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一代娴妃+番外 作者:香腮雪泪(晋江2013-07-21完结,宫斗) >

第67章

一代娴妃+番外 作者:香腮雪泪(晋江2013-07-21完结,宫斗)-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见皇上与皇后都尴尬的不应答,便沉着开口:“逝者已逝,哀家虽然心痛,但不得不说,永琏顽皮,再三犯错,皇上小惩大诫,实为明智之举,此番结果纯属意料之外,若是天意如此,皇上何须自责?”太后望了眼皇后欲夺眶而出的泪水,复道:“皇后深明大义,骨肉虽乃至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整日忧思过虑,难免伤及龙体,留有后患。”

和敬懂事的窝在弘历怀里,看着皇后说道:“皇额娘别哭。和敬不会像皇兄那样淘气,和敬会谨记太傅说的‘君子记恩不记仇’。”

皇后抬头,她被泪水洗过的黑眸格外明亮,“和敬,你记谁的仇?”

和敬皱着眉头,纯真的眼睛忽闪忽闪眨了几下,又想起太傅说过不能说谎,便吞吞吐吐说道:“就是……就是皇兄为了报仇,才故意吓得娴妃娘娘。和敬已经劝过皇兄了,可皇兄还是执意如此。”

弘历心头一顿,想起静娴面带清泪,言语哽咽的问“皇上不信任臣妾了吗?”,他便觉得自己像一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滚烫的心好似被人捏了一下,他急忙问道:“可是因为娴妃在长春宫当众揭穿他的事?”

和敬看了看太后与皇后,便正视着弘历点了点头。

这一顿饭食不知味,皇后心疼永琏,更心疼弘历,她只能强颜欢笑,而弘历的心早已泛滥,他埋怨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愧疚自己让一个弱女子承受了这般的折磨。

夜里,他听着皇后百般劝慰他赦免娴妃,他钦佩皇后的宽容大度,但想起娴妃高傲的倔强,便想戳戳她的锐气,决定冬日回宫时再做打算。

赤日炎炎,便是什么都不做,也香汗淋漓。皇上不在宫中,内务府准备的冰块也少之又少,更别说静娴现下这种境遇。

“主子,小八子叫人传信。说是皇上龙体康健,皇后长日依旧喜欢礼佛,而新晋的两个常在中,林常在妩媚秀婉,唱着一首好曲儿,现下正得盛宠。相比之下,魏常在便安分守己多了。”小信子如实奉告,他掏了掏袖口,谨慎对静娴说道:“主子,这是王爷的信。”

静娴吃惊,看着熟悉的笔记,便疑惑的打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纸张便展现在眼前,粉白相间,盈盈而立,复瓣相连,片片晶莹,雾露菡萏,金鱼嬉戏,一阵微风拂过,仿佛芳香四溢,沁染满殿。信底有四个小字标注着“曲院荷风”。

静娴想起弘历的那幅荷风图,与之相较,弘轩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自己在圆明园,是否会居住在此地?他是想告诉她不要放弃便会赢得昔日的宠爱吗?

婉依并未因封为常在而欣喜,她想着她进宫前阿玛依依不舍的眼神与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知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境迎接着一切的未知。

婉依随皇后游湖时,第一次见到了阿玛口中的荣亲王,他正与皇上在湖旁的亭子里切磋武艺,两人眉间淡然,都是身手不凡,弘轩手中掌扇时而避之,时而紧追不舍,那袭薄薄的青料衫子便随着他灵动的身姿飘逸飞动,宛若女子迎风起舞般步履翩翩,她一时间竟将那个帝王宏伟高大的身影抛在一旁,而是蘧然于他的英姿。

世间总有那么一份情,不分先来后到,若不能铸成一世的美好,便只能成为遗失的美好。






第65章 (六十四)守得云开见月明
临湖而立的蓬莱仙岛,清风徐徐,湖水泠泠,凭台而眺,宛若等候仙人踏云而来,又似湖中仙子随波而至。

弘历饶有兴致的听林常在唱着小曲,又见众人喜笑颜开,便对沁雪说道:“朕倒是许久未听你弹奏古琴了。”

沁雪温婉颔首,思量后说:“臣妾倒是乐意助兴。只是……臣妾琴技不精,甚怕扰了皇上的雅兴。”

弘历眉眼一笑,自然说道:“宫中除了你,便是……”他顿了下,便将要脱口而出的“娴妃”咽了回去,他忙掩饰住刚刚不经意间流露的失态,复道:“你无须妄自菲薄,宫中除了你,便是荣亲王琴技精湛了。”

嘉嫔娇媚掩唇一笑,光洁的面庞似乎闪着星光,虽是已为人母,但她依旧风韵犹存,“贵妃抚琴未免单调,臣妾乐意以舞相伴。”

宫中的女子个个才艺精绝,好比多数的妃嫔都会跳舞,但若跳出自己的风采,又要跳进皇上的心里,这便是难上加难。

沁雪一起音,空旷辽远泛在殿中央,清音袅袅吹皱湖水倾万波,空中云卷云舒,如随乐而起的仙子轻踏祥云。嘉嫔柔弱无骨,轻如薄云,时而妩媚一笑,如含苞的玫瑰绽放着勾人的诱惑。弘历看过庆贵人迎风而舞,静谧悠然宛如水中花,让人可远观不可亵玩。而嘉嫔却奔放妖娆,让人忍不住要靠近偷蚀那份味道。

