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清悠路 >

第435章

清悠路-第435章

小说: 清悠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咳⒘耸嫜笊陨缘暮昧艘坏恪�

“你放心,额娘不是叫你宠幸妾侍格格。”

“儿子没这么想过,额娘多虑了。”胤禛低声说道:“太皇太后病逝,皇阿玛已经下旨意了明年的选秀推后,皇阿玛为太皇太后守孝一年,儿子不敢不孝,早就决定同皇阿玛一般。”

德嫔睨了胤禛,叹道:“以前都说你福晋是个有福气的,我还不信,看看她有身子的当口,真真是少了许多的烦心事,还让人挑不出毛病。”

有守孝压着,虽然皇子不一定都会认真地守孝,但以胤禛的寡情来说,一准会守满一年,虽然在民间有长辈过世守孝二十七个月的习俗,但长辈重要,子嗣也很重要,寻常人家满一年也就是了。在皇家子嗣更为的要紧,康熙一般不会要求皇子守孝许久,康熙不缺儿子,最近两年对妃嫔侍寝也不热衷,用守孝一年调养龙体正合适。

胤禛跟着守孝谁都得说他一句好,一年之后,舒瑶也生了,这运气真是太好了。身为女子谁不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身处皇家又有谁得到了?德嫔说道:“本宫想问问你,皇上是不是有立后的可能?”

虽然舒瑶迷糊地说过康熙不会立后,但最近宫里为立后的事闹得凶,德嫔怎么算都轮不到她身上,两个儿子都不争位,她哪里做得成皇后?如果有风声的话,她也好提前同未来的皇后打好关系。

“儿子以为,皇阿玛不会出尔反尔,再立后的。”

“就没有一丁点的可能?一旦太子爷被废,大清怎么会没有太子?莫不是皇上想立大阿哥?”

德嫔的思路还停留在太子位置没人坐是不可能的事情上,胤禛没来得及说话,梳洗过后容光焕发的舒瑶走进听见这话,“我记得先帝,太祖太宗也没册立过太子,没有太子,大清还不是大清?”

“这……”德嫔愣神,胤禛勾了勾嘴角,梦里康熙两废两立太子之后就没有再册立任何人为太子,可明显康熙如果废了二哥,不会再复立折腾二哥,不经过儿子折磨的康熙会下定决心不立太子,胤禛原先也没什么把握,但听舒瑶的话,“太子是不是再立尚不得而知,然而皇后……后宫主位中唯有佟佳皇贵妃可为皇后,佟家再显赫,皇阿玛再厚爱母族佟家也不可能让佟家连出三位皇后。”

“可咱们大清的规矩是子以母贵。”

“额娘,真论规矩的话,先帝得不到帝位,皇阿玛也没机会继位。”胤禛平淡地说道:“皇帝继位之后,生母自然是太后,谁还能说太后不贵?大清传承几代,哪一次是生母位份最高的皇子继位?规矩并非没有变通的可能。”

“如果皇阿玛有决心,立太子不立后旁人也说不出什么去,大哥,三哥,八弟的生母都是妃嫔,虽然低于皇贵妃,但位份也足够了,您看看有亲生儿子的妃嫔哪一个比她们位份高?”

听了胤禛的话,德嫔无奈地叹息,“不是娴嫔,你和老十四也是有希望的。”

“儿子同十四弟志不在此,额娘不必介怀。”胤禛淡淡地宽慰德嫔,“即便您还在妃位上,也比不过旁人。”

德嫔对胤禛瞪眼,这小子说她出身低?德嫔因为少了念头想法,做事情说话也更为的直爽,弄弯弯绕绕的说话方式,儿子儿媳给你装糊涂啊,“混账小子,你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敢说我?”

“额娘,您消消气,四爷没否认您,只是实事求是地说您的地位有些低,四爷可诚实了。”

舒瑶自觉地跟上这一句,德嫔戳了舒瑶的额头,嗔怪道:“怎么都养不熟,没良心的丫头,就知晓站在老四那边气我。”

“四爷也是为您好,我额娘说过,后宫中不能不争,但一窝蜂的争一准会出事的,我额娘说的话可准了。”

德嫔若有所思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默默地叹息,儿子说话是气人,但更多的是怕自己掺和进去,“时辰不早了,你们也赶紧出宫去吧。”

“老四你多当心,我瞧着万岁爷看你的眼神不太对劲,老十四是个冲动的,你帮我照看他,还有你福晋……你府里的耿格格也就那样了,没什么大出息会安分一些,钮钴禄氏却很难说,按说我不应该多嘴,但你福晋这贪睡懒散的毛病,我怕她算计了她。”

“儿子明白。”胤禛点头应道,看来上次将钮钴禄氏带进皇宫,使得德嫔上了心,有梦里的影响,胤禛最不可能碰的人就是她。

“让额娘费心了,儿媳我身边有护法金刚在的,曦容,玉勤可好了。”

“……”

德嫔想到自己的两个孙女她操心得是有点多,能在曦容眼下算计成功,钮钴禄氏绝无可能,“养儿防老,养女防忧,说的就是你吧。”

“额娘,我养他们也好不容易的。”

“算了,算了,一会宫门落锁,你们又得一顿折腾,我可跟你们耗不起了。”

胤禛领着舒瑶出了永和宫回府安歇不提,直到太皇太后出殡时,众人才又见到了四福晋,在太皇太后起灵时,胤礽再次跪请康熙皇帝:“皇阿玛,儿臣愿意给太皇太后守灵。”

