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一切安好 >

第7章

重生之一切安好-第7章

小说: 重生之一切安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好:“我差点把这边的时代背景给忘了。”

林成:“那么,我们就先跟着现在的父母回家,在“家”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们好好的制定我们的周游路线。同时,要想办法说服现在的父母,同意我们去周游大清,在这方面,我想你的困难会比我大的多,清朝的礼制对于女性的限制很多,在这个把女性当做男性的附属品的时代,要想让父母同意让你去走南闯北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去掌握一些这个时代的生存技能,我们的周游行为不可能获得他人太大的支持,所以我们在这一路上的话费问题必须自己解决。”

安好:“我可以学习刺绣,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潜心学习钻研,到时候我可以加进一些现代元素进行创新,这样可以凭借其独特性卖的更高的价格,我们的绘画水品不是还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还可以买画。”

林成:“这两项的收入恐怕还是难以支撑我们的开销。我在这两三年的时间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来钱快些,我们不可能呆在一处花了半年的时间去筹钱,然后再接着去周游,这样我们的时间会不够。”

安好:“我倒有个注意,你可以去熟读大清的律例,然后结合你多年的侦察兵经验,去客串状师,到时候既可以帮人洗涮冤屈,又可以多项经济来源。”

林成:“好注意,顺便去哪些贪官奸商家逛逛,取点“赞助”。”

安好:“那就这么定了,三年后,我们去周游大清,一路上了解民风民俗,收藏散落在民间的典籍国宝,收集民间的一些有价值的土方子,劝说他们放弃使用一些现代医学已经明确证明了对人体有害无益的土方子,拜访隐士名人,说服一批高僧前往敦煌莫高窟,参与清朝的抢险救灾活动。偶尔去客串一回大侠,或者包青天,偶尔也可以去扮扮郎中,有时又可以是一名画家。。。。。。”

林成:“然后,有一天,你我都老了,我们就乘一艘船去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再学金庸笔下的黄药师,在那座岛上,种满桃花,在那儿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在这个时代度过的一生,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一切事物写在一本书里,我想这将会是一部百科全书。书名该起什么好呢?要不就起《周游大清记》?”

安好:“会不会太没意境了?我们还是再想想,取个意境深邃点的名字。”

林成:“这又不是诗集,散文集,不用讲求什么意境吧?”

安好:“当然要讲求意境了,有意境才显得有深度嘛?”

林成:“胡扯,你见过哪本军事著作,取了一个意境深邃的书名?难道他们没深度了吗?我想一个能看懂的懂一本书名很有意境的诗集的人,未必能看懂一本军事著作。”

安好看见林成一脸严肃的样子,便笑道:“好了,林成,取个书名怎么谈到军事著作上去了,再说了,这也不是一本军事著作,我想到了一个书名,你看合不合适,《路尽头的风景在路上》?”

林成想了想点头道:“行,那就这么定吧!”

往事如斜阳,渐渐沉落于人生的沧桑中,却在拉开的的夜幕下,洒下璀璨的星光,见证它曾经存在,今朝如夜幕,昨日或辉煌或暗淡,已映照其上,但却不能沉醉或沉沦,否则将会在睡梦的朦胧中,将明天扼杀。明日如朝阳,走在斜阳夜幕之后,又将走向斜阳夜幕,它存在的意义在于,证明纵使黎明之后,会是斜阳夜幕,但斜阳夜幕之后,终究还会是黎明。站在往昔,今朝,明日三条线的交汇点时,安好和林成难免会踯躅彷徨,对往昔的不舍,对明日的不确定性,使今天的脚步难免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是他们决定回到在这个时代的“家”呆三年的另一重重要的原因。

缓缓拉开的夜幕,已经星光璀璨了,安好和林成静静的靠在一起,仰望着星空,忽然想起曾经看见的一句话:“如果你累了,就抬头,望望天空,那满天的星星有我寻觅你的目光”。今夜的星光出奇的璀璨,那满天的星辰,有几多是亲人们寻觅自己和林成的目光呢?晚风轻拂过,安好和林成的发丝在风中相错。。。。。。

☆、第十二章 身世

正当林成和安好谈论着三年后的计划时,在一间布置的大气雅洁的书房内康熙、顾贞观、县令也在交谈。

康熙:“那群孩子的父母都找到了吗?”

县令:“启禀圣上,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已找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从附近县被拐骗过来的,家人在孩子失踪之后基本都有向官府报案,结合附近各县今年元宵前后失踪小孩的情况,和那几个拐骗小孩的罪犯的供词,以及被拐骗小孩的回忆,基本可以肯定这些小孩的父母是谁,现已派人去通知他们的家人尽快过来认领孩子。但也有两个小孩的家人无法肯定,一个是三岁的小姑娘,听一个叫林成的小孩好像叫她安好,这个小女孩是这群被拐骗小孩中年龄最小的,还有一个是一位叫杨东生的小男孩,这两个小孩失踪后,似乎家人并没有到官府报案,当然也有可能是从更远的地方被拐过来的。

康熙皱了皱眉头说:“那这两个小孩自己怎么说?”

