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春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霞山的西沉之景再美,又如何比得上臂弯里的苏言?
“皇上建议来落霞山赏景,为何却只盯着臣妾?”红夕徐徐落下,湖水的金光散去,逐渐变得暗沉。苏言收回目光,却见君于远紧紧睇着她,不禁微红了双颊。
他笑了笑,并未回答。只瞅着苏言,直到她眼底涌起两分恼意,这才慢吞吞地说道:“夜凉了,我们这便下山回宫。”
方才的景致仍在脑海之中盘旋,她颇为恋恋不舍,几乎是一步三回头。
君于远失笑道:“言儿,下次我们再来便可。明国大好河山,还有许多像落霞山这样的地方。”
苏言默然,回宫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出行。美景再多,却不一定有机会能尽揽眼底了。
天已渐黑,他们下山后,却是舍下了华美的马车,由水路直接坐船回去。
去时费了两个时辰,在水路却只用了不足一个时辰,可谓飞快。
苏言在宽敞的船舱内略显疲惫,在软榻上昏昏欲睡。
蓦地,窗外一阵火光骤起。
她诧异地坐直身,看见的便是远远一处被无数的火把围绕,亮如白昼。
细细一看,苏言不由皱眉。
那不是皇宫的方向又是什么?
正要匆忙下榻,却被大步而来的君于远按回了榻上。
他一派泊然,唇角还噙着丝浅笑,似是此事早已在预料之中。
望见君于远这样的神色,苏言亦稳住了心神,低声问道:“皇上,究竟是何人所为?”
趁新帝离宫,秘密召集人手围攻皇城。这般猖狂地公然谋反,有谁胆敢如此?
李唐推门而入,恭谨地禀报道:“皇上,叛军人数确定,统共六千人,皆为正规军,分三路闯入皇宫。”
苏言咬着唇,宫中统共有御林军五千人,其中三千人随他们离宫,如今只得两千余人,遇上的又非乌合之众,不知是否能撑到援军到达?
“报!皇城西门已破,守兵退至南门。”
“报!叛军一千轻骑赶至,欲从西门进入皇城!”
“报!北门失守,御林军折损六百余人!”
“报!洛城二十里外,六千兵士正逐渐逼近!”
一声一声侍卫的急报,苏言的心下猛跳。
形式越发不利,若是南门再失,那么整座皇城就得落在叛军手上。加之叛军还有外援,若两方顺利会合。
那时,事态将一发不可收拾。
皇城素来易守难攻,不过一个时辰便如此劣势……
苏言眸中一抹凛冽闪过,御林军中必然有内应相助!
她转过头,跟君于远四目相对,在他眼底亦看出了相同的答案。
伸手挑起苏言颈侧的一缕发丝,君于远俯身睇着她略显惊诧的双眸,安抚一笑:“言儿无需费神,有朕在,自是不会让你用性命换来的东西落于敌手!”
“皇上……”苏言眨眨眼,将眸底的泪意压下,顺从地躺下,睇着他替自己掖了被,眸光闪动着柔和与疼惜。
“言儿该累了,先睡一会。”君于远在榻前握着她的手,轻柔地说着。终究是累了,半晌,绵长的呼吸便徐徐响起。
他手一抬,宽袖在苏言的肩头轻轻一拂,点了她的睡穴。
深深地看着榻上安然入睡的女子,君于远转过身,方才温柔的神采尽数褪下,眨眼间换回了明国帝王应有的冷凝气势。
“许久不曾这般大展身手了,朕还真有些迫不及待。”走出船舱,留下大半的暗卫,他背对着李唐,低沉的声线带着浓烈的兴味。
一向恭敬有加的大内总管,接过心腹递来的青铜大刀,握在手中随意一挥。泛着青光的刀面,散发着逼人的杀气。
李唐撇撇嘴,除去身上的宫服,里头一件深黑色的劲装。往日眼底的毕恭毕敬,骤然多了几分痞性与凶光。
以前那位名极一时、刀法无双的强盗头子,再度回归!
君于远望着远处冲天的火光,唇边扬起一抹志在必得的浅笑……
竟敢觊觎朕的皇位,也要看他们是不是有这个本事了!
闯宫
清醒时已是子夜,船舱内昏暗静谧,空无一人。
她不必出去,也晓得君于远已然离开,直奔皇宫,将自己留在这安全之地,以防不测。
坐以待毙,素来不是苏言的行事准则。
赤足下榻,微凉的船板发出“吱呀”声响,几丈外的木案上放置的,正是她的白玉琴。
苏言利落地将琴身一翻,指尖在某处按下,“咔哒”一下,一块拳头大小的令牌落在掌上。
将角落烛台上的两支红烛点燃,一左一右并排放置在窗前,把其中一支拿起在半空中绕了两圈,她这才慢慢放下。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苏言指腹在桌面叩了三下,金红色的小巧令牌往前一放,一道身影转眼落在她跟前。
“萧门影一,拜见苏采女。”
“影”字打头,这是直属于她与师傅的部下。
“一”为首,苏言没想到萧霖竟然把萧门最厉害留在了洛城,而非随他出行洛南。
她微不可见地蹙起眉,心思转眼即逝,淡淡道:“叛军情况如何?城外援军,多久后会抵达皇城?”
