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医 作者:爱打瞌睡的虫(起点vip2012-09-30完结,女扮男装)-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亦柏在后面冷眼打量哑姑,顾念那点女儿心思都用在她的使女身上了,照着大户人家一等丫头的标准调教至今,小饰物不限量,胭脂水粉的香气闻着就是上等货,除此礼仪周到行为妥帖,能写会算,甚至笔迹优雅,无视脸上疤痕和哑巴这两个缺点的话,嫁一个平头百姓还是有资格的,就是不知顾念会怎么安排她俩的将来和归宿。
三人快走到街口的时候碰到了购物完毕从铺子里出来的魏双思和两个师兄,三人手里都提着东西,双方打过招呼,互相问打算去哪吃午饭。
宋亦柏指着顾念说她带路,他也不知道要去哪吃。
魏双思他们则事先看中了一家馆子,有名的老店,以各种汤闻名。
他们邀请宋亦柏和顾念一起去,顾念自然对跟魏双思一起的活动不感兴趣,借口说上次在七步县时就已经品尝过了,让他们别点招牌汤,那都是蒙外地人的,另推荐了几个只有真正的老饕才知道的汤品,每天就那几瓮,卖完了就算了,正好其中一样是宋亦柏喜爱的食材,他有些心动。
顾念看出来了,她让宋亦柏跟师兄们去,那些好汤等到晚上是铁定没有了,而且本地风味外地尝不到的,在三江城的七步县籍的厨子都难以烧出这味道,只有在这里才吃得着。
小伙子们被勾得肚里馋虫造反,一致决定立刻就去那老店,倘若没有了再吃别的。
宋亦柏不管顾念意愿,拽了她也走,理由是要跟着大家一起行动。
到那店里一问,老饕最爱的那几个汤品果然都卖完了,本来就限量,只卖给县里的熟客,很少有生人知道这家店真正的镇店之宝,小二自豪的同时也表示很抱歉,又推荐了另几个本地人喜爱的汤品,其他人没什么意见,稍微商量了一番各人就定了自己感兴趣的,宋亦柏不太吭声,大公子挑食的毛病显现了出来。
跟大公子混了这么久,他的饮食喜好顾念多少也了解一些,她问了小二一道时令汤,因为要用到本地才有的一种鲜花,整朵的鲜花洗净与筒子骨和猪肚一起炖,最后把花捞走,汤里虽有肉,却不见油星,更没有猪肚的腥膻气,只留下花的清香。
小二眼睛都亮了,直赞顾念懂行,但这汤要到晚上才有,鲜花要在清晨带着露水时采摘,所以现在还在厨房炖着。
宋亦柏给自己定了一盅,晚上一定来,然后他拽着顾念抬腿走人,去她本要去的那家馆子。
走在路上,宋亦柏暗笑顾念小小地暴露了她对本地很熟悉的真相,不然就凭上次他们在这里停留的一天,别人都不知道这老店有那么多好汤,就她一人知道。单说她这好吃吧,在别人眼里看来也是到一定境界了。千金小姐有张好吃的嘴,柳师兄是有多惯着他的宝贝女儿,才能养成这么个爱好。
顾念带着去的是一家夫妻店,老板娘前面待客,老板厨房烧菜,顾念就好像来到她自己家一样,不看墙上的菜单,随口报出她要的菜,还特别照宋亦柏的口味,指出一些佐料要怎么放,老板娘看这客人点菜那么利落以为是常来的老客,爽利地答应,让小二领客人去了角落里目前唯一的空桌子。
饭菜上桌后,虽是边吃边聊,宋亦柏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只管装憨,绝不提醒顾念她基本上完全暴露了她对七步县熟稔到几乎与本地人无差的地步了。尽管她确实是本地人来着。
她知道老爷子、大掌柜和杨先生都知道她是柳师兄的千金,不知道自己其实也已经知道了,不管这事情将来怎么发展,至少眼前这保守秘密方面,他自认嘴巴还是够严,不会让人失望的。
第207章
享受了这顿让人食指大动的美味午餐,三人回客栈午休,顾念稍睡了一会儿,就爬起来与哑姑一道用买来的包装纸分装那些特产,几个小包绑在一起,炭笔写上名字,然后放到一旁。
宋亦柏则跟父亲叔叔等老人推荐那家汤店,邀请他们晚上跟他一起去吃,尝尝本地人最爱的几道汤品。
老人们欣然答应,宋亦柏交待了玳安路线,派他去预订了位子。但他去找顾念要她也一块去时,客栈小二进来送顾念让他代买的一大碗烤臭鱼,处理好的一块块方正的鱼肉烤得外焦里嫩,可那用特殊手法腌制而成的臭味直接把宋亦柏给臭出了她的房间,站在门外看顾念吃得嘴角流油摇头晃脑的样子,他断然打消了要顾念一起晚餐的念头,扭头就走。
顾念嘴里咬着一丝丝的鱼肉,搞不懂宋亦柏干嘛来了只说半句话又走了,这大公子午觉没睡醒吧。
晚上顾念带着哑姑去了另一家馆子吃晚饭,没再在外面闲晃,早早地回了客栈收拾行李洗漱睡觉。
次日城门开启没多久,和安堂的车队就出了城,离三江城越来越近,人人都归家心切,车夫也不自觉地多加几鞭子,催马儿快跑。
