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娴妃+番外 作者:香腮雪泪(晋江2013-07-21完结,宫斗)-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娴点了点头,望着他在月色下依旧苍白的脸庞,反复思量后,问道:“王爷……可好?”
弘轩心中泛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窃喜:“今日终于换作是我了。”他在与她说话间,并未用“本王”,他生怕拉远了两个人的距离。
静娴微笑,不知说些什么,便向前迈了几步,想与他并排而站,这样便不必直触他的眼眸。谁知她脚下一滑,惊叫一声,险些摔倒。
“谁在那里?”几个守夜巡逻的侍卫忙向这边跑来。
弘轩一个箭步,拉起静娴转身躲进一旁郁郁葱葱的树丛中。他的手挽着她的手,她贴在他的胸前,微风吹起,她发间的几缕青丝漾在他鼻尖,沁若幽兰。静娴心若鹿撞,除了弘历,她未与其他男子这样亲近过,她庆幸他在夜色中看不见她烧的灼热的红腮。弘轩看见侍卫渐渐走远,才觉察出自己刚刚的冒失,他忙放开她的手,尴尬道:“情急之下……静……福晋……莫怪。”弘轩顿了顿,一时间竟不知叫她什么,皇阿玛已将皇位传于四哥,她已属妃嫔之列,只是还未册封,如今叫名字不合时宜,叫福晋更是荒谬。
静娴亦是颔首吞吞吐吐,道:“恩……多亏了王爷机警,不然让他人知晓,又要嚼舌根了。天色已晚,恕静娴不奉陪了,王爷也早些回寝殿歇息吧。”
弘轩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小路。静娴会意,匆匆离去。弘轩不喜欢她叫他王爷,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原本她身为福晋时,他亦没有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如今,知晓她即将身为妃嫔,便知晓他与她之间要永远隔着一堵宫墙了。他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幕里,刚欲转身,便看见地下的物件,他忙拾起,定是她刚刚落下的璎珞,他小心翼翼的放进衣中。
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先帝梓宫奉安于雍和宫。皇太后,裕太妃等人移居慈宁宫。奉皇太后懿旨,册立弘历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赐居长春宫。侧福晋高沁雪,由汉族包衣抬旗入满族镶黄旗,册封为贵妃,赐居翊坤宫。侧福晋乌拉那拉静娴册封为娴妃,赐居永寿宫。庶福晋苏佳柔儿,册封纯嫔,赐居钟粹宫。庶福晋金凝斓,册封为嘉贵人,赐居承乾宫,格格黄非烟册封为仪答应,赐居永和宫,格格兆佳玉如册封为秀答应,赐居永和宫。因先帝丧事,册封礼延后举行。
静娴着了一身刺绣着铃兰的缎锦妆花裙,因着守丧期间,她头上并无饰物,淡妆轻抹,倒也显得素净雅然。“织锦,可备好了礼品?”
织锦淡淡一笑,点了点头,两人向翊坤中走去。沿着幽深的宫巷一路走至翊坤宫门前,静娴朝里边望去,琉璃瓦檐轻扬,隔扇门饰以万福团寿,梁坊上的彩画五彩缤纷,静娴迈进殿内,见柔儿已早她一步,沁雪巧笑着起身迎接静娴,静娴见状,忙福了福身子,道:“见过贵妃娘娘。”
“这样的话从妹妹口中说出,岂不是要疏远了我们之间的情谊?”沁雪愣了愣,有些责怪道。
“今时不同往日,姐姐已经册封为贵妃,若是妹妹们还没大没小,下面的奴才怎能顾忌姐姐威严,姐姐又如何让众人信服呢?”静娴落座,缓缓开口。
“还是娴妃娘娘顾虑周到,柔儿倒是疏忽了。”
静娴一顿,无奈低头笑了笑。
“娴妹妹可觉得别扭?如今还未举行册封礼,就算是举行了册封礼,我们亦是义结金兰过的,以姐妹相称便好。”沁雪浅浅一笑道。
静娴与柔儿相视一笑,静娴见着沁雪虽是素颜,但依旧是云淡风清的美,她嫣然一笑,道:“娴儿给姐姐备了份好礼呢。”织锦将手中的画卷展开,空山幽静,白雪皑皑,几株白梅在风雪间傲然独立,沁雪一眼便看出这是空灵寺后山中的白梅,瞬时间勾起了她斑驳的记忆,她激动的接过画卷,望着静娴道:“我甚是喜欢。”
静娴指了指花梨木透雕喜鹊登梅落地罩旁空空的墙壁,道:“刚好可以放在此处。”
柔儿指了指墙角里高脚透雕落花缠藤枝的案几,道:“我的这个香瓷净白落梅玉瓶放在那里最合适不过了。”
“是呀,你两人甚懂我心。”沁雪欢愉一笑。
“主子,这是内务府新拨来的奴才。”溪薇站在一旁道。
“奴才常春,常喜,奴婢莱喜,莱得,莱恩,莱宠给贵妃娘娘请安。”静娴几人一听这名字,面上皆是含笑。
沁雪看着跪在地下的几人道:“抬起头来。”常春、常喜的面相倒是机灵,莱喜与莱恩圆圆的脸庞,看着也讨人欢喜。她轻轻用茶盖虑着漂浮的茶叶,徐徐道:“这名字是谁给你们起的?”
