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沉浮-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留名之地了。
皇帝现在能这么做,亦是给他一个名正言顺归隐的理由,好让他袁豁达功成身退,至少当今皇帝没有像汉高祖那样诛杀功臣。如果他还不知好歹,赫连家迟早要给他扣上一顶逆谋叛乱的帽子,到时候还落得个千古臭名,岂非不值?
喜欢的大大请加QQ群:58612328
第255章:夜访袁府(3)
第255章:夜访袁府(3)
袁豁达能这么想,他的二儿子袁浩杰却并不这么想,他们袁家功高盖主,皇帝不仅不给予重赏,还拐弯抹角收回父亲的权力,这根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为袁家第二代的袁浩杰,与他哥哥袁浩瑟完全不一样,袁浩杰今年二十五,已经在中书省担任七品主书,自小就有一番抱负,他日定要接过父亲的班,做一个权倾朝野的丞相,就如同曹操诸葛亮那般。
如今袁浩杰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的父亲的权力已经被收了回去,他怎能心甘?
赫连恒君问道:“不知大哥与小弟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他指的是袁豁达的两个儿子。
袁浩瑟尴尬一笑,他什么都没做,每天吃父母的。
袁浩杰答道:“任中书省主书一职。”
赫连恒君把目光转向袁浩瑟:“那大哥呢?”
袁豁达哼了一声,说道:“他能做什么?只要不给我惹事就是了。”
袁浩瑟更加尴尬。
袁皇后开口道:“皇上,不如给大哥安排一个官职吧!也让他有事可做。”
赫连恒君点点头,走到袁浩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错,即日起,小弟就担任中书舍人吧!”
袁家人均是一惊,皇帝居然一下就把袁浩杰从一个七品官员体为五品官员,还是个正五品上。袁浩杰心下大喜,自古二十五岁就担任中书舍人的人可不多,中书令及中书侍郎以下便是中书舍人了。这对于袁浩杰来说,可真是天下掉下了一块大饼。
赫连恒君又转向袁浩瑟,笑了笑,说道:“不如大哥就担任司天台丞吧!”
袁家人又是一惊,对于袁浩瑟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来说,给他什么官职他都干不好。派他担任司天台丞,岂不是等于给了他一个闲官,根本不用他做事。司天台掌察天文,稽历数,袁浩瑟哪里懂?司天台的人知道他是个皇帝的大舅子,晋国公的长子,又是个半吊子,哪里还会让他做事?
看来,赫连恒君是有意给袁浩瑟安排这么一个职务,让他既不至于无所事事,侮辱门楣,又不会玩忽职守。袁浩瑟本质上没有变,只是头上多了一顶光环。
袁豁达有几分感动,当今皇帝还是想着他们袁家的,两个儿子派官的派官,升官的升官,也没有辜负他当年辛辛苦苦替卫国打江山。
“老臣……多谢皇上……”
袁豁达正要下跪,赫连恒君连忙扶起他,说道:“袁公不必如此。”
“老臣……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浩瑟他……唉,难得皇上如此替他着想。”
赫连恒君呵呵笑道:“时日也不早了,朕得带皇后回宫了。皇后,我们走吧!”
袁皇后心里更是感动,从她嫁给赫连恒君的那一刻起,他就深深地映在了她的心底。如今他这般为她的家人打算,叫她心中如何不欢喜?
赫连恒君和袁皇后走出袁府登上马车,袁豁达带着两个儿子下跪送行:“恭送皇上!”
赫连恒君微笑着挥挥手,说道:“时候不早了,袁公请回吧!”
直到赫连恒君乘坐的马车再也看不见,袁豁达才站起身。
喜欢的大大请加QQ群:58612328
第256章:卫国格局(1)
第256章:卫国格局(1)
马车上,袁皇后亲昵地挽着赫连恒君的手,把自己整个身体靠在赫连恒君身上,轻声道:“皇上,臣妾多谢你这么为家人着想,臣妾心里很感动。”
赫连恒君“唔”了一声,闭目养神。
袁皇后又道:“皇上,今晚到延英殿去吧!让臣妾好好的伺候你。”
赫连恒君睁开眼睛,脑子里面想到的是雷云委屈的脸庞。赫连恒君轻咳两声,说道:“朕今天很累了,明日还要早起招待吐蕃王子,皇后难道不累吗?”
