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房地产这些年-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年底,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段最为艰难的日子: 宏观调控、银根紧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1997年。
正是凭借这笔资金,万科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时期,仍能保持稳健的成长。1997年年中,基于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判断,万科增资配股募集资金3。83亿元,重点加大深圳市场的投资开发,一举奠定了万科在深圳市场的领先地位。
“上市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其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在当年的环境下,万科这样早上市确实具备一些高瞻远瞩的意味,也正是如此,才保证了万科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一条宝贵的资金渠道。”许多业内人士如此评述。
万科上市,不仅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找到了一条宝贵的资金渠道,而且开创了一条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继万科、深特房等公司之后,广东房地产界凭借“上市”的途径,迅速崛起了金地、合生、保利、富力、碧桂园等一大批巨头,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借道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上市浪潮不仅席卷A股市场,还涌入了香江。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幕出现在2007年4月20日。这一天,广东地产公司碧桂园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香港股市的金手指倏地指向这家顺德房地产大鳄。130亿元的融资额,超过1300亿元的市值,两项桂冠注定了2007年将属于这家上市代号为“2007。HK”的民营房地产企业。而公司创始人之女,25岁的大股东杨惠妍也被推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在房地产大鳄上市受到追捧之后,众多中型开发商也随之步入上市历程。2007年,浙江广宇、河北荣盛发展、河南鑫苑,2008年,合肥城建、杭州滨江地产等二线房地产公司也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上市故事。
但这并非高潮,后继者大连万达、中信地产等一大批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构思故事情节,精彩即将呈现。
除了上市,房地产企业屡屡成为增发、发债、借壳的主角,2007年房地产企业普遍处在“不是在上市的过程中,就是在增发的路上”这一状态。据相关统计,房地产企业2007年通过增发从资本市场融资额已超过1200亿元。
在时间走进2008年之后,“上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一个词。如今的房地产圈内流行这样一句“格言”: 上市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但不上市则肯定出局。
房地产企业想生存,说到底需要融资。融资的路千条万条,上市却是首要的选择,因为只有上市,才意味着进入资本市场,接下来的发债、增发才成为可能。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A股市场的房地产板块企业数已经达到122家。
值得称道的是,万科从走上专业化道路那天起,就将“成为房地产行业领跑者”作为自身的目标,不仅在业绩上领跑,而且要在观念、文化上领跑。
上市不久,王石提出,万科要推行业主参与小区物业管理的“共管”模式。在国内,业主委员会是个全新的概念,无经验可寻,只能学习借鉴香港。香港的每个住宅管理处都设有业主管理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由业主推选的业主代表组成,它参与监督管理和协调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的关系,所做出的决议经代表的2/3同意有法律效力。它可以“炒掉”物业管理公司,但“炒掉”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有该住宅区内51%以上业主的同意。它既体现业主的要求,又保护了物业管理公司的利益。
当年12月,“万科天景花园业主管理委员会”成立。
“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的尝试最终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成立业主委员会也成为1994年颁布实行的《深圳市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中国第一个业主管理委员会,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甚至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和国家的相关立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后,全国各地陆续通过的物业管理条例,都吸收了这一模式,业委会成为物业管理法规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经济低谷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先知者”不多,但黄如论算一个。
福建商帮的重要代表人物许荣茂前脚去了澳大利亚,而1986年只身前往菲律宾淘金的福建人黄如论,却带着在国外赚回的第一桶金,后脚回到家乡,投资房地产,并从此发迹。
1991年3月,黄如论在福州独资设立了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公司全部人马八个人,但历经数年,很快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私营房地产企业,并开发了一系列经典之作——国泰大厦、金源花园、金晖新村和福州会展中心,以及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和海联大厦。迄今为止,上述力作仍是所在地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这一切,还只是黄如论牛刀小试。