婉依坐在下方看的清楚,现下里嘉嫔很是得宠,此时谁若乘势而上,便会成为她的眼中钉,她看着林常在一副不服气的神态,自己却低下了头,偷偷瞥着皇后端庄秀丽的凤仪,若是可以,她宁愿安分守己的侍奉皇后。

此去半年多的光阴,当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回了紫禁城时,天气已经冷风凛凛,静娴常常在窗前提笔抄经,寒风透过薄薄的窗纸钻进内殿,刺得她手指的骨头节冰凉。

织锦一仰头看着落微若有所思,便说:“去沏些热茶来吧。”

落微低头,心想哪里还有茶呢,前些日子内务府送的是沉年的绿茶,有些已然发霉,她一生气便全部丢掉了,想到此处,她便大步往内务府走去,谁知内务府的人却强词夺理,说是上好的茶叶都进贡去了圆明园,落微拗不过他们几张嘴,只好双手空空,满肚怨气的走回沁秀园。

她远远的见是皇上的仪仗宛若长龙,她心中一喜,皇上回来了,无论主子受了多少冷落,总是有些机会可以东山再起。她想看看新晋的林常在与魏常在的容貌,便偷偷站在石阶上向下望,相隔甚远,依稀可见形态,但神态却模糊不清,待众人散去后,她便顺着日精门的宫道回去,可刚刚迈出日精门,却见荣亲王与一女子说话,隐约可听到荣亲王换她为“魏常在”,落微一好奇,便伸出头看了眼,娇俏可人的小脸,剔透如凝玉,她疑惑的眼眸似弱柳扶风般熏人,亮晶晶的瞳仁带着些惊讶,声若瓷具般清脆,“臣妾见过王爷。”

落微抬头一看“诚肃殿”,心想还好,外臣是不可入六宫的。

“魏大人有封信让本王给常在。常在无需疑惑,本王与大人为‘挚友’。”弘轩简单的一句话解答了她心内的疑惑。

婉依纤手接过,今日离他甚近,看着这样衣冠楚楚的翩翩公子,她竟有些害羞的不知所云,低眉间,错过弘轩耳旁向后望了眼,却见日精门处有一道人影,弘轩看着她神色有变,也回头看了看,“何人在此处?”

落微一听,只好颔首缓步迈出,“奴婢见过王爷,见过魏常在。”

弘轩看是落微,便向旁迈了一步,像是要与魏常在保持着距离,“起来吧,你怎么在这里?”

“回王爷,奴婢是去内务府取茶。”

弘轩见落微手中空无一物,想着静娴失宠的日子,便知晓了内务府定是捧高踩低,他温和一笑,并未为难落微。


“主子,皇上回来了。”落微跑进殿内。

“与本宫何干?”静娴冷漠的继续挥笔,仿若事不关己。

落微思量了下,遂道:“奴婢刚刚看见了魏常在……”她见静娴仍旧不动声色,便接着说:“和荣亲王,王爷好像是代魏大人给常在送了封信。”

静娴乱了一丝心神,沾墨间,下笔更重。弘轩是个亲善温和的谦谦公子,他可以待自己关怀备至,定也会待别人百般友好。原本她以为他送些东西,是知音之情,可现下想想,怕是自己想多了。她想起他拒绝婚事时坚定的眼神,那样无可奈何,矛盾纠结,那分明是心里装着一个人,可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与魏常在定是非同寻常吧!

落日普照紫禁城时,便有一位奴才奉王爷之命,去沁秀园送了一罐上好的“君山银针”,弘轩心细如尘,可静娴却不想再要这样的恩惠,想着他对每个人都这样,便觉得是乐善好施般无味。她让落微归还给了那个奴才。

弘轩听见明俊禀报时,心间像是塞了一团棉花,它轻柔的撩拨着他的心脏,折磨的他有口难言。

“王爷……王爷,这么晚了,你去哪里?”明俊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追赶上弘轩。

子乔冷静沉着的开口:“让他去吧。”

“可……可王公大臣不得出入东西六宫啊?”明俊焦急的看着子乔,随后看见子乔投来 “鄙夷”的目光,才恍然大悟,大半夜的,谁有轻功不用,会直闯六宫呢!

弘轩策马奔到紫禁城东南角的小门处,侧身一番,便腾空到宫墙上,他见宫道无人巡守,便飞快往沁秀园走去。他站在高高的宫墙上,可见殿内的窗户散发着微弱的烛光,他踟蹰后轻轻落地,甚怕吓到了旁人。

几棵树木稀稀落落的屹立在此,像是忠贞的侍卫守护着主人。弘轩刚想拿起腰间的洞箫吹奏,又怕夜深人静,被旁人听了会徒惹是非,他望了眼四周,见无一片青翠的叶子,便合起双手,简单吹了几声,却有春江花月夜的韵调。

静娴本要歇下,却忽而听到这样的响声,她心惊肉跳的向门旁走去。弘轩只见一抹身影在门前迟疑了一下,便又走回内殿,他失望的垂首看着地下的孤影,这样的结果不过意料之中,可他仍旧无法控制的走到现在,他胡思乱想间,却听见一声开门声,他从未感觉开门声竟然如此悦耳。

静娴着了一袭青色藕莲外罩站在门前,隐隐发亮的烛火显得静夜格外凄冷,她双手攥着领口,迎着瑟缩的寒风,向弘轩缓慢走过去,“这么晚了,王爷怎么来了?”

弘轩看着静娴走出,心内欣喜若狂,她标致的脸颊更显瘦削,灵秀的眼眸不似昔日有神,他想起在念安寺中她清澈见底的黑眸,这里便如一座囚笼,它让每个女人的瞳孔都污秽不堪,失望,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