萧门向来只认令牌与暗号,却不认人。即便面前的女子不过是后宫一位身份低微的采女,又未曾听说跟萧门有所关联,影一仍是神色恭敬,将新得的消息一一禀报:“皇上带领三千御林军已亲赴皇城,大内总管李唐手执青铜大刀追随在侧。留在宫内的御林军严守南门,死伤大半,恐怕只能再支撑一个时辰。叛党援军若无意外,两个时辰后将到达。”
事态愈发严峻,皇城内叛军足有六千余人,比君于远带来的御林军生生多了一倍。
这是一场悬殊之战,他们却只许胜,不许败!
苏言站起来,咬着唇略显焦急地来回踱步。
不管南门能否守住,如今西门与北门被破,皇城已是有大半落在叛军手中,占尽了先机。
此时君于远如果与其正面交锋,得不了什么好处,反而会被压制住。
如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夺回皇城,援军一到,再难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思及此,苏言满腹担忧,恨不得在后背插上一对翅膀,立刻飞去君于远的身边,一同并肩作战!
她沉吟片刻,忽然顿足而问:“萧门主如今在何处?”
影一坦然相告:“洛南江家府邸。”
苏言一怔,此刻迫在眉睫,师傅久留于江家,莫不是……
她略一沉思:“江家想必静观其变,城外援军怕是没有江家的人罢?”
影一微微颔首:“苏采女英明,正是如此。皇城之中,五千兵马为谢家所有,一千轻骑则为郑家家奴。”
苏言心下了然,五千人,此数目之多,必定是谢府倾巢而出。郑家只派遣了一千轻骑打头阵,余下的人都在援军之列。
江家隔岸观火,一来保存实力,二来肩负最后一击,以便攫取更多的好处。更有可能,是为了窃取最后的硕果。
而伊家的实力为四大世家中最弱,向来攀附谢家存活。此次虽不像江家那般袖手旁观,伺机下手,却也不愿在前冲锋陷阵,算得上是临阵怯场,当面刮了谢府一个巴掌。
显然,四大世家看似以谢府为首,对谢昊惟命是从。
可惜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却没有她想象中那般团结。
若是四家联手,君于远想要赢,恐怕难如登天。
如今境况,对他却是大大的有利。
“萧门主的情况如何,可有下一步的计划?”君于远那边的形势比预期中要好,暂时无需忧虑,苏言却有些担心深入虎穴的师傅。
影一迟疑道:“江家守卫森严,暗哨众多,以免暴露行踪,我等并未靠近,因此亦无法与门主取得联系。”
她暗暗吃惊,江家的守备之严,竟然连萧门最出色的探子都闯不进去?
看来江家早有准备,萧霖一登门求见,他们就动了心思。表面上是诸多礼遇,实际上不外乎是软禁。
有前太傅在手,对于江家来说仿若多了一块免死金牌,有了更多的筹码。
即使当前逼宫失败,他们也能以萧霖为人质,全身而退。等待时机,积累实力,往后东山再起。
纵然萧霖武功卓越,对付几十个三流打手亦绰绰有余。只是江家必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在府宅内布下了重重机关。高手如云,师傅想毫发无伤地离开并非易事……
苏言黑眸微动,萧霖不在,她便是萧门的最高掌权人,可任意调动门内的所有人。
她拿起令牌往影一怀里一抛,冷然道:“传我之命,完成三件事。”
“第一,尽一切方法,拖住城外援军,直至皇城叛军被镇压为止。”
此事最为难办,萧门能人之士众多,在洛城却只得区区几人。即便再有才能,在六千援军前,依旧无异于螳臂当车,却不得不为之。
一旦援军直逼皇城,君于远无疑是腹背受敌,险象环生!
“第二,派人去江家将门主安全接出来。”
萧门还需师傅亲自坐镇,才能发挥到极致。而今御林军中出现了内应,重大之事更需要信赖的人来决策。
萧霖即便对君于远有几分不满,亦心存芥蒂,却绝不会背叛明国,陷新帝于不利之地!
“至于第三件事……即刻护送我至皇城,不得有误!”
说到这里,苏言突然抿唇一笑:“谢家里定然有萧门的人,我们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闻言,影一的面上掠过丝诧异。
眼前的女子虽脸色苍白,瘦削孱弱。可是那一双沉静的眸子闪烁着的点点睿智之色,却是似曾相识。
他不会忘记,当年令自己失去了成为萧霖弟子资格的那个人,在谋划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眼神……
影一深深地低下头,原先的疏离恭谨,终究变成臣服的恭敬。
即便有令牌在手,他的主子除了萧霖,这世上只有苏言一人!
有萧门相助,如虎添翼。苏言策马狂奔,半个时辰后便赶到了皇城。
宫内火光四起,阵阵厮杀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