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政界往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肯定晓得玄宗的意思,马上颁诰列举太平公主亲信窦怀贞等人的罪状,然后大赦天下,但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李旦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李隆基上一次可以发动政变诛杀韦后,这一次又瞒着自己发动小政变铲除太平公主的党羽,下一次,未必不敢发动政变从自己手中彻底夺权。心有余悸的李旦当下就表示“自今军国政刑,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彻底地不再参与政治,这与李渊的态度是完全一样的,李旦也终于提前几年成为一个“历史人物”。
那么,太平公主又怎样了呢?在事变发生之后,太平公主逃到了山寺之中,三天之后才出来,回到家便被赐死了。在她死后,她的余党一个一个被清理,只有她的儿子因为挨了她一顿鞭子(表示和她不同道)才得以免死。
开元通宝,唐朝最鼎盛时期的标志性货币。
不错,太平公主确实反对李隆基做皇帝,而且是出于私人目的,人前人后一直在说“睿宗舍长立少已经是不合适,而且皇帝又失德更应该废掉”之类的话,判个死罪也差不多,但无疑玄宗泄私愤的成分也很大。至于太平公主有没有策划那起未发生的谋反政变,史书上的记载并不详细。事实上如果记下来的话更有利于玄宗,但我们看到的就是太平公主今天找几个人说什么,明天再找谁说什么,即使是策划谋反政变,也只是找了一大堆的人密谋,但怎么谋的,根本没说清。既然玄宗知道得很详细,那么就不该这么简略地记一下就算了,最后只是凭魏知古空口无凭地说一句“太平公主计划在四日谋反”便下手,这一切似乎都有可疑之处。我们知道,侯君集参与李承乾的谋反,众人当时割破手臂饮酒为盟的情景,史书上写得栩栩如生,如果是编造的话不会编的这么自然,何况,可以给李承乾编一个谋反的情景,就不可以给太平公主编一个吗?总之,给我的感觉,太平公主的计划很模糊,倒是玄宗的计划很明朗,最后将计划付诸行动的并非太平,而是玄宗。很可能是玄宗为了铲除姑母这个异己,强加给她“谋反”的罪名,至于她到底有没有策划那起七月四日的政变,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她确有谋反的实力和动机。所以,不管太平是不是真的“谋反”了,她都必须“谋反”。
至此,太平公主这位帝国的公主,真正的覆灭了。而睿宗在正式离开政治中心之后,于开元四年夏六月逝世。
李隆基,从临淄郡王到平王再到太子,终于成为皇帝,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一切都是凭着他的才能、实力与魄力。大唐在混乱了一阵子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可以带给它安定而后又带给它无比创伤的人。于是,历史上一个名为“开元”的时代,向世人发出吼声——
我来了!
乱后的曙光·肃代两朝纪实(1)
乱后的曙光——肃代两朝纪实
唐代这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王朝,不乏盛世,亦不乏大乱。肃代两朝似乎素不为人所重视,也难怪,它的前面是由开元到天宝“天上人间”的转型期,后面又是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的所谓“小中兴”。然而,如果没有肃代两朝的靖乱与恢复,那么大唐后来的命运又会是如何呢?
一
安史之乱形势图
时间走到公元756年,这一年,本来应该叫天宝十五载——尽管已经这样叫了大半年,却因为发生了太多的事,终于宣告了天宝这个年号的终结。
就在前一年,玄宗的干儿子安禄山起兵叛乱。
安禄山本来是想在玄宗死后再起兵的,奈何朝中总有一个人在皇帝面前说他要谋反的坏话,又搞出很多事情来激他,安禄山一阵阵恼火,索性真的提前造反了。
那个总说安禄山要反的人便是杨国忠。我们也不必佩服杨国忠有此先见之明,他之所以和安禄山过不去,是因为他与安禄山有隙,多半是想借此来打击他,这属于权力场上的倾轧,并非是为了国家,否则也不会听说安禄山谋反而高兴了。
他高兴得太早了。显然“不过旬日,必传首行在”只是一个幻想。安禄山的强大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也就是说,他们,包括唐玄宗在内,都低估了安禄山。
在安禄山成功的众多因素中,不能排除宗教信仰这样一条。现在更多的人相信安禄山是粟特人。安禄山所亲信任用的多是他本族人,而他在粟特人当中的地位则是汉族人无法想像的。曾看过《考古中国》中的一集,《发现虞弘墓》中就说,“禄山”其实就是轧荦山,即袄神出生的地方。那么关于安禄山的名字,有多种说法,据说在突厥语中,是“战斗之神”的意思,又有人考证出来是光明的意思,然而又有人说是“亚历山大”。总之不管他的名字究竟是何意,安禄山在粟特族中的地位是崇高的。
就这样,安禄山只用了一年时间,便打到了长安。