“回娘娘,是黄公公,公公说娘娘是贵人福多,日后恩宠定会绵延不断。所以给奴才们起了这样的名字。也给娘娘讨个喜气。”常喜颔首弯腰道。
沁雪望了静娴与柔儿一眼,转头对跪在地下的众人道:“起来吧,黄公公倒是有心了。”溪薇会意,拿了些碎银子,上前分配给了每人,她扬了扬声道:“咱们主子是个随和的主儿,虽是随和,但眼里也是容不得沙子的,若是不能忠心侍主,我奉劝各位,还是好好的令觅新主吧。”
“奴才(奴婢)定是忠心不二。”几人齐齐道。溪薇忙给各个人安排了些活,遣散了众人。
静娴端茶轻抿一口,冲沁雪一笑,悄声道:“姐姐调教出来的人,果然不同。”
“织锦姑姑谨慎细微,顾虑周全,妹妹有织锦姑姑在身旁,真真是如虎添翼。”
“娘娘夸奖了,娘娘叫奴婢织锦便好。”织锦颔首彬彬有礼道。
静娴望了望织锦,转头对沁雪道:“有她在,我总是安心些,就像姑母时时刻刻从旁提点着我一样。”
“主子,现如今该自称‘本宫’了。”
听罢织锦一语,众人齐笑,这果真应了静娴刚刚说过的话。
薄暮微垂,静娴别了柔儿,漫步回永寿宫,宫中不同于府中,永寿宫与翊坤宫的距离还算近,可钟粹宫相对来说就要远些,九月这样的时节,凉风拂过,两人夹在高高的红墙中漫步,望着前方的体顺堂,仿佛这几年的时光从指间划过,不免有些凄凉。“织锦,当年姑母为何会留在体顺堂?一国之母的皇后为何不居住在坤宁宫呢?”静娴疑惑问。
“当年先帝日理万机,在养心殿处理完政务便就此歇下,坤宁宫离养心殿甚远,先皇后便移居在了体顺堂,因着体顺堂离养心殿最近。”两人转了个弯,织锦复道:“昔日,看娘娘们居住的宫殿,就知晓皇上宠信哪位娘娘,疏远哪位娘娘了。主子住的永寿宫离养心殿很近,如今的太后娘娘也是住过永寿宫的。这等寓意便是一个好的开始。”
静娴笑了笑,本打算直接回永寿宫,可看着养心殿的黄琉璃瓦歇山顶,她便直直的向前方走去,织锦跟在静娴身后,浅笑不语。“养心”二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静娴站在门前,望着头上鎏金的匾额,不禁一笑,最不能清心寡欲的帝王偏偏要挂着这样的牌子,说好听了是时时刻刻提醒着,难听了无疑于讽刺。她得到通传后才入殿,殿中柳叶纹攀合欢的地毯上放着一樽香炉,龙涎香的味道弥漫一室,她一眼便看见弘历坐在桌前皱着眉若有所思。
“臣妾给皇上请安。”
弘历抬头,淡淡一笑,道:“免了。”
静娴走近一步,看着弘历道:“皇上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烦心事倒是没有,不过是一些琐碎事罢了。”
静娴端起桌上未动过的几碟小菜,放到案桌上,不故意看到了案上的几排字,她吸了一口气,真可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皇上都说是琐碎之事,那便先用些晚膳再思考。”
弘历伸展了下胳膊,转了转头,将毛笔放下,夹了口菜,而后问道:“先帝龙驭上宾,朕刚刚即位,朝中不免有些动荡,若准噶尔又伺机暴乱,当真是内忧外患啊。”
“攘外必先安内,皇上……”静娴说了一句话,才想起后宫不得干政,她忙闭嘴,专心的在一旁服侍。
弘历抬头看了静娴一眼:“怎么不说了?”
“皇上……后宫不得干政。”
弘历会意一笑:“朕允你说。”
静娴略一思考,婉转道:“攘外必先安内,先帝在时文字狱盛行,提起汪曾祺,百姓心中还不寒而栗,不如……将汪曾祺的头颅摘下,如此可安天下民心。圣祖爷在世时,八子夺嫡,最终虽是先帝即位,但仍有人……说先帝不顾及手足之情。不如从中着手,如此可安朝臣之心。民心已定,君臣一心,准噶尔若再起战火,大清的战士亦会击败准噶尔军。”
弘历勾起唇角笑着,缓儿,才道:“静娴如女中诸葛,让朕油然钦佩。”
静娴颔首一笑:“皇上允臣妾说的,如今又笑话臣妾?”
弘历刮了下静娴的鼻子,道:“你的才情,朕又不是刚刚知晓。”
静娴低眉不语。许久,看着殿外亮起的宫灯,知晓时辰已不晚,便跪安回宫了。
永寿宫中,亦是有几个生面孔,静娴坐在紫檀木透雕缠花枝叶椅上望着众人,“奴才小路子,小信子,奴婢青青,奴婢浮萍给娴妃娘娘请安。”
“浮萍?”静娴疑惑。
“回娘娘,奴婢叫浮萍。若是娘娘不喜欢,便给奴婢赐个名字吧。”
“一叶浮萍,浮萍甚有漂零之感,你日后便叫子衿吧。”
织锦一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看这宫内的奴才,便知晓娘娘满腹才情。”缓儿,织锦正了正色,复道:“我看着你们都是机灵的人,不过机灵归机灵,若是在永寿宫中耍什么鬼心思,我劝你们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织锦服侍先皇后一辈子,看惯了宫中的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不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了,定是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奴才(奴婢)定尽心尽力服侍娘娘。”
“青青、子衿,你们便在殿外打扫,小路子今晚守夜,如今永寿宫中只有娘娘一人,你夜间定要机警些。”织锦有条不紊道。
众人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