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林核--拂乱_派派小说 >

第13章

林核--拂乱_派派小说-第13章

小说: 林核--拂乱_派派小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殿下,想看什么书呢?”一旁的御华令史恭敬地问道。
  
  “我自己走走便好。多谢了。”
  
  “公主殿下何必多礼。”




玉兰

  寻了一本《越地志》,泠然走出御华阁,四处看了看,发现有块草地比别处大些也平顺些,西侧不仅有假山可以依靠,还有阳光照射,真是这阴阴凉凉的宫里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泠然靠着假山坐下,她是答应楚玦以后要去越地的,自己又是那里的领主,总得先仔细研究研究这个地方吧。
  
  “那儿阳光耀眼,过来我这儿。”刚翻开书页,假山后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李景,声音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倒像是受了阳光的感染,有点温热的感觉了。
  
  泠然转到假山后面,看见阳光为了穿过假山上嶙峋的异孔,力量削弱了很多,此刻好似一股清泉般泻在李景手中的书上。而他正是坐在和自己刚才背靠背的地方,有的阳光洒在他青黑的发丝上,闪出阵阵光晕。原来他也是找到了这块福地来偷闲的,泠然抿嘴轻轻地笑了。
  
  “看的什么书?”李景问道。
  
  “《越地志》”
  
  李景往右侧挪了挪,就像那天夜里一样,拍拍身边的草地,泠然便顺从的坐了下来。两人并未多语,只是并肩坐着,各自翻看各自的书,偶尔伸个懒腰,活动活动身子。
  
  “公主殿下,四皇子殿下怕您看书忘时,特地叫奴婢来提醒公主,已经近未时了,二皇子殿下想是已经在承英殿等着公主了。”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泠然正觉眼睛有些微花的时候,有个宫女微微欠身,在一旁小心的提醒。
  
  糟了,原来自己看书这么久,不仅午饭没吃,差点连李德都给忘了,泠然连忙站起身来,却因为站的太急而一阵晕眩,身子一个踉跄,往边上倒去。幸好李景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泠然,不然她后脑摔在假山上,怕是真的几天都不用见李德了。
  
  “我先走了,”泠然定了定神,冲李景笑了笑以示感谢。说完,便急匆匆的往承英殿赶去。
  
  “二皇兄。”泠然老远就看见李德的背影了,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此刻有些魂不守舍,右脚轻轻地点着地,听见泠然叫他,竟然有一种在做坏事被人捉住的惊异表情,真真是奇也怪也。
  
  “三妹不用这么客气,叫我二哥就行了。”李德又恢复了满脸的谦和表情,泠然每次见他都觉得看不明白,他就好像是有着千万种表情,一件件的皆藏于那微笑温润的面具后面。
  
  “我今日先带你从宫中走上几段,让你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省的以后在宫里走路迷失了。”李德脸上挂着浅淡的微笑,让人难以相信他就是之前对李景胡言挑衅的人。
  
  “恩。”泠然连忙答应。她前些日子听说二皇妃南宫涵刚刚诞下一子,正在家里坐月子,今天见到李德,就问道,“二哥,二嫂身体还好吗?”
  
  李德听她问自己皇妃的近况,非但没有开心,反而脸上挂起了一丝的乌云,但这样的失神也很快,一瞬间,那乌云就消散在他的笑容里了,“她很好,多谢三妹惦记。”却也只是轻描淡写的简单回答。
  
  “那孩子呢?取了名字没有?”泠然继续问道。
  
  提起孩子,李德的脸上的笑意便有了温度,“取了名字的,是父皇赐的,叫睦,李睦。”
  
  “睦……”泠然沉吟道,心中便想这是昭帝期望他们兄弟和睦的意思吧,“是个好名字。”她抬起头冲李德一笑,嫣然道,“那二哥,我们赶快走吧,不然你今天可赶不回去看我的好侄儿了。”
  
  两个人走了没多久,泠然突然问道,“学习宫里的知识,大约要多久?”
  
  李德先是一愣,本想泠然再剔透,也不过是个娃娃,早上还要和李宸一起学习兵艺,一味的胡填海塞也是没有用的,便说道,“父皇幼时每日用两个时辰学,共用了半年的时间。大哥李晟每日两个时辰,共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我每日两个时辰,也是接近半年。”
  
  “那三哥呢?”
  
  李德不似李景,对于泠然各色问题早已习惯了,他细眼一眯,尖牙一露,“三弟天资聪颖,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见泠然若有所思的表情,只得道,“你还是个娃娃,不似我们日日学习,不要贪快,我这几日先带你宫中走几圈,什么都不讲,权当玩耍,你看如何?”其实李德昨夜也没睡好,他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本来就十分没有把握,何况是面对泠然这个父皇正在宠爱的非大非小的女孩儿,心里更是犯难。昨夜看书上说要因势利导,孩子都喜欢玩,不喜欢听人啰嗦,不如就当做带着她逛园子了。师傅领进门,造化看个人,这是大家都晓得的道理,到时候泠然学得好学不好,是她自己的事儿,自己可是已经恪尽职守,把该做的都做了,只要昭帝看在眼里就行了。
  
