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机秘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
第一章勾心斗角
●艾森豪威尔官运亨通
●英国人恶作剧地把美军派去守卫蒙哥马利的后方
●史迪威写道:“上帝啊,他疯了!”
●巴顿像许多演员一样虚荣得要命
第一节一个英国人给艾森豪威尔写信:我并不欢迎你
二战初期,英国被击败了,蒙受奇耻大辱还被赶出了敦刻尔克,他们被迫撤出北非,几乎被赶到了开罗的门口。在1944 过去三年多中,他们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每个星期都在减少。
但是,英国人还是支撑过来了。并且,从1944 年1 月他们再也不会孤单了。在东方,苏联红军向德国陆军发起了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将它彻底击败了。在西方,在大西洋沿岸,从英国领土源源不断地开来了由精神饱满的年青士兵组成的军团。美国人蜂拥而至北爱尔兰和英格兰。伦敦由于他们的到来而变得喧闹起来,为他们饱满的活力而感到震动,为他们的到来而高兴,但是更急于看到他们继续前进。
同时,在这两个同种民族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经质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新来者招致英国人怨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他们漫不经心的态度、他们的富有,还是他们在英国人的地盘上那种行事方式?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原因使美国人对英国人感到寒心——是十八世纪屈辱力殖民地的怨恨还未消失、而暴发户的那种不安全感又加深了这种怨恨呢?紧张关系深深地来源于两个民族的特性和过去,这些需要付出代价。在即将来临的巨大危险面前,他们结成了盟友,但更多的是出于需要而不是喜爱,联盟的道路是艰难的。
那年冬天,美国人像浪潮一样涌入英国,每个星期开进拥有一万三千至一万五千人的一个师,伦敦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而在年青的美国大兵方面,他们则从未见过像伦敦这样的城市,房屋低矮扭曲,房顶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烟灰。警察头戴一种奇特的防护帽,机关职员皆戴圆顶硬礼帽,行人衣着显得单调、刻板——准也不看谁一眼。使他们最力震惊的也许是,这些在美国道路上横冲直撞的好汉们,突然发现他们在截然相反的交通走向的车流中无能为力。
妇女也充斥伦敦的每个角落。她们涌入伦敦是为了帮助战时官僚机构的职员们,有一位美国士兵惊奇地写道,这些英国妇女毫无顾忌地在公共场台叼着香烟,说话时烟灰不断抖落到地上。英、美之间在这一方面互相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从索霍区到海德公园,伦敦的夜生活确实十分迷人,整个城市的气氛几乎是无忧无虑的,纳粹最后一次对英国首都的轰炸已过去两年了。
然而近几个星期以来,盟军的高级军官一直在制订有史以来最惊人的军事行动,即用武力返回欧洲大陆。他们对日趋严重的威胁看得很清楚。高空侦察机在法国西北部已经拍摄到一百多处经过德军伪装的建设工程。有一些盟军军事理论家认为这些工程都是纳粹一种异想天开的欺骗行为,是纳粹为了逃避盟军轰炸其城市和工厂而设下的圈套。不然的话,难道是阿道夫·希特勒获得了一种能决定战争胜负的秘密武器?从派遣的特工人员和俘虏那儿获得的关于研制无人驾驶飞机和远程火箭的说法是互相矛盾的。显然,那些巨大的工程都是为导弹搞的。离这些工程不远处的几个大型供给基地已经得到确认,所以这些工程并不全是伪装的。
照片分析人员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正从卡车往这些设施里卸材料,精确的计算表明这些设施正瞄准着伦敦、南安普敦,甚至纽约。一些特工人员密报说希特勒已经研制出一颗原子弹。
在华盛顿辛勤工作着的美军的密码破译人员窃听到的德国和日本的密电表明,希特勒正等待着一种令人可怕的东西的出现。他们从1943 年12 月窃听到的一份密电中得知,希特勒的参谋长、西线总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向日本武官证实,的确存在这种武器。两星期之后,密码破译人员窃听了柏林给各地德国空军武官的一份秘密通报,向武官们保证“用于报复的装置”并未受到盟军轰炸的破坏。由于这种令人担心的研制导弹的消息只有为数不多的上层人士知道,因而只是伦敦的官方机构开始撤退。
正当这种令人不安的撤退工作开始时,有一位将军从华盛顿起程来这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得知他将指挥全部盟国军队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的消息仅仅四十天之后便赶来这里。
就在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的那一天,英国已驻有八十七万美国人,当时流行的笑话是,如果氦气障碍气球被曳下来的话,那就是说美国人的绝对重量将使不列颠岛沉没。他们挤满了首都的每一角落。富丽堂皇的饭店成了美国军官的官邸,并配有高效率的自动餐厅和像格罗夫纳大厦的威罗小吃部颇有名气的快餐,尽管英国人一再批评为了冷冻食品而浪费燃料,这个小吃部照常供应酥松的美国面包和冰淇淋。
