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劫-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来,司马子明却能找了去。
司马子明是副使的身份,有权“便宜行事”的,因此他带着所部,长驱直入对方的驻地去。
人不算多,但服装鲜明,就见得军容壮盛了。
而边境守年在长时间的戍守中,军纪较驰,相形之下,根本就不能比了。
司马子明出示了钦旨,那些将领们才慌了手脚,他们的靠山硬,可以不在乎石崇,却不能够蔑视皇帝的尊严,态度由踞傲变为客气了。
司马子明更懂得先声夺人,首先把自己带来的这一些军队,作了布阵的操练以及战技的表演。
骑兵演骑射;飞骑腾跃横沟,马上发矢,射靶则中的,射鸟则坠翼,箭无虚发。
步卒演戈矛之技,掷矛取五十丈外奔牛,徒手举百钧重担,一索飞悬,攀登绝壁,他那百名卫士没有一个是庸手,已经把参观者看呆了。
再看看那千人的兵阵操演,更是目瞪口呆,大气都不敢出了。
司马子明立威之后,才开始考察军务,各方面都要问,问得很详细,士卒有多少?平时作何训练?军备补给如何?生活情形如何?
他一点都不放松,那些将领们汗如雨下。
边关上的逃兵最多,很少有足额的,有的竟连一半都不到,空额的粮他自然都入了将帅们的私囊。
没有训练,军心散漫,只有在城楼或营门口站岗的几个人还像个样子。
至于士兵的素质,就更差了,几乎有一半的人都不懂得射箭,不会布阵,听不懂军队号令。
这当然使得那位主将很不好意思,干笑道:“方今天下太平,就不太用兵,他们的战技自然也荒疏了,不但本镇是如此,其他边镇也差不多!”
司马子明是副使,但是他不但怀有密旨,也有大将军王浑的令箭,那就是王浑的全权代表了。
而王大将军治理兵部,管着全国的军政,这就管得着了。
司马子明自然知道差不多情形都是如此的,他们一路行来,也看过几处了,但以此地最糟,更有甚者。
这儿,是司马子明选定开刀的对象。护送贡使的张将军,就是这位总兵的部下。
因此,他不动声色地道:“总兵大人,你守的是边防,若是一旦有警,你的兵如何去作战呢?”
“这个……作镇是守在第二线,而且本镇责在守城,有三五百精壮足够了!”
“总兵大人,第二线不仅是守城而已,还有负责支援前线的任务,第一线吃紧,朝廷援军本及开至,就要您这儿发兵去增援。那时又怎么办呢?”
“这当然是把那几百名精兵派出去了!”
“守城的任务呢?如果第一线挡不住,岂不是连第二线也形成空设了。”
“副使有所不知,我们这边的外夷都很安份,不敢进犯的,即使有变,第一线守军也足可镇压,不可能会打到第二线来。
假如真有副使所担心的情况发生,也没多大关系,第一线退下的军卒足可担任守城之责的。”
“他们若是全军覆没了呢?”
“城中尚有民兵可用,他们平时居家耕田,有事即可披甲作战。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丁勇。”
“末将每年在晨闲之际,都加以训练,副使可以在明天看看他们,绝不比正规的军旅差。”
“这个我相信,他们是不需粮响的,一定差不了!”
总兵有点讪然:“副使明鉴,这也是轻减朝廷支出的一个好法子,即可以有人耕作以事生产,也能学习战技以保国疆,一举两得。”
“可是朝廷没有省下多少粮饷,总兵大人的麾下有三千五百名食俸的员额,下官大概地估计了一下,发现实际员额,尚不足两千人!”
总兵道:“这是因为边地水土不服,染病死亡的、逃亡的,每月都有损减,因此少了一点。”
司马子明道:“可是总兵大人并未申报朝廷,几年以来,一直是维持着三千五百个名额。”
“这个副使大人要体谅一点,绝塞苦僻,兵士们在这儿都很不情愿,为了安慰他们,也为了减少逃亡,只好额外奖赏他们一点。”
而这笔账却不能申报朝廷的,主将只好变通一下,将缺额的粮响来津贴他们,在每处军营都是如此——”
“这个我知道,我一路上已经看过几处了。’”
“副使知道最好,这件事虽未公开,却是经过丞相大人默许的,副使可以在回朝时私下询问丞相去。”
司马子明微笑道:“王丞相默许,圣上却没有答应,总兵大人,你这官位是大晋天子所授,不是丞相私下委派的,而下官此来也是受圣上之旨,不是丞相的委派。”
总兵已经听得口气不对,他抬出了王恺的名字已经准备摊开来明谈了,司马子明的话,自然吓不到他。
他—板脸道:“本镇早已向丞相处备过案,副使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去向丞相大人谈去,本镇不奉陪了,来人!收军回署!”
