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467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467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辛苦了,请你吃块肉。”

他倒是爽快地吃了,只是话音却变了味,玩味地道:“前日不是说了么?你得给我生个儿子才行。”

他意有所指地话,还有他炙热的眼神,她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这几日都在……单先生今日就是瞧了自己整日没精打采的这才放自己回来歇息的。

“我……我不同你说了!”她掩饰着内心的羞涩,急急地往口里塞着东西。自己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怎么能把这个也混在其中。

这时候门外又传来拍门声:“李太太!李太太!您在家么?”

这个声音对于李松来说已经算是很熟悉地了,是黄菊英。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说她是读书人家出身,骨气重,前日自己说了那么重的话,她哭着颜面跑出了自己的家,今日就又来了,她地气性还真是不一般地大啊!算算她来自家还真是勤,自己回来这三天她就来了三趟。

馒头也听出了是黄菊英的声音。她也有些愕然,平日里她可没来得这么勤快。这也不过是她一闪而过的念头。

放下了碗,将炕桌端到了西屋,拭了拭嘴角忙出去开门去了。

“李太太。”黄菊英庄重地同馒头打了招呼,又让身边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年青后生向馒头问安,“这是我大弟黄仕英。”

黄仕英双手作揖。淡淡地道了声:“学生有礼。”

“有礼,有礼。快请进。”馒头忙侧了身子,请姐弟二人进屋坐。

黄菊英却悄悄地请馒头到一边说话,面上全然是期盼地神色:“李太太,李大人在家么?”她问大哥在家做什么?难不成是怕大哥在家,找自己说情被他知道,她忙摆着手道:“你让令弟暂时在那谋个文书的事,大哥说了办不成的!这事是我地不对,大哥已经……”

却不想黄菊英却截了她的话。满面愧色,羞赧地道:“李太太,那事是我鲁莽。思量不足。累得您同李大人不快,还请您原谅我。”

馒头原是怕黄菊英有什么不快,还想解释下,告诉她,大哥已经帮黄仕英找了家私塾,却不想她能这么想,心里也宽慰下来。便请他们进去。

“我那日回去把李大人地话同他说了,他非要见见李大人,说要多谢他当头棒喝。”黄菊英一面走一面笑着同馒头道。满面地欣慰。

馒头听她这么说,心里也很高兴,忙指了西屋对黄仕英道:“正好大哥也在家,你去西屋同大哥说说话吧!”她又请了黄菊英到自己屋里坐坐。

“大哥那日说地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就那么一句话,人家就想明白了。

黄菊英抬手轻触腮边,想了下道:“大丈夫无它志向……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这话是东汉班超的话。只是李大人没说全,整句话是大丈夫无它志向,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意思是说,除了读书还可以做别地,也能光宗耀祖。”

文绉绉地,不用黄菊英解释馒头也明白了,她只是感叹大哥居然懂那么多。

“他一听这话,愣了愣,反问我这是谁说的。我笑他道,枉你平日自称才高八斗。连这话是谁说的都不知道么?他怏怏的说这他自然知道。只是说说与我的。我便说是李大人,他便要来拜见。说多谢李大人。”

对面坐着的黄菊英欢喜地同馒头述说着她那日回去后的事情,合掌念佛道:“菩萨保佑。多亏有李大人,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要如何。”

“他只是一时没回过神来。”馒头口上谦虚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还是大哥有办法,当时的话虽难听,没想到却让别人醒悟过来。

黄菊英沉下了笑容,愁道:“他就是一根筋,不撞南墙心不死。子曰,诗云的一套一套地,说道理我哪里说得过他。”

不知怎么的,馒头一下想起斗文的三姐夫同文公子,他们也是满口地子曰,诗云的,有时候还争的脸红脖子粗的,一点都没有了平日的斯文。她忍不住笑了出来。

“您笑什么?是我哪里说错了么?”黄菊英见馒头突然笑了起来,还以为是自己哪里说错了,想了想,又好像没错啊!

馒头也知道自己失态了,忙歉意地道:“没有。对了,大哥在北城柴草胡同一个姓,姓……姓吕的先生那帮令弟找了份事,说是有空让令弟去,先生还要考究考究他!”

“真的?”黄菊英惊讶地站起了身子,她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

馒头含笑地点着头。

黄菊英当即跪在了馒头的面前,不住地磕头道:“李太太,我给您磕头,您对我们家有再造之恩,我结草衔环难以报答,我每日保佑你凤冠霞帔,做到一品夫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生活插曲(九)

黄仕英在外屋整了整衣冠,朗声道:“学生黄仕英拜见李大人。”

李松在西屋其实已经听见黄菊英还把自己的弟弟带了过来,自己少不得与他寒暄几句,站起身,来到门帘处道:“请进。”

黄仕英掀了门帘进来后,见李松已站起身来亲自迎接自己,忙微微一揖道:“有劳大人迎接,学生惶恐直至。”