  “不必了,我们一边走,你一边说,中途停下来也可。但一定要说的详细些。我记得住。”泠然本身是不想给李德添麻烦,好让他多有些时间回去陪自己的皇妃儿子,却没想到这样的话在李德耳里却颇有逞强的意味。
  
  李德也不表现,只是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快一点说,你要是消化不了,可要告诉我。”
  
  “恩,知道了。”
  
  时光荏苒,浩浩荡荡的一个多月就过去了。
  
  泠然没日没夜的吸收着知识,以前,她也是爱读书的,只是多为坊间流传或者志怪荒诞的东西。自从楚玦替她前往越地,她伏在方离膝上大哭一场之后,便似一夜长大,开始接触宫中朝中众多人事,晚上回家也缠着楚文秦给自己讲每个人的七情六欲出身发展。白天仍去御华阁附近的假山后读书,李景有时来有时不来,泠然读书读的入神,时时忘记吃饭,倒是越来越清瘦了。后来李景发现泠然中午经常不吃饭,就找了宫女每日按时送饭,敦促她去寻李德学习。
  
  这一个多月,泠然也从李景那儿得了不少好处,因为昭帝让她看看有什么想要的,正赶着李景从宫中换府就一起块儿得了。她先是要了一个紫金色百衲布的长坐垫,放在假山后面,省的日子凉了的时候,坐着寒了肚子。又要了酱色厚烧的陶盆,自己买了几条帽子鱼搁里面养着,也放在了假山附近的适当位置。因为这鱼还被李宸笑,他说里面几尾悠闲慢吞吞的鱼,好似泠然有时发呆的样子。李景却说,陶盆虽然略显粗放,不够细腻,但是放在这附近倒是和周围万物吐纳成了一体,自有自个儿的妙处。后来干脆又要了个小茶几,上面可以放茶水,读书的日子便更加悠然自得了。李德和泠然有一日路过此地,李德看见此处如此摆置,便问是谁的手笔,知是泠然,无奈的说,“真得让父皇给你在宫中挪个小殿了,要不你就把这儿当做自己的窝了”。李景搬府,本身的东西就不多,又给了泠然不少花样儿,到让人觉得,这个皇子的生活其实简单的很。
  
  楚玦于九月初五到了越地,按照常理先给昭帝和实际的领主——泠然报信。记得收到信的那一天,泠然正要进宫,有个信使把轿子拦住了,说,“楚大人已到越地,特嘱咐奴才连夜赶回京中,一定要在卯时正中给公主送信,以免公主不能第一个拿到信。”
  
  泠然一听是楚玦的信,本来还昏昏沉沉的,立刻清醒了起来,“辛苦你了,难为你们楚大人如此有心,把信呈上来吧。”
  “除了信以外,楚大人还给公主特地捎来了一份礼,说是公主拆开自然明白。”信使又奉上小锦盒一个,之后又说还有其它的物件是给楚府里其他人的,泠然便叫他直接送到楚府里了。想了想又安排楚府的小厮照顾好信使的饮食,才起轿往宫中去了。
  
  泠然先打开信,是官腔的通信,
  
  “越奴清月公主殿下敬启,
  
  臣楚玦已于九月初五到达越地勐鄂,感当地民风于中原差异甚大,便先化身普通商客行走街市,以便了解更多。臣得知越地的粮食物产自给多年,并未受任何京中庇护,所以民心与京中渐离。今闻吾帝赐此地予厚宠之女清月公主,民心开化,庆典连连。但闻京中遣臣来照拂百姓,脸色大异,臣仔细打听,方知此地有乡绅土豪占地欺人,已成兵卒割据之力,臣实为惊讶,天子脚下还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人,欲用伐之,特做禀明。”
  
  泠然看完这封短信,心中有些担心,因为信是半个月前写的,现在楚玦的情况到底如何也不知道。千千万万别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才好。她又打开了封的甚好的锦盒,里面有一枚白玉兰花,玉是好玉,中间有块油皮正好被巧匠借形做了花蕊,兰花也雕的极为传神,想是费了不少功夫得到的。玉兰花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玉兰花底,浅墨深情”。
  
  泠然不禁放松的笑了笑,这是两人从小玩惯了的找宝物游戏,想是这锦盒底下自有乾坤吧。当时若能如此悠闲的做此等玩意儿,想是境况不需担心。她翻转锦盒,果然底下有个粘口看上去不是那么原装,但也只有在知情者看来如此,若是不知情的人,也只会认为这锦盒的制作有了瑕疵而已。何况他还把锦盒封的那么好,一般人定是以为里面才有什么乾坤吧,就算是拆开了锦盒,看到那八个字,也不会多想些什么,自是兄妹情深的词。泠然把粘口向外一提,里面露出了一封信,
  
  “泠然亲启,
  
  你的玦哥哥我现在十分安全,放心,千万不要受上面那封正信的影响。
  
  一路到越地的风景极好,真想你快快长大,和你一起游历。此地民风也相当纯朴,但女子有些吓人。在暗访的时候,经过一处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