县令:“启禀圣上,杨东生一直沉默着,无论我们怎么询问,他就是不肯回答,一脸的冰霜,至于那个叫安好的小女孩,一直都和一个叫林成的小男孩呆在一起,昨天属下体谅这群孩子这两个月以来都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安排他们早早歇息了。今早清晨属下挨个去询问这群小孩,让他们回忆一下他们家庭情况时,看见安好和林成正在很认真的看书,属下不忍心打扰他们,也感动于他们的求学上进,最终没有询问他们,就悄悄地离开了。”

康熙:“哦,他们看的是什么书?”

县令:“是《水经注》,昨晚那个小男孩向我借的书。”

康熙:“是本好书,但他们真的看的懂吗?爱卿觉得那两个孩子如何?”

县令:“启禀圣上,微臣不敢妄下断言。”

康熙:“爱卿不必顾虑太多,直言就是。”

县令:“微臣愚见,那个小女孩灵动聪敏,目光澄明,想是个有造化的孩子,那个小男孩据调查是济南知府林云翔的长房长孙,据说从小就甚得林知府的欢心,一直养在知府身边,由他亲自管教,恐怕将来也不会是池中之物。其生母在林成4岁时就难产而死,5岁时继母进门,起初对林成还过的去,只是半年前生下自己的亲生儿子后,便千方百计的要除掉林成,表面上却依然装的温良贤慧,使林云翔和林成都没提防他,结果林成落入了她所设下的圈套。”

县令的话音刚落,门口就传来了文斌的求见声:“皇上,属下有事秉报。”

康熙沉声道:“进来”

文斌推门进来,对康熙行跪拜礼道:“参见皇上”

康熙:“免礼,是不是那个小女孩的情况调查清楚了。”

文斌:“启禀圣上,属下幸不辱命。那名小女孩的闺名是安好,是济南大明湖县的人,其父,安正国,原为巡盐御史,三代单传,到了安好这一代,就只有安好这一个孩子,没什么直系亲属,在担任巡盐御史期间,监督盐运使遵纪守法,调剂盐价,纠察属官,又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一些还是安正国为数不多的亲属,安好的生母林氏,出生书香门第,但这几年,由于林氏地父亲离世,其哥哥顽劣不堪,家道已经渐趋没落了,安正国把安好这个唯一的女儿,当儿子来养,从安好开始说话起,就亲自教导她识字背书,会走路之后,就开始教他武术,其母林氏生怕女儿真成了假小子,于是常常趁着安正国不在的时候,教女儿绘画刺绣。安好本身也聪明早慧,而且很乐意学习,无论是父亲教的,还是母亲教的,不幸的是,今年年初,安正国因病早逝,其母殉情而去,,安好原本亲属就不多,再加上安正国担任巡盐御史期间,又几乎把他们都得罪光了,于是安氏一族无人愿意接纳安好,安好就被送去了其母林氏的哥哥那边,安好的舅舅看在安好与林知府的长房长孙指腹为婚的事上倒是接纳了安好,但对其不闻不闻的,其舅母因见家世已日趋没落,觉得收养安好会加重家庭负担,但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把安好赶出去,怕招人非议,便故意在元宵夜带安好出去赏灯,并将其留在大明湖畔,就逃溜回家了,结果独自一人在西湖寻找舅母的安好,就被拐走了。。。。。。”

康熙:“养一个小女孩能花多少钱,为了这点小利就敢罔顾人命,不念手足血亲,倒真是个歹毒的妇人。”

顾贞观:“皇上,民间百姓穷的时候,卖儿卖女的也不在少数,安好的舅母的行为,虽然不妥,但也不至于歹毒,想来,如果家境好些的话,她也不会这么做的。”

康熙:“罢了罢了,不谈这些个龌龊事了,文斌,你刚刚说安好和谁指腹为婚来着。”

文斌:“启禀皇上,是和林知府的嫡孙。林知府向来和安好的父亲,安正国交好,据说林知府的嫡孙也在元宵夜地时候失踪了,林知府为这气急攻心了,现在还卧病在床呢。”

康熙问县令道:‘与你刚刚提到的那个林成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县令:“微臣觉得**不离十了。”

康熙笑道:“是对有缘的孩子,朕都有点好奇了,想看看那个叫林成的小男孩。看看他和安好是否如金童玉女般。”

顾贞观:“皇上,以后有的是机会,眼下最紧要的事还是4月份的“多伦会盟”,皇上既然要亲自参加的话,还是早些出发的好,您已经在这耽搁了一段时间了。”

康熙:“是该启程了,贞观,安好那个小姑娘,你就先领到你家去养一段时间吧,看她也挺崇拜你的,她舅舅家不回也罢,等会盟结束,朕再派人接她进京。”

顾贞观:“皇上放心,草民会照顾好这个小姑娘的,倒是皇上此次去会盟恐怕路途不会太安稳,还请皇上保重龙体。”

县令:“微臣还请皇上保重龙体。”

康熙:“这么多年来,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