康熙泪洒衣襟,经不住胤礽再三的祈求最终点头答应,送葬之后,胤礽留太子妃在京城照看儿女,他带着李芷卿和弘皙去盛京给太皇太后守灵。

胤礽不是不想带走太子妃,但京城必须得有人坐镇,身为嫡福晋的太子妃动弹不得,除弘皙外胤礽的儿女留下做人质,带着弘皙离去,就是怕他再掺和进是非中。

“二哥,保重。”

胤禛对胤礽一躬到地,胤礽泪水盈盈地搀扶住胤禛,拍了拍他的胳膊,“弘昼他们四弟帮我照看着一点。”

“弟弟记得。”

“我本以为没有人来送我,你却来了,四弟啊,哥哥没白疼你一场。”胤礽多了几分的洒脱,擦了擦眼泪,“老子不耐烦同大哥八弟上演兄弟依依惜别,老四,哥就你一个好兄弟。”

胤礽抱住胤禛,在他后背拍了拍,低声说:“四弟,哥看好你,你能耍了皇阿玛,加油四弟。”

重重拍了胤禛的肩头,胤礽扔掉拄着的拐杖,且行且歌:“往事如烟,吾生无悔。”

李芷卿默默地跟着胤礽上了马车,挑开车帘看向了旭日中发红的紫禁城,胤礽捂着脸,呜咽道:“你看什么?”

“爷,我在看岁月静好。”

“哈哈,好一句静好。”

“爷从出生享受了诸多富贵,什么好吃的您没吃过?什么好用的您没用过?繁华过后,岁月静好。”

胤礽脑袋后仰,“是啊,爷不亏,在大清做不得皇帝,在别处爷一样是高人一等。”

胤禛凝视着马车远去,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转身骑马回京城。

第504章 阴人(下)

在胤禛骑马回京之后,旁边一个可以称之为简陋的马车里,走下了一位老者,他凝神看着早已经不见踪影的太子,干涩的嘴唇微动,“胤礽。”

许久之后,他擦去眼角的湿润,重新回到了马车里,马车里另有乾坤,明黄色的布置凸显他世间最贵重的身份——康熙皇帝。

他手中捏着胤礽离开京城前最后的上的明折和暗折,明折上他请辞太子之位,这是胤礽上的第三道折子,也给康熙留足了借口理由,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是胤礽无法再占据太子的位置,并非康熙无情。至于胤礽承上的暗折,最后尽了一把做儿臣的忠诚,明确地告诉康熙,一旦太子的位置空出来,你最好早做决定否则后患更大。

身在局中,胤礽看不清楚,一旦跳出了太子的束缚,他不愧做了三十年太子,不愧是康熙一手调教的,将朝政和兄弟们的争斗看得很清楚,胤礽列举了一系列问题,康熙看后触目惊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胤礽从不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从大意上说,他不认为胤禩有能力继承帝位,从私心上说,总是给他下绊子的胤禩,他也没什么好印象,于是在胤礽给康熙的秘折中虽然没说胤禩一句坏话,但摆出的事实足以证明胤禩并非太子的最佳人选,胤礽暗地里阴了一把满朝称颂的八贤王。

康熙重重叹息,将两本折子放好,“胤礽,你何苦如此,朕……朕心中难安。”

无论康熙表现得多迫不得已,胤礽摆足了样子,而且朝野上下的动向,已经容不得康熙再做戏,于是在胤礽悄悄离开京城的五日后,康熙告祖宗太庙,消除胤礽的太子名分,借口并非是德行不足,或者胤礽倒行逆施,而是胤礽病弱的身体不适合再做太子。

在诏书中,康熙先是称赞了胤礽做太子这么多年极为优良的表现,几乎将太子说成是千百年来最好最出色的太子,不仅太子做得好,康熙给胤礽的评价加上了一条,朕最为贤孝儿子。有了这一点即便将来新君为难胤礽也不容易找到借口,因为继任皇帝很少能推翻前皇帝昭告天下的诏书。

康熙愧对胤礽是真,同时也给胤礽留下了一道隐形的保命符,胤礽被封为世袭罔替的理亲王,世袭罔替非常之重,胤礽即便不是太子还是诸皇子中爵位最显眼的。

有登上太子位置机会的胤禩等人并不在意世袭罔替的亲王,成为太子,进而成为皇帝才是他们追求的事情。对于胤礽悄悄地离京,胤禩等略有不满,他们虽然忙着争位,但一直注意着胤礽的动向,谁都想在胤礽离开京城时表现一把兄弟情深,同时也想看看落寞离开京城的胤礽。

胤礽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他在位置时是骄傲的太子,即便离开也挺着胸脯离去,谁也不能将他看瘪了。

“册立胤礽为太子是朕一人独断专行,天子私事,册立的太子是天下人的太子,朕欲公推太子,众卿皆可上奏,朕唯公推是从。”

康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众陈诉,慷慨激昂以民意为主的风范,让怀疑康熙此举用意的朝野上下群情激愤,这可是投资未来皇帝的好机会,况且能参与到推荐太子中间,对他们来说就是大资本,太子的册封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再老成稳重的人也不由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康熙期许的目光落在胤眩热松砩希袈厶煜氯怂罨嵫菹罚笔艨滴趸实郏患涛磺八褪歉龊醚菰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