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无痕-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不知自己怎会来此,冷昔与哥哥又怎会打了起来,但,日间冷昔杀人的一幕仍旧记忆犹新。木栏之外,那些官兵定然不会放过冷昔。一想到此,她也不知从何而来的力气,对正呆看于她的冷昔大声喊道:“走,快走!”
此刻,纷繁晃动的火把,将小羽暗紫的眸子渲染成摄魂夺目的紫红,落到冷昔眼中,愈发让他心慌意乱。小羽叫喊,与他内心无名的恐惧,融汇成一种暗示:逃,快逃!离开这里,离开这一切!
冷昔腾地跃起,脚尖轻点墙面,借力破顶而出。
大牢之外,早已布置百余名神射手。一枝枝火箭“噌噌”射向屋顶的白衣少年。少年全然没有反抗之心,白色的身影闪电般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原本急于赶到大牢的于润之,与白君涵刚出酒楼,一个念头稍纵即逝。他放缓脚步闭眼沉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所有一切太过突然,让他隐隐不安。
紧随其后的白君涵很是诧异:于润之遣人传信说,不妨悄悄暗查三处监牢女犯,许会另有所获。他虽将信将疑,但也不愿放弃一丝可能。为此,他花费三个时辰从知府大牢开始,逐个搜查,毫无斩获。依言赶至此处,偏又遇上急于出行的于润之。按说,于润之素来遇事泰然、处变不惊,今晚这般慌张失态,倒是少有。他既不愿多说,君涵亦不便多问,依言相随。怎料没走几步,他却了慢下来,手指频揉额间,看似很是不适,君涵关切问道:“润之,哪里不适?”
于润之心念一转,皱眉答道:“昨夜未曾休息,颅内有些涨痛。”说话期间,他心中暗想:还是迟些再去,司空武功甚高,不会有何意外。对无把握之事,于润之通常缓缓再行。
“那,你先歇息一下罢!”君涵将润之引至路旁石阶坐下,可刚才传信兵卒所提到的女犯,倒让他有些心急,总觉此事与小羽有关。“润之……,那个,那个你寻的女犯……”
白君涵试探性的询问,一如于润之所料。细算,离司空进去也有小半个时辰了,再耽搁下去,君涵定会与之翻脸。于润之揉了揉额头两侧,旋即起身:“走吧,我们去知府大牢瞧瞧。”
待君涵、润之二人赶到,大牢已被白齐霄率几百兵卒团团围住,另有一拨刀剑锋利、盔甲锃亮地跑入大牢。白齐霄远远瞧见是他二人,笑脸迎道:“二弟消息当真灵通。”白君涵一见这阵势,心里早白了七八成。他狠瞪润之一眼,作势即要闯了进去,却被润之紧紧拽住:“真想救人,现在就别进去!”
君涵对此毫不理睬,长袖一甩,于润之被甩出三尺开外:“你若进去,小羽必死无疑!”
‘必死’二字,如重重一拳在君涵心里狠狠敲下,他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润之双眸中竟有着无奈的哀求。润之为人如何,君涵最是清楚?早间之事,只是胸口之气难咽,内心深处并未起疑,此刻,多年的信任明确告诉君涵:润之此般,自有道理。
白君涵深深地吸了口气、无奈地瞧着被火把照得通亮的牢门,那夜春光般明亮的笑,像一只无情的手,在他心里不停绞,绞得生疼、生疼。
“威……武……”伴着廷杖敲击地面的声音,知府刑堂提审,店小二-孙三被杀一案。
堂上,姚知府一身朱红锦绣鹤日袍煞是醒目。宰相丁汝玄身着紫红蚕丝缎袄,伴坐案几一旁。阶下,恒王白齐霄、汉王白君涵各着便装分坐两侧,于润之侧立汉王身后。
知府不过四品,除了于润之只高过其二级以外,其余诸位个个位高权重。姚知府擦了擦满头的汗,用眼神一一探询过后,颤着手拍下惊堂木:“带人犯。”
“带……人……犯……”
穿着白色囚衣,小羽被狱卒推怂着,步履维艰走了进来,脚间重镣擦得青砖星火直冒。
墨羽苍白的脸上眸若寒星、单薄的衣衫骨如挺竹,沉沉的枷锁锢住手颈,重重的镣铐拴牢双足。憔悴却坚毅的小羽,令人刮目,让人心疼。
白君涵心中柔肠寸断、眼里痴爱似海,白齐霄冷笑着瞥了他一眼,并不多言。唯有丁汝玄,自打瞧着墨羽跨进这刑堂,当即无法侧目。
丁汝玄心中暗叹:像,真像,当真太像!
