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20期 >

第23章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20期-第23章

小说: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20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醯恼绞律形唇崾墙参涮谜庖话嘌礁盏那嗄杲倏释üα⒁档牡胤剑黄谏械馁呷绻土璺澹缃穸荚谠乒螅且源蠹叶悦辖G涞娜ハ虼蠖佳尴鄄灰选!�
  按讲武堂的旧例,学生毕业之前,允许他们到兵器库挑一件兵器作为纪念。 
  孟剑卿第三个进入兵器库。在他前面的两人,分别挑了一柄短剑和一柄长剑。在这暗沉沉凉森森的兵器库中,孟剑卿不知消磨过多少个夜晚。他的手慢慢滑过一排排形制各异的长刀短刀。明军中士兵所用的刀已经统一改成最简单实用的单环大刀。然而兵器库中,保留着自有战刀以来的各式刀样。 
  他只能挑一件,门外已有不耐烦的催促声。孟剑卿终于挑了一柄极为轻薄的短刀。刀身上刻着两个梅花篆字:百折。不知是说这刀经过了百次折叠锻打,还是寓意着百折不回? 
  才走出兵器库,便有人哄笑起来:“孟兄怎地挑一柄如此秀气的短刀?与蒙古人对阵,这样的刀,只怕连一招都挡不了!孟兄不会是怕冷教习心痛才不敢挑好刀吧?” 
  孟剑卿淡然一笑,不置可否。他的对手,并不是战场上的蒙古人。 
  另一名同窗笑道:“孟兄这柄刀,用来剃胡须倒挺不错——哈哈!”哄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孟剑卿踌躇了一下。他是应该继续一笑置之,还是该还以颜色?哪一种作法,更明智更正确?他转过目光看看那些同窗,一直以来,他们中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来自浙东贫寒之地一个小小百户的庶子,能够挤进藏龙卧虎的讲武堂,而且居然拿到第三,不过是因为谨慎小心、善于钻营、从不让上司或教习们失望不快而已。 
  他已经如履薄冰一般过了三年,如果他不能让他们明白他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今后的生涯中,将不能指望这些必将飞黄腾达的同窗们的尊重与帮助。孟剑卿拔出了短刀,轻轻摩挲着刀身——虽然过去三年他已经将这柄刀抚摸了无数次了。 
  他的神气中,有一种不同于往日的狂狷与自傲。同窗们的笑声渐渐停了下来,不无困惑地打量着他。 
  孟剑卿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右手一扬,短刀盘旋着横飞向庭中,在阳光下,画出一道光芒刺眼的弧线,刀锋掠过庭院那头一株手臂粗的丹桂树时,被桂树一挡,不再向前飞行,而是绕着树干转了一圈之后又飞了回来。 
  孟剑卿伸手抓住刀柄,插入鞘中,左脚踢起一粒碎石,击中了桂树。那株手臂粗的丹桂树,被这颗碎石一击,轰然一声,拦腰倒下,现出树干上一圈整齐的刀痕。 
  同窗们倒抽一口冷气,面面相觑。 
  孟剑卿微笑着说道:“任何一种刀,都有它的可敬之处。” 
  他将自己的命运交到沈光礼手中,让自己套上一条无形的绞链;但是从此以后,他可以在日光下练刀和用刀。 
  那个噩梦,将一去不复返。 
   
