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剑京华-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并不是没有好皇帝,这段话说得非常不公平,稍有点历史见识的人,都不会这样说!一般人有此误解,还可以原谅,但是以金庸之才,再加上金庸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写出这样的话,就值得我们注意!笔者一直认为,武侠小说虽然只是消遣之作,但也不该在里头写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见解,误导读者!
笔者曾经细细探究为何金庸在鹿鼎记当中,会对反清复明的势力例如沐王府和天地会,有许多污 的写法?〔例如金庸笔下的沐王府,有位白痴一般的郡主沐剑屏,而沐剑声也只是个头好看而已,毫无作为!再如天地会,根本就是一群莽夫的大集合!〕后来笔者知道金庸是海宁查家的后代,这才了解金庸这样写的心理!
查慎行一家兄弟叁人,有两人是黄宗羲的学生,但是他们却辜负了老师,全都成为满清的大官!而金庸身为他们的后代,自然会想办法合理化自己先祖的行为,会有笔者所引的那一段文字出现,绝非偶然!
扯到这里似乎离题太远,咱们还是回来继续谈谈明史!读明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清史,这并不是读明史最好的理由!
明朝自朱元璋开国,就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而明史当中,疑案、异闻又特别多,红丸、梃击、移宫叁案,只是当中最着名的!其他如: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明成祖的身世之谜?英宗的生母究竟是谁?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成化畸恋是如何造成的?
孝宗的离奇遇合,以及最着名的游龙戏凤正德皇帝等等!就连明亡之后,竟然还有朱叁太子以及九难神尼,这两种传说!整部明史,可说多采多姿!所以就算是以消遣的心态来读明史,也可以得到很多乐趣!如何?有志者,曷兴乎来?
不过笔者必须先告诉各位,读明史非常的难!
清朝修订明史,前后将近六十年,编修的人,例如汤斌、陆陇其、朱彝尊等人,几乎都是当时的大家!所以在二十五史当中,明史一向与前四史并称,这是就着作论着作的持平之言!不过明史卷秩浩繁,共有叁百二十卷,二十五史当中,除宋史外,无可比拟者,就算一天读一卷,也要将近一年才能读完,更何况这样的读法,并不见得能理出个头绪!这是读明史的难处之一!
其次,以前的官修史书,都是由继承的朝代修订前朝历史,为了不让本朝的皇帝难堪,在朝代交替的那几年,势必会有所隐瞒!除此之外,之前的历史,大多都是可信的!但是明、清之间的关系不同,整部明史,自太祖起,就有隐瞒!
满清的祖先属于金人的一支,居住在渤海一带的建州,所以又名建州女真!元朝曾经在此地设立五万户,元亡之后,建州归附明朝,改称建州卫!所以从明太祖开始,满清的先人就已经和明朝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整部明史,不但建州女真四个字不准出现,就连女真和建州卫这两个名词也没有,相关的历史更是一概抹煞!
除此之外,为了清朝当时朱叁太子疑案,明史上关于建文帝生死的记载,记的是建文帝焚死在宫中,但其实,建文帝确实逃走了!到了乾隆四十二年,朱叁太子案已经过去,乾隆才下诏更改明史的记载,只是修改过的明史,并没有通行本!要读明史之前,这些关窍,一定要先记在心中!
看到这里,想必有许多读者对前面所说的诸多明史疑案产生了兴趣,笔者在这里说明其中一件,其馀的,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答案!
明史里头记载,马皇后生太子朱标、秦王朱 、晋王朱 、成祖朱棣、周王朱,但是靖难之后,为何会有成祖乃是元顺帝和一名高丽妃子所生的传言?会有这种传言的原因,乃是因为成祖实际上是朱元璋和一名高丽女子所生!成祖即位以后,为了表示自己也是嫡子,得位甚正,这才泯灭生母,窜改宗人府的玉牒,将自己的出生系在马皇后之下!
这位高丽女子的姓氏甚奇,乃是一个石头的石,加上一个贡献的贡,读音仍如贡,连辞海都不收这个字,电脑的字型当然也没有,所以下面的叙述笔者就以贡来代替之,各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好了!
潘柽章国史考异卷四让皇帝第一节,有这样一段记载:
「余考南京太常寺志所载,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贡妃,生成祖文皇帝。」
潘柽章是明末清初人,所以才会把明史考异称为国史考异!潘柽章的记载,算是成祖为贡妃所生的证据!但是成祖为了掩盖自己的出身,将所有的证据,例如太祖实录、宗人府玉牒等都修改过,所以清初修明史时,并没有采纳潘柽章的记载!