第二十章 劫狱
劫狱
一场本该针锋相对的提审,因丁丞相的介入而草草了结。这,令白君涵兄弟二人均感意外。提审之后,上官墨羽与司空亦然竟被丁汝玄派人押走,更让君涵不安。
走出西辰府知府刑堂,天已将明。
且不说一干人等猜不透丁丞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单说丁汝玄,他拖着花甲之身,不顾彻夜之苦,急急赶至仕檀院,递呈求见平统帝。
丁汝玄的急呈,让刚刚服侍圣上躺下的贴身总管很为难。平统帝虽是盛年开国,但龙体先天赢虚,五年征战、十五载安邦,本就繁琐劳神,加之常常彻夜不眠,平素若能浅睡一觉,已是喜人之事。对此,跟随其三十载的丁汝玄比谁都清楚。
瞧着眼前满脸为难之色的王总管,丁汝玄稍时犹豫,随即正言相告:“王总管,你我共事圣上多年,主子什么脾气,你比我清楚。今日之事,关系重大,若稍有延误,他日责罚下来,你我老命难保哇。”
王总管跟随平统帝也有十余年,这位帝王,于公,心思缜密,果敢沉着,真可谓一代明君、一世枭雄;于私,孤情寡意、面冷心寒,全无情义可言。今日,这丁汝玄之事,不急倒也罢了,倘若当真关乎国体,因他而被耽搁,陛下醒来后,决对不会顾及情由!届时,他还不……一想到这,王总管白胖的脸庞不禁抽搐起来,“大人您等等,老身这就替您通传!”
丁汝玄于院门之外静候许久,这才被传——书斋面圣。
这平统帝有一怪癖:除了王总管定时去外间整理内务,卧室内屋,绝不许人进入,除了她……。丁汝玄随着引路的小太监,匆匆穿过卧室,眼中不由抹过一丝苦笑:人都道帝王无情,平统帝更是冷血之人,又有谁知,无情之人往往最是长情。愿这喜讯,能一慰君王多年情愁。
“卿有何本要奏?”平统帝声音疲惫,低沉中略带沙哑,显然初醒不久。
“回陛下,是为夜审一事。”丁汝玄必恭必敬的回答,倒让平统帝有些不解。
昨夜,恒王来报知府大牢有人试图劫狱,偏偏汉王亦来参了恒王一本:私调兵卒,乱抓无辜,扰乱民心。他料定兄弟二人所指,定是君涵所寻之人。为平息事端,这才遣丁汝玄督察此案。本是小事一件,明知他晨间方才歇下,却因此急于将其唤起,想必事情有变。平统帝沉吟片刻,开口问道:“可有结论?”
“尚无结论。”
“哦?那是何故?”平统帝来了神,眉梢微扬,瞧向丁汝玄的眼中多了一丝玩味。
“启禀陛下,那女子名叫上官墨羽。”丁汝玄面上卑恭依旧,话却掷地有声。
“上官墨羽?”平统帝反复念叨,细细思索这名字有何不同。
“正是!上官墨羽,年方十六,另一少年乃其兄长,一十八岁,名叫司空亦然。”
“上官墨羽?司空亦然?”平统帝隐隐觉得不妥,又说不上来。
“那上官墨羽像极陛下一位故交。”丁汝玄不愿直言,一点点暗示道。
“朕的故交……”
“正是!”
蹭地一下,卧榻之上的平统帝猛然站起,双掌死死撑住塌前案几,支稳颤抖不已的身躯,苍白的面庞绯霞如火,狭长的凤目眼蕴秋波。“上官……上官……”
看到一潭死水,此刻漾起阵阵涟漪,丁汝玄欣慰且开怀:“正是上官,她兄妹二人名中,起始一字连起来便是……”话,只说了一半,他不再继续。
“亦然、墨羽……亦……亦……”平统帝哏噎如泣,颓然坐下,一行清泪自阖合的眼中缓缓淌下,许久才睁开双眼,对着丁汝玄凄然一笑:“她心中有我,她心中有我。”
丁汝玄动情至极,望着平统帝老泪纵横:“恭喜陛下!”说罢,他猛然跪下,膜顶而拜:“老臣恭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说白君涵和于润之刚刚进屋,便听施华门外求见。白君涵一喜,一个箭步将施华扯进了屋。
“刚才……”施华将满头的汗往袖上抹,气喘吁吁向白君涵汇报,却被一旁的于润之止住。他谨慎地走到院中,接过婢女手中茶盘,叫其退下。直至周围没了人影,这才回屋关门,为他二人倒上两杯茶水:“歇歇气,再说。”
要说这白君涵,平素行事冷酷笃定,此时却心急小羽,早已没了那份沉着。四处奔波的他也已口干舌燥,见施华端杯欲饮,他就势端起一盏茶品了起来,借机稍定心神,戒燥戒焦。
“说罢!”于润之再开口时瞥了君涵一眼,他已没了初始的急促。
“上官小姐和司空少爷被丞相转押至知府后院的地牢之中。”
“你当真没看错?”一切正如回来路上,二人分析那般,于润之不放心地重问了一句。
“小的敢以性命担保,她二人确是关在地牢之中。”施华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让白君涵陷入了沉思。于润之反倒心生疑惑,冷眼望向施华。施华一见润之如此模样,憨憨一笑,“一切均是小的亲眼所见,若有半句假话,任凭大人处置!”
润之与君涵商议完对策,已是秋日高悬。
二人简单用了些饭菜,于润之将白君涵引至自己寝屋歇下,又在屋外守候半晌,估摸他该睡沉,且遣一小僮于门外伺候,这才回了书斋躺下。
醒来时,夕阳已落、薄暮初起。窗外,犬吠鸡鸣连同风卷落木之声浑融一体,或远或近,似有似无。
和衣卧塌的于润之梦中依旧眉头紧锁,忽然间,一个冷彻,猛地惊醒:原本英武的双目炸地瞪得滚圆、白净的额头碎汗淋漓。只片刻,他脑海已开始细细回想,早间二人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