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教会历史 >

第46章

教会历史-第46章

小说: 教会历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宓厍猩蹩斓姆⒄埂4ι碓谄瘴沟呐┐宓厍碌乱患业玫窖阑岬钠锫硌不啬琳叩氖袅樵耘啵渲杏纫晕つ赡潦Γ℉orace E.Warner)对他们的影响最深。
  穆德在循道会的学院——上艾阿华大学(Upper IowaUniversity)就读预备班,并且成为该校的青年会创会会员,积极投入各种活动。毕业後,穆德转读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立志学习以基督教为基础、丰富灿烂的精神文明,以抗衡当时日益盛行的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他热心投入学生活动,先後被选为学校青年会的副主席和主席。1886年1月12日,穆德念到圣经但以理书十二章3节:'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从他确定一生要为主工作。三天後,康奈尔来了一位客人剑桥——七子之一的史特(Charles T。 Studd; 1862…1931)。 史特原是一位英国的板球健将,後决志加入海外布道行列,为内地会差派到中国传道;在美国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安排下,到美国各大学作巡布道,呼吁青年投身海外宣教工作。穆德就在史特的布道呼召中,决志参与海外宣教的行列。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重要的决志。虽然严格而言,他一生并未真正成为全时间的宣教士,但却毕生参与推动宣教事工,且成为普世宣教运动的领袖。
  穆德在第二次决志後,生命大为改变,立志每日最少读一小时圣经,在星期日到监狱里义务主持崇拜聚会。在竭力追求下,他得著循道会所非常著重的重生经验,就是所谓全然成圣或圣灵的第二次赐福穆德受十九世纪圣洁运动的影响甚深。一方面,他确认个人的宗教经验较诸一切教义或礼仪重要,并且不同宗派背景的信徒都可以在分享同一宗教经验的基础下达至灵里合一。另方面,圣洁运动非常注重抨击社会罪恶,在宗教情操上与日後的社会福音思想有许多共通处,这是他在二十世纪後转向社会福音派的一个思想线索。1886年暑期,穆德参加大奋布道家慕迪(Dwight L。Moody,1837…1899)在麻萨诸赛塞州诺非尔黑门山(MountHermon; Northfield; Massachusetts)所举办的首届大专生夏令圣经学校。这次聚会邀请了多位基督教运动的领袖为讲员,大大扩阔了穆德的眼界。穆德嗣後称许慕迪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而他的事奉型态也有著慕迪鲜明的影子。
  2.投身青年会的事工。
  青年会是十九世纪教会合一运动的先声。青年工作与学生运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学生运动尚未有自己的组织成立,青年会同时兼负大专院校的学生工作。青年会分为校会及市会两部分,在大学成立青年会——类似今天的学生团契组织。直至学生基督徒团体出现後,青年会校会才正式关闭,专注在城市推动社会服务及福音事工。
  如第八课所言,'基督教青年会' 於 1844年由一位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威廉斯在伦敦创立。最初服侍的对象并非一般在学的年轻人,而是童工和少年人,改善他们不公平的待遇及他们的属灵情况,这是因应工业革命对教会与社会的冲击而作的回应。他开设一些查经班和祈祷会,鼓励年轻人参与。其後逐渐扩大服务范围至身、心、灵各方面的照顾。此项服务逐渐为其他欧洲国家所仿效。
  1850年,加拿大的满地可首先开设青年会,这是北美首个青年会组织;翌年,美国的波士顿也设立青年会。 1855年,九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聚集,举行首次全球会议,会上成立'基督教青年会世界联盟'。大会的宗旨是团结所有信奉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主、愿意遵照圣经教训作它的门徒、并积极扩张上帝国度的青年。这是所谓'巴黎基础' (Paris basis),就是拟定一个简单明确的信仰大纲,作为成员间交接与合作的公分母,日後为许多普世性的福音运动所效法。
  '基督教女青年会' 起源於罗伯斯所发起的妇女祈祷和支持小组,及坚纳夫人所开设的一些社会服务,如庇护中心等。第一个为劳工妇女而设的妇女之家於1855年成立,故许多人都将这一年定为女青年会创办的年份。由於发展迅速,1877年,两个服务合并,成立基督教女青年会。1894年,同样依据青年会所拟定的「巴黎基础。,欧美各国的女青年会在伦敦成立'基督教世界女青年会'(The World Alliance of the YWCAs),总部设在伦敦。 1930年,在与青年会世界联盟及,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World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WSCF,下详)磋商後,女青年会世界联盟将总部迁到瑞士日内瓦,当时欧洲列强对垒,基督教国际机构迁到一个政治上较为中立的小国,肯定是更为合宜的。
