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 >

第2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把这些船都编上号,按大小不同的船型排好先后航行的程序,并对航行中 

可能遇到的事情都仔细考虑了一遍。一切都准备得充分而完备,单等着成祖 

皇帝一声令下,便可扬帆远航。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朝霞和波光相辉 

映,刘家港上下笙鼓齐鸣,浪涛拍岸。郑和统率的远航船队首航开始,船队 

从苏州的刘家港启程,先沿海岸线航行至福建长乐,然后借海上信风的助力, 

由闽江口五虎门扬帆出洋,驰向浩瀚的海洋。就这样,中外航海史上最为壮 

丽的一章被三宝太监揭开了! 

     为了便于管理,船队编有名号,船号如“清和”、“安济”、“清远”……, 

船名有“大八橹”、“二八橹”之类。当时的船师,多半来自素负航海经验 

的闽、浙、粤沿海的船民,军卒也从东南沿海卫所征调。象这样分工严密, 

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的庞大船队,在中国航海史上是空前的,在15世纪初期 

世界航运事业上也是首屈一指。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 

创造力,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船队一路航行顺利,首航直抵占城即今天的越南,然后到爪哇的苏鲁马 

益 (今泗水),再到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旧港。以后又由旧港到马来亚半岛西 

岸的满刺加 (即马六甲)。由于当时风向不稳定,加上首航时间太长,郑和 

就在这里建立据点修造仓库,驻扎兵营,从事休整。然后由此出发,向西北 

到苏门答腊岛北部的苏门答腊国(以后称“亚齐”),又西航至锡兰山(即 

锡兰岛),然后绕印度半岛南端而北,到达葛兰 (今印度西南沿海阿勒皮一 

带)、柯枝 (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今印度西南沿海科泽科德一 

带)等地,最后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秋季,顺利返航回到中国。成祖 

很高兴,亲自召见郑和,寻问沿途的所见所闻;对郑和的功绩大加赞赏,赐 

予他和随行的其他人员许多金银布帛。 

     郑和这一次出使,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外交作用。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 

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 

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 

队回国途经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亏得郑和沉着冷静,胆识过 


… Page 5…

人,才顺利地解决了这件麻烦事。 

     原来,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目,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 

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 

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背地里计划趁郑和不 

防备,就动手抢劫,然后乘快船迅速逃离。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提醒 

他早一点严加防范。 

     郑和并未着急,心想,我手下有2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 

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也算是为民除害了。他命令把大船散开, 

在旧港港口停泊下来,并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郑 

和的士兵都是些经过挑选的精兵强将,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小小几个海盗, 

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 

驶港口,准备偷袭。正准备停船上岸的时候,只听到郑和座船上一声火炮响, 

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 

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 

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他本想趁黑夜偷袭,捞一把不义之财,没 

想到郑和早有准备,财宝还没见着个影于,自己先被抓了起来。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 

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 

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又平定了一次海盗偷袭,特别高兴,接连把郑和的官职 

提了好几级,庆幸当初选郑和作远航船队的首领,确实是选对了。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 

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交往、加强海外贸易, 

所以他决定继续派郑和出使海外各国。 

     从此以后,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先后29年,郑和率领他的庞大 

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行踪遍及今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30 

几个国家和地区,即占城 (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 

满剌加、彭亨 (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旧港、爪哇、阿鲁、南巫里(以 

上均属今天的印尼)、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代夫)、榜葛剌(孟 

加拉)、忽鲁谟斯 (伊朗)、祖法儿(佐法儿)、阿丹(红海的亚丁,属也 

门人民共和国)、比剌、竹步不喇哇(属索马里)、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 

的摩加迪沙)、麻林(即麻林地,属肯尼亚)、天方(即麦加,属沙特阿拉 

伯)等。其航线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远 

至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象这样遥远的航程,如果没有坚实的船只,先进的 

导航技术,充足的物资准备,以及丰富的航海技术,是很难安全顺利地完成 

的。 

     郑和最后一次航行是在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此次航程最远,经历 

的国家最多。船队从南京下关的龙湾出航,一路沿海岸线南行,到达广东境 

内后,再向西行。到达古里后,又派出小队到麦加圣地朝圣,至宣德八年(公 

元1433年)回国。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比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 

陆和瓦斯科·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当时郑和已经是63 

岁的老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用在了航海事业上。 

     郑和在多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险,只是由于他的勇 


… Page 6…

敢机智,指挥有方,以及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每当遇到意外事 

故时,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危难而获得成功。最为惊险的除第一次陈祖义偷 

袭之外,还有第三次与锡兰国王的较量。 

    在印度半岛东南,有个大岛叫锡兰山,是当时印度洋东西航路上的必经 

之地。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归国途中路过 

这里时,代表明朝政府向锡兰的一座寺庙赠送很多金银供器、织金宝幡和香 

油、蜡烛、檀香等礼物,还为此立了一座碑,这就是后来1910年在斯里兰卡 

高尔市出土的“郑和锡兰碑”。没想到,就在同一年,当郑和第三次出使西 

洋路过这里时,国王见郑和船队财物很多,起了贪心,想谋害郑和,劫掠船 

队。郑和看到情况不对,赶忙率领船队离开了。当郑和回航又经过锡兰时, 

国王装作很热情的样子,把郑和骗进城中,让王子向郑和勒索财宝,同时派 

5万人劫掠郑和船队。郑和发觉之后,立即赶回船队,可道路已被截断。在 

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郑和不得已率2000人出其不意攻占王宫,活捉了锡兰 

国王,锡兰王子见状,赶忙投降。郑和回到船队后,把国王带回南京,交给 

明成祖处理,明成祖后来把他放了回去。 

    永乐十三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回航时路过苏门答刺国 (现在印度 

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亚齐)。他送给国王大量礼物,可是就在当天夜晚, 

发生了有人抢劫船队的事。郑和赶忙派人查访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苏门答刺国的西边有个那孤儿国,因为这个国家的人脸上都剌有 

花纹,又被称作花面国。苏门答剌国与花面国一直不和,永乐六年(公元1408 

年),这两国打了一仗,苏门答剌国王中箭身亡。王子当时年龄还小,没法 

报仇,王后对国人说:“谁能领兵打败花面国,替先王报仇,我就嫁给他, 

并让他当国王。”一个渔翁自告奋勇,领着军队打败花面国,杀了花面国王。 

渔翁娶了王后,当了苏门答剌国王。老国王的儿子长大之后,领一帮人杀了 

渔翁,登上王位。这就是郑和赠给礼品的国王。渔翁国王有个儿子叫苏干剌, 

想夺王位,被新国王打败,逃到叫邻山的地方,自立一寨。他见郑和没有送 

他礼物,非常生气,率领数万军队,袭击郑和船队。郑和与新国王取得联系, 

请他派军队助战。在苏门答剌军队密切配合下,郑和指挥将士英勇奋战,把 

苏干剌的军队杀得大败,并且活捉了苏干剌,把他押回北京杀了。新国王非 

常感激郑和,认为郑和是自己得以坐稳王位的大恩人。 

    郑和三次用兵,都是为了自卫,不得已而为之。带兵是为了保卫船队, 

消灭海盗,保障各国通商和友好往来,因此深受各国欢迎。每次出使外国都 

受到隆重接待;每次回国,都带回来许多外国的使者。 

    郑和多次出使“西洋”,和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传播了友谊的种子,架起了通商的桥梁。有不少国家派遣使者随同郑和来到 

中国,把他们随船运来的土产作为贡品,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也很欢 

迎这种贸易活动。有的国家的国王亲自到中国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