“呃……”袁皇后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说累了,那赫连恒君铁定就不去延英殿了,说不累,又好似她精力很旺盛,连皇上不及她。
“改日吧!”赫连恒君挥挥手。
“是……”袁皇后有些委屈地应了一声。
赫连恒君知道她不满意,只得低头在袁皇后眉端轻吻了一下。
袁皇后脸颊飞红,皇上从来没有这么吻过她。
赫连恒君暗自摇头,作皇帝真累,收回一个中书令,不但要封一个司徒出去,还得再封两个六品以上的大官出去,最后还得附带一个吻。
回到皇宫以后,赫连恒君只交待让皇后好好休息便回紫宸殿去了。袁皇后心里虽有所遗憾,但夫妻这么多年,皇帝第一次与她这么亲近,这让她觉得既温馨又幸福。
翌日,赫连恒君照例接待吐蕃二王子,不仅带着牟笛欣赏了皇宫里太液池畔美不胜收的景色,更在跑马场上举办了一场精彩马球比赛。从吐蕃来的人不会打马球,于是参加马球比赛的都是皇宫里的侍卫,由慕容绩担任全场比赛的指挥官。
在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马球比赛之后,赫连恒君又带着牟笛领略了中原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并向其展示了卫国为秦国公主出嫁到吐蕃准备了丰厚嫁妆,其中不仅有各种珍贵的珠宝玉器首饰和高级纺织制品,更有中原特产的名贵药材以及各类文化书籍。
牟笛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并表明吐蕃国的立场,卫国才是中原之主。
赫连恒君笑着回应。
这两日,因为吐蕃王子的到访,使得文杰等人不得不停下查案。虽然对夏美人与董才人之死已经有了一定的眉目,但幕后真正的主使人却还没有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而导致夏美人与董才人为该人卖命的“红莲散”也不知究竟出自何处。
京城之地不仅有来自草原和西域的商人,更有来自波斯、大食国的商人,南诏国自然也不在话下。文杰也曾经私下拜访过从南诏国来长安做生意的商人,打听“红莲散”的事情,但南诏国的商人对此也不是特别了解,只说了“阿芙蓉合欢散”这种东西往往只有会巫蛊术的人才会制造,普通的南诏百姓也不会制造这种怪药。
于是文杰等人又得到一条线索,只有善用巫蛊的滇南人才有“红莲散”。
三日后,吐蕃王子带着新娶的新娘秦国公主离开长安回吐蕃去了。
第257章:卫国格局(2)
第257章:卫国格局(2)
在送走了吐蕃二王子牟笛之后,大明宫里的气氛又恢复了之前的凝重,距离夏美人被杀之日已经过去十多天了,而案情究竟进展如何,只有负责调查的文杰及其他几个人知晓。
对之前中书令及尚书令双双下位一事,赫连恒君与雷云分析过后,任用原中书侍郎林至道以及原吏部侍郎孟不果担任中书令,任用原尚书左仆射吕邱品担任尚书令。原吏部尚书薛祁顶替尚书左仆射的位子,原吏部侍郎张蒙毅则提拔为吏部尚书。
再者,兵部又被赫连恒君从六部中独立出来,重命名为枢密院。原兵部侍郎夏启示罢官之后,兵部的最高行政长官袁豁达又退居司徒之位,新成立的枢密院最高行政长官枢密使只能由另一位兵部侍郎姚仁美来担任了,而另外两名枢密院枢密副使则是赫连恒君新提拔起来的人,其中一人竟是潘小妹的亲爹原苏州太守潘奋,这是谁都始料未及的。其提封的理由也很简单,在卫国讨伐姜国之时,潘奋立下了汗马功劳。潘奋也很有治理才能,苏州局势紧张的那段时间,潘奋作为苏州太守能使得整个苏州城临危不乱,百姓也毫不紧张,这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原兵部职方员外郎杜熙则派到阴山南面的安北都护府(今内蒙古包头)担任天德军镇副,一个正七品的武官,驻守在卫国北边抵御草原突厥民族。
雷云对此略有不满,杜熙与钟琇成亲不久,赫连恒君就将他派到北部阴山驻守,留得钟琇一人岂不是非常的孤单。赫连恒君却不以为意,雷云有心提拔杜熙,但杜熙毕竟资历浅薄,倘若不派到北部边疆历练一二十年,扎扎实实了解边疆用兵,又怎能在掌控军国机务兵防戎马的枢密院站住脚。
自唐末以来,后唐相继丢失关内道、陇西道、大室韦部、西室韦部等大片土地,即使卫国现今已经统一了长江以北,但也仅仅局限在阴山、燕山以南,贺兰山以东的这片土地。祁连山以及天山等地已经被草原突厥瓜分出去,而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又被室韦部都牢牢掌控,昔日盛世大唐繁荣昌盛国土广阔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注释:关内道:今阴山以北内蒙古及外蒙古等地;陇西道:今青海、甘肃、新疆、阿富汗、伊朗等地;室韦:今吉林、辽宁、黑龙江、俄罗斯等地。感叹~~~~~曾经的大唐!)
虽然杜熙被派往北部边疆了,但赫连恒君也对雷云承诺了,只要雷云愿意,可以随时把杜熙留在家中的妻子接入皇宫陪雷云解闷。雷云心知钟琇与赫连恒君交手次数不下五次,所以不敢随便把钟琇接入皇宫,况且雷云此时依旧是个婕妤,虽然有皇帝的宠爱,但是大张旗鼓把自己的朋友接入皇宫还是有所不妥。
以上一道道圣旨颁布下来,最受损害的集团莫过于苏氏集团,虽然现在担任尚书令的吕邱品是苏城集团的人,但苏城与吕邱品的关系却远远不如袁豁达与林至道的关系,况且吕邱品本人更愿意忠于皇室。再者,苏氏集团的头脑人物权力被架空不说,就连六部之中的兵部也被单独分离出去成立枢密院,这对苏城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