“请坐。”说着亲自为他倒了杯水。

黄仕英趁着这一会的工夫打量着西屋,布置的很简单,除了那两架子满满把着的书,这个屋子里几乎没什么东西。甚至连副对子都没有。

见李松亲自倒了茶给自己,他忙站起身,接过杯子,拘谨地坐了下来。却见这只是杯白水,心中暗暗佩服道:“这位李大人居然如此清廉,连茶都吃不起。”言语中越发的恭敬有礼。

“前日家姐将李大人之话说与学生,如醍醐灌顶,学生茅塞顿开,收益匪浅,今日特来谢过大人。”说着站起身,深深地对李松一揖。

“足下严重,快请起。”

黄仕英正襟危坐地道:“非也!古人有一字之师,大人今乃士英一句之师。”

李松见他小小年纪,却操着老学究般地话语,顿时有些头疼,便道:“不敢,不敢。”黄仕英瞧见摆在对面大桌上的饭菜,问道:“这么晚,大人才用膳?”

李松点点头。

“那大人请用膳。学生正好可以借阅大人地。他爱书如命。家里本身藏书便不少。他更愿意看看别家还有那些书籍。他瞧见那两架堆得满满地书。内心早就痒痒地。只是忌与同李松说话。两眼也不好乱砍。硬生生地压下自己内心地骚动。

瞧着他痴迷地眼神。李松只得道:“请便!”

李松这些书一部分是同馒头成亲前买地。很大一部分是两人成亲后。绝大部分是兵书。这次回来他发现又多了一些医术。想来是小妹子买回来地。

黄仕英一听他这么说。忙走上前。仔细地瞧了瞧。孔孟之书并未看到。史书只有了了几本。过多地是兵书、医术。还有几本唐诗做了点缀。

他抽了本唐诗坐下来翻着看。只见里面还做了批注。细细地看着里面地批注。有些佳句还特地标识出来。注上自己地理解。

“大人为何单喜欢这句秋边一雁声?却不喜欢后头这一句?”

李松本还想同他说柴草胡同吕先生那里地事,瞧着他一心只扑在书上,便不好多说。自己也不好去吃东西,便倒了杯杯水慢慢地喝了起来。

“啊?”他略微地想了下,问道。“是杜子美的《月夜忆舍弟》么?”

“正是。”黄仕英点头道。

看着他手中的唐诗,想是小妹子的,想是小妹子标注的。不过以前他倒读过这篇,微笑道:“那个一字用的神妙。后头地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虽好,却不及这个一字传神,大雁群飞,单落一只,不正是子美思恋诸弟写照?”

黄仕英原是想试探李松的学识到底有多少。故意抽了句问道,却不想李松一下便说了出处,还解释的透彻,不禁起了与其论文的心思。

“李大人喜欢何人之作?”此时他的语气依然变成了热烈。

李松见他顿时来了兴致,微微皱了眉头,他并未有喜欢何人的诗,只是应承地道:“东坡居士。”

黄仕英点头赞道:“大人也觉得东坡居士的好么?学生也喜欢他雄浑博大。有同窗说词乃配曲吟之,因以绮丽香软,清新俊逸为佳。东坡先生的词作不能算得上品。”

“呵呵!这不过是个人喜好。你还喜欢谁的?”

“学生认为放翁地诗最佳。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字字国耻未血,壮志未酬。学生也愿仿效班超弃笔从戎!还请大人接纳。”说着黄仕英站起身便对着李松一揖。

瞧着他细细的胳膊,白净的面庞,李松摇摇头,黄仕英不过是被自己前日地一句话激出的,正当血气方刚的时候,被人一激,的确会偏离自己原来的方向。从他的谈吐来看。他只是个文人。一个从骨子里透着文人的气息的书生。

“仕英若是出仕不是更好?”他婉言拒绝着。

黄仕英顿时双眼一暗,低下头。不大自然地道:“学生以为大人前日教训之话甚好。大丈夫安久事笔砚间乎!”

“你就未想过出仕?方才观来,仕英文章定是不错,何不试试?”李松侧头查究着黄仕英的神色。

果然在自己说他文章定是不错,黄仕英黯淡地面容顿时一亮,激动地抬起了头望着自己。随即又暗了下来。喃喃地道:“大人也觉得学生文章不错么?”

李松鼓励地道:“正是!你这般吞吞吐吐可是有什么难处?你说与我听听。”

“学生并不夸口,学生地文章也说的过去,也想靠文章谋个出身。只是家父离世后,家姐为了我等日夜辛劳,学生心中甚是不安,不若从军还可供养姐弟。”

李松站起身拍着他纤细的肩膀,宽慰地道:“我们延绥是军镇,不缺你一个军士,却缺你这个读书人。秀才每日官中还有份额给。我昨日同柴草胡同的吕先生说了下,他让你这几日去见见他。”

黄仕英一听李松居然还帮自己找了事做,还是在私塾里面的,心里不禁十分欢喜,饶是这样,自己每日还有了进项,还有先生给自己看文章,来年的乡试他更是胸有成竹。他忙对着李松深深一揖,感激地道:“学生多谢李大人大恩大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