  八 
   
  虽然已是四月,一整天的雨下来,仍旧有几分寒意。天色已晚,安顺府镇宁州的驿站中,灯火通明,里外三进院落,挤满了人和马,那愁眉苦脸的老驿丞,忙得脚不点地,眉头皱得更紧;后到的过路官员,只能挤在前厅中将就一夜。 
  一名驿卒往火塘中加了几大块木炭,火势立时更旺,烧得架在火塘边铁栏杆上的十几双湿透的牛皮靴嗞嗞作响,水雾蒙蒙,臭气熏人。 
  一名左颊上带着道长长刀疤的军官,操着山东口音,骂骂咧咧地抱怨着这蛮荒瘴雾之地的鬼天气。旁边有一名自云南前线过来的中年副将说道这儿还算好的,这个季节,云南丛林中,一场雨下来,腐叶败草浮土足以在转眼间埋没一名壮汉;还有大如拳头的雷蚊,一出动便是一大群,哪怕叮上一头牛,也不消片刻工夫便能吸干那头牛的血。 
  那副将说得口沫飞溅,听得从未去过云南的那群北方军官目瞪口呆。 
  窝在灶下煮茶的一名瘦小驿卒突然间失声笑了一笑,这笑声虽不大,却刺耳得很。那副将自是知道他在笑什么,酒气上涌,面红耳赤,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瞪着那瘦小驿卒道:“笑什么笑!老子在前线出生入死,你小子躲在这地方吃安稳饭,倒还有脸笑!” 
  那驿卒不紧不慢地道:“我不过是想起前些日子从这儿过的几位大人的话,觉得好笑而已,怎么敢取笑军爷你呢!不过听那几位大人提起云南的天气和水土来,可是赞个不停呢,说是这样一块宝地,难怪那蒙古梁王拼死不肯让出来。”他声音清脆,却是个少年。 
  副将被他这番不冷不热的话一激,霍地拔出了腰刀,指向那驿卒喝道:“你这臭小子,敢取笑老子!”一边喝骂,一边大步奔了过去,冷不防一柄短刀斜刺里伸出,那副将收不住脚步,膝盖撞在刀上,整个人立时向前栽倒下去,却被那柄短刀轻轻一扶一带,又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 
  斜倚在墙角的孟剑卿收起短刀,淡淡说道:“将军,你喝多了。” 
  副将打了一个酒嗝,愣怔着眼瞪着这个陌生的年轻小校——居然敢出手管教穿着副将服色的自己?他的腰刀指向了孟剑卿:“你这小子,是谁的属下?” 
  孟剑卿立直答道:“卑职隶属沐元帅后军粮草督办齐将军麾下,奉命回京公干。” 
  那副将哈地一笑:“是齐天赐么?他见了我老罗,还得尊一声‘老叔’,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倒敢来管教我老罗了!”他倚老卖老,又带着几分醉意,叱喝一声,腰刀已劈了下来,孟剑卿没料到他居然会在驿站中挥刀砍人,吃了一惊,本能地向侧旁一跳,腰刀砍了一个空,那罗副将气咻咻地又追了过来。 
  孟剑卿皱起了眉。他是否应该拔刀?对方究竟是借酒装疯,还是另有用意?一连避过三刀,前厅中挤满了人,他已是避无可避。 
  灶下烧火的那名驿卒突然挥起烧得通红的火钳敲向那罗参将的大腿。罗副将大叫一声向后退去,饶是他退得快,大腿上还是被烧焦了一块。他的几名亲兵一见主将吃亏,哪敢不奋力来救,纷纷拔刀围了过来。 
  眼下这情势,孟剑卿只能拔刀,向后一退,背靠墙壁,格开砍过来的乱刀。 
  那驿卒挥舞着通红的火钳,一时倒无人敢去惹他,他倒有闲心且笑且道:“哟,胆敢打砸驿站,当心洪武爷知道后剥了你们这群军爷的皮!” 
  那罗副将充耳不闻,高声喝道:“这臭小子以下犯上,我老罗是在整顿军纪,各位同仁都闪开一点!” 
  孟剑卿骤然惊悟,罗副将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必须速战速决,不能留给对方再召集人手的机会。 
  孟剑卿挥刀格开一柄单刀的同时,左脚勾起,踢向那挥刀士兵的胯下,那士兵惨叫一声栽倒在地,痛得蜷缩着身子抱成一团;孟剑卿落足之际已向左侧斜斜跨出一步,刀随身转,撞开两柄腰刀,旋身的同时,右足飞起,腾空踢中了一名士兵的左颈脖处,那士兵连叫都没能叫出来,便软倒在地;孟剑卿顺势伏低了身子,两柄腰刀自他头顶掠过,他右手短刀抽回,划过两只握刀的右腕,人已就地滚出数尺。 
  腰刀当啷落地,两名士兵捧着鲜血淋漓的手腕惨叫,罗副将怒嗥着挥刀扑了过来。孟剑卿向侧旁一闪,让过刀锋,注视着罗副将,轻轻转动着手中短刀。 
  但是门外有人喝道:“罗老吉还不住手!”罗副将听出了来人是谁,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不情不愿地停住了手。 
  厅中众人勉强挤到一边,让来人挤过来。挤进来的是孟剑卿曾在沐元帅帐下见过的参将毛贵。毛贵身边跟着两名亲兵,还有一名年轻的军官。 
  罗副将收刀回鞘,指着孟剑卿道:“毛参将,你可看清楚,这回可不是我罗老吉发酒疯,齐天赐属下的这名小校,打伤我手下这么多人,你看着办吧!” 
  毛参将尚未开口,他身边那名年轻军官冷冷说道:“罗副将,你搅扰驿站在先,纵容属下群殴在后,人家以一敌五,再不还手,岂不是任人宰割?讲武堂教出来的天子门生,若是这么脓包,岂不是将圣上的颜面全都丢光了!” 
  罗副将这才知道自己惹上的是什么人,呆了一呆,仍是满心不服气:“讲武堂又怎么着?打伤我手下这么多人——” 
  那年轻军官打断了他的话:“讲武堂只教杀敌制胜的招数。人家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毛参将咳了一声,说道:“罗老吉,别吵了,带着你的人退出去吧。” 
  前厅中安静下来,孟剑卿收起刀,先向毛参将行礼,再转向那年轻军官,拱手说道:“在下孟剑卿,多谢郭学长仗义执言。” 
  那年轻军官拍拍他的肩,笑道:“原来你还认得我。我也认得你。两年前的那次演习,不就是你和关西冲在我前面拦住凌峰的吗?早听说你也分到云南来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见面。这一次也凑巧了。” 
  出身名门的郭瑛,文武双全,少有英名,自入讲武堂之际,便被寄予了厚望。其父郭桓两年前升任户部侍郎,尚书年老不理事,国家财政实际上全由郭桓操持,深受洪武帝倚重,却还是将爱子送往战事紧急的云南前线,虽说是历练,到底还是真刀真枪的历练,是以讲武堂的教习们更是常用郭瑛为标样来激励他的学弟们。据说郭瑛对人对事,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当年演习时分给他指挥的一百四十余人,他只需检阅一遍,便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面孔。这项本事带到云南军中,也是大受士卒欢迎,令得在他军中的威望,远在脾气暴躁的凌峰之上。 
     孟剑卿没有想到会在这个蛮荒之地的驿站遇上讲武堂的传奇人物,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触。他转而问道:“郭学长如何会在此地?” 
  郭瑛道:“我随毛将军回京公干。你一个人?就到我的房里挤一挤吧。”见孟剑卿略有迟疑,郭瑛笑道,“来吧,我又不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