  大概在1880年左右,青年会开始在中国发展事工。由於不少差会早在内地建立由小学至大学的各级教会学校,它们都欢迎青年会在校内开展工作,故青年会的中国事工发展非常顺利及迅速。二十世纪初,乘著中国社会转向西方寻找富强之道的机遇,青年会积极推介西方文化,并鼓吹所谓'人格救国'的主张(以基督教精神改造国人的人格,从而改造中国社会文化),得到不少参与新文化运动的青年及知识分子的支持。二、三十年代基督教的改革和本色化运动,包括扫除文盲、农村重建等各种社会服务,均与青年会有密切关系。它亦为中国培育出一批激进的教会和社会革命分子,他们隐身在这个基督教组织背後,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全盘革命,其中不少在後来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49年以後,三自教会的全国性领袖绝大多数是青年会的前任职员,包括吴耀宗、吴贻芳与曹圣洁等。
  大学毕业後,穆德决心加入青年会工作。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美国,因著各城市和大学都有青年会的组织成立,需要聘任一些巡回各地的干事,来从事联络与整合工作,推广青年会全国协会并确定异象和方向。当时穆德充任全国协会国际委员会校会部的巡回干事 (travelling secretary),所扮演的正是这个联络性质的角色,他担任类似院际干事(intercollegiate secretary,这是开始才不久的岗位)的职务,专往於联络各大专院校的青年会。在他以前,除了奋兴布道家外,极少有教会领袖乘坐火车及汽船,不断穿梭往来全国各地;而事实上,美国的铁路网络也是在此阶段才渐次完成,将各大城市连接起来的。穆德是一个天生的旅行者,他习惯每年花三至六个月时间在旅途上,与不同的人接触交往。单在 1890至 1891年间,他便旅行了三万一干哩,参加了二十三个会议或营会,接触来自一百六十八间院校的千多名学生。这份工作充满挑战性和各种机遇,而他也逐渐显示出优异的演说能力和突出的组织和推动技巧,崭露头角。
  穆德昔日在青年会的服侍类似今天大专团契干事的工作。虽然他本身没有直接参与个别的校园园契的事务,但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青年会编写了一套查经材料,在各地校园团契中推动读经运动,籍以巩固学生的信仰,从事更具效果的福音事工。
  穆德当了一年巡回干事後,便升任为高级学生干事(seniorstudent secretary),专卖发展青年会的海外拓展。在1887年诺非斯的夏令营会里,来自巴西及印度的退役宣教士呼吁美国青年会派还有经验的干事到这两个国家,协助青年会事工的推展,美国青年会答允所请,但坚持须待有国家提出正式的要求,才派出他们的干事。他们成立海外事工部,派人到六个国家提供服务。
  1901年,穆德成为青年会海外事工部的副总干事。在他的主持下,开始了一个所谓'穆德年代'(Mott era)。他先後共派出接近六百位同工,到东方、拉丁美洲及欧洲等地的三十二个国家,既协助推动当地青年会的事工发展,亦协助发展近代化事业。中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场,深为穆德所器重的巴乐满(FIetcherBrockman,1867-1944)被派赴中国,出任中华青年会第一任干事。1915年,巴乐满在穆德的要求下。被调返美国,担任美国青年会的副总干事一职。
  青年会对中国的近代化有相当大的贡献,就如科普教育与西洋体育运动的引进。而穆德与美国青年会亚洲区事务的干事——艾迪(Sherwood Eddy,1871-1963)等多次到访中国,在青年会的安排下主持巡回布道大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信教。1915年,穆德出任美国青年会的总干事一职。他除引导青年会渡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时期,积极推动战後的救援工作外,亦参与推动青年会走向社会福音化的事工。
  在整整半个世纪的事奉生涯中,他对青年会的发展贡献良多。
  1926年,穆德当选为基督教青年会世界联盟的终身主席,他一直积极参与青年会的活动,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援助战俘的工作,直至1947年。
  3。拓展学生志愿运动。
  慕迪在五十年代开始,便是一位出色的奋兴布道家。他积极参与青年会的事工、主日学运动,又推广海外宣教异象。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虽非由慕迪亲手成立,却与他有密切的关系。1871年,他在芝加哥所建立的事业因一场大火被迫中断;在等候重建期间,他在1873年答允前赴英国主持一连串的福音聚会,这些聚会极其成功,有二百多万人参加。结果他留在英国,到处巡回领会,对英国的奋兴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875年,他折返美国,但由他所点燃的复兴之火,却一百在燃烧,感动无数年轻人立志投身海外宣教工作。剑桥七子之———史特,便是在 1877年的一次奋兴聚会中为慕迪所感召,立志献身宣教工作的。史特等在爱丁堡等地所掀起的大专毕业生投身宣教的运动,也成了日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