然而,一件事情,不论当事者如何掩盖,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在官修的明史里头,关于成祖的出身,就有一个漏洞!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黄子澄传,有这样一段:
「〔齐〕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另外明史卷一百一十叁成穆孙贵妃传记载:
「帝以妃无子,命周王 行慈母服叁年,东宫诸王皆期。敕儒臣作孝慈录。庶子为生母服叁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这两段记载,看起来好像和成祖的身世之密没有关连,但是合起来看,就能看出一个大破绽!
从第一段记载可以看出,成祖和周王乃是一母所出;第二段记载更指出,周王乃是庶子!既然周王和成祖同一生母,周王是庶子,成祖当然也是庶子,绝不可能是马皇后所生的嫡子!然而成祖为了权位,却狠心不认生母!
笔者为了探究成祖生母之事,真是伤透了脑筋,后来无意中翻看张岱的陶庵梦忆,竟然得到一个大证据!陶庵梦忆开宗明义第一篇锺山,记载南京太庙的情形: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贡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密。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
张岱的记载,乃是他亲眼所见,不会有假!将这段文字和前面潘柽章的文字作一比较,可以看出,成祖即位后,修改了南京太庙的格局,将贡妃突出于其他妃子之上,这也是成祖对亲生母亲唯一的尊敬!
最后,笔者必须为这本书里头的几个明显的错误,向读者做一个交代!
常继祖实际上是常遇春的孙子,常遇春的曾孙名叫常宁!笔者为了书中人物姓名上的对称,才故意将常继祖拉下一辈!徐钦实际上死于永乐二十二年,但是为了易于安排情节,笔者不得不上告天庭,向玉皇大帝求情,让徐钦延寿一年,改成死在洪熙元年!此外徐承祖也从来没有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赵王更是不曾生过朱月仙郡主!
至于白莲教唐赛儿起事,应该是在永乐十七年,但从书中所记的年代推算,却变成永乐十二年左右!
最后一个错误,也是最严重的一个,说明起来,却有点儿麻烦!在谈这个错误之前,必须先说明一下当时的货币制度!
朱元璋开国之后,鉴于当时国家的税收,人民的交易,都受制于铜、银这两种金属的产量!而铜、银的重量太重,难以大量携带,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朱元璋下令,不准以金银当货币直接交易,小额的交易以铜钱为主,大额的交易则使用政府发行的大明宝钞为之。政府的税收,人民必须以钞七钱叁的比例缴纳;官员的俸禄则以钞配合实物发放!
从朱元璋的命令可以看出,大明宝钞可以说,是人类史上第一个由政府发行,有确切经济含意的法定货币!至于宋代的交子,元代的纸钞,发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一时的方便,并不像朱元璋对法币的意义,有如此深刻的体认!
至于后来钞法的败坏,则是朱元璋始料所未及!钞法败坏,主要原因,乃是明成祖不了解钞的经济涵义,反而把印钞票当成增加政府收入的不二法门,败坏了大明宝钞的信用,到后来不但民间拒收,政府也不愿意回收,大明宝钞堆在路边,路人连看都不看一眼,银子也才重新加入货币的行列!
另外,关于银票,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甚晚,维持的时间更短!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山西一群银号联合起来,在全国设立分号,发行银票,便利商人套汇大宗银钱,这就是银票的开始!到了光绪年间,新式的银行设立,这些票号也就纷纷倒闭!
由这些说明,各位读者应该可以看出,若是本书想要更写实一点,书中人物就不能银子来、银子去、银票长、银票短,而应该从怀中掏出一大把大明宝钞才对!但是书中有一些古董、珠宝买卖的情节,这些东西的价格,动辄数十万钱,甚至数百万钱!若要真的如实而写,不但笔者必须随身带着计算机,读者更是会看得雾茫茫,不知作者在说些什么?所以只好放弃了精确,改以读者比较习惯的银票来描写!
除了这些错误之外,书中只要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都已经尽量根据历史做出正确的描写!就连英宗的生母是名宫女这件事,也是经由许多历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极高,否则笔者也不敢乱写!
笔者大学时学的是理工,不是文史,有许多地方比不上科班出身的人!这本书必然还有许多问题,不管各位读者是喜欢或讨厌,如果有任何意见,很希望你们能告诉笔者!
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