英国人的牢骚数不胜数。英国人不给小费的地方而美国人却给许多,例如给理发师,这使英国人抱怨不已。在海德公园高级住宅区,到处可以听到带有牛津腔的讥诮声,责怪该死的美国佬使英国孑身撑持到1941 年12 月。英国人中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美国佬是吹牛客,只靠吓唬人和吹牛皮显示自己,只会像在卡塞林(突尼斯一地名,1942 年美军在此处吃了大败仗。)那样打败仗。艾森豪威尔为了证明英国人和美国人能像一支部队一样战斗,在地中海奋斗了两年。但是英美双方之间的互不信任感难以消除。
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数天之后,一个英国人写的一封语意尖刻的信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信中写到,“亲爱的先生,我个人欢迎你到英国来,但同时我并不欢迎你担任盟军总司令一职,因为我认为应由蒙哥马利将军或是亚历山大将军担当此任。记住我们已经打了四年仗了。我们的军队进行了一些艰苦卓绝的战斗,尤其在非洲,我们把隆美尔追逐了一千多英里远,一直把他赶出了非洲。。”艾森豪威尔看完之后不由微笑起来,他口述了一封谦恭有礼的复信。在信中,他同意选择任何一个担任此职都会比他强。他补充说:“然而,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一点,只要大不列颠和美国把此责任交付与我,我别无它愿,只能尽力效劳。”
美国人无偿地从英国人通过血泪换得的经验教训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英国科学家把他们一些最宝贵的发明送交美国同行研制,其中包括雷达磁控管,定时引信和原子弹,现在,英国的战斗指挥官们又向美国人示范如何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战斗。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结盟——英国的智能和经验被用于强大的美国工业和人力资源之中。但是联盟只有顺利地发展下去,才能最终战胜德国。过去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约翰·潘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顽固地坚持美军高级指挥系统的独立性,但无人可以否认,正是任命费迪南德·福煦元帅担任盟军的最高统帅,才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把一切都改变了。艾森豪威尔拒绝在这一原则问题上作出让步。他直率地对一位极端仇视英国的美国指挥官说:“如果你或其他任何人公开批评英国人,我发誓将降你的职,并把你遣送回国。”艾森豪威尔成为值得英国人信任的朋友之一,还从来没有一个美国人能望其项背。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人的典范。他性格开放、热情,极为率直,总是咧嘴微笑,他的讲话通俗易懂而又富有特点,他看起来就像是他爱不释手的低级趣味的美国西部小说中的人物。他特别爱吃鸡汁蘑菇和玉米片粥。然而在这种纯朴的背后却藏着精明和韧性。
艾森豪威尔的经历是闪烁耀眼的。他1915 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又继续深造于堪萨斯的利文沃思堡的陆军参谋学院。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情况,他当时的同学,现在他手下指挥第九军的辛普森回忆说,“他当时乐呵阿的,很容易与人谈得来,在一班人中他是最棒的。”另一位同学米勒将军说道,“如果你想知道有关军事方面的一切事情,或者其它大部分问题以及艾克周围发生的事情,问他便是了。”艾森豪威尔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他以全班最好成绩从利文沃思堡毕业。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把他作为得力助手带到菲律宾。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一起呆了九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他。后来在战时他对自己的参谋人员开玩笑说:“我甚至不愿用一个乔治·马歇尔去换五十个麦克阿瑟。”然后他又纠正自己的说法,说道:“见鬼,我都说了些什么?即使仅仅一个麦克阿瑟,我已经毫无办法了!”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陆军司令乔治·马歇尔将军把艾森豪威尔召到华盛顿接受经过慎重考虑的任命,这使知道他才干的人毫不感到惊讶。艾森豪威尔同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上尉提升到准将的潘兴一样,官运亨通。像这种情况常常会引起一些资格更老的军官的抱怨,但对艾森豪威尔的新任命却毫无异议。当乔治·马歇尔让他负责战争计划处时,没人认为他不该得到这个职务。艾森豪威尔保持谦恭有礼的态度,使自己在军队外部默默无闻。当他的照片刊登在《生活》杂志上时,文章标题把他说成是D.D.厄森比恩上校。
虽说他不孜孜追求盛名,但他珍惜荣誉。首要的是,他希望自己洁白无瑕。他深为关注的是他的行为不仅要诚实,而且要让后人看到这一点。在登陆西欧之后,好莱坞要为他拍部关于他的生平的电影。他愤慨地给他妻子玛米写信说:“我个人非常强烈地坚信,利用深受重托的公职来赚钱,这也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我可不能沾这个边,