他们是在校场上谈论的,总兵一气欲退,他的亲兵们呼拥而上,司马子明却仍只是微微一笑,他手下的侍卫们立刻有十几人跳上了点阅台。
总兵大叫道:“司马子明,你想怎么样?”
司马子明连话都做得谈,只挥挥手。
那些侍卫们一拥而上,拨出佩剑就砍!
那些亲兵们没想到对方居然会真的动手的,措手不及,已经被砍倒了几个。
剩下的几个纵然想抵抗突围,却也抵不过这些武功精深的武士剑客,不过几个回合,都被砍倒了。
总兵大人见他们真的动手杀人,已知不妙,朝下大叫道:“他们要造反了!杀!杀!格杀无赦!”
司马子明带来的人才不过五六百,还有一半留在行馆保护石崇,但是这五六百人久经战阵,且早已得到了司马子明的指示,行动快速,立即分成了几个小队,分别制住了各路的偏将副帅。
司马子明拔剑将总兵一挥两段,割下了首级,高举在手中,朝着台下大声道:“你们听着,李总兵贪赃枉法,虚报空额,侵吞你们的粮他,朝廷接获密报,特遣本使前来惩诫,现在李总兵已经服诛。
你们不要妄动,快放下兵器,回营听候命令,百夫长以上的将员,集合帅署大堂,听候指令!”
总兵已经被杀,他手下的部属们就不敢再动了,何况也看过司马子明那些人的身手,拼命也是送死,于是很快就停止了骚动。
司马子明把大军押回了营,自己带着那些军官们回到帅署,首先取出皇帝的密旨以及兵部的令符,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然后把此地的一切都倭过于已死的李总兵身上,劝令大家安心,继续回去各完所职,整饬军务。
总兵吃空额,那些军官们也都有份的,只是大小之别而且,知道了司马子明的使命,他们都捏了一把汗。
等到司马子明出脱了他们的罪过,每个人才放下了心,死心塌地的听候司马子明的摆布了。
司马子明接着把副将提升暂代总兵,并说立即以火急羽递申报兵部,由大将军王浑指令真除实缺!”
这等于是王将军一手提拔了,那位副将不是笨人,立即向王浑表示效忠,于是司马子明为王浑拉来了第一股力量,而且硬是从王恺手中挖出来的。
石崇等在行馆中,知道司马子明会将有所行动,却不知他是这样干法的。
所以听完了司马子明的报告,吓得脸色都变了,道:“子明,你做得太鲁莽了,这不能那样子蛮干的。”
“怎么不能?我们奉有密旨,准予便宜行事的。”
“那也很有个分寸,你不能杀人的,尤其是杀死边关的总兵,他的职位并不比我低多少。”
“但大人此刻已是钦使,比他高多了。”
“可是也没权利杀他呀?”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就是便宜行事的主旨,我必须要采紧急措施,总兵不杀,他的部属不会屈服,很可能会激兵成变。”
“现在怎么办呢?”
“孩儿自有妙计。”
“王老儿不肯甘休的。”
“他也只有咬牙认了,这里的不法情事太多,他是知情的,吵起来,他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边帅吃空额,朝廷何尝不知道,他们的确是太苦了,只有睁只眼、闭只眼,因为没人愿意来。”
“朝廷虽然知道,却并不赞同,我们加以整顿一下,朝廷一定是支持的,何况还有王浑在为我们撑腰。”
“可是王老儿怨死我们了,他会报复的。”
“我判断他不会的,而且会派人向我们讲和,因为他已经尝到厉害,他怕我们把他的根本都挖掉。”
事情果如司马子明所料,朝廷接到了司马子明呈回去的奏报与资料,居然下旨嘉奖了一番。
这当然是王浑的活动,他对这年轻人的魄力及果敢,也是衷心地佩服,所以大力地支持他。
圣旨来到,石崇放了心,他什么都没有做,但一切奖励都是他的,因为他是正使,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他的名义而为的。
石崇也想到假如失败了,杀头抄家也是他来承担的。
但他仍然十分感激司马子明,而且更为椅重他了,因为石崇明白,没有了司马子明,自己早就垮台了,更别说是往上窜。
“把一切都托付给那小子吧!”
石崇把自己的未来作了一次赌搏,事实证明了这一注押得很准。
首先是处理那个总兵的家产上,石崇又添了一宗财富,田地不动产人官,金银珍珠则人了石崇私囊,因那是不计数的。
石崇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这一注,把他贴在军队装备上的钱已加倍地弄回来了。
石崇总算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别人跟他一样会捞钱、会发财,可能比他还要高明。
再看到后来,石崇则是真正地吃惊了,因为司马子明又取出了一张单子,递给他道:
“这是在按没的家产中发现的一批珍品,孩儿已列成清单,要私下进给皇帝的,大人请过目一下。”
石崇接过扫了一眼,却见密密麻麻地开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