用剑去削锤链。当的一声,火星迸溅,那锤链颤了一下,文冠手持的鸳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