本来,路途中他们是遇到了麻烦,而且安禄山本人曾一度在潼关前抓狂。唐军兵力分散,而且国内之兵此时多不可用,平日未经训练,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可好歹还是能够抵挡一阵子。而事实是,最终唐军以错误的战略战术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而长安的东大门潼关被攻破了。
唐军本不该轻易出动,尤其是像潼关这样战略意义重大的要道,更应该重兵把守,何况此时也并不具备主动出击的条件,如果这支唐军能像唐初那支玄甲军或是安西那支百战精兵一样,那么自然不用发愁,难道谁还愿意被动挨打吗?因此对于唐军来说,在潼关拖住安禄山是个无奈的必须选择。然而,玄宗却杀了退守潼关的高仙芝、封常清,又从家中把病废的哥舒翰推到了战场。
这里想说说这三位将军。这三个人中,最先死去的是封常清,而随后被杀的高仙芝是高丽人,即所谓的蕃将。他们同时因为战争不利退守潼关被玄宗以战败弃地罪而杀,其中宦官边令诚的作用不可低估。两位将军接到诏书后都慷慨受戮:封常清死前将一道表章交给边令诚,表中看不到一句怨言,反而处处体现着对大唐的一片忠心,“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是有些愚忠的意思,我们至今看这道表都觉得很不忍,不知玄宗看后是什么感觉……而高仙芝则不承认“盗颉资粮”的罪名,他对部下说:“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话音刚落,军中都喊:“枉!”然而高仙芝还是从容赴死了。读到这里时,总会让人感觉很难受,不禁想起了同样因为坚守不战而被换下的廉颇,他没有被杀实在是很幸运了。高仙芝将军固然是蕃将,但他对大唐忠心耿耿,可见唐玄宗宠信蕃将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他识人不明,宠错了安禄山。何况,不是蕃将,就不会造反了吗?
被换上来的哥舒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他就是“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中的那位令人敬佩的将军。他接手潼关后,当然不会像没头脑的赵括那样立刻出兵,他也同样采取了坚守的策略。当时的情况,无论换哪个人,只要头脑还正常些,就不会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送死。尽管郭子仪、李光弼也如是说,奈何杨国忠却惧怕哥舒翰谋算自己,劝玄宗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玄宗本来就想主动进攻,此时更是听信了杨国忠的话,派去了一个一个的使者。我们看到的情形是:“翰不得已,抚膺恸哭。”于是大哭一场之后,哥舒翰被迫出兵了。
这样的队伍出去打仗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就这样败了,连哥舒翰本人都被俘虏了,或者说,是被部下当作奇货卖给了安禄山。那个部下自己也并未得到好处,反被安禄山杀掉了。所以说要想做叛徒也是有“风险”的,得到青睐的不少。而被杀的也有不少,所以叛变的时候,要么等着敌军或是自己的手下把自己抓去再投降,要么就把戏演足了再叛变,而主动叛变的,只怕多半得不到好处。
在安禄山面前,哥舒翰又是什么表现呢?只见哥舒翰跪伏在地,说道:“臣肉眼不识圣人……”这里我不想过多地指责哥舒翰,战败他的确有责任,而且被俘后如此表现确实令人大跌眼镜,但是哥舒翰还是尽到了一个为将的职责,他也曾想过收拾散兵去把潼关再打回来,但是未及行动,就被抓了。
乱后的曙光·肃代两朝纪实(2)
所有这一切的结果,不能不说与杨国忠有关,是他在这种紧急时刻还有心思搞政治斗争,“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直到这时,他还在想着事故责任人的问题,说不是他的过错,有谁会相信呢?不过,即使没有杨国忠,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因为唐玄宗本人此时的糊涂是不比杨国忠差的。
于是,在一个黎明,玄宗皇帝带着杨氏兄妹,带着自己的儿孙,偷偷地出了长安,将自己的都城和臣民们彻底地抛弃,一步步远离了他们……
二
玄宗皇帝带着儿孙和杨氏兄妹等人,凄凄惨惨地到了马嵬坡,发生了著名的“马嵬之变”,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杨贵妃香消玉殒。
关于这件事,后来很多诗人都写过诗哀悼贵妃之死,倒是唐末的郑畋写诗称赞了一番唐玄宗,说他能在此时杀贵妃,“终是圣明天子事”,可见还不是完全的昏聩。于是有人说郑畋有宰相之才,又有人说他是没心肝。其实不管怎么样,玄宗此时都必须杀了杨贵妃。
军士们心中不满,颇有怨气,于是发生哗变,杀了当朝宰相,又逼皇帝杀了自己的爱妃。一切发生得都很自然,自然到甚至可以忽略背后的主谋。
然而如果真的没有主谋,那么这些人的胆量就实在太大了。有句话叫“敢怒不敢言”,很多时候怨尤是有的,但是胆量就不一定有了。放开玄宗此时还是一个很有威信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