提前到达三江的包小易和他的亲兵们分散在城里的几家客栈,各自盯着自己负责监视的目标,等待后面大部队传来到达指定地点的消息,以及仍在城外没有回家的几个重要嫌疑人。托了小侯爷精湛的易容术的福,他们一天换一张脸,保障了盯梢行动的安全和保密。
城里百姓生活依旧,每天仍然是那些人,仍然是那些事。连对政治变化最敏感的衙门官吏都没有察觉到东阳侯派了他唯一的嫡子带着人马与朝廷密旨就在城里等着抓人小辫子。
和安堂的车队在出发后的第二天午后进了三江城的城门,他们这一趟加紧赶路,头天夜里故意错过大车店借宿在村民家里。节约了很多时间,不至于要再在外面过一夜,第三天才能回来。
守在城门附近一家茶楼的两个亲兵亲眼看着和安堂的马车从他们楼下经过。全部走完了,并确认后面没有掉队的马车。他们就立刻结账,去找蹲守在府台衙门附近茶楼的小侯爷,将这最新消息告诉他,然后他俩的盯梢完成,假模假样地吃盏茶,再出发去跟在别处监视的兄弟换班。
大部队自然是不进城的,他们在城外就走陆路转去隶属于三江府兵备道的军营。在小侯爷在城里干活之前,得先确保军营的士兵们不哗变,要控制住军营里大大小小的将官,尤其是联络官的手下,防止他们派人往城里通风报信,唯一要送消息的人就是小侯爷,他们又另有一套接头的方法。
和安堂的车队径直回了和安堂总号,大家都先在医馆稍事休息,卸下各人的行李。
为了不影响医馆的正常秩序,车队没走前面正门。而是绕到后门,直接驶进后院,小厮飞快地跑去前面通知大家,因为没有派人提前来告知。大掌柜与众大夫们都不知道大家已经回来了,但凡正有空的纷纷赶去后面与东家们和大家见面寒暄久别问候,迎着他们回寮屋小院休息。
顾念和哑姑自然一间屋子,但真要放松休息是不能的,大家都在走动寒暄聊天,杂役们挑着行李陆续送来,各人分别认领,那些分装好的小包的土特产顾念转身就拿出去送人,大掌柜和大夫们一人一提,小厮们也有几包,连这一路跟随伺候卖力气的杂役们顾念也没忘,把他们的那份给了厨房,让厨房烧给大家吃。
顾念在收获一堆众人的道谢的同时,她在东阳城的丰功伟绩也一遍遍地被人提起,听闻连东阳侯都当面挖墙角,大家更是惊喜连连,连声夸赞。
前面医馆不能缺大夫,小院里就热闹了一会儿,大夫们就回去工作了,刚回来的人们终于得以安静地歇上一会儿,吃盏茶,有互相住得近地就邀伴一块雇车回家。
顾念没有同路人,但那么多土特产分掉大半后还是有很多,即使她家离得最近,也不得不雇辆板车拉人拉行李。
东家放了大家明天一天假休整,后天各归各的正事,赢来一致欢呼,正好顾念要的车也到了后门外,她就先告辞众人回家去了。
半个多月不在家,街门上的挂锁都落了薄灰,可想而知她俩进了门后,放下行李得先忙着收拾屋子,幸好她俩临走前给家具铺了防尘布,就是地上比较多灰,厨房里的东西也多数都放在橱柜里,但是水箱里的存水是不能再用了,于是打开水管的闩子,不停地压水井把,打水上来冲洗水箱和水管。
当清洗了大小的盆子,把这几天一路上换下的脏衣服泡进大盆里浸着,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两姑娘都累得没有再煮晚饭的力气,去街上随便吃了些,回来烧水洗澡洗衣服,忙到二更之后才分头睡下。
差不多的时间,小侯爷在他的客栈房间里,看着今天一天手下捎回来的最新消息,那些被盯梢的目标从官员到乡绅,仍旧在按部就班地过着他们的生活,重点目标的魏家刚刚结束小公子回家的接风和庆功宴。
既是所有乡绅都在监视名单上,自然和安堂宋家也逃不掉,甚至连聚兴顺也在此列,只是让小侯爷不解的是,为什么还要监视一位叫杨益怀的医学堂老先生。他混惯了江湖,他知道这位杨先生不是江湖人,但是顾念的老师,而且朝廷的命令是说要把此人交给秦如栩,在他到达三江前,这位老先生的安全由东阳侯全权负责。
东阳侯没来,三江城里全权作主的是小侯爷钟永瑧,就算城里看上去一切太平,他也得派两个身手好的亲兵暗中跟着老先生,并期盼秦如栩能早日过来。
翌日顾念无视窗外明媚阳光还在赖床的时候,小侯爷散在城里的亲兵有人看到了同袍留下的记号,循着记号找去,见到了城外军营自己人派来的接头人。
凌晨时分,大部队夜袭兵备道军营,东阳侯派来的带队将军是跟随他真正在战场上打过滚的英雄,对付这些从未打过仗的士兵们,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没有人受伤和死亡,所有将官的职事就地解除,东阳侯的人马接手军营一切事务。
城里还有一个小军营,因为夜里城中各官署衙门前的街道是宵禁的,每天夜晚执行任务的就是在城里的这支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