1999年5月,黄如论审时度势,北上京城。他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投资8亿元开发18万平方米的全新蝶形结构的亚运村世纪嘉园,并于当年圣诞节前夕推出,首开京城准现房发售之先河。北京房地产业亦因此而步入准现房发售时代,并作为行业标准迅即推广至全国。
继而,黄如论又在北京西山脚下,再次砸下50亿元,建造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北京世纪城。黄如论亲自主持了全部规划设计,整个小区引入“人车分流”、“户户朝阳”、“动静分离”等全新设计理念,令京城百姓耳目一新。
2000年,世纪城一期开盘,创下北京销售套数、面积双第一(销售额13。3亿元)。2002年,世纪城以20亿元销售额再度夺冠,且封盘售罄,轰动一时。
此外,黄如论斥资38亿的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更是北京当时的地标性建筑,其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仅室内停车场便可停放1万辆汽车。
与此同时,金源旗下一个规模庞大的现代豪华饭店集团也呼之欲出——2001年,福州金源国际大饭店摘取五星桂冠。接着,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香山金源商旅酒店、重庆世纪金源时代大饭店、北京华侨大厦均以五星级水准笑傲业界。最初,对于涉足酒店业的决策,公司内外的担心、忧虑不绝于耳。然而,黄如论一锤定音:“别人能做到的,我一样能做到;别人能做好的,我一定能做得更好!”事实也恰是如此。
随后,黄如论又进军重庆、云南、上海、湖南、贵州、安徽、陕西等地,开发房地产项目。
黄如论成了中国房地产业和酒店业、商界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之一,被媒体惊呼为“闽系房地产巨鳄”和“摩尔枭雄”。以往的低调为他增添了诸多神秘,而连续数年的大手笔和业内的重拳出击,让同业者无不刮目相看。
在房地产界,黄如论的爱心和慈善之举则更令人感动。在“2003年度中国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上,黄如论以此前一年高达2。1亿元捐赠额高居榜首。回国创业14年来,黄如论累计投资人民币300亿元,上缴国家税费50亿元,向社会无偿捐赠3。9亿元。黄如论成为继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之后,闽籍华侨捐资兴教最多之人。对此,黄如论很淡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对我也是一个样。我一个月1。8万元的工资足够花了。”
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赢得人们对黄如论的尊重,但我们的关注重点却不局限于此。我们关注黄如论,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开发各类商品房20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商人,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捐赠慷慨大方的慈善家,更因为他那独有的集“儒、道、佛”为一体的创业理念、伴随企业发展的不平凡心路历程以及他那独到的为人处世哲学。
回顾1991年的中国房地产,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温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历史,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1985年9月,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币值每年平均上升5%以上,日元汇率上升近三倍;这个时期日本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大量游资热钱不断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日本六大城市的商业地价狂涨三倍多。日本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加州,是美国全国面积的约1/25,但1990年日本土地总值竟高达美国的四倍。需求旺盛投机盛行,日本房价也不可遏制地持续大幅飙升。
日本房地产泡沫来势凶猛,破灭得也同样凶猛而突然。这似乎验证了“以暴利始者必以暴利毙”的市场规律。从1991年第四季度开始,历时六年的房地产泡沫使日本从天堂步入地狱,日本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出现暴跌。由于日本经济的高度开放和高度市场化,加之日元的大幅升值,如蝇逐臭的国际热钱如潮水般地涌入,使得日本房地产泡沫如印度洋的海啸一般势不可挡。日本国土交通省2005年3月23日发表的一组数据表明,十几年前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所造成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
你可以想象,说到土地短缺,日本的土地比中国更稀缺,更加寸土寸金,却也能一连十几年狂跌不止。
与1991年相比,2005年的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的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东京部分地区的商业和办公用房及其地价,平均跌去75%,只有房地产业鼎盛时期的1/4,住宅及其用地的价格也只有1990年的40%。泡沫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日本经济从此埋下了近20年还未能了结的祸根。尽管日本房地产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仅在13%左右,但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给企业和银行带来的损失,以及给消费者支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制约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目前日本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拥有土地买卖绝对垄断权的地方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吗?
房地产价格的暴跌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